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的故事傳說,為何被封為財神和商業神,後世認為是會計專家

2020-12-21 竹風墨語

除文、武財神外,我國不少地方敬奉五路神。關於這五路神,民間有多種說法,一種說「五路」是指東、西、南、北、中五路,五路財神是能使人們出門五路都得財,所以才信奉它。一種說五路財神是《封神演義》中的五位財神,其首領是財神趙公明,他率領招寶、納珍、招財、利市四位部下,共為五人。一種說五路神不是五位神,是明末無錫人何五路,因「禦寇」而死,被立祠祭祀,漸漸變成財神。一種說五路神是南朝陳代一個馮姓官員的五個兒子,後來都成了神。一種說五路神起源於中國古代祭祀的五種神,即《禮記》所說「祭五祀」。其所記的五種神,就是戶、灶、中溜、門、行五種祭祀,所謂的「路頭」只是其中的行神,所謂的「接路頭」,是迎接行神,希望出門於五路(東、南、西、北、中)得寶發財。

五路神,江南一帶稱為五顯神、五聖神,相關的廟宇很多,香火也很盛。清康熙年間,江蘇巡撫湯斌鑑於五顯神的祭祀是祀典所無的淫祀,便下令禁止,並把蘇州方山上那座最著名的五顯神廟拆除了。但是,寺廟拆了,卻拆不掉人們對財神的信仰,更拆不掉相沿已久的敬財神習俗。於是,蘇錫一帶的商人,便把五路(顯)神改稱為路頭神,在大街上祭搶。一座廟拆掉了,卻變得到處都是廟,祭祀之盛遠遠超過有廟之時。

關羽也被一些地方當作財神祭祀,這一方面因為他曾與市井為伍,販運過紅棗,做過商人,商賈們有一種心理上的認同;另一方面他那「神欽鬼伏」的青龍僵月大刀可以給冒險求財者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同時,關羽赤膽忠心,一身正氣,也是商賈追求買賣公平的一種寄託。此外,也有把五路神仙說成是民間信奉的土地爺、馬王爺、仙姑、財神和灶王爺。 臺灣的財神與閩粵地區大體相似,主要有關聖帝君、土地公、玄壇爺。關聖帝君就是關羽,他的尊號特別多,計有:關帝爺、武聖帝君、山西夫子、帝君爺、關夫子、關壯繆、朔漢天尊、蓋天古佛、協漢大帝、文衡聖帝、伏魔大帝等,信徒也很多,尤其是商人信仰最深。

據說,關羽不但勇武絕倫,而且博學多才,喜讀《易傳》、《春秋》,尤其長於算術,曾發明「日清簿」,就是現在臺灣商人所使用的流水帳。他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後終於擁戴劉備為蜀漢皇帝,並任大將軍輔國,是一位蓋世無雙的忠臣。建安五年,他和劉備的家眷被曹操俘虜,曹操很欽佩他的忠勇精神,就「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奉為上賓,百般勸他歸順北魏。但是,他始終不肯,最後就以為曹操立一次戰功作條件,曹操才把他放回。建安六年,他被封為「漢壽亭侯」。於建安十四年十月和東吳交戰時,遭受突然襲擊而死,享年六十八歲。

劉備感念他的豐功偉績,就為他建廟祭祀,稱為「武廟」。此後,歷代帝王多有救封,隋開皇二年封為忠惠公,唐鳳儀元年封為伽藍神,宋崇富元年封崇富真君,元天曆八年封武安英濟王、十六年又封輔正利濟昭忠侯,明萬曆四十二年封三界伏魔大帝,崇禎三年封真元顯應昭明詡漢天尊,清順治九年封關聖大帝、雍正三年封公爵、乾隆三十一年封山西夫子、嘉慶十八年封靈佑、道光八年封忠義神靈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另外又有一種傳說,說關羽一死就上天了,玉皇大帝派他把守南天門,據說他「關壯繆」的一名,就是監察善惡的意思。如果就佛教神來說,他死後曾在玉泉山顯靈,因侍僧靜禪法師而飯依佛教,從此崇拜關帝的佛徒,都擁護他的義氣佛法,所以已經成為護法。在儒教方面,稱關羽為「文衡聖帝」,被判為五文昌之一。恰如「山東一人作春秋,山西一人讀春秋」一語,而被尊稱為山西夫子或關夫子,並且有「亞聖」、「亞賢」的封號。

