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婆婆哭訴:自己出錢又出力,兒媳反而不領情,我錯在哪裡?

2020-12-15 麗姐說說情感

現在社會競爭強,工作壓力大,年輕人賺錢挺不容易的,單身時還好,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可進入婚姻有了孩子,男人肩上的擔子也隨之加重。

有些家庭,經常入不敷出,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女人勢必也要出去工作,一起分擔家庭的重擔。

相信此時婆婆主動幫忙帶孩子,兒媳一定會感激不盡,倘若婆婆再加上兩條,又給請保姆,又給出錢,那兒媳更應該尊重孝順婆婆。

可有這樣一對婆媳,婆婆出錢又出力,兒媳非但不領情,還對老人冷若冰霜,婆婆非常難過,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看看這位婆婆怎麼說。

01.從見到兒媳那天開始,婆婆對她就疼愛有加

讀者李阿姨後臺留言求助,我這個婆婆出錢又出力,兒媳反而不領情,對我冷冷冰冰的,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李阿姨今年58歲,事業單位退休,丈夫高中教師,退休後又被返聘,夫妻月收入差不多小兩萬。

兒子985高校畢業,工作好收入高,能嫁到這種家庭的女孩,應該是有福氣的,不過想要與之匹配,女孩本身也要有優勢,否則人家也看不上。

李阿姨的兒媳和兒子是大學同學,剛畢業沒多久,兒子就把對象領了回來,李阿姨第一眼看到兒媳就非常滿意,姑娘不但長得漂亮,而且言談舉止落落大方。

都說婆婆看兒媳的第一眼,決定了婆媳是否能和諧相處的重要一步,確實如此,她拿兒媳當自己的親閨女,每次出去逛街或旅遊,只要感覺適合兒媳的東西,都會買給她。

未來兒媳也懂得禮尚往來,不是給李阿姨買按摩椅,就是買衣服,相處的特別好。

兒子和兒媳工作第二年,結婚提上了日程,李阿姨就這麼一個孩子,肯定事事想得周到,給小兩口買了150平的房子,房產證上也添加了兒媳的名字,又格外給買了一臺車,歡歡喜喜把兒媳娶了門。

02.兒媳的冷漠,讓婆婆無所適從

小兩口進入婚姻,李阿姨更是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每天準時去兒子家幫忙做家務,還時常留宿在兒子家。

至從兒媳懷孕,對她的態度發生了變化,經常不耐煩,偶爾還會發點小脾氣,李阿姨覺得孕婦情緒不穩定很正常,沒當回事。

孩子出生以後,李阿姨又要伺候月子,又要照顧孩子,忙不過來,於是請了保姆,費用都她自己出,按理說,婆婆做到這個份上,兒媳應感激才是。

可兒媳跟她的話越來越少,甚至她主動說話,兒媳還擺出一副愛搭不理的樣子,李阿姨只能跟小孫子說話。

有一次,李阿姨回家給丈夫做飯,接到保姆電話,說家裡有事請幾天假,她想著乾脆別只白天過去了,那就住在兒子家等保姆回來吧。

又害怕兒媳給臉色看,於是打電話問兒媳:「要不要我過去幫忙?」

兒媳說:「隨便吧,反正房子是您買的,想來就來,不想來也不強求。」

李阿姨很想不過去,可一想到孫子,又硬著頭皮去了,結果兒媳冷冷冰冰的,她試著跟兒媳溝通,兒媳只說了一句:「媽,您其實不需要這麼累,把我爸照顧好就可以了。」

李阿姨始終不明白兒媳說的什麼意思?更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換來兒媳的冷漠?

03.問題出在哪裡?

俗話說,水是有源的,樹是有根的,兒媳對婆婆的冷漠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婆婆不懂得斷舍離,介入小家庭太多

從兒子結婚那天開始,李阿姨每天準時去給兒媳做家務,這沒什麼奇怪,可是通過了解得知,兩家住得很近,走路也就20分鐘,她卻經常扔下丈夫住在兒子家。

這種行為已經超出了婆婆關心和照顧的範圍,實質上,她是對兒子的一種依賴,怕兒媳滋生出不願意,所以一定要找個理由,讓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合理存在。

但是她又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麼錯,婆婆關心兒子和兒媳的生活很正常,可她卻忘了兒子已經成家,小兩口需要私人空間。

