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樓,香山飯店,中銀大廈哪一個建築物讓你為貝聿銘所傾倒

2020-12-09 口袋極簡文

折中主義建築是19世紀上半葉至20世紀初,在歐美一些國家流行的種建築風格。 折中主義強調「兼收並蓄」,要將以前所有風格的精華都集中起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建造出來的建築物往往「四不像」,更沒有自己的個性。巴黎歌劇院( Paris Opera, 1874年) 就是當時法國「折中主義」的代表。19世紀後期,巴黎美術學院建立起來,成為折中主義的老巢,促進了折中主義的傳播。到了現代,「折中主義」之火有愈燒愈旺之勢,磯崎新和貝聿銘就是其中的代表。

磯崎新

磯崎新

磯崎新,日本現代建築大師,與黑川紀章、安藤忠雄並稱日本建築界三傑。1931年,他出生在日本大分市。東京大學建築系畢業以後,他在丹下健三( Kenzo Tange)的帶領下繼續學習和工作。自20世紀60年代起,磯崎新一直引領著世界建築的先鋒潮流,被稱為「日本建築界的切-格瓦拉」。之後,其建築思想大約每隔十年就有一次大轉變。雖然與黑川紀章-一樣同為丹下健三的學生,磯崎新對新陳代謝主義並不熱衷。

面對現代派風格建築的困境,磯崎新選擇了一條折中的道路,把西方和日本的建元素融匯貫通,揉為一體,因此也有人評價他是個「手法主義」者。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他憑藉自己的經典作品水戶藝術館和筑波中心,登上「後現代主義建築大師」的寶座。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則更傾向於表現主義,但其後的作品越來越帶有未來主義色彩。

水戶藝術館

磯崎新的思想很尖銳,屢屢跟政府對立,因此他的許多設計項目都被拒之門外, 只能停留在設想階段。 在2002年上海雙年展上,磯崎新毫不客氣地給上海的建築評分為「B」,並且說上海只有建築,沒有藝術。在2004年青島「中國當代建築文化論壇」上,他又指出中國建築師效率高, 是因為用了盜版CAD。 磯崎新未完成的作品有很多, 《空中城市》 ( 1962年) 糅合了東方特色的鬥拱和西方的柱式,最為著名。

筑波中心

磯崎新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家,還是位思想家。在他看來, 「反建築史才是真正的建築史。建築有時間性,它會長久地存留於思想空間,成為部消融時間界限的建築史。閱讀這部建築史,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建築與社會的對應關係,也是了解現實建築的有益參照。」「未來的城市是一堆廢墟。」這些都是磯崎新的激烈宣言。

磯崎新空中城市

貝聿銘

貝聿銘

貝聿銘( 1917~ ),美籍華人,20世紀世界最成功的建築師之一,被稱為「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優秀的建築家」。1917年出生於廣東而成長於蘇州,17歲時遠渡重洋到美國求學,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

巴黎羅浮宮重建工程

31歲時貝聿銘辭去教師職務,接受美國房地產巨頭澤肯託夫的邀請,從事商業住房設計,之後成立了自己的設計公司。美國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大廳、約翰甘迺迪紀念圖書館、巴黎羅浮宮重建工程等都是其代表作品。這些建築被稱為是「充滿激情的幾何結構」,成為現代經典作品。

丹佛

他得到過無數榮譽,美國全國建築學院繼1979年向貝聿銘頒發了金質獎章之後,1982年推選他為「最佳大型非居住建築設計師」,1983年, 他獲得了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利茲建築獎。

約翰甘迺迪紀念圖書館

在貝聿銘的所有作品中,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大廳( East Building of National Gallery ofArt, 1978年)最令人驚嘆。美國前總統卡特曾經稱讚說:「這座建築物不僅是首都華盛頓和諧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眾生活與藝術之間日益增強聯繫的藝術象徵。」波士頓甘迺迪圖書館(J.F.K.Memorial Library,1964年)更被譽為美國建築史上最傑出的作品之一。丹佛的摩天大樓、紐約的議會中心,傾倒了無數的美國人。

紐約的議會中心

費城社交山大樓使貝聿銘獲得了「人民建築師」的稱號。貝聿銘的作品不僅遍布美國,而且分布於全世界。貝聿銘應法國總統密特朗邀請,完成羅浮宮的擴建設計( 1989年),「徵服了(對藝術要求非常苛刻的)巴黎」。

