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小夥用一把剪紙刀創業,作品亮眼被清華採購,收入令白領意外

2020-12-22 壹壹商業視界

根據某招聘網站的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的白領平均月薪是8829元,但是這個收入,卻被很多做小生意的個體戶輕鬆碾壓了。比如,老早之前,就爆出有在北京賣煎餅的阿姨,一個月可以賺3萬元,羨煞無數白領。而現在,一個很有想法的90後江蘇小夥,他放棄了原本在裝飾設計公司的白領工作,轉頭開始用一把剪紙刀創業,沒成想,一炮而紅,每月的收入頗高,令之前的白領同事們大跌眼球。

做剪紙生意的江蘇小夥名叫楊鑫,2013年才大學畢業,出於興趣愛好,他用業餘時間製作剪紙,並且還通過各類自媒體平臺推廣自己的作品,吸引了不少粉絲。在以前,剪紙這門藝術都是些上了年紀的叔叔阿姨來做,而現在,楊鑫的剪紙除了運用剪紙刀以外,還運用了圖片掃描、定向刻字等現代技術,從而青出於藍。楊鑫的作品有多牛?目前,清華、復旦等高校,每年都向他採購剪紙作為校慶、校際活動的贈品並在國內拿到了20多項藝術展覽獎項!

賣剪紙究竟賺不賺錢呢?又能賺多少錢呢?如果讀者們買過剪紙,可能會知道,便宜的剪紙,幾十塊錢就可以搞定,但昂貴的剪紙,報價不輸於昂貴的名畫和書法。你想,那些知名高校還有海外的用戶,採購的剪紙肯定是最有中國特色,品質最好的剪紙了。根據楊鑫自己的介紹,他創業後,也跟上時代步伐,開了網店。剪紙作品主要以人物肖像剪紙和婚慶創意喜字貼為主,另外就是報價較高的定製主題剪紙。「正常一個月3,4萬的銷售額是沒問題的,利潤嘛,反正比我打工時賺得多。」這樣的賺錢節奏,著實令許多白領感到意外了吧?

當然,創業維艱,此話不假。中國的剪紙人不少,憑什麼讓楊鑫這麼一個小年輕賺到錢?創業之初,楊鑫為了可以打出牌子,和創業夥伴參加了不少國內大賽。「做一件大作品很勞心費神,一個作品,要一鼓作氣剪裁3~4天,每天都要十小時,稍稍不注意,一個作品就廢了,還要推倒重來!」楊鑫頗為感慨的說道。

對於未來,楊鑫倒是思路很清晰。他曾離開家鄉多年,深知現在有很多人都是離鄉在外,尤其是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很多人都有濃濃的鄉愁。「我想著在一線城市開一家實體店,為客戶定製個性化的剪紙肖像,讓他們可以郵寄回家。最好,我還能有個自己的剪紙藝術館。」楊鑫滿懷憧憬地說道。

