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米粉將劃星級!以後能吃到五星級米粉?

2020-12-08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近日,桂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首批米粉地方標準,分別為《桂林鮮溼類米粉加工技術規程》《桂林米粉店建設與服務規範》《桂林米粉店等級評定規範》3項地方標準。與此同時,全國首家螺螄粉產業學院也在廣西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揭牌,今年將正式招生。

其實,出臺特色美食的地方標準,桂林米粉並非首個。此前河南的燴麵,天津的煎餅果子、河北的驢肉火燒等,當地也都出臺過標準。江西贛南師範學院有國內首家臍橙學院,湖北江漢藝術職業學院成立了「小龍蝦學院」,也都轟動一時。類似「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這樣的「小特產」能否通過標準化生產等方式做成「大產業」呢?

全國首家螺螄粉產業學院揭牌:

培養螺螄粉產業技術技能複合應用型人才

沒錯,聞著臭吃著香的「螺螄粉」成立學院了。

作為廣西柳州的地方特色小吃,由網際網路傳播後,成了網紅美食,在2019年為柳州創造了60多億元的產值。前不久,廣西柳州職業技術學院與行業企業共同成立了「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

柳州市螺螄粉協會會長倪銚陽:「在螺螄粉行業中,這幾個板塊上都缺人才,因為螺螄粉2019年突破135億,袋裝產品62.5億,它還需要很多的人才。」

千萬不要以為螺螄粉學院的主要課程只是教你如何「做粉」。據了解,學院在原有專業基礎上擬開設綠色食品生產與檢測、廣告設計與製作、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7個螺螄粉專業方向,為滿足螺螄粉產業的人才缺口,計劃每屆學生培養規模不低於500人 。同時,學院將創建螺螄粉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校企共同開展產學研合作,培養高素質、極具創新力的螺螄粉產業技術技能複合應用型人才,支持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甘金明:「現在馬上就是招生季了,計劃是今年9月份入學。我們採取的是學徒制,訂單班 ,畢業馬上就訂單,馬上就可以就業,入學之前就籤約,有一部分是籤約,有一部分是轉專業,當時是已經做好訂單班學徒班的規劃的。」

首批桂林米粉地方標準發布:

桂林米粉店將分三個等級

「螺螄粉」成立了學院,「桂林米粉」也不甘落後,有了「米粉標準」。

近日,桂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首批米粉地方標準,對米粉的加工技術、米粉店面的建設和服務以及米粉店的星級評定做出了相關規定。標準分為三、四、五星三個等級,從設施設備、服務質量、管理水平、設施設備的維修保養及清潔衛生等五個項目維度進行評選,選上後會給星級桂林米粉店頒發獎牌證書、且分別予以5萬元、10萬元和15萬元的獎勵。

圖自桂林市市場監管局網站

桂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化科科長王敏丹:「桂林米粉是一個綜合性產業,為推動桂林米粉由小特產向大產業轉變發展,將桂林米粉產業發展作為『一市一品』重點項目來抓 ,推動桂林米粉產業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綠色化發展。」

據媒體報導,2018年,桂林米粉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達70多億元,市內桂林米粉店數量超過6000家,銷售額近40億元。桂林市政府在2019年也出臺過《關於桂林米粉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桂林米粉標準化建設,健全桂林米粉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支持本地桂林米粉星級店改造與提升。此次出臺的「米粉標準」也是為了以標準為抓手,推動桂林米粉產業高質量發展

王敏丹:此次的標準屬於『推薦性標準』,不具有強制意義 。此次三個標準的發布和實施,有利於規範我們桂林米粉鮮溼類米粉加工技術要求。另外規範我們桂林米粉店和桂林米粉星級店建設要求和服務質量,主要是為了統一我們桂林米粉店的品牌形象,提升桂林米粉品牌價值。」

專業人士:「美食標準」

有利於美食品牌的推廣

記者也隨機採訪了桂林幾家米粉連鎖店的負責人,他們大都對出臺行業標準表示支持,認為這樣能夠促進米粉行業的更新換代

桂林老東江米粉店負責人:「那肯定是希望是好的,如果有好的標準,也希望能夠出臺這些東西。」

還有一些已經參與過星級評定並取得了一定成績的米粉店希望政府能夠加大對星級的宣傳,讓更多的市民所有了解

桂林日頭火飲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溫耄周:「顧客還是比較認同的,我建議政府多多宣傳,這樣才有公信力,我們掛牌子顧客不懂,什麼星級,他們不明白。例如衛生、標準、質量可靠之類的,要多講,不講清楚光掛牌子,沒有多大用處。」