香港的中銀大廈

我國香港的中銀大廈( 1990年)、北京西山有名的香山飯店,也都是貝聿銘設計的。

香山飯店

相關焦點

  • 京志| 香山飯店與中銀總部,是貝聿銘先生留給北京的念想
    據央視新聞援引外媒的報導,當地時間5月16日,曾設計了羅浮宮玻璃金字塔、香港中銀大廈、蘇州博物館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先生出身蘇州名門,一生醉心於建築設計,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傑作。其中就包括北京的香山飯店和中國銀行總部大廈。
  • 貝聿銘設計的香山飯店 「粉絲」每周都來住
    &nbsp&nbsp&nbsp&nbsp貝聿銘設計的香山飯店 「粉絲」每周都來住&nbsp&nbsp&nbsp&nbsp5月16日,著名華裔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在美國逝世,享年102歲。
  • 當年被香港人炮轟,這位設計中銀大廈的世界級大師走了
    就是坐落在中環的中銀大廈!香港的地標性建築!從維港一眼望去,它絕對是顏值最高的那個!(圖源:網絡)可是,你知道嗎?就在昨天(5月16日),設計這棟中銀大廈的國際知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老人走了,享年102歲......
  • 貝聿銘與香山飯店
    北京也留有貝聿銘的經典作品——香山飯店,本報記者獨家採訪了香山飯店的建設者和同濟大學的教授,在他們的了解中,這是一位嚴謹、認真、傳遞出文化自信的華人建築師。   講述者:香山飯店建設者劉貴蘭   香山飯店連家具都有圖紙   北京香山飯店是貝聿銘在中國大陸留下的一座建築,也被他本人視為「經歷過最難的項目之一」。不同於其大多數的公共建築和文教建築,香山飯店不具備獨立的雕塑形態,而是具有強烈的「繪畫性」。
  • 貝聿銘個人簡歷_衛視頻道_鳳凰網
    貝聿銘對北京城市規劃提出過重要建議。他在北京香山飯店的設計中,努力探索一條把現代建築特徵與中國民族特色相統一的可行之路,為豐富中國新建築發展道路方面做了重要貢獻,為北京城市建設規划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996年6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貝聿銘駕鶴西去,他設計的香山飯店始終在他的心尖上
    貝聿銘駕鶴西去,他設計的香山飯店始終在他的心尖上貝聿銘以100多歲高齡離世,作為世界最偉大知名的建築設計師,留下了諸如羅浮宮金字塔、香港中銀大廈、蘇州博物館、京都美秀博物館等傳世名作。香山飯店是他為數不多的和餐飲有關的項目。貝聿銘說:「香山飯店在我的設計生涯中,佔有重要位置。我下的工夫,比在國外設計有的建築高出10倍。我們不能每有新建築都往外看,中國建築的根還在,還可以發芽。當然,光尋歷史的根是不夠的,還要現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東西,能用的東西,接到老根上去。」
  • 羅浮宮、香山飯店、蘇州博物館等這些超美地標,為了他一定要去打卡!
    駝姐相信許多駝粉曾驚嘆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的晶壁輝煌曾在香港的中銀大廈打卡拍照曾沉迷於北京香山飯店的巧思曾流連於蘇州博物館新館的江南意蘊不幸的是美國時間5月16日,大師貝聿銘隕落,享年102歲。斯人已去,作品餘芳。@新浪新聞客戶端貝聿銘被稱為「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曾獲得有「建築屆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建築獎。貝老曾言自己「以中國為根,長出西方的枝葉」。他遊刃有餘地遊走在中西文化之間,其設計在堅持現代主義風格的同時,往往帶有一絲東方詩意。
  • 貝聿銘的尋根之路——從香山飯店到蘇州博物館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法國羅浮宮的擴建等等,這些為他帶來聲望的作品都是同人們的期待有所距離的結果。香山飯店在國內受到的關注遠不如其在國際上的影響,這個作品甚至被認為是現代主義轉向的一個標誌,儘管貝聿銘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後現代主義的建築師。但香山飯店中表現出來的對地域文化的關注,顯然正是後現代所強調的特徵。
  • 貝聿銘百年| 他與北京香山飯店
    為新中國創造一種新的建築語言 20世紀70年代,中美建交後,貝聿銘懷著一腔報國熱情,回到故國。應中國政府的邀請,他接手設計香山飯店。他與兒子貝定中來到北京市西北離市區二十五英裡的香山。那裡原先是皇帝的狩獵場,風景如畫。是時,剛下過一場小雪,帶圍牆的園林覆蓋著一層薄雪,裡面涼亭、寶塔分布得錯落有致。
  • 貝聿銘:一個人可以有多厲害?
    1935年,年滿18歲的貝聿銘赴美留學,專修建築,先在賓州大學攻讀建築,後轉往麻省理工學院,1940年取得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學士學位,1946年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學位。他一生獲獎無數,諸多榮耀錦上添花。