關羽之所以受商人崇拜,是商人們認為他生前精於理財之道,尤其長於會計業務,並發明了今天所通行的簿記法。這種簿記法,設有原、收、出、存四項,是一種很清楚的記帳法,被後世認為是會計專家,所以才被尊為商業神。另外也有人認為,關羽之所以受到商人的特別信仰,是由於他那種光照千秋的凜然正氣,以便感召所有商人都能守信用、重義氣。還有一種說法,關羽雖然戰死,可是他的靈魂又返回來復仇,商人做生意亦需如此,只許賺錢,絕對不能賠錢,萬一虧本,也必須像關羽那樣奪回最後的勝利,所以商人才特別信仰。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馳騁疆場的關羽,竟成為財神?
    古人將關公奉為財神,主要原因是推崇他的忠義。以忠義誠信之人為財神,也是在警示世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否則,武財神關公手中那把青龍偃月刀是不會留情的。關公和趙公明一樣,既是武將,是門神,又被作為財富的象徵,是中國財富信仰的精神偶像。
  • 關羽是怎樣走向神壇的?為何在清代轉變為財神?
    關羽,從三國時代徵戰沙場的大將到被封為各種王,走過了漫長的過程,直到清代才被全面地確定下來,而封號卻是越來越多,「官職」也越來越大。歷代皇帝之所以封給關羽這麼多的稱號,主要是因為關羽一直被視為忠義的化身,各君王用它來作為愛國信念的材料。
  • 在晉商看來「義」是「利」的基礎,關公忠義無雙被看作財神化身
    關公成為財神與葡萄牙人有關,這一觀點是牽強的。關公成為財神多與商人經商祭拜有關,恐與葡萄牙人並無多大關聯。也有人認為關羽生前十分善於理財,長於會計業務,曾設筆記法,發明《日清簿》,這種計算方法設有原、收、出、存四項,非常祥明清楚,被後世商人公認為會計專才,所以奉為商業神。商人談生意做買賣,最重義氣和信用,關羽信義俱全,故尊奉之。
  • 財神學:財神掌管天下財富的神祗
    也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地域逐步形成的,並逐漸形成一種財神文化,傳承至今。在民眾敬奉的所有財神中,有一位赫赫有名人物,那就是武財神關公。關公的影響力最大,也是信奉地域最廣的財神,民間稱為「關帝聖君」。基本上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帝廟,大家都信奉武財神關公,其廟宇遍布各地,關公幾乎是無所不能的大神,司財只是其神職之一。幾乎所有的公司、商鋪、家庭、都會敬拜武財神關公。
  • 正月初五接財神!盤點東南西北中五路財神,快來轉走好運發財運!
    正月初四五,民間素來有「迎接五路財神」的說法。五路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信奉的神靈,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今天,阿草就來為大家盤一盤,這五位民間最信仰的財神。中為土,有了遊牧文明,有了商業,才有可能有後來的所有財富和財神,是其他各路財神的基礎和根,應該受到人們的祭祀和敬仰。二、東路財神:比幹比幹是東路財神和林氏先祖,商紂王的叔叔,他聰慧正值,死後被封為文曲星,是北鬥第四顆星。還被封為國神,即道門福祿壽中的祿,就是比幹。
  • 關羽並不愛財,但為什麼卻被民間尊為財神?
    民間崇拜的財神並不僅只特定一人,有正財神、偏財神等分別。在各尊正財神之中,以文武財神較為人所熟知,文財神通常是指比幹、範蠡,武財神則是指關羽、趙公明。中國人的五行觀念影響深遠,認為天地廣闊,財寶當然也要按方位分布。拜五路財神,就是收盡東南西北中五方之財的意思。比幹是商紂王的叔父,因直言進諫而被挖心。
  • 關羽為什麼變成了神,竟然還是財神?
    作為大哥的劉備沒成了神,二弟關羽卻成了神,是不是情理上有點兒說不過去呢?關於這一點,有人認為這和唐朝的鐘馗的情況相似,是出自於人們把不幸屈死的人作為冤魂祭祀的一種民間信仰。但是要論屈死,張飛、劉備甚至諸葛亮也都能排得上。雖然關羽被殺後,確實發生過相關人物——呂蒙和曹操相繼病死的這類偶然事件,但是人們因此就把關羽作為冤魂祭祀似乎也說不通。有人還說,那是因為關羽講義氣,為人忠義勇武。
  • 跟「財」八不靠邊的關羽,怎麼會成為民間信奉的「財神」了呢?
    影視劇中的關羽其實,這些故事多是杜撰出來的,史上真實的關羽,他的故事遠未有這樣豐滿。《三國志-關羽傳》記載:關羽死後,上諡號為「壯繆侯」。用《諡法解》來注釋這個諡號:「壯」,死於原野,好力致勇,武而不遂。
  • 關羽怎麼會成為財神呢?
    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羽各為其主,勿追也!曹操曾下重金挽留關羽。但關羽不為所動,曹操的部下想趁機殺掉關羽,但是曹操放了關羽一馬,而在華容道之時,面對忠與義的抉擇,關羽還是選擇了義字當先放了曹操。這是關羽義的表現。
  • 三國演義,諸葛亮和關羽,為何成神容易為聖難
    一位是諸葛亮,一位是關羽。諸葛亮以其忠智傳世,關羽以其忠義流芳。民國以前,各地紀念諸葛亮的武侯祠約有兩百多處;關羽就更牛了,據說當時遍布各地的關帝廟近萬。民間還把關老爺尊為武財神,各地商鋪當堂供奉的關老爺牌位、聖像不計其數。
