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怎麼過中秋?

2020-12-21 內江新聞網

    日本的傳統中秋節叫芋明月,也叫慄明月,但現代日本人已經不過中秋節了。那天人們可以不工作,在家裡呆著喝啤酒,不看月亮,看電視節目。由於傳統文化的衰退,年輕人都不知道節日的來源和意義,不管你是什麼節日,只知道那天不用上班。

    不同的是,中秋節在韓國被稱為"秋夕",是民間僅次於春節的盛大節日,有兩天的法定假期,加上周末的時間,就成為含金量不低的"黃金周"了。人們也在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寫成為ThanksgivingDay,意為韓國的感恩節,很多人都習慣互相饋贈禮物。過去交通未發達之時,民眾都會利用這段日子回鄉探親,如今,每逢秋夕之前一個月,韓國各大公司都會大減價,以吸引民眾購物互相贈送。據韓國媒體報導,去年韓國每個家庭平均用於中秋祭祀的消費為13.7萬韓元(1200韓元約合1美元),全國的流動人口將達到2000多萬人,大家都忙於登門拜訪或者回家鄉祭祀。在韓國,最受歡迎的節日禮物是親手製作的米糕,據說米糕裡還含有誠心、愛心和孝心的含義,最能表達中秋一家團圓的氣氛。記者採訪了一些在中國工作的韓國人,他們都表示不能在中秋節跟家人團圓很遺憾,但都會託朋友帶一些中國特產回國讓家人嘗鮮,同時也一定不忘在拜月的時候給家人打個長途電話,致以佳節的問候。

    馬來西亞的中秋節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當地華人都會聚集在一起慶祝傳統的中國節日--中秋節。除了品嘗美味可口的月餅外,馬來西亞華人還會以其特有的方式慶祝佳節,那就是彩繪燈籠比賽和提燈遊行。中秋節那一天,各商家都在店內掛滿顏色豔麗的燈籠以烘託節日氣氛。許多地區的華人社團則舉辦彩繪燈籠比賽,將五彩繽紛的燈籠作品掛滿迴廊,用各色燈籠點亮夜空。提燈遊行更是馬來西亞中秋節重要的組成部分,共同的血脈和淵源把大馬華裔的心緊緊團結在一起。

    除了傳統的慶祝方式外,各地華人還會在中秋節時推新出奇。去年八月十五,幾名華裔廚師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製作了一塊足有21英尺高,據稱是全球最高的「雙子塔」巨型月餅,以慶祝馬來西亞中秋節。這塊大月餅共有128層,每一層高約12.7CM,直徑為60.9CM,由八種不同類型的食料做成:紅蓮蓉、綠茶、榴槤、芭蕉葉、紅豆、咖啡、巧克力和混合堅果。     

    朝鮮的中秋節叫「秋夕節」,也有賞月,吃月餅的習慣。吃的餅是用豆粉和糖做餡的蒸餅、煎餅,供品還有類似「八寶粥」的「藥粥」,是用糯米、紅棗、慄子、糖熬成,香甜可口。

    泰國中秋節稱為「祁月節」。節日之夜各家各戶用甘蔗紮成拱門,在拜月方桌上供奉觀音菩薩和八仙的畫像或塑像,供品主要是壽桃。據泰國的傳說,飛升月亮的是觀音,中秋時八仙帶著壽桃到月宮給觀音祝壽。

