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老人感嘆:寧願一個人過,也不想去兒子家出錢出力還不討好

2020-12-15 結綠談情

01

人誰都有老的那一天的,不管你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都逃不過這個規律。到老了是跟子女住在一起,還是單獨過,這就面臨一個選擇了。

以前古代的大家庭裡,老人都是跟子女住在一起的,所以會有四世同堂和五世同堂的。但現在,很多子女在結婚時就不跟父母住在一起了,他們崇尚自由,不想被老人管著。

父母和子女分開住,的確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摩擦。但等到小夫妻有了孩子,或者父母年紀大起來,那父母和子女不住在一起,就又會有弊端了。

子女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可以幫忙帶帶孩子,父母有什麼事時,子女也可以更方便地照顧老人。但現在有些老人,不願意跟子女住在一起了,他們又是怎麼想的呢?

02

68歲的呂奶奶說,她寧願一個人過,也不想去兒子家出錢出力還不討好。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聽聽呂奶奶的故事,可以了解一下老人的想法。

呂奶奶和老伴只有一個獨子,兒子從小到大,夫妻倆總是什麼都要給他最好的。到兒子結婚時,老夫妻倆自然要給他買好婚房了,所以小兩口一結婚就單過了。

那時一切都很好,小兩口住一套房子,老兩口住一套房子,婆媳之間也沒矛盾。但兒子結婚後第二年,呂奶奶的老伴生病去世了,這時兒媳又懷孕了。

所以兒子提出讓呂奶奶搬去和他們住在一起,這樣互相有個照應,等孩子生下來後,呂奶奶也可以幫忙帶孩子。呂奶奶和兒媳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所以呂奶奶搬去兒子家住了。

03

呂奶奶住到兒子家後,原來的房子就空著了,兒子建議她把房子出租了,這樣可以有一筆租金,反正空著也是空著。呂奶奶就聽兒子的,把房子出租了,然後拿這些租金貼補家用。

除租金之外,呂奶奶每個月有3000多塊錢養老金,她一個人住的話,這些錢夠她花了。可住到兒子家後,兒子兒媳逐漸開始不花錢了,什麼都要呂奶奶來負擔。

尤其生下孫子後,開支就一下子大了,呂奶奶真覺得吃不消。兒媳說呂奶奶就一個兒子,手裡的錢將來遲早是兒子兒媳的,所以早花晚花都一樣,呂奶奶就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貼補家用。

在帶孩子的問題上,呂奶奶和兒媳老發生矛盾,兒媳總是嫌她這不好,那不好的,她心裡很受委屈。後來,孩子上幼兒園後,呂奶奶就收回了出租的房子,自己搬回家去住了。

04

呂奶奶回到自己家住後,一下子覺得很輕鬆。在生活上,她不用照顧兒子一家吃喝拉撒了;經濟上,也不用負擔兒子家的開銷了;心情上,她也變得輕鬆了,不用再受兒媳的氣了。

在兒子家住了4年,呂奶奶所有的錢都搭在兒子家了,當初兒媳生孩子的錢都是她付的。可她出錢出力,兒媳還總是不滿意,兒子又向著兒媳,呂奶奶覺得自己何苦呢?就是出去給人家做保姆,人家也應該要懂得尊重她的。

呂奶奶回自己家住後,兒子兒媳意見很大,好多次打電話給她,讓她去兒子家住。可呂奶奶都拒絕了,她覺得還是自己一個人住吧!雖然一個人住冷清些,但好歹輕鬆點,她也不年輕了,餘下的日子不多了。

現在呂奶奶一個人生活,每天和左鄰右舍的老太太們聊聊天,出去遛遛彎等,她覺得這樣也挺好的。偶爾有不舒服時,她就和老姐妹們互助著,那些老姐妹也都是單過的,她們也都不想跟子女住在一起。

05

很多家庭都有啃老的現象,老人去子女家帶孩子,不僅出錢,還要出力。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是只要子女過得好,他們總是無私地奉獻。

