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30多位「張謇粉絲」來南通遊學

2020-11-22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4月23日訊 21日、22日,來自香港、廣西、重慶、西安等全國11個城市的30多位「張謇粉絲」齊聚通城,走訪南通博物苑、海門張謇紀念館等地,尋找真實的張謇,體會中國近代第一位狀元實業家的遠大追求和萬丈雄心。此次活動也是思想食堂「近代大商人系列遊學」的第一站,活動的策劃者則是一位南通的85後小夥子吳旻。

  為期兩天的遊學活動期間,海門市張謇研究會會長高廣豐為大家帶來《作為實業政治家的張謇》主題講座,和學友分享張謇實業救國的儒商情懷。民盟南通市委副主委、南通市歷史學會副會長趙明遠在南通城市博物館與大家分享《建設新世界之雛形——張謇家國情懷和眼光》主題講座,深入介紹其實行「地方自治」,嘗試構建「現代中國」的雛形,學友就其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的貢獻暢所欲言。在通期間,學友們還實地參觀了張謇紀念館、南通博物苑等多座博物館,探訪了張謇遺留的兩家百年企業——大生紗廠和頤生酒廠,對張謇人生軌跡和實業精神進行充分學習和討論。

  「他們和我一樣,都是吳曉波頻道思想食堂的學友,對張謇先生十分仰慕。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企業高管、投資人、創業者,也有從事文化教育事業和在政府部門任職的人士,但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張謇先生的粉絲。」作為此次遊學的核心策劃人、吳曉波書友會南通分會班長,吳旻告訴記者,通過此次遊學活動,旨在鼓勵學友們在實地感受張謇政治遠見、商業智慧和愛國情懷的同時,積累貫通古今的智慧,培養一種積極的社會關懷。他計劃把張謇主題的遊學作為一個長期遊學活動,今後每次遊學活動都有新的主題和環節,以達到把張謇文化推廣給更多文化愛好者的願望。記者馮啟榕