    伊郎稱中秋為「麥赫爾節」這天是伊郎太陰曆七月十六日。節日期間,人們都以品嘗各種豐收果實為樂。

    非洲的麻加爾各答島,居民稱中秋節為「月圓節」。過「月圓節」時,要在海灘上舉行盛大的「吹螺會」,在歡樂中飲酒吃魚飯。

    美國稱中秋節為「秋月節」。節日裡,每戶人家都要吃葡萄、慄子、豆子等時鮮果品和新製作的食品。

相關焦點

  • 中國的中秋節外國人怎麼過?走進煙臺三位外國人中秋生活
    原標題:中國的中秋節外國人怎麼過?走進煙臺三位外國人中秋生活 馬泰和女友大衛和妻子賀美澍水母網9月28日訊(YMG記者 李泉江 攝影報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昨天是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
  •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外國人過不過中秋節?又是怎麼過的呢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且是大家都很重視的一個節日,實並非只是中國獨有外國人也過,那麼外國人過不過中秋節呢?外國人又是怎麼過中秋節的?一、日本「月見節」在古代,日本人稱中秋節為「月見節」。節日這天,成千上萬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吟唱吆喝,扶老攜幼,抬著神龕到廟裡去進香。
  • 外國人是怎麼過中秋節的?
    直到今天,一些東南亞國家仍保留著歡度中秋佳節的習俗。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外國人是這樣過中秋節的。朝鮮(韓國)農曆的八月十五,在朝鮮語中叫做「罕佳玉」或「秋夕」。在古代的朝鮮,「秋夕」是一個歡慶豐收的農家節日,也是農耕社會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掃墓。在這一天,人們用新打的穀米做成各種食物,帶上同樣是新米釀成的清酒,跳起歡慶的農樂舞,去祭掃祖先的墳墓。
  • 外國人在華過中秋:感觸中國傳統習俗的溫暖
    「我從1986年開始做西點到現在,還是第一次教外國人做月餅,他們還挺像模像樣的。」婁師傅說。「剛才看師傅做的時候特別簡單,到我做的時候卻覺得很難。」艾米來自英國,來陽朔的時間不過短短兩周,「以前在英國的中國食品超市裡也買過月餅,第一次自己做月餅,真的太有趣了!」雖然不懂得「嫦娥奔月」這樣的小故事,外教卻都對中秋節的含義略知一二。
  • 和外國友人一起過中秋,怎麼介紹這個節日?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中秋節是中國人很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不僅中國人愛過國外的節日,外國人也對中國的傳統節日越來越感興趣。如果,有機會和外國小夥伴一起過中秋或者向外國友人介紹中國的傳統節日,你會怎麼介紹呢?如果不知道怎麼用英語表達,快來一起來學習吧!
  • 外國人眼裡,中秋只在課本上
    中秋節,鄭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特地為留學生們準備了月餅  河南商報記者 王春勝/攝  本版稿件採寫:  河南商報記者 宗雷 宋曉珊  在印度,中秋只能在課本上看到  韓國女孩樸志愛說,在韓國,過中秋節不吃月餅吃松糕,「但一家人聚在一起團圓跟中國是一樣的」。  昨天,河南商報記者走進鄭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探訪外國人在中國如何過中秋節。
  • 日本人是怎麼過中秋的?
    其實中秋節的習俗不僅在中國有,日本人同樣也過中秋節,不過日本的中秋節這天不是法定節假日,日本人過中秋的習俗也跟我們不太相同。今天小編和你說說日本人是怎麼過中秋節的。日本的傳統的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じゅうごや),也叫中秋明月、芋明月、慄明月。
  • 家人團聚共享月餅 在華外國人也喜歡過中秋節
    很多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喜歡上了這個節日,愛吃豐富多樣的中國月餅。外國人在中國怎麼過中秋節,對中秋文化有著怎樣的理解?來自孟加拉國的柯修先生在一家中國手機公司擔任培訓工程師,今年已經是他在中國生活的第19個年頭了。能說流利中文的柯修,幾個月前因工作需要和家人在杭州定居了。他說,今年中秋節他計劃和家人一起去西湖邊玩。
  • 外國人也過中秋節 各地習俗各不同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僑華人的傳統節日。雖然同為中秋,但各國習俗不同,多樣的形式一併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日本「月見節」:吃糰子,賞月會
  • 你知道外國人的中秋什麼樣麼
    只是各國的叫法不同而已,接下來帶大家看看外國人的中秋朝鮮{秋夕節}特色蒸餅,叫「布倫阿」的蕩鞦韆競賽韓國{秋夕節}和我國一樣,放假團聚祭祖先,跳舞賞月,特有食物松糕{半月形,松糕鞋的樣子}越南於是,孩子們都在中秋晚上聽「阿貴」的傳說,還會提鯉魚燈出遊玩耍,預示長大「跳龍門」之意泰國{祈月節}泰國人把中秋節喚做「祈月節」。每當泰國的八月十五之夜,各家各戶用甘蔗紮成拱門,男女老少都要集中參拜月亮。 中秋桌上供奉著中國民間傳說的「八洞神仙」。
  • 蘇東坡的連續三個中秋,是怎麼過的?