其實,為人子女者要多體諒老人,不能一再壓榨老人,老人辛苦了一輩子,到晚年時也該輕鬆一些了。68歲的呂奶奶,她何嘗不想享受家庭的溫暖?何嘗不想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

可她想要享受這份家庭的溫馨,付出的代價太大了,她覺得負擔不起,所以才會無奈地說:寧願一個人過,也不想去兒子家出錢出力還不討好。

兩代人住在一起,的確難免會有矛盾的。在帶孩子的問題上,婆婆和兒媳也難免會有分歧,但一定要多包容,多溝通和體諒。只有這樣婆媳才能合作愉快,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家庭也才會更幸福。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70歲老人自述:人到晚年,寧願請保姆照顧也不去兒子家被啃老
    所以有老人說,人到晚年,寧願請保姆也不願意和兒子一起住,不想被他們啃老。01我和妻子都是教師,有一個兒子,我們對他的管家也比較嚴格,也許就是因為我們太過嚴苛,再加上男孩子比較叛逆,所以他從小就頑皮,雖然學習上尚可,卻總喜歡和我們對著幹,怎麼都說不聽,後來上了大學之後更是找不著人,每天都不知道在幹什麼。
  • 58歲婆婆哭訴:自己出錢又出力,兒媳反而不領情,我錯在哪裡?
    相信此時婆婆主動幫忙帶孩子,兒媳一定會感激不盡,倘若婆婆再加上兩條,又給請保姆,又給出錢,那兒媳更應該尊重孝順婆婆。可有這樣一對婆媳,婆婆出錢又出力,兒媳非但不領情,還對老人冷若冰霜,婆婆非常難過,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看看這位婆婆怎麼說。
  • 日夜照料癱瘓在床的父親,哥哥姐姐既不出錢也不出力,我心力憔悴
    趙大姐我是一位單親媽媽,幾年前離異,獨自撫養兒子,現在兒子已經參加工作,聽說還談了個女朋友。哥哥說,我在家做不了主,做主是你嫂子,現在還沒工作,輪流養老可以,我只養一個月,你們兩個女兒養兩個月。不過事先說好,父親百年後,那個房子賣了要平分。
  • 帶孫子和帶外孫哪一種容易出力不討好,最後一場空?老人說出實情
    帶孫子和外孫哪一種容易出力不討好,最後一場空?前幾天坐公交聽到幾位老太太在談論這個話題,有老太太表示帶孫子最後不落好的,也有老太太表示帶外孫不落好的。最後有位老太太她的觀點我很認可。帶孫子和帶外孫哪一種容易出力不討好,以下因素是關鍵①兒媳和女婿的為人就如上面老太太說的那樣,如果兒媳和女婿這兩個人很實在,他們對老人幫自己帶孩子充滿了感激,知足又感恩,那麼不管老人帶的是孫子還是外孫,最後老人的付出都會得到回報,兒子和兒媳,以及女兒和女婿對老人的幫助都會銘記於心
  • 出錢出力幫兒帶娃,六旬老人:從那以後,明白我的老年歸宿在哪
    但現實生活中,更多的卻是這樣的例子,養了孩子小,還要養孩子大,等孩子大的時候,又有了自己的孩子,老人接著繼續幫忙養。這絕對不是一個傳說,而是現實中活生生的案例。生活中,大部分老年人,都在幫忙給自己的兒女養孩子,出錢出力在所不惜。
  • 老人出錢出力幫襯兒女最怕這一點,律師有話要說
