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西安,十三朝古都,人傑地靈之地,厚重的歷史底蘊,是國人最喜愛的旅遊目的地,每年寒暑假,小長假,全國各地的人都會來西安打卡。來西安逛古蹟,看民俗,吃美食,是人們來西安的「三大愛好」!
事實證明,歷史文化深厚的地方,必有沒有美食的傳承,古城西安,自不例外。全國知名的西安名吃有很多:牛羊肉泡饃,肉夾饃,涼皮,這是全國人盡皆知的「西安三大美食特產」!
而在西安本地人眼中,最能代表本地人飲食特色的:一定是葫蘆頭泡饃,這是一道只有西安才有的「黑暗料理」,所謂「黑暗」,只是因為其主要食材是——豬大腸,聞著不臭,吃著賊香!
而我第一次吃這道「人間美味」,卻不在西安,而是遠在青海西寧,一位陝西籍的朋友帶著,第一次在西寧吃了來自西安的葫蘆頭泡饃,但是,沒成想這就成了我難以忘記的美食記憶。
後來有機會來到西安創業,於是就多了跟這道美味的更多接觸。
所謂葫蘆頭,其實就是豬大腸,不是遠方妹子們說的:葫蘆兄弟的頭兒…
著名作家賈平凹曾說過:
「南方人初見葫蘆頭,皆大駭,以為胃不可克,勉強食之,頓覺鮮香,遂大嚼不要命。」
說南方人吃大腸不要命,或許有幾分誇張,但是西安人,絕對對這份美食包含真誠,一碗泡饃,一壺老酒,這是外地人難以體會的老陝時光。
為什麼稱「豬大腸」為「葫蘆頭」?原來是因為:豬大腸油脂較厚,形像葫蘆,於是便有了「葫蘆頭」這個名字。
葫蘆頭,看上去十分肥膩,但是歷經千年的廚人手藝,絕對內藏乾坤。
葫蘆頭泡饃用到的高湯極為講究,也極需要功夫,需要用豬骨母雞反覆熬製成高湯,這是這碗泡饃是否好吃的關鍵!
大腸自然是葫蘆頭泡饃的主角!從市場買回來的肥腸,要經過最少九道工序去油、去膩,完全沒有大腸的腥臭氣,這是豬大腸處理的前提;入口厚實筋道,沒有異味,還要保留大腸迷人的油脂香氣,口感軟糯中還帶有韌勁,夾雜著高湯的鮮味兒,一筷子入口,回味無窮~
最後葫蘆頭出鍋泡饃就簡單的多,掰好的饃,碼上大腸、配菜,加入適量熟豬油、調料、香菜、蒜苗,澆適量沸湯,饃塊浸透,配菜燙熟,一抹辣子注入靈魂,一碗美味的葫蘆頭泡饃大功告成!
在西安葫蘆頭泡饃店有很多,打開手機地圖一經查找,可謂星羅棋布,由此也能看到西安人是多麼的愛這道美食啊。
優秀的葫蘆頭,饃塊潔白晶亮、軟綿滑韌;肉嫩湯鮮;肥腸要做到肥而不膩,醇香撲鼻,滿滿一大碗,微微冒汗,頓感心滿意足!
好葫蘆頭泡饃的三大關鍵:
1.湯
湯是靈魂,沒有大腸的腥氣,溫潤而鮮美,絲毫感受不到調味料的味道,這才是一碗好湯。
2.腸
腸是主角,腸厚道有韌勁,軟糯微微彈牙,配合高湯,回味一絲肥香。
3.饃
饃要吸足湯味,也要保留本身的面香,浸透湯汁,保留嚼勁兒,還包含湯鮮的滋味。
而其他的配菜則是配角,辣子,香菜、蒜苗,粉絲必不可少,而老陝們往往還要配上幾瓣大蒜,沒錯「吃泡饃不吃蒜,香味也會少一半」,大蒜,葫蘆頭,高湯,泡饃四位一體,自行腦補畫面吧…怎一個「過癮」二字了得!
好啦,寫到這裡,肚子裡也飢腸轆轆了,狠狠咽下一口水,吃飯的時間到了,今天吃什麼呢?葫蘆頭泡饃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