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華人小夥靠外賣平臺成億萬富翁!這些逆勢突圍的例子值得學習!

2020-12-21 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12月15日電 題:疫情下,華人小夥靠外賣平臺成億萬富翁!這些逆勢突圍的例子值得學習!

  如今,海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

  近一年來,受疫情影響,大多數人的日子並不好過。有商家經營受限,有人收入受到影響,有留學生被迫暫停學業……

  但也有人將疫情轉化成機遇,實現逆勢突圍。

  近日,根據媒體報導,3位美國華人小夥,便是這樣的「黑馬」!

  根據紐約華人在線報導,一家由3名華人小夥創立的公司,近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交易首日股價就暴漲92%,不少摩拳擦掌的股民還沒來得及反應,就驚覺自己已經買不起了。

  而這3名年輕的華人,也在一夜之間集體變成了億萬富翁。

  這家公司是Door Dash外賣平臺,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由史丹福大學3名華人學生Tony Xu,StanleyTang,Andy Fang在2013年創立。

  疫情期間,不少人都下載了這款APP。正是他們在線點下的一單單美食,助力造就了市值713億美元的外賣帝國。

  我們常說所謂的「危機」,是危中有機。梳理一番,僑胞在疫情下「轉危為機」、逆勢而上的例子並不鮮見。

  通過創新形式、完善服務,不少商家變被動為主動,將本業轉型升級。

  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哈爾濱飯店疫情下拓展了送餐業務。他們同外賣平臺合作推出優惠活動,把外賣平臺給餐廳的宣傳冊以及自己製作的宣傳單貼在餐廳裡,並利用微信群和朋友圈推廣送餐服務。

  非常時期,為減少市民外出採購染疫的風險,加拿大多倫多不少華人超市都推出「網上街市」平臺並提供送貨服務,把新鮮食材和日用品直接送到顧客家中。

  受疫情影響,今年有不少服裝品牌「倒閉」。但不少華人服裝從業者及時調整業務比重,深耕電商發展,實現突圍。

  好萊塢獲獎時裝設計師王奇奇(KikiWang)因為及時將其團隊業務轉到線上,並引入新零售銷售模式,其服裝業務在疫情下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緊貼自己的老本行服裝設計,王奇奇從2015年涉足美國本土電商。2017年,她和中國國內公司合作上線了面向大眾的電商平臺「態度紅品」,「這一平臺主要做以紅色為主的大眾時尚消費品,希望把好萊塢時尚帶到平民之中。」

  如今,「態度紅品」電商平臺輻射範圍早已不局限於中國、美國。她介紹,疫情前,其團隊也在杜拜、法國和美國開店,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將高端時尚平民化。

圖為疫情籠罩下,紐約的時代廣場。

  今年疫情對服裝行業造成了很大衝擊。其團隊在疫情伊始便立即對業務作出調整:業務全部轉到線上為主,引入新零售商業模式。

  此外,因為疫情限制舉措,許多婚禮都無法舉辦,「態度紅品」順勢而為,與某直播平臺一起在全球範圍內舉辦了中式集體雲婚禮,為參與的新人們準備了傳統中式禮服,吸引了全球300萬觀眾線上參與,成為疫情中電商平臺服務消費者的一大有益嘗試。

  梳理多年的從業經驗,王奇奇總結道,做好電商一定要結合個人優勢和興趣,找準合作夥伴、選準賽道、做出特色,把消費者放在心上。

  疫情下,還有人因時而變,轉向全新「賽道」。

  據西班牙先鋒報消息,疫情下,口罩成為民眾重要的需求品。加泰隆尼亞一位溫州籍僑胞投資了200萬歐元,在當地建立了數條生產線。

  據介紹,這位僑胞靠餐飲業起家,目前從事進出口貿易。因為疫情,餐飲業和進出口貿易都受到很大影響。在他看到疫情期間當地口罩緊缺後,便產生了自己建廠生產口罩的想法。

  目前他的工廠一天能生產21.5萬隻口罩,等兩條新生產線建立後,日產量將會提高到60萬隻。

  在泰國從事旅遊業的陳王琳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介紹,為了對抗疫情對公司業務造成的衝擊,其公司也積極開展新的業務模式,比如讓公司員工網絡直播售賣榴槤,讓大家利用起微信朋友圈和抖音直播等平臺,賣泰國產品、房產等。

圖為陳王琳為公司考察挑選榴槤。陳王琳供圖。

  諸如此類,僑胞在疫情下逆勢突圍的例子還有很多。

  他們不畏時艱,勇於創新、積極探索,同時搶抓時機,靠著勇氣、膽識和智慧,實現對疫情下困境的「反擊」。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今年對海外僑胞而言是不同尋常的。好在,隨著新冠疫苗在多國陸續上市,抗疫也將迎來曙光。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我們相信,經此一「疫」,僑胞們定會苦盡甘來,未來的發展之路定會越走越寬廣。