相關焦點

  • 穿越百年歷史,對話近代第一位狀元實業家張謇 | 思想食堂
    思想食堂推出的大商人系列遊學活動,將探尋6位最值得銘記的近代大商人——狀元實業家張謇、民族企業家榮氏兄弟、民國船王盧作孚和民國棉紗大王穆藕初,從他們的事業成敗、人生榮辱中,體悟商業的百般滋味。 4月21—22日,思想食堂大商人系列遊學活動第一站——走進南通,走近張謇遊學正式啟動。來自香港、佛山、西安、北京、濟南、杭州、上海等全國各地的30位學友齊聚南通,探尋張謇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的真實痕跡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 南通張謇主題旅遊漸熱
    張謇故居濠南別業。 鍾升 攝中新網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鍾升)冬天的南通寒風陣陣。周末,在張謇創辦的南通博物苑裡,依然有大批遊客前來參觀。近來,在南通掀起了一股張謇主題旅遊的熱潮。南通博物苑苑長杜嘉樂說道。「對此,我們及時地做了一些調整,儘可能滿足各方面的講解、接待需要。因為張謇故居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所以我們也採取了一些限流,對建築本體做了檢查,並採取了相應的保護措施。在滿足觀眾遊客參觀的前提下,確保文物建築的安全。」杜嘉樂表示,博物苑目前正在策劃「中國民族企業家的楷模」為主題的張謇精神展。
  • 除了濠南別業,南通張謇紀念館(濠陽小築)值得一看
    張謇紀念館,位於繁華的南大街一側,電信大樓往西一點路。一般遊客少有到這裡參觀,一般都到南通博物苑的濠南別業參觀居多。慕名去過這裡幾次,因為修繕等原因,關著門,如今開放了。別看是小院子,挺精緻,也叫濠陽小築。旁邊是沈壽的繡園,沿著河邊往東走有明代醫學家陳實功的雕像。
  • 了解南通繞不過張謇,張謇企業家學院在通揭牌
    1853年出生於南通海門常樂鎮,1869年考中秀才,1894年(光緒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辰設恩科會試,考中狀元。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銜,成為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黨的決策人物之一。1912年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總長,1914年兼任全國水利局總裁。後因目睹列強入侵,民族苦難,毅然棄官,走上實業教育救國之路。
  • 張謇、張孝若與南通的新文化運動
    他還身體力行,以「又僑」的筆名在南通報刊上發表了多篇文章。張孝若後來在沈燕謀引薦下得與胡適相見,因志同道合與胡適、徐志摩等人熱火起來。1922年6月,張孝若接政府特命,赴歐美10國考察實業,所到之處,無不用心地又看又問,回來後將所見所聞整理成30萬字的《考察歐美日本十國實業報告書》。這《報告書》雖是書面文字,但沒有按傳統的文言出現,而是以《張孝若演說稿》出版。
  • 江蘇南通張謇:《家誡》傳世 警言流芳
    1894年,張謇高中狀元。1895年起,開創實業救國、教育救國道路。他一生創辦了大生一廠、二廠、三廠、八廠以及鐵廠、油廠、麵廠、酒廠、通海墾牧公司等30多個企業。1906年,他創辦了國內第一所師範學校通州師範後,大力推廣普及教育,在南通地方開辦中小學校350多所。
  • 吳曉波南通談張謇 贊其為真正的"男神"
    江海明珠網訊(記者 繆瑜)今天上午,由張謇專項基金委員會、張謇會、南通博物苑主辦的《張謇的當代意義》主題演講在南通博物苑報告廳舉行。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擔任主講,零點調查董事長袁嶽客串主持。 中央集權的腐敗,讓張謇對清朝政府非常的失望,懷著救國思想的他在一年後放棄了仕途,轉身從商,對此,他還用「捐棄所持,捨身餵虎」來形容自己。這是自唐太宗李世民開科取士以來,破天荒的大事,因為「士農工商」的理念在中國橫行千年,「狀元」張謇棄「士」從商,也是中國的精英人群回流商業的一個起源。
  • 從南通博物苑到實業救國,張謇為什麼被稱為「近代南通之父」
    張謇,字季直,是晚清江蘇南通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政治家,一生操勞南通的實業、教育和慈善事業,作為近代中國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他對實業和教育的投入可謂在南通地區家喻戶曉,但他的慈善事業了解的人卻不多。
  • 一百貝605丨張謇,用一生踐行了自己的「南通夢」
    作為一名張謇先生的家鄉人,一名張謇先生的崇拜者,我倍感振奮與鼓舞。儘管在海門有「張謇研究會",有「張謇紀念館」,有像陳錦石、張華等一批追隨者、傳承者,但畢竟影響有限。從全國而言,知曉張謇的不多,更很少有人去走近張謇,了解張謇。他不是一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公眾人物,多數國人很可能沒聽說過張謇,只知道中國有張騫而不知道有張謇。
  • 張謇與南通地方自治模式──兼論地方精英與國家權力的調適
    19世紀末,中年張謇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使他具備了成為早期現代化領袖人物的資格,其獨具特色的地方自治思想無疑奠定了南通區域現代化的思想基礎。知識分子天然是觀念人物而非行動人物。論者有謂中國早期現代化在知識分子主導下,觀念的鼓蕩多而實質性的成果少,比其他國家的現代化多一層跌宕起伏的戲劇色彩。
