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十三行——「眾籌」出來的博物館

2021-01-13 環球網

本文轉自【人民網-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吳 冰 姜曉丹

珠水滔滔,南海浩渺。2000多年前,廣州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從1757年至1842年,清代十三行是朝廷特許的對歐美貿易特區,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重要的歷史印記。

如今,在位於清代十三行商館區遺址(現廣州文化公園)上,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拔地而起。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成立於2016年,是專題性歷史博物館,以大量珍貴的文獻史料和海內外遺存的文物,展示十三行的發展史。一層展廳主要是文獻和史料,展示了清代中國對歐美重要通商貿易口岸的百年曆程。中間的環形壁畫上,昔日的十三行船舶聚集,場面壯觀。

走進展廳,一隻大碗獨自放置於中間展臺上,在光線下顯得瑩潤光澤。「這隻大碗名叫廣彩洋人遠航圖大碗,是外國商船抵達廣州後專門訂製的紀念品,以紀念自己遠洋航行到中國的經歷,也是十三行博物館籌建收到的第一件文物。」十三行博物館策展人李黎指著器形精美的大碗介紹,「看,大碗正中間印有的1757年號標識,更是和十三行有密切聯繫。」

李黎直接參與了博物館的建設運營工作,對這裡的展品以及這段歷史熟記於心,「廣州從1757年後成了清朝政府限定對歐美唯一的通商口岸,一直到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大約持續了85年。廣州也是在這一時期壟斷了對歐美國家的貿易,從此拉開了十三行發展史的序幕。」

每件展品背後都代表一段歷史,透過全館4700件(套)館藏,能看到海絲文化的發展歷程,以及嶺南地區世代相傳的價值理念、思想精神和文化源脈,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博物館內,除了「清代廣州十三行歷史展」常設展覽,還有「王恆、馮傑伉儷捐贈文物專室陳列展」。他們捐贈的文物佔大半館藏,因此專設陳列室,王恆也成為十三行博物館的榮譽館長。「100多年前,十三行的商品可能就是從這裡裝船出發,遠洋萬裡到世界各地,如今我們要把它們找回來。」王恆說:「十三行不僅是廣州歷史的一部分,也是展示廣州的一張名片。作為廣州人,真的應該要了解。」

博物館的藏品日漸增多,但無一例外,都由社會捐贈。「文物的有效保護不僅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倡導和嚴格監管,更需要社會力量參與。」李黎表示。

近年來,十三行博物館不僅一直在豐富館藏,還致力於學術研究,推動了《十三行與海上絲綢之路中文文獻明目綜錄》《廣州彩瓷》等一系列專題研究問世。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07日 12 版)

