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說過一句話:「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福報和災禍,都是人為的結果,一個人種下什麼因,就會得到什麼果。
種善因,得善果,如果經常種惡因,就會感召惡果,在佛家看來,這三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不要去做,看看你有沒有做過?
第一件事:殺、盜、淫。
殺生、偷盜、邪淫,在佛教看來,是最損陰德的三件事,在佛教的基礎戒律中,殺盜淫排在前三位,殺生、偷盜和邪淫的果報極其嚴重。
經常殺生,會得到十種果報,第一、冤家轉多,第二、見者不喜,第三、有情驚怖,第四、恆受苦惱,第五、常思殺業,第六、夢見憂苦,第七、臨終悔恨,第八、壽命短促,第九、心識愚昧,第十、死墮地獄。
佛經記載,謂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是名偷盜果報。
《華嚴經》上說,邪淫會有二種果報:一者、得醜惡妻婦,又不貞良。二者、為他所壞。
第二件事:妄語、兩舌、惡口。
這三件事在佛教看來,也是最損陰德的行為,我們除了身體上會造下殺盜淫的惡業,我們的嘴也會造下惡業,損耗陰德。
如果你經常說妄語、兩舌、惡口的話,就會感召惡果,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口是一切禍患之門,如果不能管住自己的嘴,來之不易的福報就會從你的嘴邊溜走。
我們每天所說的話,真正有用的很少,造下惡業的話卻很多,《吉祥經》上說:「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一個人若能經常說利益他人的善言善語,就會感召吉祥和好運。
第三件事:貪、嗔、痴。
我們除了身體和語言會損陰德、造惡業,就連我們的思想和意識也會造下惡業,感召惡果。佛教認為,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們一個不善的念頭,就會損耗陰德福報。
我們的意識,最容易造下貪、嗔、痴三種惡業,如果你的貪心太重,就無法感受的幸福,如果你的嗔恨心太重,就會火燒功德林,損耗陰德和福報,如果你愚昧無知,就無法感召光明,就會一直輪迴在痛苦當中,無法解脫。
要想積陰德,就別去做這三件損耗陰德的事情,這三件事做得越少,你的福報就越多。感恩閱讀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