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三大泡之葫蘆頭泡饃

2020-12-08 二水堂

葫蘆頭泡饃是西安婦孺皆知的美食,有學者發文說更為準確的叫法應該是葫蘆頭泖饃。泖和泡在西安方言中近乎同音,以訛傳訛大家都叫葫蘆頭泡饃了。《中華大字典》載,泖:平靜的小湖也,似乎和葫蘆頭完全不沾邊。我還是從俗,謂之,葫蘆頭泡饃吧。

葫蘆頭泡饃由來已久,一說,唐長安城有專門賣豬肚,豬腸的「雜羔」,由於味道腥羶,生意冷清,勉強維持。藥王孫思邈,自耀州至終南山採藥,路過長安街頭,見「雜羔」店少有人吃,自己親嘗,亦覺得腥羶味難耐。遂撰一方,親自指點一二,並將隨身攜帶之裝藥葫蘆贈送店家。店家遵照孫思邈的方法烹飪,果然腥味被除且鮮香無比。食藥同源版的「雜羔」就此誕生,店家為紀念之取名葫蘆頭,流傳至今。另外一說是,葫蘆頭源於宋代市食中的「煎白腸」,西安人把豬大腸頭叫做肥腸頭,一尺來長的肥腸頭煎煮之後收縮的很似葫蘆,故謂「葫蘆頭」。二者相較,後者或更可信。

長安城中,葫蘆頭泡饃不如牛羊肉泡饃普遍。屈指可數的幾家專營店鋪,多集中在南院門和小南門左近。有「春發生」者是其中翹楚,其店名大概取自杜工部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吧。春發生烹製的豬大腸無異味,手續繁雜。除了清洗外,需要經過焙烤,小火慢煮四五個小時,再晾乾水分,與豬骨,整雞合煮三小時始成。至此,湯濃而白似牛乳,大腸香軟可口。葫蘆頭泡饃所用之餅不同於牛羊肉泡饃的餅,此餅乃半發麵餅。掰妥的饃置於碗中,師傅於爐灶邊,將滾開的湯澆在碗中,完全浸泡饃塊,再用手勺扣住饃塊,將碗中的湯瀝回鍋中,如此反覆三五次,以饃熱透,入味為度。此法即所謂「泖」。

葫蘆頭泡饃店裡通常還有燻大腸,燻豬肝,燻蛋,燻豆乾之類燻製品出售。燻大腸最為出名,謂之「梆梆肉」。買來下酒是最好的。梆梆肉得名於叫賣,舊時,賣燻豬下水者,皆是行商,背一橢圓木箱走街串巷的叫賣。不吆喝,只是敲擊來手中木魚狀的木梆梆,邊走邊敲。深宅大院小巷盡頭的人們聽到聲音就知道賣燻大腸的來了。梆梆肉在坊間被戲稱為「兩頭望」。豬下水屬於草根食品,深宅大院的媳婦們愛其美味又羞於被其他人看到,每每購買梆梆肉時,必先左顧右盼,沒有相熟的人才匆匆買了,急急回家。有好事者稱其「兩頭望」。(註:這個兩頭望,純屬坊間傳說,不足為信也。)

