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出嫁前,如何驗證她是不是黃花大閨女?方法簡單粗暴
人有無貴賤之分?這個問題在古代不攻自破,答案是肯定的,有!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古代有些封建傳統思想是非常落後的,它們存在了很多年,中國古代人們的身份也的確不平等,階級區分非常明顯,有人含著金鑰匙出生,有人卻出生於茅草廬裡,人們被劃分成了三六九等,而且有男尊女卑之區別,女人生來就要依靠男人,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有的卻守了一輩子活寡。
古代女子有文化的很少,她們大多數都被關在家裡,學做一些針線活,她們力氣柔弱,靠著家中男人養活,有些富貴人家的千金小姐,有幸可以學一些琴棋書畫,但也是大門不出二不邁的,所以古代的才女非常稀奇,多少人中也出不了一個,這都是當時的環境所致。
窮人家的姑娘會被賣給富貴家人做丫環,給人端茶倒水,還特別容易受到欺負,富貴人家的千金雖然生活過得好一些,但是她們嫁人時也很難遇到自己喜歡的對象,都被父母安排的「很到位」,畢竟包辦婚姻,想遇到真愛的確很難,結婚之後她們都過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幾乎沒有什麼自己的個人想法,一輩子都是圍著丈夫和孩子轉。
男人們有時候在外面花天酒地,她們就在家裡偷偷地抹著眼淚,因為她們沒有自由,也沒有管丈夫的權利,男人不高興了可以一紙休書,女人呢,被休以後整個世界都會變得黑暗無光,男人若是意外死亡,她們甚至還要為其守寡多年不得改嫁,古代女性和窮苦百姓毫無尊嚴和自由可言,這就是黑暗的封建社會,這也是我們的先輩為何一定要推翻它的原因。
古代女子十幾歲就要出嫁,現在的你敢於想像那樣的場景麼?一個稚嫩的臉龐出現在另外一戶人家,還未享受到什麼童年的快樂,就要開始苦難的生活,古代人對女子的貞潔非常看重,如果結婚時被人發現不是處子之身,那可是要被人戳著脊梁骨罵了,所以古代女子對自己的身體,尤其是貞操方面保護得非常好,她們從小學的禮數不允許她們做出格的事情,不過還是會有一些因為意外導致非處子之身的事情發生,這就容易被人誤會,有些女子不堪屈辱就自尋短見了,想想就覺得可怕。
那麼她們出嫁時如何被驗證是否為黃花大閨女呢?相比現在的婚檢,古代的方式就有些簡單粗暴和武斷了,有四種方法,第一種:守宮砂,這種方法非常古老,是一種傳說中的檢驗方式,《博物志》中記載了此法,以硃砂餵養壁虎,壁虎吃滿七斤硃砂後,將其搗碎,以其血點燃處女之肢體,若無圓房經歷,顏色不會消失,反之則看不見。第二種:滴血驗身,古人相信處女之血「滴入水中不散,而凝如珠」,這種荒誕的說法,好像並無什麼科學根據。
第三種:噴嚏風,明代小說中《三言二拍》有一段曾經記載,以細微粉末幹灰塵置於桶內,讓女子解開衣襟,坐在桶上,用棉絮紙條棲於女子鼻子中,讓她打噴嚏,破身者,上氣洩,下氣亦洩,幹灰必然會被吹動,若是處子之身,幹灰依舊在原位,據說朝廷選妃,用的就是這個辦法。
第四種:觀形態,從一個女子的體型看出她有無經驗,還有觀面相的,眼尾若是成粉紅色略帶紅色,表示剛失去童貞,如果是呈現黑色就是失貞已久的表現。說這些方法簡單粗暴,就是沒有什麼科學根據,可能只是有些人憑藉經驗總結的一套說法,還是不能夠讓人信服。不知大家對古人的做法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下面留言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