相關焦點

  • 「眾籌」出來的博物館
    2000多年前,廣州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從1757年至1842年,清代十三行是朝廷特許的對歐美貿易特區,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重要的歷史印記。如今,在位於清代十三行商館區遺址(現廣州文化公園)上,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拔地而起。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成立於2016年,是專題性歷史博物館,以大量珍貴的文獻史料和海內外遺存的文物,展示十三行的發展史。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品有望在聖母百花大教堂展出
    聖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館館長(右三)一行參觀十三行博物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品有望在聖母百花大教堂展出  「如果有機會,可以把佛羅倫斯大教堂博物館的藏品運來十三行博物館展覽!」昨日,被譽為世界上最美教堂的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館館長FrancoLucchesi到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參觀時表示,希望以後有機會利用互展的形式把教堂的展品帶到廣州,把十三行博物館的展品帶到佛羅倫斯展出。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正式開館 開館時間及領票方式一覽
    哥德堡號、中國皇后號……滿載著中西貨物,以廣州為起點,運向世界各地,昨日,歷經3年,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在昔日十三行原址正式開館,一館觀百年輝煌海絲路。國際奧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霍英東集團主席霍震霆先生及廣東省、廣州市和荔灣區負責人參加了揭幕儀式。
  • 廣州十三行興衰史
    廣州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許經營對外貿易的專業商行,因為外貿壟斷的關係,大量的財富匯集到廣州十三行,人稱 「金山珠海,天子南庫。」1792年廣州出口貨物圖表(節選)攝於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從上圖可以看到,1792年,僅東印度一家便有約450萬兩白銀的貿易出口總值。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可免費領取門票 開館時間為周二至周日
    走進廣州十三行歷史博物館,仿如穿越至清代。國慶期間,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參觀。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可免費領取門票 開館時間為周二至周日  歷經3年的籌備時間,開館數日的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在國慶期間成為留穗市民的新去處。
  • 廣州十三行介紹今昔對比 十三行具體地址一覽(圖)
    廣州十三行介紹今昔對比 十三行具體地址一覽(圖)  廣州地名系列之十三行路  說起「十三行」你會想到什麼?是馳名中外的服裝批發市場?還是那個曾經風光的對外窗口?近代史上,十三行一直是廣州商貿的一個重要區域,曾經的洋行早已消失殆盡,但十三行的熱鬧比起當年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 2020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外銷文物展時間、地點一覽
    中西共融——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外銷文物展  展期:(1684)清政府取消海禁,設立粵海關,拉開了廣州十三行輝煌歷史的序幕。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皇帝下旨實行一口通商政策,從1757年至1842年,十三行成為清政府唯一的對歐美通商區域,這裡成為了中西商貿、文化交流的前沿地。  本次展覽,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遴選出45件(套)館藏文物亮相,涵蓋廣彩瓷、廣繡、外銷畫、外銷銀器、畫琺瑯、外銷扇、象牙雕、名片盒等。
  • 2020國慶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要提前買票嗎(附購票方式)
    十三行博物館怎麼購票?  參觀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免費不免票,沒有網上購票入口,遊客憑有效證件到票務中心取票進場。國慶期間早上9點開放,16點停止取票。觀眾須全程佩戴口罩,觀展時請保持一定距離,避免聚集,並遵守博物館相關秩序。  博物館館藏文物介紹:  館藏文物主要為王恆、馮傑伉儷無償捐贈,包括廣州彩瓷、通草畫、廣繡、象牙器、外銷扇、五常家具以及銀器、琺瑯器、玻璃畫、水彩畫、油畫、漆器等文物,涵蓋了清代廣州的主要外銷工藝品。
  • 2020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節慶文化圖片展時間地點一覽
    (公園北門西側)  主辦單位:廣州文化公園、廣州十三行博物館  展覽形式:圖片展  本次展覽將以圖片展示為主,展現漫長歲月中廣府人在節慶文化中與時俱進的能力。>9:00-17:00時(16:00時停止發放門票,請提前預約,憑有效證件免費兌票入場),除法定節假日外逢星期一閉館  推薦閱讀:  ➤廣州國慶節活動—國慶節景區優惠—國慶節遊玩  ➤廣州中秋節活動—中秋節打折特惠—中秋節遊玩攻略  小編提醒:
  • 穿越十三行路 覓得廣州古與今