泖好的葫蘆頭泡饃端上來,中間幾片肥腸潔淨白皙,周圍是軟而勁道的粉絲,翠綠的香菜。佐以泡菜,辣椒醬,一碟燻腸,幾塊燻豆乾,一瓶濁酒,可以回大唐了。

相關焦點

  • 【百靈·秀】陝西三大泡之葫蘆頭泡饃:湯鮮味醇,好吃到合不攏嘴
    【百靈·秀】陝西三大泡之葫蘆頭泡饃:湯鮮味醇,好吃到合不攏嘴 時間:2020
  • 陝西葫蘆頭泡饃,牛
    春天來臨,他屬於西安一種稀有的零食,說到西安食物,人們肯定會想到羊肉泡饃,但我們的葫蘆頭泡饃和羊肉泡饃有很大不同,葫蘆頭主要是一種泡饃,主要由豬大腸組成,在這個生產過程中,牛羊肉饅頭是用熱湯熬製而成的。
  • 不是老陝就知不道的葫蘆頭泡饃
    待湯色乳白肉香四溢之時將掰碎的「飥飥饃」加上腸肚滾湯「泖(或冒)」熟,再加入韭黃、香菜、蒜苗等物提味兒,一碗正宗的葫蘆頭泡饃就新鮮出鍋了。包括許多老陝在內的人都搞不清楚這種小吃為何稱為「葫蘆頭」。其實「葫蘆頭」三字指的是豬大腸和小腸的連接部分或是豬肚和腸連接的部分經高溫煮製的時候會劇烈收縮,其造型類似葫蘆頭而得名。
  • 葫蘆頭泡饃,西安人心中私藏的美味!
    泡饃在西安分兩種,一是牛羊肉泡饃,還有就是這碗葫蘆頭泡饃了,西安人心中私藏的美味。 春發生葫蘆頭泡饃第四代傳承人 杜彥斌: 「腸子煮熟以後,酷似葫蘆,所以就是葫蘆頭,本意指的就是這種。」
  • 水盆羊肉、羊肉泡饃、葫蘆頭泡饃你更喜歡吃哪個?
    hello大家好,歡迎關注小豬豬愛美食,今天小豬豬給大家推薦的美食是水盆羊肉、羊肉泡饃、葫蘆頭泡饃這三種陝西美食,你更喜歡吃哪個呢?來陝西旅遊一般都會選擇到西安來旅遊,西安有很多景點,也有很多美食,當然,陝西省的所有美食都匯聚在西安,白天去逛逛華清池,看看兵馬俑和大雁塔,晚上來到鼓樓夜市品嘗一下陝西的美食。陝西的美食有很多種,小編喜歡吃的是水盆羊肉、羊肉泡饃和葫蘆頭泡饃,這三種美食,看起來有些相似,但是卻不同,哪一種是你最喜歡的呢?
  • 提起葫蘆頭,嘴角涎水流!陝西美食葫蘆頭的前世今生
    陝西人大部分都喜歡吃羊肉泡饃,因為西北漢子每餐給人的感覺就是要吃牛羊肉之類的。所以,在陝西這個北方地區的城市人來說,羊肉泡饃還是不錯的選擇。可是,除了羊肉泡饃之外,還有一個可以與之媲美的美食,那就是「葫蘆頭」!
  • 為什麼那麼多人愛吃,陝西的葫蘆頭泡饃到底是個啥?
    說到陝西的美食除過羊肉泡饃、涼皮、肉夾饃之外,葫蘆頭泡饃也是一道必吃美食。為什麼那麼多人愛吃,陝西的葫蘆頭泡饃到底是個啥?乍一聽到這個名字可能有些不能理解是什麼意思?這說起來還與醫聖孫思邈有關。傳說唐代時期,就有一種「煎白腸」的食品在售賣。
  • 是時候來一碗葫蘆頭泡饃啦,西安的夥伴們走起 冒一碗葫蘆頭泡饃!
    聽一個外地來西安的朋友說起,他在西安吃葫蘆頭泡饃人家沒放葫蘆頭,還說我們西安人是騙子!當時我就噗嗤一笑,然後忍住笑耐心地給他解釋了起來。
  • ...陝西】之十二:相傳藥王孫思邈指點烹調的"唐代佳餚"--葫蘆頭泡饃
    「葫蘆頭」泡饃,是西安特有的傳統風味佳餚,以味醇湯濃、饃筋肉嫩、肥而不膩聞名於國內外。    「葫蘆頭」究竟起源於什麼時候,尚無具體考證。但是,早在唐朝,京城長安就有一種名叫「煎白腸」的食品在出售。
  • 舌尖上的美食:美味的葫蘆頭泡饃
    從名字可以看出,這道美食是需要泡饃的,一提到陝西美食,葫蘆頭泡饃也是受到了廣大人民的歡迎與熱愛,尤其是一些喜歡吃肥腸的朋友們。很多人都會納悶,葫蘆頭泡饃是真的將葫蘆的頂部放在鍋裡煮熟,然後和饃泡起來一起吃的嗎?
  • 西安有這樣一家葫蘆頭泡饃、梆梆肉,嘹咋咧
    不信咱就來看看,肉夾饃,土豆片夾饃,菜夾饃,涼皮夾饃;牛羊肉泡饃,葫蘆頭泡饃,水盆泡饃,雜肝湯泡饃......西安人對泡饃的感情就像男人對香菸的感情一樣。吃了上癮。咋?花樣還不夠?你看你是要下面哪種泡饃?
  • 除了羊肉泡饃 西安美食還有不得不提的葫蘆頭泡饃~