相關焦點

  • 小夥張建中的剪紙情緣
    小夥張建中的剪紙情緣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孟凡俊 徐喆)一把剪刀,幾張紅紙,指動剪裁,魚蟲花卉,躍然紙上,栩栩如生。這精雕細琢的剪紙作品,竟出自一個三十多歲的小夥兒之手,而且剪齡已有十七載。他就是我市玉田青年張建中。
  • 重慶小夥養了120000隻鵪鶉,收入讓白領羨慕,還有更大目標
    年輕的時候,他儘管有著一股子拼勁,做過銷售員、跑過出租,賣過啤酒,但是最終命運的轉折,還是發生在他決定返鄉創業,嘗試養殖鵪鶉的那一刻。年入百萬的收入,足以令白領羨慕不已,當然,這不是普通人可以輕易實現的,有土豪父母的富二代除外。而對於學歷不高,沒有什麼背景的盛成波而言,發現鵪鶉養殖的商機,也是偶然。「也是朋友介紹吧,發現鵪鶉從雛苗、生蛋周期很短,最多50天。
  • 90後剪紙男孩南宮偉「後浪」與傳統民俗文化藝術碰撞新火花
    自小喜歡繪畫的他對各種民間技藝頗感興趣,一次偶然間的「遛街」機會讓他愛上剪紙藝術,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並開始了藝術工作室的創業之路。藝術來源於生活,所以這個90後小夥喜歡在閒暇時間「遛街」,希望能在生活中充分汲取靈感,不斷創作出令人歡喜的藝術作品。
  • 一把剪刀剪出一座藝術館 象山鄉賢剪紙館開館
    象山縣委統戰部提供     中新網浙江新聞12月13日電(記者 林波)從入門的簡單窗花到複雜多變的人像,在「方寸」之間,在70年的剪紙歲月裡,謝才華靠著一把剪刀剪出了一座藝術館。  1944年出生的謝才華是浙江省級非遺項目——象山剪紙的代表性傳承人,同時也是中國剪紙藝術大師。
  • 諸城市剪紙藝術家劉桂英創作完成剪紙藝術作品《盡美故事》
    諸城市剪紙藝術家劉桂英剪紙藝術作品《盡美故事》歷時兩個月,於近日創作完成,將革命先輩、黨的一大代表王盡美用剪紙藝術形式記錄下來。一幅幅栩栩如生、生動逼真的作品躍然紙上,為即將到來的「七一」黨的生日獻上了一份厚禮。
  • 會寧剪紙:一把剪刀剪出錦繡乾坤
    「啊呀,我上學的時候都沒拿過獎,沒想到剪紙在全鄉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那張獎狀就是對我剪紙的肯定,我當時真得特別高興,以後的日子裡就更愛剪紙了。」談起第一份剪紙榮譽,田俊堂眉開眼笑。  在田俊堂看來,總是拿著老一輩人的樣板剪,沒新意。為了脫離剪紙樣板的束縛,他開始了自己的創新之路。
  • 春華剪紙:唯美剪紙的開拓者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一把剪刀或者一把刻刀,任憑誰也想不到,這簡單的工具竟然在顏色各異的紙片間進行著力與技巧的較量,冰冷的剪刀嗤嗤作響,紙屑飄落,宛如落紅。春華剪紙融合了裝飾圖案的點線面構成和中國畫線條的虛實、頓挫用筆的特點,具有剪紙本身的刀味和化感,富有豐富的表現力,揉入了不同流派的剪紙技巧,有鮮明的風格,構圖精巧,造型優美,文化底蘊深厚,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已成為平輿新一代的剪紙領軍者。
  • 燻紙老工藝面臨失傳 一盞油燈一把剪刀,複製剪紙藝術
    手拿一把剪刀,在一張白紙上往返穿梭,一會兒的工夫,一幅精美《老子出關》圖案就呈現在眼前。在一個普通木板上鋪平一張宣紙,用噴水壺均勻打溼後小心翼翼地將剪紙作品附上,再次用冷水將宣紙和作品打溼。「這樣可以使宣紙、剪紙花樣與木板相互黏合,不易脫落。」朱月嵐解釋道。
  • 掌握這五種基本的剪紙手法,你的剪紙作品也能美美噠
    剪紙這門工藝很容易學,一把剪刀,一張紙就可以開始學習,但是想要學精它,還需要不斷的鑽研和練習,只有不斷的打磨,才能出精品。初學剪紙者首先要熟悉剪刀的運用,從臨摹小幅作品開始入手,要一步一步、扎紮實實地從基礎開始學習,只有熟練地掌握了傳統剪紙的基本技藝,吸收名家之長,才能創作出優秀的剪紙作品。
  • 梁立穎:用剪紙圓你探元訪遼的前世追尋夢
    幾本古書,一盞清茶,在充盈著陽光的房間裡,梁立穎取出她的得意作品,細細地琢磨著。鮮明的紅紙上,一個個人物載歌載舞,栩栩如生。衣紋流暢,高髻精巧,所有的細節都在訴說著創作者靈巧的心思。梁立穎是國家一級美術教師,中國剪紙協會會員。