廣西烹飪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吳東棟分析認為,通過推動美食產業的發展,可以有效地帶動旅遊業、養殖業、種植業,推進精準脫貧,可以說「美食驅動戰略」已經成了各地政府的一種共識,而制定「美食標準」顯然有利於美食品牌的推廣

吳東棟:「民間對美食的認識有所不同,打個比方,老百姓經常說某種美食它正不正宗,好不好吃,各有各的說法,你說他的是正宗的,我說我的是正宗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當地政府在打造品牌的時候,也想到能不能把這些特色美食給制定一個規範化,這樣才能準確的推廣所謂的傳統的風味,把傳統的工藝給解釋清楚,用標準來推廣 ,通過政府還有行業合作去推動標準化的工作,起碼在社會上,行業上它是得到認可的。」

此外,吳東棟稱,這次桂林的米粉標準是推薦性標準,並不會抹殺掉它的多樣性。制定米粉標準有利於商家和生產企業更加直觀地了解製作流程,降低生產成本,讓桂林米粉能夠獲得持續發展的能力,從而加快推動桂林米粉從小特產做成大產業。

吳東棟:它是一個地方性的推薦標準,並非強制性標準 。顯而易見今後市面上也還會有各種各樣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桂林米粉存在。實際上哪怕是採取相同的食材,相同的配方,由於各家工藝技術流程的細微區別,也會造成米粉成品在感官,在口味上有所不同。只不過它是一種推薦性的標準,讓你知道什麼樣才是標準化的米粉。」

培養專業人才

「全面推動地方特色美食產業健康發展」

吳東棟也一直呼籲各地能夠成立一些特色美食培訓機構,他認為美食不僅是一種感官上的享受,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專業的培訓機構和學院能夠系統性地培養專業人才,促進了產業,也解決了就業,十分有意義。

吳東棟:「這些特色美食絕大部分是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或者說是非常傳統的美食。普遍成本比較低,製作工藝複雜,利潤又低,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不太願意學,後繼無人,就面臨失傳。所以我覺得能夠成立類似的美食產業學院,對人才的培養,尤其是可持續發展這一塊,我覺得是意義非常重大 。同時通過成立學院可以系統性地對產業的各個環節,無論是生產也好,還是工藝也好,包括營銷方面也好,能夠系統地去培養這些人才,更全面地去推動地方特色美食產業健康發展。」

對此,網友也議論紛紛:「沒想到可以吃到五星級桂林米粉」「為什麼要分級?」......

對此,你怎麼看呢?

總臺央廣記者:常亞飛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綜合桂林市市場監管局網站、微博網友評論等

