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了實現「財富自由」的美好小目標,人們紛紛尋求財神的護佑。
財神,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也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每當新年之際,迎財神,接財神成了像呼吸般自然的習慣。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隨著下海經商的人越來越多,向錢看、向厚賺成了人們的普遍訴求,拜財神幾乎成了家家戶戶的「必選動作」。
但筆者在這裡要發出靈魂之問,你這麼虔誠,又是跪拜,又是發願,但你可知道自己面前拜的財神是誰?他是否經過「權威認證」?可曾在人世間留下真憑實「跡」?
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版本」的財神,相信不少人也曾迷茫、猶豫,不知道該請哪位財神回家?拜錯了財神可怎麼辦......今天,讓我們穿越歷史,撥開迷霧,回溯過往,了解下真正的財神文化!
為什麼他是中國歷史第一位財神?
有關財神的傳說,網際網路上一搜一大把,但要說起「正財神」、「北路財神」,不管哪類「財神組合」都會公認是趙公明。
這個人可非同一般,不信你往下看。趙公明,又稱趙玄壇,趙公元帥,他的位置在眾財神中相當於「班長」,權威性、尊貴性那是首屈一指,沒有誰不服。而趙公明,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財神。
中國人講究名正言順。至於趙公明為何能成為第一位財神,受天地之命而被敕封「財神」位,這要追溯到他與道教的密切關係。由於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而魯迅也確實說過,「中國根柢全在道教」,其在民間有著廣泛而深厚的影響力,道教尊奉的「財神」自然而然就有了群眾基礎。
據傳,張陵依託和改良川西原始巫教,創立道教。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趙公明在中間發揮什麼作用呢?他是大面山巫教首領,也是古蜀文化的代表,可以說理論和實踐經驗都非常豐富。張陵創教後,拜趙公明為正一玄壇護法元帥,掌管庫廩錢糧,處理教中日常事務,可以說趙公明就是道教初創期的實際管理人(CEO),其真實地位可以說是道教的聯合創始人之一。
今天的我們,無法親眼目睹趙公明在大面山不老泉邊,飲玄壇老酒,服千年何首烏,飛升赴封神臺的場景,但卻能從古籍中看到他被敕封為「金輪如意正一玄壇龍虎真君」的記載。要知道,每個光芒萬丈的稱號背後,都是曾經的負重前行。
自此之後,趙公明就成為中國民間第一位出現的財神真君,司掌世間財源,統帥「招寶」、「納珍」、「招財」、「利市」四位神仙,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財神文化自此開始流傳,趙公明也由此成為財神文化的代表。
為什麼趙公山被稱為「財神山」?
在追尋這個答案的過程中,筆者有幸諮詢了四川版途天下財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創造人李增勝先生。李先生長期專注財神文化和財道文化研究,據他介紹: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成都都江堰市的趙公山曾被稱「大隋山」、「成都山」、「載天山」、「大面山」等,自趙公明封神後,山人築廟祀之,並改稱此山為趙公山,築趙公祖廟祀之。大面山改稱「趙公山」。
除了「財神」本人曾長期在趙公山一帶活動,並在此飛升成神,留下許多至今仍被人們競相傳頌的事跡和故事外,趙公山本身也有很多與金錢財富有關的地名和傳說。
說到這裡,不得不重點說下青城山。受景點開發與宣傳的影響,不少人都認為青城山的主峰是彭祖嶺上的老君閣,其實,青城山真正的主峰是趙公山,歸根到底,是人們誤把青城山景區當做了整個青城山。要知道,青城山景區只是八百裡青城的一小部分。
而趙公山與青城山實為一體。早在唐代,紫袍道人杜光庭在《青城山記》中就有詳細記載:「此山前號青城峰,後名大面山,其實一耳,同體異名」。由於趙公山高2434米,比彭祖嶺海拔還要高,所以不少專家認為,彭祖嶺是青城山景區的第一峰,趙公山才是真正的青城第一峰。
言歸正傳,趙公山之所以被奉為「財神山」,一方面是因為其被視為「神仙帑庫」(也就是神仙們放錢的地方),儘管這個說法來源不一,但僅憑趙公山物產的豐富程度就名副其實,這裡盛產沙金、玉等礦藏,自古有金玉滿堂之稱,玉堂鎮地名也由此得來。另一方面,山中還有道教收藏教米和財物的金杯銀壺洞庫,趙公明濟世度人的「八千銀」巖窩和伏銀崖,張獻忠藏寶的神仙洞等,每一項單列出來都堪稱是「寶藏」。
也正是基於以上原因,趙公山成為每個人都心嚮往之的「財神山」,很多人都渴望到此一遊,沾沾財氣,成為讓人羨慕的「寶藏男孩」或「寶藏女孩」。
為什麼趙公祖廟是稱為「財神」正根,被視為財神文化的發源地?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趙公山這樣的仙境秒地,自然也有廟宇香火。
趙公祖廟,位於趙公山柏灌臺,晉朝始建,興盛於唐宋,供奉中國財神祖師爺趙公明的金身,也是中華財神祖師爺趙公明的祖廟。什麼叫祖廟,就是天下「分」廟的正根,天下香火的點燃地。
儘管幾經變遷,趙公祖廟屢戰亂毀損而又重建,但百姓心中有桿秤,一如既往地前來祭拜,因此香火不斷,生生不息,仍是公認的中華財神文化發源地和世界華人財神尋根朝拜聖地。
趙公祖廟,也用眾多的人文歷史遺存,向一代代的華夏子孫講述著曾經的故事。除了可以伴隨著「趙公山山上山,財神爺爺坐中間, 正月初五迎財神,接財接福接平安」的民謠,一睹絕世天書神仙符、千年古銀杏、武狀元感恩碑、不老泉、飛升臺、一捆柴等景點外,還可以親身參與,近距離體驗春節迎財神民俗活動、玄壇古樂、玄壇太極、懸結皇幡等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天已經融入尋常百姓家的財神文化,也正是從這裡開枝散葉,從四川盆地到中原各地,再到海外,順著中華民族遷徙繁衍的足跡一路走來,趙公明財神早已變得家喻戶曉,可以說,全世界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財神的香火。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不少港澳臺及海外華人,每年都會組織大批信眾來趙公山趙公祖廟朝拜。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國民黨主席連戰、國民黨副主席王金平、蕭萬長等紛紛給趙公祖廟題詞,籤訂了《兩岸三地財道文化產業聯盟書》,立誓共存共享共榮,傳承和弘揚中華財神文化......
所以,你現在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漂洋過海、不遠萬裡也要到趙公山趙公祖廟拜財神的原因了吧?這些人才是真真的拜對了「財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