  • 江蘇揚州:老手藝助力新風尚 "垃圾分類"主題剪紙作品
    揚州剪紙大師章榮以「垃圾分類」為主題,創作出了一組剪紙作品。記者6月8日了解到,揚州剪紙大師章榮以「垃圾分類」為主題,創作出了一組剪紙作品。  談及創作的初衷,章榮告訴記者,平日裡他發現很多人對垃圾分類並不清楚,因此想到了用剪紙這種方式來形象展現垃圾分類知識,希望讓垃圾分類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 煙臺剪紙傳承人衣培娟:剪紙「魔術師」剪出精彩人生
    煙臺剪紙代表性傳承人衣培娟一把剪刀上下飛舞,一張彩紙千變萬化。近日,在煙臺市非物質文化體驗展現場,就有這樣一位剪紙「魔術師」,一張張彩紙在她的手中,時而變成活靈活現的小動物,時而變成花朵含苞欲放,讓人一看就愛不釋手。
  • 新春話舊俗|剪紙:銀刀紅紙中的新春
    韓靖剪紙《闔家團圓》       八百裡秦川,每家每戶都有擅剪紙制窗花的巧媳婦。       想像中,那些年輕的媳婦姑娘們由年長的婦人帶領著,擠在一張炕上,僅憑人手一把鉸布裁衣的剪刀和數打紅紙,就能把簡樸的窯洞點綴得喜氣洋洋。
  • 小夥用打火機剪頭髮了,顧客紛紛慕名前來,一天收入上萬元!
    小夥用打火機剪頭髮了,顧客紛紛慕名前來,一天收入上萬元!小夥用打火機剪頭髮,顧客紛紛慕名前來,一天收入上萬元,在菲律賓有一位小夥,他家中世世代代都是剪髮匠,而他也是從父親那裡得到了一種獨特的剪髮技術,那就是用火鉗剪頭。
  • 不用「剪」的剪紙藝術,小巧銳利的雕刀刻制,點染明快絢麗的色彩
    蔚縣剪紙不是「剪」,而是「刻」,它是以薄薄的宣紙為原料,拿小巧銳利的雕刀刻制,再點染明快絢麗的色彩而成,其基本製作工藝為:設計造型、薰樣、雕刻、染色。蔚縣剪紙以「陰刻」和「色彩點染」為主,故有「三分工七分染」之說。王老賞(1890(庚寅年)-1951(辛卯年)),河北省蔚縣南張莊村人,是中國著名的民間藝術師,也是蔚縣剪紙世術開宗立派的人物。
  • 老太太用小刀刻的剪紙,竟然是世界級非遺?
  • 紙戲陀羅用剪紙當衣服,中國剪紙如何在日本發揚光大
    或許,有人會說,剪紙藝術雖然好,可是,現如今能夠用到的機會並不多,最多也就是逢年過節或者是婚嫁喜事的時候要用,一般來說,大家都會去買現成的,尤其是城市人,喜歡自己親手剪紙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再加上精心研究一張新的剪紙花樣,要花費很多功夫,可是剪紙的作品,卻又相對來說,價格比較低廉,所以,很多人都開始轉行,不再從事剪紙行業,最多,只是將它當成是茶餘飯後的消遣娛樂而已。
  • 一紙築夢,民俗奇葩:談談剪紙藝術與收藏
    「小剪子,剪頭尖,百樣故事都能剪;上剪神,下剪仙,開花容易剪花難……」一把剪子,一張紅紙,刀口熟練酣暢地遊走於紙張間,紙屑如落葉般翩翩飄落,手指生花的片刻間,小至金榜題名、喜結連理,大至朗朗青天、繁茂盛世,躍然眼前。剪紙又稱刻紙,是流傳極廣的中國古老民間藝術之一。
  • 學藝10年,鄞州這位語文老師用刀剪傳情
    一把剪刀,一張紙,刀剪傳情表達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今天,鄞州區首南街道文化社區四時藝術館舉辦了一場屬於語文老師的剪紙展和公益剪紙體驗課。 從語文老師到剪紙名家,鍾公廟中學教師何賢順在近20年的語文教學生涯中,利用業餘時間從零基礎學起,把剪紙這項愛好變成了真正的藝術作品。 何賢順學藝10年,已是中國剪紙研究會會員、民協剪紙藝委會理事,有60多幅作品獲得全國各類大獎,並被各大博物館收藏。
  • 農婦剪紙40年,剪出「照片」效果,讓畫家汗顏
    但在長春有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婦,她卻仍然依靠自己逼真如照片效果的作品,引得了網友的關注和稱讚,而她的作品,竟然能讓畫家都感到汗顏,因為她的作品是——剪紙!當然,我們用文字總結李寶鳳的剪紙水平往往就這麼三言兩語可以說完,但對於李寶鳳來說,四十年的剪紙歷程有著多少的磨練,或許百萬長字的巨著也不足以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