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在淮過中秋

2020-12-21 中國江蘇網

隨著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擴大,我市已與11個國家的14個城市建立了友好關係,與20個國家的21個城市締結了友好交流城市關係。近年來,來淮工作、學習、旅遊的外籍人士越來越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僅在淮安取得合法工作資格的外國人就有300餘名。

昨天是中秋節,在這萬家團聚的日子裡,記者走近幾位在淮安歡度中秋的外國友人。濃濃的中秋佳節,不僅讓他們體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和溫暖,還體會到了中國人對家庭團聚那份情感的珍惜。

亞美尼亞

Dan

中秋節,溫馨浪漫和神秘

■融媒體記者 陸春濤

來自歐洲亞美尼亞的Dan是淮報教育培訓中心的一名英語老師,也是一位淮安女婿,今年是他在淮安過的第一個中秋節。說起中秋節,Dan用三個詞來形容:溫馨、浪漫和神秘。

「我很熱愛中國文化,我們國家有一個中文學校,還有一個孔子學院,我們的國人很熱衷中文的學習。」昨天,一見到記者,Dan就流露出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兩年前,Dan來到中國發展。剛到中國的第一年,他沒有過中秋節,但是吃到了月餅,並且印象深刻,尤其喜歡吃甜餡的。今年,和妻子及妻子家人一起在淮安過節,是他過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秋節。「和家人團聚是一件很溫馨的事情,但我們國家沒有中秋節,一年中只有新年和聖誕節家人才會團聚。」Dan說。

中秋賞月,Dan覺得很浪漫。「夜晚和愛人在月光下漫步,看月亮,數星星,那種感覺很棒。」Dan說,昨晚吃過團圓飯後,他和妻子去了美麗的裏運河文化長廊散步賞月。

對於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Dan一直覺得很神秘。「中國很多節日都有傳說和故事,這正是中國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其吸引我的地方。」Dan說。

據了解,淮報教育培訓中心除了Dan外,還有來自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多位外教。這個中秋節,這些外教都在淮安度過,不少老師早早就收到學生的中秋祝福。

辛巴威

尼卡

喜歡月餅和嫦娥的傳說

■融媒體記者 楊丹丹

來自辛巴威的尼卡,今年21歲,當初懷著對中國美食文化的嚮往,來到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求學。

「中國的食物特別好吃,我很喜歡。」來中國已經三年的尼卡告訴記者,辛巴威沒有中秋節,她是到中國後才知道這個節日的。她愛吃月餅,覺得非常美味,她也喜歡嫦娥的傳說。9月20日下午,學校組織留學生一起製作月餅,這讓尼卡很興奮。在老師的指導下,尼卡和面、包餡兒、用模具整型……不一會兒就製作出精美的月餅,還和月餅拍了照。「很有趣,我很喜歡。」尼卡說,她平時喜歡逛超市和品嘗美食,愛吃米飯、麵條。尼卡覺得淮安很不錯,城市很漂亮,食物很美味,人也很熱情,她在淮安交了很多朋友。尼卡表示,想在淮安好好學習美食製作,回家後親自製作美食,與家人分享。

對於中國文化,尼卡也很感興趣。得知中秋節代表團圓,有聚會、賞月、吟詩等習俗後,昨晚,尼卡約上幾個留學生朋友一起聚餐、賞月、吃月餅,並向遠方的家人表達祝福與思念。

澳大利亞

安娜

和當地友人一起過中秋

■融媒體記者 王夏禹

安娜來自澳大利亞,在淮安讀書已經兩年了。初來淮安的時候,安娜對這裡的一切都很陌生,現在的安娜差不多是個「淮安通」了。

「今年中秋節,我過得很開心!」安娜笑著說,她剛來中國時,不知道有中秋節,她的朋友都各自回家,在朋友圈曬出和家人吃飯賞月的圖片,性格獨立的安娜第一次感受到了孤獨。安娜把她的想法跟淮安友人說了,淮安友人熱情地把她請到家中,一起過中秋。她第一次吃月餅,覺得非常好吃。

當記者問起今年中秋節如何過的時候,安娜立刻回答:「那當然是去淮安友人家『蹭』飯啦!」中秋之夜,安娜在淮安友人家中,吃月餅、賞月、看中秋晚會,體驗中國文化。安娜說,她非常喜歡中國,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後想找個中國人結婚,做中國人的媳婦。

美國

大衛

感受傳統習俗的溫暖

■融媒體記者 張金宇

來自美國的大衛,在市區一教育培訓機構做外教。他和太太來淮安已經兩年零八個月了,這是他在淮安度過的第三個中秋節。

來淮安之前,大衛就知道中秋這一傳統節日,以及月亮對於中國人的特殊意義。「我以前看過一場中秋晚會,有個漂亮女明星在唱歌,以圓圓的月亮為背景,那一刻我覺得她像個天使。從此,我對中秋節有了深刻的記憶。」大衛告訴記者。

在淮安工作的日子裡,大衛感受到了淮安人的熱情。「記得我來淮安過第一個中秋節時,熱情的朋友邀請我去他家裡做客,還給我講了節日的由來和習俗。同他們一起吃月餅和賞月,我感受到了傳統習俗的溫暖。」

