文|想住成都
昨天上午,經濟觀察網發布一則消息,公布天府新區中央商務區原預留省政府用地,用作新希望全球總部建設。
「2019年10月10日,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在「2019全國工商聯主席高端峰會」上表示,將投資100億元,在成都建設新希望全球控股總部。其選址位於四川省原計劃修建新省委省政府辦公基地的所在地。
2019年10月9日,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在「2019全國工商聯主席高端峰會懇談會」上亦談到,在一次企業家座談會上,有人提議,將天府新區預留給四川省委省政府新辦公地的土地,面積總計大概七、八平方公裡,轉給企業,建設企業總部。他採納了這個意見。
彭清華說,政府辦公不需要太熱鬧的地方,四川將另選更偏遠一點的地方,建設新的省委省政府辦公基地。」
早在去年年底,「天府新區規劃中的預留用地放出」就已經引發大量猜想。昨天新希望集團的董事長落實新希望全球總部將移位至此,也算是給了這件事一個結果。
正如去年[天府發布]的推文中所說,昨天經濟觀察網記者的報導中,也提到「有知情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新希望的全球控股總部只佔四川省委省政府預留辦公地的一部分,包括正大集團、招商蛇口集團、中國建材等公司,亦將在這一地塊建設企業總部項目。」
與文中描述「為新區打造世界級的中央商務區奠定基礎」恰好呼應。
那麼天府新區原預留「省級行政辦公用地」釋放被證實,省政府路向何方?
關於省政府的搬遷,早在2009年底市政府完成南遷後的幾年間,時不時的就有各種小道消息的傳出。
大家常用「省府是塊磚,哪要宣傳往哪兒搬」調侃它的動向。
然而省政府自帶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屬性加持下,它的一舉一動對於城市規模、結構,甚至於城市群的發展,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成都在飛速發展的現在,遷移應該是大勢所趨,省府搬遷對於其落腳地的周邊發展是必然正向的。
近20年來,關於省府移址也存在一些代表性案例。
如果以發展新城、牽動城市群發展產生成效的,湖南省政府算一個。
早在2004年,湖南省政府為了加速發展長(沙)、株(洲)、(湘)潭城市群,省政府搬遷到三地的中心位置。
最近幾年,亦有河北、安徽、江西等地也已有嘗試。除河北的省府是在老城區做平移動作外,安徽及江西的省府都遷入了發展中的新區。(距離都在15KM以內)
甚至可以「碰瓷兒」一下今年年初才把市政府搬到通州的北京。
它們的背後,我們可以窺探到這些城市已經具備甚至說溢出了集聚及擴散效應。在疏通緩解老城區的各方現狀下,以多中心化發展為前提,建設新區為目標,把省府拉到一個「空空如也」的熱土上。
反觀成都,2004年啟動高新南區的新新政中心建設,2009年底建成遷入。從青羊區挪到高新區的這十年,大家應該都能感知到南門的發展變化。
自從去年傳出省政府南遷黃了以後,不少吃瓜群眾就新選址展開激烈討論,主要還是分成東南兩派(西門北門先不要哭,還有機會)。
最近兩年東進的勢頭之猛大家都有所感知,上有東安湖大運會的官宣,下有簡陽天府國際機場的進度推進(T2航站樓已經封頂)。由此生出東安湖、三岔湖等熱門選項。
在今年5月時,東安湖的公開的規劃圖就曾引發大量討論,一切的源頭因為規劃圖上的幾個字「省級重大功能用地」。
(圖片來源於成都向上)
很多人都忽略掉了,在成都[省級重大功能用地]不止一塊,要認準的是[省級行政預留用地],兩者在性質、功能劃分上都有著較大的差異。
南派則堅信天府新區還完全有機會重新選址,比如興隆湖以南。
至於還在掙扎中的西門北門的兄弟夥,其實也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西門上風上水有金牛賓館壓臺,北門嘛則符合省委書記彭書記說的條件:政府辦公不需要太熱鬧的地方,四川將另選更偏遠一點的地方,建設新的省委省政府辦公基地。
其實行政中心類的機構的搬遷程度有多複雜繁瑣,更不用說省級的政府部門整體大遷移。
搬去哪裡?怎麼搬?搬哪些?這些都是根據整個城市發展規劃的方向做考量,它背後的紅利固然不可估量。
至於天府新區的涼與否,我們還是持同樣的觀點,在這個區域內當前無論是基建還是配套都處於上揚狀態的正在進行時,作為一個國家級的新區,它依舊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