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小時候的早餐幾乎永遠是一套燒餅油條,吃不厭

2020-12-07 澎湃新聞

梁實秋:小時候的早餐幾乎永遠是一套燒餅油條,吃不厭

2020-08-05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燒餅油條是我們中國人的標準早餐之一,在北方不分省份、不分階級、不分老少,大概都歡喜食用。我生長在北平,小時候的早餐幾乎永遠是一套燒餅油條——不,叫油炸鬼,不叫油條。有人說,油炸鬼是油炸檜之訛,大家痛恨秦檜,所以名之為油炸檜以洩憤,這種說法恐怕是源自南方,因為北方讀音鬼與檜不同,為什麼叫油鬼,沒人知道。在比較富裕的大家庭裡,只有做父親的才有資格偶然以餛飩、雞絲麵或羊肉餡包子作早點,只有做祖父母的才有資格常以燕窩湯、蓮子羹或哈什瑪之類作早點,像我們這些「民族幼苗」,便只有燒餅油條來果腹了。說來奇怪,我對於燒餅油條從無反感,天天吃也不厭,我清早起來,就有一大簸籮燒餅油鬼在桌上等著我。

現在臺灣的燒餅油條,我以前在北平還沒見過。我所知道的燒餅,有螺絲轉兒、芝麻醬燒餅、馬蹄兒、驢蹄兒幾種,油鬼有麻花兒、甜油兔、炸餅兒幾種。螺絲轉兒夾麻花兒是一絕,掰開螺絲轉兒,夾進麻花兒,用手一按,咔吱一聲麻花兒碎了,這一聲響就很有意思,如今我再也聽不到這個聲音。有一天和齊如山先生談起,他也很感慨,他嫌此地油條不夠脆,有一次他請炸油條的人給他特別炸焦,「我加倍給你錢」,那個炸油條的人好像是前一夜沒睡好覺(事實上凡是炸油條、烙燒餅的人都是睡眠不足),一翻白眼說:「你有錢?我不伺候!」回鍋油條、老油條也不是味道,焦硬有餘,酥脆不足。至於燒餅,螺絲轉兒好像久已不見了,因為專門製售螺絲轉兒的粥鋪早已絕跡了。所謂粥鋪,是專賣甜漿粥的一種小店,甜漿粥是一種稀稀的粗糧米湯,其味特殊。北平城裡的人不知道喝豆漿,常是一碗甜漿粥一套螺絲轉兒,但是這也得到粥鋪去趁熱享用才好吃。我到十四歲以後才喝到豆漿,我相信我父母一輩子也沒有喝過豆漿。我們家裡吃燒餅油條,嘴幹了就喝大壺的茶,難得有一次喝到甜漿粥。後來我到了上海,才看到細細長長的那種燒餅,以及菱形的燒餅,而且油條長長的也不適於夾在燒餅裡。

火腿、雞蛋、牛油麵包作為標準的早點,當然也很好,但我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才接受了這種異俗。我心裡懷念的仍是燒餅油條。和我有同嗜的人相當不少。海外羈旅,對於家鄉土物率多念念不忘。有一位華裔美籍的學人,每次到臺灣來都要帶一二百副燒餅油條回到美國去,存在冰櫃裡,逐日檢取一副放在烤箱或電鍋裡一烤,便覺得美不可言。誰不知道燒餅油條只是脂肪、澱粉,從營養學來看,不構成一份平衡的食品。但是多年習慣,對此不能忘情。在紐約曾有人招待我到一家中國餐館進早點,座無虛席,都是燒餅油條客,那油條一根根的都很結棍,韌性很強。但是大家覺得這是家鄉味,聊勝於無。做油條的師傅,說不定曾經付過二兩黃金才學到如此這般的手藝,又有一位返國觀光的遊子,住在臺北一家觀光旅館裡,晨起第一樁事就是外出尋找燒餅油條,遍尋無著,返回旅舍問服務小姐,服務小姐登時蛾眉一聳說:「這是觀光區域,怎會有這種東西,你要向偏僻街道、小巷去找。」鬧哄了一陣,興趣已無,乖乖地到附設餐廳裡去吃火腿、雞蛋、麵包了事。