相關焦點

  • 桂林米粉店將分三四五星級,對於當地人來說意義真的不是非常大
    今天看到桂林米粉店將分三四五星級居然成為了網友們共同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其實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桂林人來說,其實桂林米粉店已經在心目中劃分了等級,哪家好吃,哪家不好吃門清著呢。即使官方給出把一些當地米粉店劃分為三星,四星,五星什麼的,對於當地人來說意義真的不是非常大。
  • 米其林配得上這麼香的桂林米粉嗎?
    在廣西,與螺螄粉齊名的還有桂林米粉、南寧老友粉等米粉。「我回到桂林,三餐都到處去找米粉吃,一吃三四碗,那是鄉愁引起原始性的饑渴,填不飽的。」這是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對家鄉桂林米粉的一段記憶。前不久,廣西柳州成立全國首家螺螄粉產業學院轟動一時。近日,「桂林米粉」也不遑多讓,衝上微博熱搜榜。
  • 廣西桂林米粉店將按級評星 著力打造全球知名品牌
    位於廣西桂林市臨桂區的桂林三養膠麥生態食療產業有限責任公司的米粉生產車間。 歐惠蘭 攝中新網桂林6月5日(歐惠蘭 楊宗盛)日前,廣西桂林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首批3個桂林米粉地方標準,將於7月1日起正式實施。
  • 桂林米粉3項地方標準實施,規劃產值達100億元
    新京報訊(記者 王思煬)7月1日起,作為桂林市首批地方標準,《桂林鮮溼類米粉加工技術規程》、《桂林米粉店建設與服務規範》、《桂林米粉店等級評定規範》3項標準開始實施。到2021年底,桂林市還擬完成100家桂林米粉星級店升級改造與評定工作,力爭將桂林米粉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
  • 桂林米粉名傳天下
    桂林山水甲天下,絕妙灕江秋泛圖。這首詩詞把桂林山水的美描寫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畫,而桂林的山水卻是天下第一美景。山水是用來看的。而在大飽眼福之時桂林米粉又給遊人大飽口福的是桂林米粉。桂林米粉不產於桂林而是產於全州。但是,桂林米粉中的滷水滷汁卻是產自桂林。桂林米粉的最大特點在於滷汁和配料。桂林米粉中有脆皮、鍋燒、叉燒、炸黃豆等。
  • 在北京,桂林米粉店裡都吃啥?
    小編曾在另一篇文章裡說過,為了解決工作日吃飯人多、不合口味的問題,在公司附近一家桂林米粉店連續吃了兩個月的桂林米粉。嗯,雖然小編在吃的方面不挑剔,只要能吃飽、口味不重就行了,但如果每天都吃米粉,那也確實存在一定的挑戰性。
  • 這裡是享譽海內外的桂林米粉的發源地
    說到桂林米粉,人人都知道,也都吃過,全國各地到處都有米粉店,有人還專門去桂林吃正宗的原滋原味的米粉,但是,知道米粉的發源地到底在哪裡的人還是不多的,桂林米粉的發源地就是興安,興安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位於廣西東北部的湘桂走廊。
  • 曾經的青春記憶——桂林米粉
    和許多南下者不一樣的是,我基本沒有吃到很多苦頭。大概用了一周的時間就在龍崗科技園找到的安排住宿的工作,成為一名項目安裝的技術人員,僅僅完成了兩個小型控制項目的安裝調試。由於公司資金出現問題,我接受設備供應商的招攬,到賽格科技園開始了我的設備銷售和技術支持的生涯。
  • 桂林米粉千家百味,不一而足,有的是米粉好,有的是配料好
    去年才知道真正的桂林米粉是沒湯的,去年在桂林理工大學(挨著七星公園那個)門口那家粉店吃了一碗,我還很奇怪米粉為啥是沒湯的,後來同行的桂林本地朋友才告訴我說,桂林米粉就是這樣的,不過確實蠻好吃的,在廣東吃的桂林米粉全是帶湯的,可是個人覺得,帶湯的,再加上辣酸筍,簡直好吃到哭,每隔幾天就想去嗦一碗
  • 桂林米粉種類多,這幾款米粉軟滑爽口,體驗不一樣的美味
    桂林米粉種類多,這幾款米粉軟滑爽口,體驗不一樣的美味說到廣西很多人都會想起桂林,桂林這個地方除了景色非常漂亮,它的小吃也是十分出名的。不過說起桂林,很多人都只知道米粉,當然了桂林的米粉在全國也是非常著名的,和它享有同樣名譽的,就是蘭州的拉麵和經典的沙縣小吃了,相信很多人在全國的很多城市都吃過,只不過想要吃到正宗的米粉,還是需要到桂林當地來的。當然了,桂林米粉也有很多的種類,從形狀上面可以分成兩種,切片狀和圓柱狀的,不過他們都有同樣的特點,那就是吃到嘴裡軟軟的滑滑的,特別的爽口。
  • 桂林米粉:縣城小店生意的新門道
    然而,回到桂林米粉這個走遍全國的小吃來說,至少在廣西桂林當地的米粉,與全國人民吃到的桂林米粉,產品形式樣態上,有著太大的不一樣。並且,桂林本地作為桂林米粉的主場,依然還是這個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 桂林米粉,我們要去桂林看。
  • 桂林米粉落選十大特產的「思考」