    據了解,目前,很多老人和老金夫婦一樣,儘管兒女已經長大成人,但他們對兒女還是能幫就幫,不惜餘力,不管是出錢還是出力,唯恐做得不夠。就說孫子是我們老金家的後代,以後還指著他延續血脈、光宗耀祖呢,所以讓他們好好培養,他們出力,我們出錢,以後,孩子的學費,我們老兩口都包了……」那時,老金算了一筆帳,自己培養兒子,學費加吃喝拉撒等等,滿打滿算也沒花20萬元。現在孩子嬌貴了,但光學費的話,到大學畢業,四五十萬元也夠了,憑他們夫妻倆的積蓄、每月6000多元的退休金,以及他現在返聘的工資,壓力應該也不大。
  • 一個人情商低有這3種表現,沒有心機,卻出力不討好
    可見,「出力不討好」的尷尬是不少人的痛點和關注點。自以為出了力、受了累,結果換來的卻是朋友不領情、家人不高興、同事不滿意,想想確實挺傻的,也夠讓人鬱悶的。這種情況的出現,有時可能是對方的原因,如俗話常說的「一升米養恩人,一鬥米養仇人」。
  • 「出錢出力又如何,比不上老二家一通電話」老大媳婦的委屈很扎心
    聽完我就立刻安排了時間,拎著果籃去探望,結果還沒進病房門就聽到裡面在吵架,聽聲音是大伯家的大兒媳,好像是因為照顧問題起了爭執,大兒媳指責婆家太偏心,逮著他們兩口子可勁兒欺負。我這才了解了事情原委,原來從大伯生病開始,在病床前照顧的就是老大家,住院半個月了,幾乎沒在醫院看到過老二家的身影,頂多是電話問候。
  • 為再婚家庭出錢出力多年,旅遊回來家竟沒了,丈夫:沒你住的地方
    男子則是有個前妻,兩人育有一個兒子,在兒子七八歲時離的婚。兩人再婚後,女子住進了男人家裡,男人的兒子因為曾經犯事,被關著,家裡就夫妻兩人,十幾年來一直相濡以沫。可十多年後,老人的兒子被放出來了,兩老開始產生矛盾,前不久,女子的女兒帶著她去旅遊了一趟,女子回村後發現家沒了。
  • 合夥創業,有人出錢不出力、有人出錢又出力,股權應該怎麼分配呢?
    合夥創業,有人出錢不出力,有人出錢又出力,股權應該怎麼分配呢?5月23日上午,某市派出所接民眾報警,稱有兩名中年男子在大街上打架。民警現場得知,兩人是因為股權分配不合理造成的,張某是國內某一線城市的企業老闆,最近看中了一個連鎖酒店項目,總體約投入3000萬,前期張總已經投入了1200萬,遇到了資金瓶頸。於是找到了自己多年的老朋友李總,想讓李總注入資金1800萬,好完成整套酒店的項目,但李總因為有自己另外的生意,所以只想投入資金,不想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酒店運營當中。
  • 「我出錢出力幫你帶孩子,換不來一點尊重嗎」「是你們應該做的」
    我做到了,我從開始打工賺錢後,就沒讓家裡爸媽操過心,還時不時會貼補家用,後來結婚嫁人,嫁妝都是自己存起來的。但做到歸做到,我心裡總歸是對父母有埋怨的,我羨慕身邊一直被父母照顧的孩子,可我心裡也清楚,我兄弟姐妹多,父母也確實管不過來。文|胡小乖,圖|網絡因為這個遺憾,我曾經和自己說,我以後就要一個孩子,這樣我能把我的愛都給一個人。
  • 現代「慘婆婆」圖鑑:出錢出力,淪為全家公敵……
    作為婆婆最大的失敗,就是:「出錢出力,最後淪為全家公敵!」按照「出錢出力」這個說法,可以把現代婆婆分為四種:給錢人不來;不給錢人來了;給錢人來了;不給錢人不來。而除了這種婆婆,還有一種甩手掌柜婆婆——既不出錢,也不出人。02 失蹤型婆婆:不給錢人不來;這樣既不出錢,人也不來的婆婆,堪稱「失蹤型」婆婆。
  • 69歲大爺:人到老年,我甘願請保姆伺候也想去兒子家被啃老
    一位69歲的羅大爺說:「人到老年,我甘願請保姆照顧我,也不指望兒子養老,不想再被他們啃老,還被嫌棄。」 羅大爺/69歲 我兒女雙全,我的女兒早早嫁出去了,我的兒子住的離我很近,老伴去世後,我就去了兒子家養老,兒子家住的這幾年,我每天都要洗衣做飯帶孫子