  (素材來源:中國新聞網、中國僑網、紐約華人在線、西班牙先鋒報等,作者:馬秀秀)

相關焦點

  • 三個斯坦福華裔學生,送外賣成億萬富翁!一夜成名的背後,都是父母在...
    50%,也就是說,三位華人小夥撐起了美國外賣市場半邊天! 而這三名年輕的華人,也在一夜之間,集體變成了億萬富翁。由於不能出門,不少人都養成了「被迫宅家點外賣」的消費習慣。 三個小夥識時務,迅速順應市場、調整戰略,通過減免一半佣金,以及對新加入平臺商家免除佣金的方式,實現了新一輪增長! 疫情期間,美國很多行業凋零,唯獨DoorDash公司的業務在飛速增長!
  • 疫情下,美國外賣平臺高抽成犯眾怒
    從4月份開始,美國四大外賣平臺遭到反壟斷集體訴訟,矛頭直指其壟斷收取的10%至40%的抽成費用。多家餐館在社交媒體上呼籲用戶刪除這些外賣平臺,直接在餐廳官網上下單。團結就是力量,餐飲業不斷向政府施壓,終於收到成效。日前,紐約市議會投票決定,在緊急狀態時期,第三方服務機構提供餐飲外賣的費用上限為15%。
  • 歐洲時報評疫情下華商轉型:身處嚴冬 春意可期
    文章摘編如下:在疫情下的2020年,我們感受了生命的脆弱和堅強,也經歷了人情的冷暖與善良,更體會到了生活的顛簸和激蕩。因為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有的行業停滯,有的行業崩潰,有的行業重新洗牌……值得慶幸的是,在這場浩劫面前,人類沒有屈服沒有懦弱。經過一年的阻擊戰,我們依稀看到這場「戰疫」的曙光。
  • 送外賣送出百億身家,華人小夥造富神話驚了全美!中國模式海外「真...
    7年後,3個白手起家的華裔小夥坐擁百億身家,在30歲出頭的平均年齡,徹底實現了財務自由。外賣平臺可不止在中國「火」。隨著疫情下人們對「宅在家點餐」需求的增加,全美最大的外賣服務平臺DoorDash迅速崛起。
  • 疫情突襲 米斯特比薩聯手食亨逆勢增長
    然而你疫情之下,米斯特比薩聯手食亨卻實現了逆勢增長,營業額增長24.6%,淨收入增長20.2%,有效訂單量增長30.5%,單月淨收入突破800萬!米斯特比薩自1990年開創1號店開始,30年來堅持手工揉制篩盤烤制原則,採用低溫發酵的麵團,堅持採用現點現做的手工揉制方式,每一塊餅底都是由廚師們經過手工拍打77次,空中拋制而成。
  • 後疫情時代,山東企業如何逆勢「突圍」
    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什麼樣的衝擊?在應對過程中有哪些值得總結的經驗?對實現今年發展目標帶來怎樣的影響?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細胞」,本報青年記者在全省東中西部選擇了農業出口、高科技、傳統製造業等三種不同類型的企業,解剖麻雀,微觀感受,試圖回答以上問題。敬請關注。
  • 送外賣、上直播、開書店,世界讀書日看山東實體書店突圍疫情困局
    疫情期間,實體書店銷售額大幅下滑,甚至因此關門。這種情形下,阡陌卻做出這樣一個充滿勇氣的選擇。除了阡陌,山東還有很多書店成為疫情困局下的逆行者,藉助試水「外賣」、直播帶貨、發展文創等方式,熬過疫情的寒冬,煥發文化消費的新生機。
  • 順豐殺入外賣賽道,能靠To B業務突圍嗎?
    更重要的是,面對當前美團外賣平臺與商家屢次產生糾紛的佣金問題,豐食拿出的政策是「免費上線」,這或許也將為豐食的入場增發一張快速通行證。外賣賽道的競爭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已經形成了全新的畫風。據啟信寶顯示,美餐是企業級餐飲消費平臺,致力於為行業構建多元供給數位化團餐平臺。順豐員工的員工就餐卡接入了美餐的用餐管理系統,園區食堂就餐、在線訂餐和外出到餐廳用餐均使用卡片消費。不過目前,順豐豐食是在這類團餐服務基礎上,入局外賣業務,打通餐飲線上線下的最後一公裡。
  • 孫正義成為贏家:美版「外賣」也迎來春天,市值達到588億美元
    一兩次投資失敗對他來說都是人生小事,他的眼睛永遠盯著下一個風口。果真,在遭遇一連串失敗之後,孫正義又再次站了起來,一家美國公司的上市,讓他的名字再次在投資圈傳頌,使很多人嘆服,驚嘆他精準的投資眼光。在2020年的突發新冠疫情期間,幾乎所有行業都損失慘重,餐飲業更是哀聲遍地,一些經營很久的飯店,都在這次疫情期間倒閉,使很多老饕深感遺憾。
  • 74歲出獄再創業,種橙子成億萬富翁,褚時健憑啥能「東山再起」?