    這個結果很快引起網友和桂林市民的熱議,為什麼名揚四海的桂林米粉,連最具影響力的廣西特產十強都進不了?(11月16日《桂林晚報》)倘若搞一個最具知名度十大廣西特產評選,桂林米粉應能當之無愧地名列前茅,然而當前流行的是「影響力」,社會價值觀也非常看中「影響力」。影響力是一個變量,不是恆量,它始終處於變化的動態之中。
  • 到桂林旅遊,別忘了遊靈渠,更別忘了嘗桂林米粉
    靈渠在廣西桂林市北部的興安縣境內,距桂林市區60多公裡,而伴隨靈渠的修建,「桂林米粉」也在興安應運而生,並於後來風靡桂林乃至整個廣西。因而遊靈渠古蹟,嘗桂林米粉也就相輔相成。靈渠建成於秦始皇27年(公元前214年),是我國古代水利和古代運河工程的傑作。因它開鑿於秦代,開始稱「秦鑿渠」,又因它位於興安縣境內,故又名「興安運河」。
  • 最美地球之中國廣西美食篇——桂林特色名吃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桂林米粉可以說是桂林百姓生活中最熟悉的食物了,早中晚三餐都可以用桂林米粉代替,桂林米粉是專屬於桂林這個城市的味道。更是在外遊子思念的媽媽的味道!中國山水名片——桂林山水將優質大米泡發,研磨成漿並過濾、乾燥。
  • 廣西人最愛吃的米粉,桂林米粉口感爽滑,吸引了無數人前來品嘗
    廣西人最愛吃的米粉,桂林米粉口感爽滑,吸引了無數人前來品嘗對於廣西人來說,必備的美味就是米粉,一天吃三次可以當飯吃,一頓不吃胃裡頭心裡頭都難受,這已經成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從整條街一路走過看到最多的也是米粉店,很出名的就是桂林米粉,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特色店,而在廣西當地這些店面有很多是老店,擁有最傳統正宗的風味。店家們都是從年輕熬到老,陪著這條街這些店面許多年,從古老的街到如今的車水馬龍。
  • 桂林人除了喜歡吃桂林米粉外還喜歡吃這些美食……
    我相信在桂林這個聞名世界級的旅遊城市,每天除了一日三餐外還特別獨鍾於桂林的特色,沒錯。就是桂林米粉是桂林人最喜歡吃的米粉之一,每天早上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吃米粉。因為每天早上的米粉都是由米粉廠裡新鮮榨出來的第一批鮮榨粉,剛出來的米粉吃起Q彈、有韌性。而且米粉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鐵、磷、鉀等營養元素,易於消化和吸收,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功效。這也是桂林人為什麼如此喜愛米粉的原因!那麼桂林人除了喜歡吃桂林米粉外還喜歡吃什麼呢?
  • 獨家私藏桂林嗦粉攻略,最好吃的桂林米粉都在這裡了
    說到桂林,第一個會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老話,第二個則會想到桂林米粉。桂林人究竟有多愛嗦粉呢,早餐不知道吃什麼?來一碗粉;中午不知道吃什麼,來一碗米粉吧;今天想吃個宵夜,來一碗粉!在桂林的大街小巷,都能找到桂林米粉的身影,甚至很多地方有24小時營業的米粉店,桂林人對米粉的熱愛可見一斑。也許很多人還不知道,桂林米粉是南方米粉的起源。最早將大米做成粉,是從桂林開始的。
  • 白先勇回桂林一天吃三四次米粉 桂林話純正
    白先勇回桂林一天吃三四次米粉 桂林話純正 他是一名超級崑曲迷,怎樣的付出讓他實現從崑曲義工到崑曲復興倡導者的華麗轉身?  白先勇說:「很多人問過我——你的故鄉到底在哪?我說,我地理上生長的故鄉在桂林。在臺灣、在臺北,又住過11年,那個地方對我的成長也很重要。我在美國又住了40多年。要是說真正的故鄉,我精神上的皈依,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才是我真正的故鄉。所以回到我們的傳統文化來,我就覺得好像回到家鄉一樣。」
  • 桂林米粉中的滷粉的做法及其滷水的配方
    做一份米粉(100克),可先將桂林米粉用溫水泡軟,發好後放到燒開的清水鍋裡燙透,撈出控幹水分。米粉燙好以後,加骨頭湯(如不加即是幹撈粉)、滷過牛肉的滷水和滷牛肉,再加其他調料,如香菜、炸黃豆、炒香的辣椒粉等,可以根據當地人的口味來添加。 關鍵 1.牛肉最好選腱子肉,滷水中加入5千克牛肉滷製是為了能讓滷水更好地吸收牛肉特有的香味。
  • 八旬白先勇重返故鄉 一餐連吃三碗桂林米粉解鄉愁
    八旬白先勇重返故鄉 一餐連吃三碗桂林米粉解鄉愁 2017-02-17  1937年出生在桂林的白先勇,父親是中國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他自幼年開始不斷漂泊的生活,輾轉到過重慶、南京和上海,後來遷居香港、臺灣、美國等地。直到1993年,白先勇才第一次回到闊別近半個世紀的故鄉桂林。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年近八旬的白先勇感慨,自己6歲離開桂林,但每次回來,小時候的記憶也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