老人每天如影隨形,兒媳有一種被監視的感覺,即使以前婆媳關係很好,她也會崩潰受不了,只不過礙於老公的面子,不好撕破臉皮罷了。

龍應臺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就是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李阿姨要明白,兒子和兒媳有自己的生活,始終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最佳,學會對自己的人生斷舍離。

斷了對兒子的情感依賴,捨去心中的眷戀和過度的付出習慣,彼此保持應有的距離,如此一家人才能其樂融融。

第二:婆婆過度的付出,兒媳產生了「廉價」心理

出錢又出力,本身是讓人感激和感恩的一件事,可如果對方不需要,自己還一直付出的話,非但不被認可,還會給對方帶來不悅,從而產生了不值錢「廉價」的心理。

李阿姨給兒媳請了保姆,相信她的兒媳是有感激的,可明明保姆能照顧好兒媳和孫子,她滿可以輕鬆地生活,非要硬擠進小家庭,還不停地過度付出。

明明兒媳不需要她的付出,她偏偏要過度地付出,其結果顯而易見,兒媳不高興也討厭她,對於她的付出根本不當回事,甚至覺得多餘。

要知道,兒媳在需要的時候,婆婆做到了出錢又出力,她會萬分感激,那麼這種付出,才能發揮其正向的作用。

所以,婆婆和兒媳的關係,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需要我的時候,儘自己所能給予幫忙,不需要的時候,就不要過度付出,兒媳不願意,婆婆還窩火,何必呢?

今日話題:你覺得李阿姨的付出值得嗎?她的兒媳做得對嗎?