  • 五路財神與九路財神究竟是誰?
    2.武財神指趙公明,首先我們要知道趙公明是雷部元帥,又是玄壇之主,為道教壇場的護法神靈,所以是武力的代表,而在趙公明未成仙時曾給木商打工,後來翅膀硬了自己單幹做老闆了,以此富甲一方,又為人和善,故被稱為武財神(小編查閱資料發現其實這個故事是虛構的,小說都算不上)(亦有認為關羽是武財神,因其武功高強,又是將軍元帥,死後亦統領酆都鬼兵為帥)。
  • 他是商界崇拜的財神,卻被道教、佛教尊為護法,江湖黑道也拜他
    河南省安陽市,傳說他小時候擅長會計,騎馬提刀的他被商人尊為財神。他是商界崇拜的財神,卻被道教、佛教尊為護法,江湖黑道也拜他。(王建安 攝影)黃龍洞廟,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南三十公裡的黃陽山麓,1971年12月21日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黃陽山,當地稱為小泰山。
  • 關羽被封為財神,戚夫人被封為廁神,古代還有哪些被封錯了的神
    除此之外,中國人還喜歡把古代的名人封為神。不過有一些神封得讓人摸不著頭腦,好像「封錯了」一樣。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些這樣的神明。財神——關羽、韓信、比幹在中國人的信仰中,有好幾位財神。最著名的就要數關羽了。那麼問題來了,關羽身為一個武將,怎麼就成為財神了呢?
  • 拜財神千萬別拜錯了,除了關羽和趙公明,還有七人也是財神爺
    可是比幹似乎和財神不沾邊啊?就連《封神演義》中,比幹最後也是被封為文曲星君;想必還是因為他的那顆七竅玲瓏心,七竅玲瓏心能辨識一切幻術,與世界萬物交流,加上比幹的大公無私,所以被後人紀念為財神的吧。但是關羽為何會被封為財神,就真的難理解了,想必是後人覺得關羽不為金銀財寶所動,與一些世間貪利妄義之徒形成鮮明的對比。世人尤其是商賈們都敬佩關公的忠誠和信義,希望關公作為他們發財致富的守護神有關吧。
  • 義薄雲天的關羽為什麼能成為財神?還是郭德綱的答案最靠譜
    事實上關羽的仁慈並沒有換來手下士卒的忠誠,襄樊失利進而丟掉荊州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為了給投降過來的于禁七軍三萬多人找飯吃,關羽無奈搶了孫權的糧倉,給了孫權撕破臉皮的藉口;二是他自己的隊伍被呂蒙的攻心計弄得人心渙散紛紛叛逃——如果關羽不讓他們娶妻生子置辦偌大家業,這夥人沒有後顧之憂,也沒那麼快跑回南郡享福。但是後世商人拜關羽為財神,也是有十分的道理和原因的,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曾經給出過答案。
  • 最適合成為財神的人
    由於人們向神祈禱時通常會祈求「生意興隆」,以至於各路神仙都加入了財神的成分,甚至像關羽那樣與商業毫無關係的武將,也不得已成了商業神。中國歷史上的英豪中,最適合成為財神的是春秋時代的範蠡。可能有的地方將範蠡供為財神並為他修建了神廟,但由於我孤陋寡聞,不知道具體在哪裡。
  • 關公武財神的文化內涵,忠義誠信帶來財運
    關公一生忠義勇武,堅貞不二,為佛、道、儒三教共同崇奉。明清時代,關公地位極顯,有「武聖人」「關聖帝君」之尊,由此關羽被世人附會成具有司命祿,估科舉,治病除災,驅邪避惡等「全能」法力,民間各行各業對「萬能之神」關帝頂禮膜拜,誠心供養。人們之所以奉關公為財神,因為關公「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大丈夫風範,與世間一些見利忘義,不守信義之徒形成鮮明的對比。
  • 古代的戰神名將數不勝數,為何只有關羽成為財神爺呢
    擺放玉白菜很好理解,因為白菜通「百財」,意為招財進寶;銅蟾蜍一般為金黃色,頭朝營業場所內部,意為將財運叼回店內;關羽像要正對大門,可放入神龕供奉。 三類物件中只有關羽是古代名將,而古代戰神名將歷朝歷代數不勝數,為何關羽成為財神爺呢? 財神爺在我國由兩種形成途徑。
  • 從武將到武聖,從財神到關帝,關羽的成神之路
    如果問哪位三國人物最厲害,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答案,但如果問哪位三國人物後世最受人敬仰,那一定非關二爺莫屬了。他不但在民間有著深厚的信仰,還得到了多位帝王的封號,就連道佛兩教也都供奉其為護教神祗。如今,不僅僅是中國有對關羽的崇拜,甚至全世界的華人們都將其奉若神明。
  • 年味中的三國:關羽為何被供奉為「武財神」?羅貫中:多虧有我
    年畫中經常會看到熟悉的三國悍將關羽和張飛,他們手握青龍偃月刀和丈八蛇長矛,威風凜凜。將他們的畫像作為年畫,貼在門上,相傳具有驅邪保平安的寓意。大年三十吃餃子,祭拜祖先,也有許多人在家中擺上關羽的神像,或者去廟堂祭拜,商人求財源廣進,普通百姓求家宅平安。那麼,為什麼關羽既被作為一個神將,被人們祈求平安,又被商人作為「武財神」,祈求來年財源廣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