    當中秋遇到國慶,八天超長假期。可憐中秋「代言人」蘇東坡,從未享受過中秋放假待遇。宋代,是中國休假史的「頂峰」,一年有76天放假(龐元英《文昌雜錄》「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但中秋卻不在其中。直到南宋時,中秋有了一天假(宋寧宗法典《慶元條法事類》「假寧格」規定)。蘇東坡的連續三個中秋,是怎麼過的?
  • 其他國家怎麼過中秋
    今天是中國建國71周年華誕,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當國慶遇上了中秋,舉國同慶,闔家團圓,國與家「撞了個滿懷」,濃濃的情誼也就流淌出來了。 中秋與國慶在今天巧妙的相遇,二者結合在一起,就是紅紅的中國節。
  • 福建中秋習俗地圖:拜月賞月吃團圓飯 各地是怎麼過中秋的?
    原標題:福建各地中秋習俗別具一格 抱走他人南瓜不算偷 昨晚,福州三坊七巷舉辦中秋活動,中秋節前後,福建各地都會舉辦類似的活動 北宋太宗年間,官方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此後,中秋節日漸隆重。 記者翻閱《中國民俗通志·節日誌》、民國典籍翁春雪著的《福建歲時風俗考》,以及《藤山志》、《東岐村志》、《武平縣誌》、《莆田志》、《建寧志》等多部福建省內地方志,並採訪福鼎、古田、霞浦、上杭、漳浦、建陽等地多位從事當地民俗研究的老師、文史愛好者及八旬以上的老者,為大家捋出一份較為完整的全省各地中秋習俗地圖。 想知道福建各地是怎麼過中秋的嗎?快來看看中秋習俗地圖吧。
  • 外國人怎麼過中秋?不同的習俗和美食,讓農曆的八月十五更溫暖
    雖然同樣是過中秋,但是各國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美食,唯一相同的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都寄予了各國人民對於美好未來的嚮往。這次的文章主題,不妨就來談談,世界各國各具特色的中秋節。越南滿月節越南在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同樣也會過中秋節,但是這個國家的「中秋節」的主角,卻是以兒童為主的,所以更像中國的兒童節。越南人將這一個傳統節日稱之為「滿月節」,古代的越南,認為滿月是生育的象徵,是豐收的象徵,嬰兒的出生還有糧食的收穫,讓他們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
  • 老外在淮過中秋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僅在淮安取得合法工作資格的外國人就有300餘名。昨天是中秋節,在這萬家團聚的日子裡,記者走近幾位在淮安歡度中秋的外國友人。濃濃的中秋佳節,不僅讓他們體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和溫暖,還體會到了中國人對家庭團聚那份情感的珍惜。
  • 想邀外國人一起過中秋?教你用英文介紹中秋節
    中秋月圓,賞月吃柚不可少。想與外國朋友一起歡度中秋,卻又不知如何開口嗎?不用擔心!小傑教你中秋必備英文用語:Mid-Autumn Festival / Moon Festival中秋節前綴 mid- 是「在…中間」之意,而 autumn 是「秋天」,festival 則是「節日」,按照字面上翻譯,Mid-Autumn Festival 就是「中秋節」。
  • 第一個在軍營度過的中秋,新兵怎麼過?
    中部戰區空軍某新訓旅近期注入了這樣一批新鮮血液,在中秋佳節前夕他們告別親人登上火車……11:00抵達營區中秋佳節炊事班早已為你們傾心打造了「強軍月餅」,而你也即將成為這強軍徵程上的一份子。19:00觀看新聞
  • 【我們的節日·中秋】昨日中秋,快來看看樅陽人怎麼過~
    章志攝2G347建設者:「中秋就在工地過」9月22日,中秋假期第一天,筆者走訪了G347一級公路建設工地,看到建設者們大白天頂著烈日堅守崗位抓緊施工。據了解,為了保質保量完成工程任務,確保項目10月份建成通車,各標段中秋節期間的施工計劃安排得非常緊湊。
  • 「我在中國過中秋」外國人愛上中秋節 直呼「月餅太好吃了」感嘆...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 中國各地歡度國慶中秋雙節。在中國工作、生活、求學的各國友人也對中國中秋節的深遠含義有著自己的理解,更有著在中國過假期、過中秋的難忘經歷。今年中秋節,他和感情好得就像自家人一樣好的中國好朋友一起過。肯頓說:「我非常喜歡我的中國朋友們,中秋節的時候可以跟他們的家人一起,跟你最愛的人一起休息一會,聊聊天、吃飯、喝酒、玩。我所有的中國朋友們他們對自己的家人特別忠誠,一輩子各種努力,並不只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家人。我覺得這是一個我們能學習的地方。」泰國姑娘孫文才高中就開始學習中文,去年來中國留學。
  • 外國人如何過中秋節 日本:賞月吃「月見糰子」(圖)
    向親戚朋友送禮亦是韓國人過中秋節的習俗,所以他們亦叫中秋節做「感恩節」,其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寫成為「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韓國的秋夕節每年都放三天假,如果遇上連著周末兩天,一般可以放五天假。到了秋夕的早上,韓國的家家戶戶都要舉辦一個非常莊重的儀式,也就是茶禮。男女老少們都換上傳統服飾,舉行中秋「茶禮」(即祭祀),追思父母及祖上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