昨晚,大衛和妻子一起品月餅、賞明月。大衛說,他的妻子是泰國人,也很喜歡中國傳統文化。

南非

緹西

和好友一起賞月吃月餅

■融媒體記者 王夏禹

「我喜歡淮安的建築、有軌電車、淮揚菜,更喜歡過節時的氛圍!」雖然來淮安才兩年,但來自南非的緹西已深深地愛上這座城市。

緹西是一名老師,平時喜歡健身,在健身房裡交了很多朋友。中秋節這天,緹西很開心地接到邀請,和大家一起過中秋。

「中秋節當然要賞月吃月餅。」初見緹西,她正準備和好朋友一起去買月餅。緹西告訴記者,為了過好中秋節,她早早就了解了中秋節相關知識。緹西從網上得知,在中國,中秋節自古就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於是她拉著朋友一起去超市,買一些月餅和一小壺桂花酒。

在淮安過節的緹西非常開心,昨晚還和遠在南非的父母通了視頻電話,不停給父母講解中秋節的由來以及習俗,令父母以及兄弟姐妹們非常嚮往,都想來體驗一下中秋佳節。緹西說,明年,她一定讓父母來中國一起過中秋。

■圖片/陸春濤

楊丹丹

王夏禹

相關焦點

  • 老外在唐山過中秋「很中國」(組圖)
    同做月餅共品中秋  老外在唐山過中秋「很中國」  外國友人自己製作月餅,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共迎中秋佳節   中秋前夕,本報與中華老字號唐山鴻宴飯莊聯合舉辦了「同做月餅共品中秋」活動,邀請在唐山工作的外國友人一起動手製作月餅,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親手做月餅  頭戴鴻宴飯莊專業的廚師帽、身穿統一的白色廚師裝,這些「老外」們儼然成了一位位地道的中國「大廚」,對「做月餅」躍躍欲試。
  • 從「導淮」到「治淮」
    綜觀我國治理淮河的歷史過程,呈現出從「導淮」到「治淮」的演變趨勢,其中蘊含的歷史經驗與啟示對我們更好地治理淮河,實現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導淮」主張由江蘇淮安士紳丁顯於1866年(清同治五年)提出。
  • 中秋?國慶?月餅?英語怎麼說?一起來看看
    雖然8天假期美滋滋,但是不要忘記學習哦~今天Sherry就來講講這兩個節日中涉及的英語單詞,趕緊來看看~中秋節 Mid-Autumn Festival/Mooncake Festival中秋中秋,就是秋天的中間時段,所以老外的翻譯也是十分之直接的
  • 中秋//古代過中秋還有這麼多好玩的!
    又快到中秋節了,現在我們過中秋似乎只知道吃月餅和賞月,但是你知道古代人是怎麼過中秋節的嗎?下面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古代中秋節的那些習俗吧!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美景,美不勝收。然而對此人們並未滿足,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
  • 古人如何過中秋
    不妨讓我們一起了解中秋節的習俗,看看古人如何過中秋。祭月  中秋節源自古代對月神的祭祀,它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些內容反映了中國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  在古代,民間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 朱元璋為何自稱淮右布衣,淮右對南京有多重要?
    因為他猜到了謎底:淮西(懷抱西瓜)馬大腳。對於「淮西」這個地名,朱元璋刻骨銘心。這裡是他出生的地方,也是他品嘗最底層的生存絕望的地方,是他無錢安葬父母的地方。很多跟他一起打天下、後又被他處死的兄弟們,都來自這裡。朱元璋有一個非常出名的自稱——淮右布衣。
  • 南京浦儀路附近驚現「寧淮鐵路標誌」!上元門過江通道真的來了?
    生活圈下午2:50趕往微友爆料的地點,「寧淮鐵路標誌」位於北外灘水城20街區附近長江大堤旁。從水城大堤這個限高牌出發,往南鋼方向走200-300米處,很快到達目的地。這就是現場設置的寧淮鐵路標誌,上面寫著嚴禁碰動,落款單位為江蘇省測繪工程院,位於水城路和浦洲路之間。
  • 晨鐘暮鼓鎮淮樓
    古譙樓於清同治年間改稱「鎮淮樓」,因淮水經常泛濫,「鎮淮」之名,取其 「譙樓」更名為鎮淮樓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據史料記載康熙二十年(1281),淮安下了五晝夜的瓢潑大雨,河堤決口,淹死人畜無數,當時的知府曹君,無可奈何,一怒之下將府堂內的鎮淮樓匾扔入了洪水之中。奇蹟出現了,洪水當時就退了,從此譙樓更名為鎮淮樓,寄予了人們渴望鎮住淮水,保一方平安的美好願望。
  • 日本人是怎麼過中秋的?
    其實中秋節的習俗不僅在中國有,日本人同樣也過中秋節,不過日本的中秋節這天不是法定節假日,日本人過中秋的習俗也跟我們不太相同。今天小編和你說說日本人是怎麼過中秋節的。日本的傳統的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じゅうごや),也叫中秋明月、芋明月、慄明月。
