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道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有著14億人口。雖然龐大的人口對國家的經濟有著巨大的壓力,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卻能夠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畢竟14億人口,換個角度來看就是14億人的消費總量。直白地說不管任何東西,只要和生活相關,14億人口都能帶來龐大的市場。所以在現在社會,雖然我國的經濟不如美國,不是發達國家,但是卻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就算強如蘋果,也不敢小覷中國市場,憑藉的就是14億人口帶來的消費能力。
所以說國內的任何行業有了這14億人口的消費能力打底,它的發展都不會太差,相反甚至有可能發展得更快,比如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在短短的幾十年的時間裡,走完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發展的道路。因為我國的人口多,對於住房的需求也大,所以說國內的房地產市場發展得很快。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國內的房價增長也非常快。所以站在國內任何一個城市都能發現,幾乎每個城市都在興建樓盤,興建新的小區。
看到這裡不禁有個疑問,就是國內的商品房多還是少?國內的房地產行業已經發展了幾十年,房子仍然興建個不停。要知道雖然現在我國的人口依然多達14億人,但是新生兒出生率年年降低,變老的人年年增多,換個角度看,我國的人口正在慢慢地減少,但是商品房卻越蓋越多,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禁懷疑,國內的商品房已經過剩了。
商品房過剩,在房地產行業中有個名詞叫做空置率。其實這幾年來,全國各地有很多機構都在統計國內的住房空置率,畢竟空置率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讓民眾和國家可以醒目地了解國內房地產行業的現狀。
其實早在五年前,也就是2015年,已經有機構測算出我國四線以上的城市住房空置率在22%到26%之間。來自中財辦的楊偉民通過用電數據測算出,城市的住房空置率在11%到14%之間。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五年,人口增長速度減緩了不少,但住房的興建速度卻沒有減少太多,那麼住房空置率恐怕會變高一些。
最近央行公布的2019年國內居民住房情況的報告算是證實了這個猜想,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居民人均擁有住房1.4套,擁有2套以上住房的城鎮居民佔據全國城鎮人口的20%左右。可見目前國內的住房空置率高了不少。理想地來算,空置率大概在5%到10%之間。
直白地說,就目前這種情況來看,國內商品房已經過剩。但詭異的事情是,國內商品房已經過剩,為何老百姓還是買不起房?為何會出現一邊是高房價老百姓買不起房,一邊是過剩的商品房的情況嗎?這個問題能否解決?住建部副部長給出「解決方案」!
首先央行給出的數據人均擁有住房1.4套,並不是說國內的老百姓每個人都擁有住房,其中仍有很多人沒有住房。就像我沒有身價,但馬雲身價一千億元,平均下來我和馬雲的身價都達到了五百億元。
央行之所以能夠給出人均擁有住房1.4套的數據,是因為一些人擁有兩套以上的住房,甚至三套四套,平均下來,那些沒有住房的人也擁有了,事實上很多人依然沒有房子。歸根結底就是房價有些高。
比如北上深等一線城市,房價基本都突破了萬元,哪怕是在郊區,交通不便利的地方,房價也在一兩萬元以上,更不要說位置稍微好些的地方了,這些地區的房價有可能已經達到了數萬元。
要知道就算是北上深的收入,也沒有很高,月薪過萬也已經算是高薪了。但是月薪過萬的收入和數萬元的房價相比,依然是杯水車薪,所以很多工薪階層想要買房,只能通過家庭的幫助和銀行的貸款,才能擁有一套住房。
所以想要解決住房過剩和老百姓買房難的問題,難度不大,比如最近國家一直在強調住房不炒的概念,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其次曾經是住建部副部長的仇保興給出了解決方案,他建議學習國外的經驗,徵收空置稅,這樣和住房不炒的政策配合起來,能夠有效地打擊炒房客的行為,促使房價不會因炒房客的加入而變得虛高。
當然了空置稅只是一個設想,到底如何實施,還需要等待國家的確定。另外怎麼確保空置稅的徵收能夠有效地打擊到炒房客,而不是影響到普通人的生活中,也是一個問題。畢竟空置稅是為了解決買房難和空置率居高不下的現狀,不是讓原本買房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的。
如果空置稅來了,你是否支持? 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由柒零財經觀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