    相信大家都知道西安有名的羊肉泡饃了,但是除此之外西安還有和羊肉泡饃其名的葫蘆頭泡饃。葫蘆頭泡饃屬於西安的傳統小吃,它和羊肉泡饃是截然不同的。葫蘆頭泡饃是以豬大腸為原料的一種泡饃,牛羊肉泡饃是煮加工而成的,但是葫蘆頭泡饃是冒,用熱湯澆制而成的。葫蘆頭泡饃最關鍵有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那就是腸子的加工就是先要進行抹揉摘回翻。
  • 《裝臺》還是對葫蘆頭泡饃下手了
    因為春發生的葫蘆頭泡饃製作技藝被西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評定為《葫蘆頭泡饃製作技術規程》制定單位。這就把春發生的葫蘆頭泡饃在原料選用、製作規範、口味特色上,打上了最正宗的標籤。在西安,葫蘆頭的吃法也有多種:「幹泡」、「水圍城」、「小炒」、「單走」,無論哪一種,其獨特的口味都能讓食客欲罷不能。
  • 一碗熱騰騰的葫蘆頭泡饃,打破了我制定已久的減肥計劃
    有人說給陝西人一個饃,能夾遍全世界。其實,給陝西人一個饃,還能泡遍全天下。羊肉泡饃、牛肉煮饃、開水泡饃等等。我們老陝吃饃的方式多種多樣,而這其中葫蘆頭泡饃是特別的存在。為什麼說它特別呢?你以為它叫葫蘆頭泡饃就真是用葫蘆頭做的了?
  • 葫蘆頭泡饃:西安的一張美食名片
    葫蘆頭泡饃用的食材,主角是豬腸,另有數片豬五花肉、掰成碎塊兒的饃,所以,應稱其為"豬腸泡饃"才對,可為何叫"葫蘆頭泡饃"呢?葫蘆頭泡饃原來,這種小吃的主角豬腸,是豬大腸與小腸連接處的肥腸,其形狀似葫蘆,所以叫"葫蘆頭泡饃"。
  • 泡饃的另一種吃法,豬大腸也能做出美食,尷尬的葫蘆頭泡饃
    有很多人不知道,在我們陝西還有一種泡饃,是比牛羊肉泡饃更火的泡饃,那就是葫蘆頭泡饃。我剛開始聽到這個的時候,我以為是葫蘆泡的饃,你們還真別笑我,不知道這個美食的人估計大部分會跟我以為的一樣吧,會覺得葫蘆頭是素的,其實不是得,葫蘆頭是葷的,因為它選用的食材是豬大腸,也就是肥腸,因為切好煮出來的豬大腸形狀似葫蘆,所以就給他取名葫蘆頭。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陝西特色葫蘆頭泡饃。
  • 葫蘆頭就是豬痔瘡,誰說的?
    民間常說,沒有一隻羊能活著走出陝西,細想的確如此,在陝西,以羊肉為主要食材的美食數不勝數,什麼羊肉泡饃、水盆羊肉、羊雜湯、羊肉串等等,凡是在其他地方能夠見到的,在陝西,通通能夠吃到。然而,在陝西,豬的命運也好不到哪裡去。
  • 葫蘆頭煮饃VS牛羊肉泡饃
    對於外地遊客,大概不太能分得清牛羊肉泡饃和葫蘆頭煮饃的差別吧。從字面意思來看也就是搭配的肉不同,一個是牛羊肉,一個是?納尼?葫蘆頭是什麼頭?(ω)!今天咱就小小的聊一聊這兩個絕世美食。先上圖。羊肉泡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葫蘆頭煮饃其實,葫蘆頭煮饃裡面並沒有葫蘆,所謂的葫蘆頭是豬大腸和豬小腸連接處的那一段肥腸
  • 報復消費 不如報復胃 「葫蘆頭泡饃」西安美食界的暗黑料理
    全國知名的西安名吃有很多:牛羊肉泡饃,肉夾饃,涼皮,這是全國人盡皆知的「西安三大美食特產」!而在西安本地人眼中,最能代表本地人飲食特色的:一定是葫蘆頭泡饃,這是一道只有西安才有的「黑暗料理」,所謂「黑暗」,只是因為其主要食材是——豬大腸,聞著不臭,吃著賊香!
  • 來西安玩兒的你,水盆羊肉、羊肉泡饃、葫蘆頭,更pick哪個呢?
    當然,也順帶科普一下水盆羊肉、羊肉泡饃和葫蘆頭的區別。水盆羊肉水盆羊肉,源自陝西渭南,是以羊腩肉為主要食材的一道美食。在渭南,當地人更喜歡把水盆羊肉叫做「羊肉泡饃」,而西安城裡有名的羊肉泡饃,那該叫「羊肉煮饃」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