  • 江蘇海門,南通五虎,狀元實業家張謇故裡,上海第三機場候選地!
    南通和蘇州一樣,下轄的縣級市都很強大,蘇州的張家港、常熟、太倉、崑山等四個縣級市都是全國百強縣(市),而南通下轄的如皋市、海安市、啟東市、海門市、如東縣同樣位列全國百強縣榜單。
  • 「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2020年度論壇在京舉行,南通網-中國南通...
    12月12日,「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2020年度論壇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舉行。2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聚焦「新發展格局與張謇精神」這一主題,深入探討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本次論壇由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職業教育社、江蘇省委統戰部和南通市委聯合主辦。該論壇自2017年以來已舉辦四屆。
  • 【南通稅務】從一份電文看狀元實業家張謇的稅收主張
    張謇 張謇(1853——1926),字季直,號嗇庵,江蘇南通人。晚清狀元,民國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倡導實業救國,主張「棉鐵主義」,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幾乎憑一己之力,將南通建成「中國近代第一城」。 張謇不僅是我國近代民族資產階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一個重要代表人物,而且也是一個財力較為雄厚的民族資本家。他在「大魁天下」之後,「棄官就商」,投身建立近代企業,形成了一系列經濟思想。
  • 為了慶祝她的100歲生日,張謇、梅蘭芳、歐陽予倩的後人在南通聚首
    張柔武說,當年,歐陽予倩夫婦是張家的座上客,後來歐陽予倩之子歐陽山尊帶著夫人曾到南通來追尋先輩足跡,討論戲曲話題,這些回憶一直珍藏在心中。而對於梅蘭芳一家,張柔武就像一個資深的粉絲。她說,曾經在上海天蟾舞臺看梅蘭芳先生演戲,《洛神》《貴妃醉酒》等,那真是最高的藝術享受。梅葆玖先生繼承了其父的衣缽,對於南通恢復重建伶工學社更是出了大力!
  • 張謇為梅蘭芳設南通「梅歐閣」
    為此,他在南通不遺餘力地投身教育和戲曲事業,創建戲曲學校,培養戲曲人才,振興國粹京劇。  張謇和梅蘭芳相識於1914年。1917年,時年65歲的張謇詩贈24歲的梅蘭芳:「老夫青眼橫天壤,可憶佳人只姓梅。」抒寫了內心對這位京劇奇才的高度賞識。他多次寫信給梅蘭芳,表示自己將創辦戲校,誠請當時已譽滿梨園的梅蘭芳鼎力相助:「可奮袂而起,助我之成也。」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一人一座城 近代南通的締造者——張謇
    毛澤東在談到中國民族工業時曾說:「輕工業不能忘記海門的張謇。」由於張謇在南通的特殊地位,他的名字與南通已經緊緊聯繫在一起。今天,我們和南通海門市副市長張華一起走近張謇。 然而,張謇的科舉之路可謂「歷盡艱辛」,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考運不太好。我們可以從幾個數字中看出來:張謇從16歲到42歲,前後歷時26個春秋,共參加各種考試26次,在考場中度過了160多天,僅中央禮部組織的會試就參加了5次之多。張謇曾一度放棄科舉考試,心灰意冷,決心從此遠離考場。因為慈禧太后60大壽,就臨時增加了一次考試,也正是這次機會張謇最終金榜題名、高中狀元,遂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職,步入仕途。
  • 追尋張謇在南通的足跡:狀元身手創實業,創立首個公共博物館
    朝廷這一科的鼎甲進士很不同於以往,他是位朝廷裡不多見的實幹家,此前,他曾與袁世凱同為清廷重臣吳長慶的幕僚,一文一武,贊襄政務。1882年,隨吳長慶赴朝參戰,平定戰亂。1894年中進士後,為江蘇諮議局議長,後又任兩淮鹽總理等職。無論是從軍出徵還是主持地方政務,都使他深入實務之中,對國事、軍事、民事有著與純粹文人不一樣的感受與思考。
  • 江蘇南通:踏尋先賢足跡 踐行張謇精神|新聞中心|中國常州網 常州第...
    「作為張謇先生家鄉的企業家,更要在學習和弘揚張謇精神上走在前列、爭當表率。」    「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大力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扛起時代使命,勇於擔當作為,為南通決戰『過萬億』、奪取『雙勝利』貢獻力量。」    初冬時節,南通博物苑滿地金黃的銀杏葉,格外耀眼。
  • 張謇紀念館:海門人辦成的一件大事
    朋友圈的一位愛讀書老師,曾經專門來南通,找尋張謇的研究資料,可見研究張謇的人很多。紀念館包含1000多幅照片和300多件珍貴實物。此外,還有250多年歷史的古銀杏樹。張謇紀念館的路線:大路進去,然後左拐到大門。張謇紀念館字樣,是在裡面,題字的人裡面有淵源。
  • 張謇:中國近代現代化先驅
    他是傑出的實業家,在家鄉南通創辦大生紗廠等諸多企業,被毛澤東讚譽為中國民族工業不能忘記的四位實業家之一。他是傑出的教育家,在南通創辦中國第一所師範學校,一生創辦和規劃創辦各類學校370多所。他又是慈善家,以實業為後盾,個人捐資為基礎,在南通地區構建起了較為完善的慈善組織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