有人看我天天吃燒餅油條,就問我:「你不嫌髒?」我沒想到這個問題。據這位關心的人說,要注意燒餅裡有沒有老鼠屎。第二天我打開燒餅先檢查,哇,一顆不大不小像一顆萬應錠似的黑黑的東西赫然在焉後。用手一捻,碎了。若是不當心,入口一咬,必定牙磣,也許不當心會咽了下去。想起來好怕,「一顆老鼠屎攪壞一鍋粥」,這話不假,從此我存了戒心。看看那個豆漿店,小小一間門面,案板油鍋都放在行人道上,滿地是油漬汙泥,一袋袋的麵粉堆在一旁像沙包一樣,陰溝裡老鼠橫行。再看看那打燒餅、炸油條的人,頭髮蓬鬆,上身只有灰白背心,腳上一雙拖鞋,說不定嘴裡還叼著一根紙菸。在這種情況之下,要使老鼠屎不混進燒餅裡去,著實很難。好在不是一個燒餅裡必定輪配到一橛老鼠屎,難得遇見一回,所以戒心維持了一陣也就解嚴了。

也曾經有過觀光級的豆漿店出現,在那裡有峨高冠的廚師,有穿制服的侍者,有裝潢,有燈飾,筷子有紙包著,豆漿碗下有盤託著,餐巾用過就換,而不是一塊毛巾大家用,像郵局漿糊旁邊附設的小塊毛巾那樣的又髒又粘。如果你帶外賓進去吃早點,可以不至於臉紅。但是偶爾觀光一次是可以的,誰也不能天天去觀光,誰也不能常跑遠路去圖一飽。於是這打腫臉充胖子的局面維持不下去了,燒餅油條依然是在行人道邊烏煙瘴氣的環境裡苟延殘喘。而且我感覺到吃燒餅油條的同志也越來越少了。

推薦閱讀:《雅舍談吃》《雅舍小品》

現代出版社

《雅舍小品》收錄《雅舍小品》初版及續集、三集、四集的小品精華。

《雅舍談吃》共收錄86篇談吃小品文,分為「雅舍談吃」和「食話實說」兩部分。「雅舍談吃」收錄了《雅舍談吃》初版及「雅舍」系列散文中寫南北吃食的內容,「食話實說」收錄了「雅舍」系列散文中與吃有關的經典篇章。

