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現在的行業巨頭們,不光只賺自己行業的錢,還跨著行業去賺別的行業的錢。
畢竟人總不會嫌錢多,可是當別的行業的巨頭來賺你的行業的錢時,你能和他對抗嗎?
大多數人肯定是無力抵抗的,因此對於企業經營者而言,學會跨界打劫也是非常重要的,這種方法同樣可以幫助我們趨利避害,爭取更多利潤。
【1】故事背景
錢總是一個70後,小時候也沒上過幾年學,初中沒畢業就離校去找工作賺錢了。
不知道是不是姓氏的影響,他平常也沒什麼愛好,唯一想做的就是一門心思賺更多的錢來養家餬口。
最早,他在一家白酒廠做銷售,因為他肯吃苦,工作賣力,十來年下來也賺了不少錢。就這樣工作了十五年,工作過程中他也了解了很多白酒行業的只是和技巧。
於是他決定辭去現在的工作,自己開辦一家釀酒廠,做一把老東家的同行和競爭對手。
不過,大家都明白,創業的過程是相當辛苦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創業當老闆是一條不歸路,一去不復返。
用自己多年的繼續加上親戚朋友的資助,錢總的酒廠開了起來。
這時他才切實體會到,以前工作不能比擬的壓力山大。
新建起來的企業,先是要打造出有實力的團隊,還要不停地推廣他的酒。
為了讓別人知道自己的酒,最初的一年裡他喝了將近500場酒。
最多一天喝過六場酒,早上喝,上午喝,中午喝,下午喝,晚上喝,半夜喝。
結果後來一檢查身體,酒精肝,三高,如果再喝酒真的這條命就沒了。
就這樣拼了一年命以後,年銷售額勉強突破一個億,這個結果也相當不錯了。
但是照這麼玩命下去,賺到了錢也無福消受了。哪怕只為了自己,也必須找一個更輕鬆地賺錢方法才行。
後來有一次,機緣巧合之下,他參加了一個課程,在裡面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打通了思維之後,他定下了今後的發展計劃。
同時還在朋友們面前許下豪言壯語「下一年要幹5個億,並且一口酒都不在沾,誰見他喝一口酒他就給誰10000塊。」
【2】商業模式
1,買酒送等價的電器,買多少送多少
2,與對口企業合作,進行招商
3,跨界打劫,賺取現金流
【3】拆解玄機
第一招:敢買就敢送,做別人不敢做的生意
最初朋友們聽到錢總的目標時還不相信。
畢竟你一個賣酒的,不喝自己的酒誰會信你啊。
那幾年大家都知道白酒行業並不景氣,但是他卻立下從1億變5億的豪言壯語,其他人想相信他都難。
錢總講:「我的同行都在拼命推銷賣酒,我要免費送酒,免費送肯定比賣快得多。」
要知道,他這一年的酒也不是白喝的,也是積攢起了強大的人脈基礎。於是他便把這些人脈整合起來,對接了一大批作為贈品的電器汽車。
接下來他便打出廣告,凡是購買自己的品牌的酒,就送等價值的家用電器,買多少送多少,可以任意挑選。
其實仔細想想你會發現他打劫了不少家用電器的專賣店。
不過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重頭戲在下面。
第二招:趁熱打鐵招商,對口企業來幫忙
好的商業是競爭優勢但也是有紅利期的,必須抓緊時間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於是錢總,快速招商。招商政策是這樣的,每個代理交10萬元,送你10萬元的酒,另外隨便挑10萬元的汽車或者電器。
你賣給客戶必須是一比一搭配著賣,等你賣完,再按照10萬元的5%到10%給你返利。
而做生意的的一大精髓,就是「借」。上借天,下借地,中間借空氣。能合理利用手邊的一切資源,才是生意人最重要的能力。
於是錢總就找到了一個熟人開的培訓機構,由他的公司提供人員,幫助自己參加一場本省的酒業峰會。招待幾百名酒水經銷商。
劉總向這家培訓機構購買了100個培訓名額,如果自己的經銷商業績良好就獎勵一個作為內訓。這樣就等於幫培訓機構引流了100個精準客戶。
晚上吃飯的時候有50桌,錢總就派一個員工坐一桌,跟客戶吃完飯以後就聊招商模式,最後效果顯著。
第三招:換到超車無對手,現金流大於利潤
於是錢總這三個月時間就招收了500個代理商,網點布局基本完善。但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頭,大家肯定好奇,錢總成本是多少,他又是怎麼賺錢的呢?
他還是用老一套,買酒就送汽車電器。
大家知道汽車價錢很難講下來,電器利潤也不大。
問題是去汽車4S店買車,人家不送等價的酒;電器專賣店也不送;那大家只好去那裡問問價然後來錢總這裡買酒了。
另一個是錢總適當提高一些他的酒的價格,也能節省一些成本。
這樣錢總就可以直接避開競爭對手了,既把酒送出去了,還搶了4S店,電器店的生意,同行也不敢模仿,因為這一步誰也賺不了什麼錢,或者說它是個四不像,根本沒同行。
俗話說「小老闆賺差價,大老闆賺現金流。」
原來,錢總的客戶和代理商需要酒,必須先打款,然後錢總讓廠家生產,等廠家生產付貨,這些貨物發給代理商以後錢總才給錢;錢總買電器,汽車也是這樣,一個半月以後才給錢;深入思考一下,為什麼錢總可以這樣賺現金流,你卻不行呢?
【4】舉一反三
結果一年下來,錢總銷售額是5.76億,一個半月的現金流就是7200萬。
他一個賣酒的,可電器汽車的業績做得卻比那些4S店,電器專賣店還好。
如果錢總不跟這些廠家合作了,不送你的車子了。
廠家怎麼辦?
一個廠投資上千萬,沒銷量日常開支一點都沒有少,不合作只能虧本等死。
怎麼解決?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錢總最後竟然不花錢整合了幾家家電廠,做起了大股東,著實是不可思議啊!
用心想想,我們是不是也可以使用這種方法?
整合上下遊,跨界打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