  • 香港的這處景點——香港中銀大廈,你有去過嗎
    香港中銀大廈中銀大廈是中國銀行(香港)的總部,位於香港中西區中環花園道1號。於1985年4月18日動土啟造,由熊谷組總承建,在1989年竣工,8月取得入夥紙,1990年5月17日正式啟用。原址為美利樓。
  • 香山飯店落成時曾被批,貝聿銘:聽在我耳裡,就是表揚
    後來貝聿銘回憶稱:「算起來,這才是我對中國最大的貢獻。」當時,中國政府希望貝聿銘能為北京設計一座建築,並給了三塊北京城外的地供他挑選。貝聿銘考察了當時北京的建築,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中國建築走到了死胡同。他曾說:「現有的兩個方向,一是盲目仿古,一是全盤西化,哪一條都走不通……我想探索一下,中國傳統究竟是否還紮根於老百姓的生活中。
  • 貝聿銘的尋根之路——從香山飯店到蘇州博物館-虎嗅網
    香山飯店在國內受到的關注遠不如其在國際上的影響,這個作品甚至被認為是現代主義轉向的一個標誌,儘管貝聿銘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後現代主義的建築師。但香山飯店中表現出來的對地域文化的關注,顯然正是後現代所強調的特徵。當然,貝聿銘不會使用戲謔的手法,作品中一以貫之的是優雅和秩序。
  • 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曾建羅浮宮金字塔等
    因此,這座新建的香山飯店,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個內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驚人,但是愈看就愈會感到她輕妝淡抹的自然美。與過去設計的那些摩天大廈相比,香山飯店的規模不算大。但是貝聿銘說「香山飯店在我的設計生涯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國外設計有的建築高出十倍」。他還說「我們不能每有新建築都往外看,中國建築的根還在,還可以發芽。
  • 貝聿銘作品欣賞,懷念建築大師!
    3.蘇州博物館2003年—2006年中國,蘇州(新館)▼繼香山飯店、香港中銀大廈和北京中銀總部之後5.中銀大廈1989年中國,香港▼中銀大廈樓高70層,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桿的高度共有367.4其因此為1989年至1992年間香港及全亞洲最高的建築物。中銀大廈外型為稜柱狀,就像「節節高升」的竹筍一樣,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牆代表長城,則代表中國。結構上,整座建築物的拐角由四根加強混凝土柱支撐,有三角形框架將建築的壓力轉移到四個柱子上。其獨特外型設計因此讓它成為香港最矚目地標之一。
  • 香山飯店建設者追憶貝聿銘:飯店的每件家具都有圖紙
    這就是建築大師貝聿銘。「若要當建築師,得熱愛你要進入的這一行,而且成功之前必須熬很久。」這是貝聿銘曾對兒子說過的話。北京晚報記者獨家採訪了香山飯店的建設者和同濟大學的教授,在他們的了解中,這是一位嚴謹、認真、傳遞出文化自信的華人建築師。
  • 貝聿銘建築設計作品集——經典珍藏版
    (三)貝聿銘——國內作品集珍藏版作品一 中國北京香山飯店1982年:中國北京香山飯店。香山飯店是一座位於中國北京西山風景區香山公園內的四星級酒店,原址曾為香山慈幼院,飯店的建築和園林由美籍華裔建築設計師貝聿銘主持設計,1982年建成開業,1984年曾獲「美國建築學會榮譽獎」。香山飯店主體建築是一棟白色的現代主義樓房,飯店寬闊的常春廳大堂,採用玻璃屋頂,自然採光,使內庭成為光庭,乃是貝氏建築設計的特點之一。
  • 香港中銀大廈的風水之說,貝聿銘:詩意化的承認
    中國建築設計自古以來就有風水之說,到了近現代仍不例外,這種理念已經與中國傳統設計思想融為一體,這是與外國建築思想的一個明顯的區別,對於香港中銀大廈,大家都比較熟悉,它因其獨特的外表造型已經深深的印在香港人的心目中,是香港的標誌性建築。那麼這座建築有怎樣的設計理念呢?
  • 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優秀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後來他留美學習建築學,以超人的智慧多次完成複雜的設計任務,並在紐約開設了自己的建築設計事務所,又成立了「貝聿銘設計公司」,專門承擔工程的設計任務。  在美國的許多大城市中,都有貝聿銘的「作品」。他設計的波士頓甘迺迪圖書館,被譽為美國建築史上最傑出的作品之一。還有丹佛市的摩天大樓,紐約市的議會中心,也使很多人為之傾倒。費城社交山大樓的設計,使貝聿銘獲得了「人民建築師」的稱號。
  • 貝聿銘去世了,他在中國留下的4座建築都成為經典,你去過嗎?
    貝聿銘的一生可以說非常傳奇,他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為世界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建築史詩,其中在中國親自為之作的就有4座,現在都已經成為遊客津津樂道的旅遊景點,其設計的建築更是堪稱經典建築,你知道這4座建築都在哪裡嗎?你去過幾個景點?北京的第一座建築是著名的北京中國銀行總部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