  • 其他國家怎麼過中秋
    今天是中國建國71周年華誕,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當國慶遇上了中秋,舉國同慶,闔家團圓,國與家「撞了個滿懷」,濃濃的情誼也就流淌出來了。 中秋與國慶在今天巧妙的相遇,二者結合在一起,就是紅紅的中國節。
  • 古人是如何過中秋的?
    北宋劉宗古所繪《瑤臺步月圖》中的中秋拜月場景(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普遍觀點認為,中秋節源於天象崇拜,是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其中「夕月」指的就是拜月。
  • 過中秋,過中秋,但你真的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
    八月十五-中秋 有的人說中秋節是為了紀念嫦娥奔月逐漸形成的,但實際上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嫦娥奔月代表了中國先人對月亮的美好想像,而中秋與月亮又密不可分,便形成了這種美好的誤會。
  • 新華網評:「清風明月」過中秋
    原標題:新華網評:「清風明月」過中秋   2014年中秋節的腳步越來越近。   廉不廉潔看過節。7月24日,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印發通知,要求國家機關中秋、國慶節假日嚴禁送禮、宴請、旅遊、發放財物。此後,北京、江蘇、廣東、河南等省也紛紛出臺了相關禁令。勤儉節約,廉潔過節,成為今年中秋的關鍵詞。
  • 舉杯邀明月·幸福過中秋」2016中秋晚會
    感動中國第七屆少兒藝術交流周暨「舉杯邀明月——2016青少年電視中秋晚會」在北京中央電視臺星光影視園演播廳錄製,圓滿成功。此次活動分為童心映圓月、月是故鄉明、月滿大中華、共圓中國夢的四個篇章。選送單位來自遼寧、山東、安徽、寧夏、內蒙、新疆、湖南、貴州、浙江、江蘇、廣西、深圳、廣東等50多組代表隊。
  • 老外在中國待久了會變成什麼樣?網友:粵語比我這個廣東人說的溜
    老外在中國待久了會變成什麼樣?網友:粵語比我這個廣東人說的溜朋友開計程車的,一次火車站接到一個非洲朋友,心裡默想這下非狠宰一哈!到溫州酒吧喝酒,本地人說有個老外也來這喝酒。沒想到義大利這貨滿口正宗溫州話。驚到了最搞笑的是出了溫州去台州又是一句不懂的老外了。只會溫州話。漢語其他一句不懂我們這有好多老外,都是在船廠上班的,有點錢的都配了翻譯,沒錢的都自學成才學會了中文。上次在我阿姨店裡玩的時候一個翻譯領著一群黑人來買衣服,剛進店就說「我要100塊的回扣」。
  • 這些「留守老外」的春節,過得比中國人還中國!
    這些「留守老外」的春節,過得比中國人還中國! iwangshang / 倪軼容 / 2019-02-06 摘要:美國老闆給員工發手繪紅包,英國淘寶店主最喜歡去中國鄰居家「蹭」年夜飯,俄羅斯小哥賣出了「春節爆款」……留守老外們的春節,過得精彩極了。
  • 中秋節過了,讓我們在辛棄疾的中秋詞裡,感受中秋情懷
    而今年的中秋與國慶相遇,這是上個中秋與國慶相遇後的第19個年頭,我們再次與雙節相遇。在每一個時光的輪轉裡,我們經歷過無數聚散離合,經歷無數歡樂與痛苦,可是,我們不管走到哪裡,每當中秋這個時節,都會共望一輪秋月,思念親人,思念故鄉,尤其是思念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時光。
  • 中秋祝福唯美句子寄語 白天迎國慶晚上過中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中秋祝福唯美句子寄語 白天迎國慶晚上過中秋 中秋節就要到了,白天迎國慶晚上過中秋,家國兩團圓。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中秋節賀詞和祝福語,祝福大家中秋快樂,闔家團圓幸福。1、中秋月圓合家歡,舉杯邀月心莫煩;夫妻恩愛把心連,家庭和睦人間暖;幸福花兒一串   原標題: 中秋祝福唯美句子寄語 白天迎國慶晚上過中秋     中秋節就要到了,白天迎國慶晚上過中秋,家國兩團圓。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中秋節賀詞和祝福語,祝福大家中秋快樂,闔家團圓幸福。
  • 過中國春節 老外們是認真的
    不愧是杜拜,過起春節來就是前衛炫酷!而德國這個離北京7698公裡的小鎮過起春節來就非常傳統了。 既然是過春節,貼春聯自然也少不了,只不過春聯流落到外國人手裡,畫風就變得比較奇特了。
  • 淮西勳貴與浙東集團:鬥得過政敵,鬥不過皇權!
    何為淮西勳貴呢?其實就是跟隨朱元璋起兵打天下的老鄉會,徵戰多年,他們無一不是軍功顯赫的封疆大吏。 這一團體以李善長為首主持工作,主要成員包括李善長、郭興、郭英、湯和、周德興,以及常遇春等人。而這些人都是朱元璋起家的班底,所以在朝堂上的勢力自然是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