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擴大,我市已與11個國家的14個城市建立了友好關係,與20個國家的21個城市締結了友好交流城市關係。近年來,來淮工作、學習、旅遊的外籍人士越來越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僅在淮安取得合法工作資格的外國人就有300餘名。
昨天是中秋節,在這萬家團聚的日子裡,記者走近幾位在淮安歡度中秋的外國友人。濃濃的中秋佳節,不僅讓他們體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和溫暖,還體會到了中國人對家庭團聚那份情感的珍惜。
亞美尼亞
Dan
中秋節,溫馨浪漫和神秘
■融媒體記者 陸春濤
來自歐洲亞美尼亞的Dan是淮報教育培訓中心的一名英語老師,也是一位淮安女婿,今年是他在淮安過的第一個中秋節。說起中秋節,Dan用三個詞來形容:溫馨、浪漫和神秘。
「我很熱愛中國文化,我們國家有一個中文學校,還有一個孔子學院,我們的國人很熱衷中文的學習。」昨天,一見到記者,Dan就流露出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兩年前,Dan來到中國發展。剛到中國的第一年,他沒有過中秋節,但是吃到了月餅,並且印象深刻,尤其喜歡吃甜餡的。今年,和妻子及妻子家人一起在淮安過節,是他過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秋節。「和家人團聚是一件很溫馨的事情,但我們國家沒有中秋節,一年中只有新年和聖誕節家人才會團聚。」Dan說。
中秋賞月,Dan覺得很浪漫。「夜晚和愛人在月光下漫步,看月亮,數星星,那種感覺很棒。」Dan說,昨晚吃過團圓飯後,他和妻子去了美麗的裏運河文化長廊散步賞月。
對於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Dan一直覺得很神秘。「中國很多節日都有傳說和故事,這正是中國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其吸引我的地方。」Dan說。
據了解,淮報教育培訓中心除了Dan外,還有來自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多位外教。這個中秋節,這些外教都在淮安度過,不少老師早早就收到學生的中秋祝福。
辛巴威
尼卡
喜歡月餅和嫦娥的傳說
■融媒體記者 楊丹丹
來自辛巴威的尼卡,今年21歲,當初懷著對中國美食文化的嚮往,來到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求學。
「中國的食物特別好吃,我很喜歡。」來中國已經三年的尼卡告訴記者,辛巴威沒有中秋節,她是到中國後才知道這個節日的。她愛吃月餅,覺得非常美味,她也喜歡嫦娥的傳說。9月20日下午,學校組織留學生一起製作月餅,這讓尼卡很興奮。在老師的指導下,尼卡和面、包餡兒、用模具整型……不一會兒就製作出精美的月餅,還和月餅拍了照。「很有趣,我很喜歡。」尼卡說,她平時喜歡逛超市和品嘗美食,愛吃米飯、麵條。尼卡覺得淮安很不錯,城市很漂亮,食物很美味,人也很熱情,她在淮安交了很多朋友。尼卡表示,想在淮安好好學習美食製作,回家後親自製作美食,與家人分享。
對於中國文化,尼卡也很感興趣。得知中秋節代表團圓,有聚會、賞月、吟詩等習俗後,昨晚,尼卡約上幾個留學生朋友一起聚餐、賞月、吃月餅,並向遠方的家人表達祝福與思念。
澳大利亞
安娜
和當地友人一起過中秋
■融媒體記者 王夏禹
安娜來自澳大利亞,在淮安讀書已經兩年了。初來淮安的時候,安娜對這裡的一切都很陌生,現在的安娜差不多是個「淮安通」了。
「今年中秋節,我過得很開心!」安娜笑著說,她剛來中國時,不知道有中秋節,她的朋友都各自回家,在朋友圈曬出和家人吃飯賞月的圖片,性格獨立的安娜第一次感受到了孤獨。安娜把她的想法跟淮安友人說了,淮安友人熱情地把她請到家中,一起過中秋。她第一次吃月餅,覺得非常好吃。
當記者問起今年中秋節如何過的時候,安娜立刻回答:「那當然是去淮安友人家『蹭』飯啦!」中秋之夜,安娜在淮安友人家中,吃月餅、賞月、看中秋晚會,體驗中國文化。安娜說,她非常喜歡中國,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後想找個中國人結婚,做中國人的媳婦。
美國
大衛
感受傳統習俗的溫暖
■融媒體記者 張金宇
來自美國的大衛,在市區一教育培訓機構做外教。他和太太來淮安已經兩年零八個月了,這是他在淮安度過的第三個中秋節。
來淮安之前,大衛就知道中秋這一傳統節日,以及月亮對於中國人的特殊意義。「我以前看過一場中秋晚會,有個漂亮女明星在唱歌,以圓圓的月亮為背景,那一刻我覺得她像個天使。從此,我對中秋節有了深刻的記憶。」大衛告訴記者。
在淮安工作的日子裡,大衛感受到了淮安人的熱情。「記得我來淮安過第一個中秋節時,熱情的朋友邀請我去他家裡做客,還給我講了節日的由來和習俗。同他們一起吃月餅和賞月,我感受到了傳統習俗的溫暖。」
昨晚,大衛和妻子一起品月餅、賞明月。大衛說,他的妻子是泰國人,也很喜歡中國傳統文化。
南非
緹西
和好友一起賞月吃月餅
■融媒體記者 王夏禹
「我喜歡淮安的建築、有軌電車、淮揚菜,更喜歡過節時的氛圍!」雖然來淮安才兩年,但來自南非的緹西已深深地愛上這座城市。
緹西是一名老師,平時喜歡健身,在健身房裡交了很多朋友。中秋節這天,緹西很開心地接到邀請,和大家一起過中秋。
「中秋節當然要賞月吃月餅。」初見緹西,她正準備和好朋友一起去買月餅。緹西告訴記者,為了過好中秋節,她早早就了解了中秋節相關知識。緹西從網上得知,在中國,中秋節自古就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於是她拉著朋友一起去超市,買一些月餅和一小壺桂花酒。
在淮安過節的緹西非常開心,昨晚還和遠在南非的父母通了視頻電話,不停給父母講解中秋節的由來以及習俗,令父母以及兄弟姐妹們非常嚮往,都想來體驗一下中秋佳節。緹西說,明年,她一定讓父母來中國一起過中秋。
■圖片/陸春濤
楊丹丹
王夏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