關鍵詞 >> 北京,梁實秋,油條,早餐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燒餅油條,熱乎著呢
    燒餅油條是我們中國人標準早餐之一,在北方不分省分、不分階級、不分老少,大概都歡喜食用。我生長在北平,小時候的早餐幾乎永遠是一套燒餅油條——不,叫油炸鬼,不叫油條。有人說,油炸鬼是油炸檜之訛,大家痛恨秦檜,所以名之為油炸檜以洩憤,這種說法恐怕是源自南方,因為北方讀音鬼與檜不同,為什麼叫油鬼,沒人知道。
  • 美食家梁實秋筆下的老北京美食盛宴!
    味微酸又帶一點黴味,但北京人沒有不嗜豆汁兒的。因此,梁實秋十分肯定地說:「能喝豆汁兒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北平人。」兒時每逢夏天,梁實秋喝豆汁時,必先脫光上衣,然後一飲而盡,等到汗落再穿上衣服。由於歷史形成的原因,使北京成為全國飲食文化的中心,在這裡可以嘗到各地風格流派的精美菜餚,梁實秋在北京生活的時間長達30多年,他自然領略了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粹。
  • 老北京人早餐愛吃「一套」,面加面的組合,網友:神一般的存在
    老北京人早餐愛吃「一套」,面加面的組合,網友:神一般的存在論吃,老北京人恐怕是最在行的,煎、炒、烹、炸、爆、熘、扒、燴、烤等等,茲要一提吃,老北京人是有優越感的,什麼日子口兒吃什麼,無論走到哪裡都必須要吃上一口,那叫一個上心啊。
  • 燒餅、油條的「完美搭檔」,00後很多不知道,吃過的也大都奔三了
    但是現在生活在南方,好多兒時愛吃的麵食,像包子,油條,大燒餅等大都要到特定的地方才能買到。而且還總感覺不是那么正宗。像包子油條這些,這邊還有的賣,但是那種兒時常吃到的吊爐大燒餅再也沒吃到過了。說起燒餅和油條,不得不提起一種地方特色傳統小吃,它和包子、油條是「絕配」,90後的專屬記憶,吃過的大多都奔三了。它就是胡辣湯。
  • 必讀 燒餅油條、清粥小菜…最常見的5種早餐搭配竟然都不健康!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營養的攝入不足很難在午餐和晚餐中補充回來,我們平時吃的早餐很多都不健康。
  • 油條原來與秦檜有關,炸油條就是炸秦檜,食物蘊含百姓愛恨啊
    油條是北方人常吃的早餐,大部分地區稱其為「油條」,這種食物配上豆漿或豆腐腦那實在是完美至極。
  • 早餐吃它,比油條受歡迎,比燒餅營養,做1次吃1周
    早餐吃它,比油條受歡迎,比燒餅營養,做1次吃1周。近期,全國生豬價連續7周下降,豬肉每公斤降價6元,豬肉價格的走勢又成了百姓們關注的話題。儘管豬肉與牛肉、雞肉相比,脂肪含量高,熱量高,但是,它已成為每家餐桌上的必備食材。
  • 「油炸鬼」 是不是油條?
    比如早餐,一是漸漸西化,牛奶麵包取代豆漿油條,成了主角;二是漸漸不便,從早晨下樓就能買到剛炸好的、新煮開的,變成要麼就提前買好食材早晨加熱,要麼就得叫外賣吃些「溫吞料理」。老一輩上了歲數的人,經常就嘮叨起來:我們小時候早晨吃的是燒餅焦圈油炸鬼,喝的是豆漿豆汁豆腐腦,你看看現在。如果忍不住問一句「油炸鬼是不是油條啊」?
  • 鍋貼煎包雞蛋餅 燒餅油條和豆漿 朝暉的朋友 這三家早餐店別錯過
    老底子造型的油條燒餅金蓮早餐就在慧斐小吃旁邊,當然,兩家店賣的早餐也不一樣。金蓮早餐在育才巷開了18年,老闆告訴我,他姓金,老闆娘名字裡有個「蓮」字,所以起了這麼個名字。油條2元一根,炸得金黃酥脆。我問老闆,炸油條有沒有訣竅,老闆一邊說:「你不要來採訪,我們就這麼點人手,生意太好了也沒啥意思,又忙不過來。」一邊告訴我:「炸油條啊,關鍵是油要清,油一老,油條就沒味道。你看看我家的油,每天都換,多少清。」
  • 夜讀|「油炸鬼」到底是不是油條
    比如早餐,一是漸漸西化,牛奶麵包取代豆漿油條,成了主角;二是漸漸不便,從早晨下樓就能買到剛炸好的、新煮開的,變成要麼就提前買好食材早晨加熱,要麼就得叫外賣吃些「溫吞料理」。老一輩上了歲數的人,經常就嘮叨起來:我們小時候早晨吃的是燒餅焦圈油炸鬼,喝的是豆漿豆汁豆腐腦,你看看現在。如果忍不住問一句「油炸鬼是不是油條啊」?