  • 最「刁鑽」公婆出現:年輕有退休,不帶娃不出錢,你能奈我何?
    第三種,出錢又出力,公婆既出錢又出力,可能是年輕人最滿意的一種做法了吧,既能在經濟上解決困難,又解決了孩子交給保姆的擔憂,年輕人既放心又舒心,這是最理想的境界。 為什麼養娃和養老要捆綁在一起?
  • 家有兩個兒子,幫誰不幫誰帶娃太難抉擇,這位60後老人的做法絕了
    文|文兒如今的社會現實,有兩個兒子的家庭,總是受到別人的同情,特別是等兩個孩子都結婚之後,幫哪個孩子帶孫子的問題就能愁壞一批人。姑姑家也有兩個兒子,而前兩年都結婚了,而現在兒媳都懷孕了。親戚們打趣她說:過段時間幫哪個兒子帶孫子呀?60後的姑姑笑著說:我誰也不幫忙帶,願意出錢幫他們找保姆,也不自己帶。
  • 婆婆不想帶孫子,又怕兒子兒媳不養老,怎麼辦?過來人說得很現實
    第三:婆媳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最好,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保不齊發生不愉快。 每個人都知道,帶孩子不是老人的義務和責任,老人可以遵循內心的真實想法,想帶就帶,不想帶就不帶。 但是很多婆婆卻有一個顧慮,如果不幫忙帶孩子,兒子和兒媳不給自己養老怎麼辦?看看這幾位婆婆怎麼說。
  • 我對婆婆百般討好,卻只換來這樣的結果!姥姥一句話道明真相
    兒子在兩年前的夏天出生,我的婆婆白天在我家裡,晚上就去醫院陪著我,真的很辛苦。有一天中午,她吃完飯後沒有將菜放入冰箱,我父親從醫院回來,發現菜已經壞掉了,就倒掉了,結果我的婆婆說我們看不起她(我的丈夫是農村的),嫌她吃過得東西髒才倒的,後來就再也不在我家吃飯或洗澡了。
  • 在農村遇到這4件事,出力還不討好,還容易得罪人
    但是同樣是幫忙,其實還是要分場合和具體的事情的,下面小編要說的是在農村遇到這4件事,出力還不討好,還容易得罪人。   現在在農村存在這很多沒有結婚的年輕的男女,這時候有些農民就非常熱心,知道誰家女兒或者兒子和誰家的兒女年齡合適,便會想著去湊合起來,幫忙拉紅線。這種人在古代的時候稱為」媒婆「,現在社會年輕人的眼光非常的高,而且很多年輕人不願意那麼早結婚,如果這時候你去拉紅線的話,如果成了更好,如果不成的話那麼以後見面就尷尬了。
  • 晚年有福氣的老人,都有以下特質,不用出錢不用出力兒女也孝順
    很多老人都會哭鬧自己的子女不孝順,好不容易拉扯大的好幾個孩子一個都不管自己,甚至連花錢送敬老院也會發生爭執。有的時候,不能單聽一面之辭,為何會發生這種狀況,或許不都是兒女的問題,可能是老人年輕的時候過於溺愛他們,導致他們不懂得感恩,或是老人太挑剔,會來事兒,導致沒有子女能照顧得來。晚年有福氣的老人,都有以下幾種特質,不用出錢不用出力兒女也很孝順。
  • 68歲老人花三年編寫《家己人字典》搶救潮音字
    原標題:手書大字典 搶救潮音字   《家己人字典》內頁一角   痛感潮語用字規範漸失 68歲老人花三年時間編寫出三萬多字的《家己人字典》   嶺南人「潮詞潮語」搶救者   文、圖 廣州日報記者陳正新 通訊員劉丹   68歲的汕頭退休老人章松茂花了整整三年,收集整理出三萬多字,完成了一部全部手寫而成的「潮音常用口語字詞集編」——《家己人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