我是麗姐,每天分享婚戀情感,人生百態。點擊上面的關注,一起學習成長。

相關焦點

  • 一個婆婆的自述:巴結兒媳出錢出力遭謾罵,養兒到底圖個啥
    t我已經50多歲了,有個兒子,眼看兒子已經成人,我和丈夫在外打工,什麼髒活累活都幹,只為給兒子娶上媳婦,了卻我們的心願。兒子出門打工,自己談了一個女朋友。起先我們並不知道,直到兒子帶回家。那姑娘家離我們不遠,只有四公裡路程,家裡條件一般,和我們也般配。我們看那姑娘長得漂亮,也懂禮貌,就是脾氣不太好,更重要的是兒子喜歡,我們就同意了。我們給兒子裝修了婚房,給了彩禮,直到把姑娘娶進門,我才鬆了一口氣,總算把心事了結了。
  • 現代「慘婆婆」圖鑑:出錢出力,淪為全家公敵……
    作為婆婆最大的失敗,就是:「出錢出力,最後淪為全家公敵!」按照「出錢出力」這個說法,可以把現代婆婆分為四種:給錢人不來;不給錢人來了;給錢人來了;不給錢人不來。他對自己妻子,反覆強調一個觀點:「我媽都是對的,她錯了也是對的,你得讓著她。」
  • 「既不帶娃又不出錢,為啥要我孝順」兒媳的一番話,婆婆無力反駁
    因為買金鐲子這事兒,舍友跟老公吵了好幾次,最後舍友給婆婆打了電話:你想要金鐲子是吧,行,讓你兒子給你買吧,我們娘倆就走了!舍友本想嚇唬婆婆,結果婆婆說:我就是想要個金鐲子,你都不讓我兒子買,你太不孝順了!舍友聽婆婆這樣說,也委屈了:我生完孩子需要您帶娃的時候,您在哪裡?
  • 生完孩子後,婆婆出錢和出力,哪個更實際?聽聽過來人的真實心聲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生完孩子後,婆婆該出錢還是出力?老婆還有半個月就到預產期,我想託人找個月嫂來照顧,可要費一大筆錢,前一陣媽媽主動提出要給錢,但是我還是怕請人照顧會有照顧不周到的地方,真是傷透了腦筋。
  • 68歲老人感嘆:寧願一個人過,也不想去兒子家出錢出力還不討好
    但現在有些老人,不願意跟子女住在一起了,他們又是怎麼想的呢?0268歲的呂奶奶說,她寧願一個人過,也不想去兒子家出錢出力還不討好。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聽聽呂奶奶的故事,可以了解一下老人的想法。可住到兒子家後,兒子兒媳逐漸開始不花錢了,什麼都要呂奶奶來負擔。尤其生下孫子後,開支就一下子大了,呂奶奶真覺得吃不消。兒媳說呂奶奶就一個兒子,手裡的錢將來遲早是兒子兒媳的,所以早花晚花都一樣,呂奶奶就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貼補家用。在帶孩子的問題上,呂奶奶和兒媳老發生矛盾,兒媳總是嫌她這不好,那不好的,她心裡很受委屈。
  • 43歲女人的獨白:「對婆婆以德報怨,並非我所願,但我別無選擇」
    以德報怨,當然會被很多人認為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因為有些事情真不是看上去那般容易分清是非。但家務事本就不是非黑即白,把對錯分得太仔細,很容易把自己變成孤家寡人。在婆媳關係中,有個最為尖銳的問題,總是一次次在我的留言區被推上風口浪尖。許多女人坐月子期間,婆婆是既不幫忙也不出錢的。
  • 痛失愛子後,長治1婆婆這樣對兒媳……
    在山西長治某醫院手術室外70歲的嶽乃珍一聲聲安撫著馬上就要做手術的兒媳婦王麗芬當王麗芬被推進手術室後嶽乃珍在病房裡掩面而泣自王麗芬住院以來婆婆嶽乃珍一直悉心照顧陪伴守候圖為:王麗芬家的全家福據悉,婚後僅兩年便失去丈夫的王麗芬,又查出患有乳腺癌中期,
  • 很多婆婆開始拒絕幫兒媳帶孩子,原因是什麼?三位老人說出實情
    兒子和兒媳的這種態度她受不了,再加上孫子2歲多的年齡正是淘氣,磕著碰著也正常,可孩子的父母不理解,還各種苛責,所以老人才拒絕幫他們帶孩子了。②趙大媽:拒絕帶孫子,最大的原因是兒媳說孩子身上一堆壞毛病都是我給慣的趙大媽的說法應該不少老人都感同身受,自己辛苦幫兒子兒媳照顧孩子,然後如果孩子身上有了什麼不好的行為習慣,人家父母就會說都是老人給慣的。所以老人是出力還不討好,而趙大媽就是因為這方面原因才拒絕繼續幫兒媳兒子帶孩子。
  • 「我去照顧外孫,兒媳就不給養老,我每月白給她2000塊錢」
    最近,我小姨就遇到這種情況。當初表姐家孩子沒人帶,我小姨去幫她帶孩子了。外孫不滿1歲的時候,表弟家孩子也出生了。我小姨脫不開身,就跟兒子兒媳說先帶外孫,然後她每月出2000塊錢給孫子請保姆或讓姥姥來帶。當時,她兒媳很不高興,但也沒說什麼。如今,外孫帶大了,孫子也不用她帶,我小姨就想回兒子家養老。可是,她兒媳竟然說:「我不歡迎你來養老,你給誰家帶娃讓誰養你。」
  • 林志穎媽媽打破惡婆婆人設,甜蜜稱呼兒媳為「我的寶貝」
    【本文主筆:小侯】屢次引發爭議的綜藝節目《婆婆和媽媽》自開播以來,林志穎媽媽因在節目中表現出的「強勢」形象一直受人詬病,並藉此一舉登上娛樂圈「惡婆婆」榜單前幾名。在往期的節目中,林志穎媽媽不是嫌棄兒媳陳若儀穿短褲不禮貌,就是指使她做家務。