    近代史上,十三行一直是廣州商貿的一個重要區域,曾經的洋行早已消失殆盡,但十三行的熱鬧比起當年卻有過之而無不及。想要覓古通今,不妨穿過十三行路,再走進十三行博物館。名字溯源十三行路是荔灣區一條東西走向的道路,東起人民南路,西至杉木欄路,長315米,寬12米,目前為東往西方向單向通行。
  • 雲想衣裳花想容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新展帶你領略清代女性風採
    今日,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恢復開館,新展「雲裳花容——館藏清代女性形象外銷畫展」也揭開了神秘面紗,與觀眾見面了。清末 象牙板仕女掛畫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優雅動人的女樂師19世紀 通草水彩女樂師圖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屈大均曾以「銀錢堆滿十三行
  • 歷時8年編撰,《清代廣州十三行編年史略》正式發行
    南都訊 記者趙安然 實習生鄒美含 通訊員荔宣5月17日上午,在第四十四個「國際博物館日」前夕,中共廣州市荔灣區委宣傳部、荔灣區國家檔案館、荔灣區文聯、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清代廣州十三行編年史略》《廣州彩瓷鑑賞》《華林禪寺五百羅漢雕像》等三部聚焦荔灣歷史文化的書籍發行儀式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舉行
  • 清代廣州田園風情壁紙畫 現身廣州十三行博物館
    由兩部分拼合起來的《清代廣州田園風情壁紙畫》。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 攝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黃丹彤)納涼婦人,牧羊群童,採貨商人,茶葉小店、小橋流水、樓臺亭榭……記者昨日見到的《紙本水彩山水庭院人物圖壁紙畫》,是由兩件紙本水彩山水庭院人物圖拼接而成,反映200多年前水城廣州市井生活經商場景,近日由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裝裱完成的清代壁紙畫。
  • 《清代廣州十三行編年史略》等新書發布:留住歷史印跡 聚焦荔灣...
    5月17日上午,在第四十四個「國際博物館日」前夕,一場別開生面的新書發布會在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舉行——中共廣州市荔灣區委宣傳部、荔灣區國家檔案館、荔灣區文聯、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聯合主辦《清代廣州十三行編年史略》《廣州彩瓷鑑賞》《華林禪寺五百羅漢雕像》三部聚焦荔灣歷史文化的書籍發行儀式。
  • 通訊:昔日輝煌廣州十三行將變身嶺南風貌步行街
    許青青 攝記者19日在位於廣州十三行商館區舊址的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看到兩廣總督楊琳關於英法等國商船到粵及華僑回籍情形的奏摺。博物館資料顯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在東南沿海設立粵閩江浙四大海關,乾隆二十二年(1757),只保留了粵海關獨家管理對歐美貿易事物。
  • 羅盤帶我去旅行之廣州十三行
    羅盤帶我去旅行之廣州十三行陳子逸廣東十三行,也叫廣州十三行。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政府實行「一口通商」,廣州成為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外國商人來華交易,都要找指定的行商作為貿易的代理,起初是由13家行商來做,就說成了「十三行」。但又有很多學者不認可這個說法。去下廣州的十三行博物館看看,就知道廣州十三行的前世今生。現在的廣州十三行是作為全國的服裝集散地,全國的服裝都物流於此。
  • 廣州十三行,批發市場覆蓋的地方,是現代商業的先驅
    說起地名廣州十三行,外賓和廣州似乎是兩個不同的地方。只要你在網上看到十三行的介紹,尤其是視頻,幾乎都是關於廣州的服裝批發市場。有一次,一個外地的朋友談起廣州十三行時驚訝不已:他眼中的十三行等於服裝批發市場。
  • 千年商都的高光時刻——廣州十三行,這裡還出過世界首富
    兩千多年前,海上絲綢之路從這裡起航,因貿易而興盛的千年商都——廣州,十三行是其享譽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片。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建於清代十三行商館遺址上(現文化公園),是專題性歷史博物館,以大量珍貴的文獻史料和海內外遺存的文物,展示十三行的輝煌歷史,市民可憑身份證免費參觀。
  • 「虎門銷煙」歷史再現 四方瓶記載廣州十三行繁榮
    記載了光緒時期廣州十三行繁榮的四方瓶。    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虎門銷煙》主館有望年底完成布展    一批描繪國人吸食鴉片的外銷畫作和瓷器將首次與遊客見面    昨日上午,記者從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了解到,備受市民關注的《虎門銷煙》主館有望在年底前完成布展,屆時,閉館已經2年多的主館將對民眾開放。    眾多真實、鮮為人知的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史料和歷史場景將在《虎門銷煙》主館再現。
  • 廣州十三行之所以叫十三行,竟然是因為算盤有13行?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廣州十三行的名字,雖然現在來廣州旅遊再找十三行舊址,只有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像個地標似的證明十三行確實存在過。有很多人都以為十三行的意思是有13個洋行,實際上並非如此。關於十三行的得名,有人好好的研究了一番,得出了兩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