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語「懂」英語:「沃爾瑪強勢入駐」用英語怎麼說?
學並學好英語不是努力「漢譯英」
我們現在很多人「學」英語,有一個很不好的現象,或者習慣:漢譯英式「學會」某句英語怎麼說。
一個人在沒有首先給自己大量英語體驗的前提下,用這種帶著強烈「中文思維」為主導,勉強自己「漢譯英」的英語學習,日積月累只會越來越「弱化」自己本來就弱的英語「思維」能力,結果是越學越只能嚴重依賴中文。
動輒用中文「思考」「這句話用英語怎麼說」還有一個「害處」:成功讓自己「避開」了本來「就會」的英語,而為了「表達」中文一味思考思索英語「新詞」,總以為自己「不會這個」。
比如:沃爾瑪將強勢入駐。
有人問我:老師,這個英語「怎麼表達」?
我當時就想:又在「挑戰」我「漢譯英」的「能耐」了是不是?
而我對類似這樣「英語學習」,我首先考慮的根本不是「怎麼說?怎麼漢譯英?」,而是「我有哪些已知的現成英語可以用?」,我非得努力去「找」英語「入駐」這個「新詞」嗎?
答案是否定的。
我在思考:What do you mean if you say it will 入駐 here?
1. Well,when a big retailer giant like Walmart is to 入駐 here,doesn't it mean it'll OPEN a new store here?
2.When it is to 入駐,dosn't it mean Arriving soon? Walmart'll arrive soon?
得,明白了,「會說了」:If 沃爾瑪強勢入駐 here,isn't it going to open a new store,or find a new location here?Arrive soon?
至於「強勢」二字,中文誇張慣用語,英語沒那麼花裡胡哨的,「入駐」即可,「開張」就好,就是open a new store而已。
這就是只知一味用中文思維方式問:英語怎麼說,和具備學會「什麼意思,再考慮怎麼說」英語能力的區別: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新詞」「不會說」,而是我們真的「舊詞」「不會說」、「不會用」。
學並學好英語不是總是用「漢譯英」開始,又將「漢譯英」進行到底的:如果我們用中文「學了,學過,學完」再多的英語,卻沒有因此形成「用英語思考怎麼表達」的能力,而只有每次都是「新的漢譯英」問題,我們的「中文思維」永遠都是強大的,這樣的「中文思維」永遠會「暗示」我們:你永遠在學習新知識。
這是很可怕的浪費時間的行為。
知識是無限的,而打開知識的「鑰匙」卻是「萬能的」,掌握「萬能鑰匙」,打開所有知識之門。這才是學並學好英語的意義,不是「疲於奔命」漢譯英。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在Google上讀到的「原版英語」:
The Arkansas-based retailer announced Thursday that it plansto open 500 new stores in China over the next five to seven years. That would more than double Walmart's (WMT) footprint in China, which is expected to become the world's biggest grocery market by 2023.
不管說open地道不地道,你只管用它跟美國人交流:他聽明白後,讓他告訴你「怎麼說」吧這就是語言的「習得」。沒有人會覺得「除非地道正宗」,否則「我就是不開口」。這叫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