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近10年、20年時間裡,房價一直都呈現上漲態勢,近日又聽到部分專家「宣傳」房價還會上漲,他們認為目前國內房價還沒有達到巔峰狀態,尤其是大部分城市的土地價格仍然上漲,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300個城市推出各類用地10.9億㎡,同比上漲1.5%,其中就包括5.4億㎡住宅用地,而在價格方面,住宅用地成交價格為5154元/㎡,同比上漲16.5%。
與此同時,一二線城市因為大量外來人口的進入,三四線城市也因為炒房行為,房價都有繼續上漲的趨勢,雖然國家不斷加強樓市調控,但是諸多跡象都顯示,未來國內大多數的城市仍然會上漲,而且有的專家還認為5年之後,房價還會「翻一倍」。
對於「房價只漲不跌」的言論,其實一直都有反對的聲音,例如就在今年的12月1日,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發表了一篇《中國住房大數據分析報告(2020)》,報告中提到在最近1年時間裡,根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有9個城市房價的漲幅超過了10%,還有30個城市的房價已經超過了2018年以來的最高點,這其中包括1個一線城市、5個二線城市、24個三四線城市。
此外,報告中還指出受到住房市場自身的理性回歸因素以及今年「疫」環境的影響,部分城市的房價的確出現了下跌的情況,從2019年到2020年,房價下跌幅度最高的達到了9%。所以房價並不是就只漲不跌,有一定幅度的下跌是市場常態。
無獨有偶,在今年的4月份,經濟參考報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房子再貴也是商品,也是要受到市場規律制約的,房價有漲有跌是很正常的情況,一部分人宣傳房價「只漲不跌」是不對的。
而且我們也要知道,從目前國內住宅的數量來看,已明顯超過了實際需求,住房已經嚴重過剩,這點從房屋的空置率中就能發現。相比較一二線城市來說,三四線城市因為缺乏完善的產業和就業體系,人口一直都呈現淨出狀態,所以房價很有可能會下跌。
可能很多人都有疑問,我們國家的住宅真的有這麼多嗎?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戶均住房擁有套數已經達到了1.5套,人均住房面積也增加到了39平,而且30%家庭都擁有兩套房子,10%家庭則至少擁有三套房子。
除此之外,根據數據顯示,從1998年-2019年的這21年時間裡,全國共有164億㎡商品房竣工,即便是每套房子面積按照100㎡計算,也共有1.64億套房子。而且根據人口普查情況來說,目前全國約有14億人口,按照一家三口人的標準來說,全國也共有4.67億個家庭。並且大家不要忘了,國內房子除了商品房之外,還有小產權房、共有產權房等等,所以說房子數量早就滿足實際需求了。
老齡化比例越來越高,根據中科院的預測,到2030年,我們國家的人口就會進入「逆增長」階段。
2019年底國家下發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根據統計,16歲-59歲的人口為8964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64.0%,同比上一年減少了89萬人,然而60歲及以上人口同比上一年增加了439萬人。
老齡化問題已經越來越明顯,而且根據中科院的預測,隨著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加,以及近幾年新生兒數量的減少,再過10年,也就是從2030年開始,國內人口就是進入「逆增長」階段。
在這種情況下,房屋的空置率也必然會提高,房價也會受到影響,根據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早在3年之前,我國房屋空置率就達到了26%,三四線城市的房屋空置率會更高。
房子數量明顯過剩,可為什麼房價還在上漲,而且老百姓還是買不起房子,問題到底出現在哪?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地價不斷上漲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眾所周知,國內很多城市都過度依賴土地財政,比如2019年地價是5000元/㎡,到了2020年可能就漲到6000元、甚至是7000元/㎡了。
因此,想讓老百姓買得起房子,就得從土地市場入手,可是「物以稀為貴」,隨著城市不斷發展,現在很多一二線城市的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尤其是地段好的土地,基本上都已經用上了,所以只能換個角度解決問題,沒錯,就是從空置房子入手。
就像國家老幹部仇保興說的那樣,想要真正實現房價下跌,就要懂得調節供需平衡、遏制炒房行為,而且還要出臺政策把空置的房源給逼出來,可以使用房產稅和空置稅。
其實從幾年前開始,就有人不斷提出實施房產稅,比如有著「中國房地產之父」之稱的孟曉蘇,他認為應該向國內所有城鎮徵收房產稅。而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院原所長賈康、經濟專家馬光遠也認為房產稅應該從第三套房子開始徵收,或者是制定人均免稅標準,比如規定40㎡-60㎡是免稅標準,一旦超過就要交稅。
你認為房子明顯過剩,可老百姓還是買不起房子,土地價格不斷上漲是重要原因嗎?歡迎把你的觀點寫在下方評論區,咱們可以一起交流交流。
歡迎關注@巧談大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