  • 桃源眷村:這家號稱燒餅油條界Hermès的餐廳究竟有多好吃?
    「火遍上海灘,比鄰LV,網紅們為吃上一口甘願排隊兩小時。」作為杭城初代早餐網紅店之一,想當初桃源眷村剛開進杭州的時候著實製造過一波熱潮。自從國大店開了之後更加方便覓食了,廚房是開放式的,所以師傅做點心的手法,你能看得清清楚楚。
  • 燒餅油條、網紅炸魚來了!餘杭一大波美食正在路上……
    昨日,晨報刊登了一組城市復甦的照片,其中一張熱氣騰騰的麵條出鍋的照片,擊中了不少已經復工的人們的心,大家都在朋友圈發出了來自靈魂的「拷問」:我愛的燒餅、油條、煎餃、煎餅、包子店開了沒有?今天一大早,記者開始在臨平「掃街」,那些你愛的早餐到底回來了嗎?
  • 餘杭這家燒餅油條好吃到爆!30年老店,每一口都是老街回憶!
    揉了30多年的麵粉,做了30多年的燒餅油條,老闆和老闆娘已不像當年27歲時那麼風華正茂,但他們的熱情絲毫沒有退卻。老闆盧相炳說,自己沒有什麼過人本領,唯獨這燒餅油條做了幾十年,有了一點自己的門道,揉面的手法、力度,都是在每一天的實操過程中琢磨出來的。
  • 早餐不要給孩子們吃豆漿油條,建議把這三種油條當早餐
    現在很多家長為了節省時間給孩子買豆漿油條當早餐,完全忽視了早餐質量的重要性。然而豆漿油條不僅不能提供豐富的營養,而且長期食用後容易發胖。因此我就為大家介紹三種營養健康的早餐,他們不僅價格便宜,而且美味,非常受吃過他們的孩子們的歡迎。
  • 當年惠民路上的燒餅油條店原來搬到這兒了!
    福緣居的滷大腸、陳八兩的手擀麵、永津早餐的豆漿油條、高泉小吃的牛肉煎包羊雜湯……還有那家總是營業到晚上12點才關門,惠民路上唯一的深夜麵館源興麵館,無論哪一家拎出來,都能叫老杭州人憶起當年的煙火。2017年,惠民路加入浩浩蕩蕩的改造大軍後,不少讓人惦念的美食都跟著店鋪轉移陣地了。有些店永遠落下了帷幕,但更多店,如繁星般散落在杭城的各個街巷。
  • 豆漿油條、白粥饅頭…...這4種「假早餐」,你吃了嗎?
    早上要吃飽,中午要吃好,晚上要吃少你一定聽說關於一日三餐的這句諺語吧?它蘊含著一個重要的道理: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就要數每天的早餐。我們想要一天充滿精神活力,那麼早餐不僅得吃夠,還得吃對。
  • 成本不到3塊錢,5分鐘搞定的早餐魚鬆蔥燒餅,比油條美味多了!
    經常做點心給家人吃,有時西式,有時中式變換著吃,小孩偏愛西式的點心,但我和老公卻還是喜歡中式的,就是想吃那份從小就熟悉的味道,在外國要買西式的點心,到處都有,反而覺得不是那麼的稀奇,想吃中式的點心小吃,有時花錢還不一定買得到,所以都嘗試自己做,想吃什麼就做什麼,雖然做的不一定道地,
  • 打卡門頭溝特色早餐——藜麥燒餅夾壓肉
    豆腐腦、油條、炸油餅,煎餅果子、羊雜湯……一份美味的早餐,可以開啟我們一整天的美好生活。只有早上吃飽了吃滿足了才就能愜意地出門、踏踏實實工作。家鄉的早餐應該是什麼味道呢?一份正宗的藜麥燒餅夾壓肉帶您回味京西~藜麥燒餅選用的是含有豐富胺基酸和維生素的藜麥麵與白面融合,門頭溝區特有的高山藜麥,再加入芝麻和椒鹽揉成麵團,發酵後製成麵餅烤制,剛出爐熱氣騰騰的燒餅色澤黃亮,餅瓤分層,酥脆可口。咬上一口,芝麻的濃香與藜麥的甘甜碰撞,在嘴裡越嚼越帶勁兒,讓人回味無窮。
  • 愛吃油條不用買,家有麵粉雞蛋就能做,酥脆空心,比燒餅簡單多了
    導讀:愛吃油條不用買,家有麵粉雞蛋就能做,酥脆空心,比燒餅簡單多了。早餐來幾根酥脆的油條,再配上一杯豆漿,這樣老傳統的早餐,很多人都愛吃。早餐店賣的油條不貴,一塊錢一根。但是,當你看見你要買的油條是從黑乎乎的,不知道用過多少次的油裡面撈出來的,你可能又會覺得,還是在家裡自己做更加乾淨一些。自己在家做油條,衛生方面是不用擔心的,很多人考慮到做法是不是很複雜,其實在家做油條非常的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