  • 這兩種兒媳最懂感恩,婆婆遇到了算幸運,對她再好都不覺得虧
    昨天晚上,隔壁鄰居劉姨帶著小孫子來我家玩,閒聊間,劉姨說:「唉,孫子從小都是我帶的,白天帶他玩,還要做飯、洗衣服。晚上,兒子兒媳下班了,我也想歇歇,或者出去散散步,跟著老年人跳跳廣場舞,可兒媳不樂意,說在我眼裡孫子還沒廣場舞重要,你說這說的是什麼話啊?
  • 「你罵我可以但不能把我媽給帶上,婆婆,這是做人的底線!」
    今天來吐槽,並非有意揭露我婆婆品行,而是她做事方法讓我忍無可忍,也想讓大家評評理,看誰對誰錯。婆婆是地道的農村婦女,從小也沒讀個多少書,說話總是大大咧咧不計後果。前段日子,老家那邊村裡要舉行選舉大會,同時村上還說要對各家自留地進行重新分配等事情,需要婆婆回家一趟。
  • 婆婆嘴碎,無中生有,與親戚哭訴自己不夠孝順,該怎麼辦?
    同學訴苦:自己婆婆嘴碎,無中生有,與親戚哭訴自己不夠孝順,該怎麼辦?同學的真事。交代背景。她的婆婆有兩個兒子。大兒子40了,又高又壯,不喜歡講話,除了工作外就只有釣魚是他愛好,家人估計他這輩子有可能都找不到媳婦了。
  • 《這就是生活》像管一鶴母親這種「好婆婆」,累了自己,苦了別人
    很多女人都盼望自己能有個好婆婆,可是什麼樣的婆婆才算「好」,這是沒有標準的。有的婆婆,自己覺得對兒媳婦掏心掏肺,照顧得面面俱到,可兒媳婦並不領情;也有的婆婆,在外人眼裡知書達理,在自己家裡卻常常犯糊塗,也讓兒媳婦苦不堪言。
  • 一位60後婆婆的感嘆:現在的婆婆真不好當,說話都要看媳婦的臉色
    文|凌小麥-01-不管婆婆還是兒媳 只要是明事理的應該很好相處,但是最怕遇見那種強勢的婆婆,不懂感恩的兒媳婦。中國式的婆婆,大多是辛辛苦苦一輩子,碰到不懂感恩的兒媳婦,出錢出力還不討好。婆媳之間有了矛盾,不管誰對誰錯,兒子都不能幫媽媽說話,不然,兒子就成為媳婦嘴裡的媽寶男。有時候,遇見不懂情理的兒媳婦,婆婆不管怎麼做,都是錯的,她自己的親媽做什麼都是對的。婆婆疼孩子又說慣把孩子慣壞了。我實在不明白,如果看不慣婆婆,就自己帶孩子,或是讓你親媽帶,離婆婆遠遠的,不要一邊讓婆婆帶,一邊又嫌棄。
  • 大婚當天,婆婆立下3個家規,兒媳:我只定這1個,婆婆瞬間焉了
    反而張先生不領情,覺得女朋友無理取鬧,自己與她玩得來,都是兄弟,根本沒有自已她是男生還是女生,反倒女朋友的再三吵鬧讓他越來越覺得黃女士不僅人緣好,與自己聊得來,長得還很好看,這些他以前是從來都沒有看到過。這樣一來,女朋友見他不聽勸說反而對她更加看好,索性就分手了;張先生倒也不在意,之前在一起也只是因為兄弟們的一個玩笑。
  • 兒媳給婆婆買的禮物,無意看到婆婆在親戚群吐槽:自己買去
    雖然身邊很多人都吐槽婆媳關係,但是我問過那些看不慣婆婆的人,她們因為老公而敬重婆婆,要不是婆婆總是挑刺兒,自己真沒想過要拿捏婆婆。剛開始面對婆婆的挑釁總自我安慰那畢竟是老人,有點代溝很正常,但是無數次在婆婆有意無意的吹起戰爭的口號,只能勇敢去回應了。
  • 《民法典》頒布,不肯幫兒媳帶娃的婆婆傻了,心理學家:亡羊補牢
    婆婆們的演技大賞為了不帶娃,全國各地的婆婆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有的沒病裝病,頭疼腦熱都鬧成大病,事後裝可憐:「你看我其實特別急,但你看我這身體……」。有的故意添亂,最後把兒媳整崩潰了,再對外說體面話:「兒媳婦嫌棄我看得不好,不讓我帶孫子!」有人說,婆婆是真的不舒服,沒辦法帶娃,還是壓根不想帶才說的漂亮話,其實自己心知肚明。
  • 「我出錢出力幫你帶孩子,換不來一點尊重嗎」「是你們應該做的」
    我本以為,我和兒媳婦不可能會有長時間相處的機會,即使以後年老,我也做好了去養老院的準備。但兒子結婚後半年,兒媳懷孕了,兒子電話打過來,讓我們去照顧,說自己要上班,沒時間。我本來想拒絕的,想著給點錢,找個阿姨或者讓她娘家媽媽來照顧,畢竟都在城裡,而且是自己親媽,避免有矛盾。
  • 公婆蓋房我出錢出力,拆遷卻把錢都給小姑子,五年後我落淚了
    公婆蓋房我出錢出力,拆遷卻把錢都給小姑子,五年後我落淚了我跟老公是自由戀愛,那時候我因為失戀了,然後就想著出去散散心,在回程的動車上認識了我老公。因為我家的條件比我老公好很多,所以在結婚的時候,我父母給我陪嫁了車子和房子,老公在婚後也把他的工資卡交給我保管。讓我覺得自己沒有嫁錯人,兩人的日子也就這樣幸福地過著。老公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底下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不過小叔子只比老公小兩歲,他家裡親戚介紹了一個女朋友,在前不久也結婚了,不需要家裡給他們兩兄弟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