    種橙子成億萬富翁,褚時健憑啥能「東山再起」?褚時健,玉溪煙廠的廠長,後來因為貪汙受賄一家被判了刑,但是出於以後74歲的他毅然決然地開始了第二次創業。他和自己的妻子馬靜芬開始了種橙子的道路,並且收穫的了億萬的利潤,成了億萬富翁。一時名聲大噪。
  • 疫情下餐飲行業的救贖眾生相:海底撈逆勢開店百間 統一企業自熱...
    原標題:疫情下餐飲行業的救贖眾生相:海底撈逆勢開店百間,統一企業自熱米飯興起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2020年的世界經濟節奏
  • ...送出百億身家,華人小夥造富神話驚了全美!中國模式海外「真香」?
    7年後,3個白手起家的華裔小夥坐擁百億身家,在30歲出頭的平均年齡,徹底實現了財務自由。外賣平臺可不止在中國「火」。隨著疫情下人們對「宅在家點餐」需求的增加,全美最大的外賣服務平臺DoorDash迅速崛起。在11月13日提交IPO申請不到一個月後,12月9日,DoorDash即正式登陸紐交所,速度之快可見一斑。巨頭企業掛牌上市,免不了一場資本狂歡。
  • 財華洞察|資本的饕餮盛宴,中、美版「美團」如何突圍外賣江湖?
    JET是除了中國以外世界領先的線上外賣服務平臺,此交易讓JET進入美國的線上外賣市場。目前,Grubhub連接超過30萬餐廳,擁有2995.6萬活躍用戶,2020年前九個月的日均單量約為61.09萬(約合總單量1.67億),交易金額約63.08億美元。
  • 逆勢增長:美國哪些行業會在新冠疫情中受益?| 超級觀點
    這一消息令公司股票直線上漲,CEO Stephane Bancel也一下子擠入億萬富翁的行列。 電商,生鮮電商和外賣:疫情期間,可想而知,線下實體店遭殃,而電商迎來了一波高潮。下圖列出了電商銷售品類20年3月和19年3月的對比,除了意料之中的囤貨之外,你也可以從中看到美國人民隔離時期最為喜聞樂見的活動:做麵包,舉啞鈴,看電視,餵狗,拼拼圖...是不是天下大同呢?
  • 疫情時期非凡的使命:外賣小哥登上《時代周刊》封面
    新型冠狀病毒打破了2020年春節的節奏,完全料想不到這個春節不出門、不走親、不串門,國家十分重視此次疫情,迅速成立領導小組指揮防疫工作。疫情期間出現了很多平民英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群「外賣小哥」,他們也是平凡人。
  • 餐飲業與外賣平臺:唇齒相依抱團取暖
    「堂食全停了,整個2月份只能依靠外賣來做。」孖記士多負責人李彩君說,上線美團外賣平臺後,迅速增長的訂單量讓她有些意外,「現在堂食已經恢復,但外賣依然佔到一半的營業額。」 多地餐協「喊話」外賣平臺降費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於平穩,廣東餐飲行業正在有序復工。
  • 特殊時期下的外賣平臺,抽成有升有降,關鍵時刻看人品
    一個突發疫情影響所有人的心,整個國家都在積極參與這場打擊「疫情」的戰鬥。政府提倡家庭隔離,老百姓用足不出戶的方式為國家做貢獻,每天只能靠叫外賣的方式續命。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與此同時很多行業也遭受了巨大打擊。
  • 美團外賣2020商家沙龍成都站: 金牌講師面授 眾商家學習「餐飲新...
    為什麼同樣的菜品在堂食備受歡迎而外賣毫無起色?外賣用戶從哪來、如何吸引他們進店下單?用戶運營該怎麼做……這些困擾了許多餐飲商家、特別是正從線下餐飲轉型為線上外賣的餐飲商家的問題,在這場乾貨滿滿的沙龍中都得到了解答。10月29日,美團外賣2020商家沙龍全國行——成都站順利舉行。該活動由美團外賣學院主辦,在「美食之都」成都,沙龍吸引了眾多餐飲商家關注。
  • 疫情下速食品緊俏:方便麵、自熱小火鍋賣斷貨,股價逆勢大漲
    線下,超市貨架上被搶購一空,康師傅最不受歡迎的香菇雞肉麵也開始上演「綠色報復」。線上,京東的方便食品成交金額增長3.5倍;天貓方便速食整體銷量同比增速接近700%。資本市場上,相關概念股均呈現逆勢大漲的走勢。
  • 身在美國的華人親述,疫情衝擊下的真實美國
    根據國內媒體的報導,「新型冠狀病毒」在美國蔓延引起了美國普通民眾的恐慌情緒,超市長排大隊、民眾囤口罩、囤米、囤槍、囤衛生紙....成了這一情緒下的反應行為。但是,疫情下,美國民眾的生活真的是這樣嗎?疫情對當地華人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對此,好望角採訪了多位身在美國的華人,他們為我們分享了疫情下美國人的真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