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件事,既讓人心不清淨,又損陰德,儘量不要做了

2020-12-16 千面略懂先生

人間是苦海,眾生沉淪其中,遭受種種的苦厄煩惱。對於如何脫離苦海,佛家教導世人:「行善積德。」

多做好事,多結善緣,德就能越積越厚,越來越多的人感激自己,幫助自己,自己也就越來越有福。

陰德是指做好事不留名,這是播種在別人內心感恩的種子,在自己有難的時候才會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佛教認為,陰德積累的越多,播種的種子也就越多,幫助自己的人,自然也就越多,福報也就越大。因此,正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句話告訴我們,不求回報的付出才是生了清淨心,這樣才能夠做好事不留名,積陰德。陰德積累不易,一定不要輕易消耗,否則,人生再也沒有好運氣,尤其是這三件事,既讓人心不清淨,又損陰德,儘量不要做了。

01評論別人

許多人都喜歡對別人品頭論足,大多數人的評論,其實都帶有偏見,有點先入為主的行為。

以為別人以前什麼樣子,後來也是如此,完全不去想,人是會改變的,一直用偏見來看待別人,這是對人的不尊重。

生活中,許多的網絡噴子就是如此,他們在網上肆意的謾罵攻擊別人,給別人打上不好的標籤,無論別人何如努力和改變,都始終因為偏見,脫離不了被打上的標籤。有些人甚至通過造謠來污衊別人,妄語傷人。

佛陀說:「坐著別動,經常想你自己。」人總是去談論別人,而不能冷靜深刻地反省自己的錯誤。古人常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人都是在不斷的改變和成長的,很多事物也是如此,不能用以前來定性未來,自己在沒有完全了解這個人的時候,千萬不要輕易的去評論別人。

在什麼都不了解的情況下,對別人錯誤的評論,會讓別人蒙受不白之冤,自己的信譽也會受損,失去別人的信任。

相關焦點

  • 有損「陰德」的4件事,因果不饒人!看看你做過沒有?
    心越好、越慈悲的人,自然福報越大;心術不正、邪惡之人,就是天天燒高香、天天磕頭,也是徒勞。「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以下這折損「陰德」的4件事,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人心不清淨,感召來的都是衰運。戒除邪淫,人生自然吉祥順遂。二、殺生造惡業世界上最厲害的果報就是殺生。經曰: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善待眾生,其實就是善待我們自己;慈悲六道,亦是成就自己。
  • 一位高僧的告誡:這3件事有損陰德,你最好不要去做
    所謂陰德,是指做好事不留名,不被人知道。陰德是隱藏的德行,與陽善的公開行善是相反的。佛學上說: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由此可見,陰德比陽善更具有無量功德福報。不論你信不信佛,生而為人,應該要多積陰德,不要去做有損陰德的事。
  • 積「陰德」的10件事,若是做了3件以上,就要恭喜你了
    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積德一定要多積陰德,陽德是有漏之德,陰德是無漏之德。要想多積陰德,可以去做這十件事。《金剛經》上說:「菩薩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之事,做了有德之事,又不被人知道,就能積累陰德,惠及子孫。◆第一、不殺生。
  • 這四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一件也別做!
    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夠趨吉避兇,避禍得福,但因為不明白因果的道理,所以一旦獲得福報,就容易得意忘形;一旦遭遇災禍,又會怨天尤人。其實我們所有的境遇,都是由自己的心念言行所感召而來的,所以古人告訴我們:「行不不得,皆反求諸己」。下面這四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一件也沒有做過,如果做過,也要趕緊懺悔改過。
  • 損耗「陰德」的三件事,最好不要去做!
    種善因,得善果,如果經常種惡因,就會感召惡果,在佛家看來,這三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不要去做,看看你有沒有做過?第一件事:殺、盜、淫。殺生、偷盜、邪淫,在佛教看來,是最損陰德的三件事,在佛教的基礎戒律中,殺盜淫排在前三位,殺生、偷盜和邪淫的果報極其嚴重。
  • 佛說:這三件事最損陰德,千萬不要做了!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法認為,世間有三件事最損陰德,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了,否則容易種下惡因,招來惡果。第一件事:惡念。一個人每天所想的事,就決定了他會遇到什麼樣的事,如果經常存惡念,就會招來黴運,如果經常存善念,就會招來好運。世間有因果,真實不虛,善因得善果,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個小小的念頭,就足以讓你粉身碎骨,墮入惡道,也足以讓你功成名就,富貴平安。
  • 佛教:折損「陰德」的4件事,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凡行善而為人所知者,即為陽善;行善而不為人所知者,即為陰德」,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這是傳統文化讀物《了凡四訓》裡的話,一個人暗地裡偷偷行善,為不欲被人所稱讚,這樣的行為更有功德,更能得上天庇佑。我們說,一個人家財萬貫不算是福,陰德厚重才是福報無量。
  • 自古因果不饒人,3件損「陰德」的事,千萬不要做
    而往往陰德厚重的人,都是深信因果之人,廣結善緣,積攢陰德,福報後人。人生在世,難免會有委屈和辛酸。在佛家看來,這世上哪有什麼委屈,有的不過只是因果。佛家講究因果循環,而陰德厚重之人,絕不會做這三件事。佛家一般認為邪淫的事都是不好的事,不論任何一個人做了不好的事,就會受到因果的報應,而且對陰德損害很大,命運也不會好。比如夫妻之間,如果不做一些違背天地之理的,那就叫做正淫。如果是除了配偶之外的人,那便是邪淫。
  • 這10件事,會損陰德,儘量不要去做!
    末學雖然學佛多年,但實在愧為佛弟子,很多時候都不敢告訴別人自己學佛,唯恐辱沒了諸佛菩薩的名聲。最近經過深刻的自我反省,發現一個問題,就是以前只注重修善,而忽略了斷惡,更沒有在念頭上下功夫。下面分享的這十件事,非常損我們的陰德,願以此常常提醒自己,斷諸惡念,諸惡莫作。
  • 最損陰德的十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要懺悔了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十件事是最損陰德的,最好一件也不要去做,一旦做了福報就會被損耗掉,福報少時災禍就會出現。要想積陰德,這十件事千萬不要做。第一、廣結惡緣。佛教認為,世間因果真實不虛,人的命運其實就是因果不斷循環的鏈條,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我們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會種下一顆善惡之因。如果你相信因果,就會經常種下惡因,如果你不相信因果,認為惡因也會得到善果,有了這樣的想法很容易招來惡果。
  • 佛教:最積「陰德」的6件事,能做到3件以上,就要恭喜了!
    佛教裡常提到一個詞叫「陰德」,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與此相關的還有「陽德」,這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德行還要分「陰陽」?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其實所謂「陰陽」指的就是一個人行善或作惡是否為人所知。一個人做好事不留名,不圖回報,沒有任何功利心,這樣的人往往「陰德」比較厚重。
  • 佛教:這5件事,損人「陰德」,別再做了,因果不空!
    「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一個人行善做好事,如果帶著一定的功利心,想要得到世人的認可和讚譽,這種行善雖有福德,但功德未必很大,若是德行與事實不符,則必有災殃。但若一個人暗地裡偷偷做好事,而不欲為人所知,這樣「陰功」就會很大,會被善神天佑。
  • 易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件?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所以,多積陰德就是在不知不覺中在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做福報。一個人是否會得到福報,還是迎來災禍,其實都跟自己有關。如果經常做的是積陰德的事情,福報自然而來。如果做得是損陰德的事情,那麼災禍當然去找你了。《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想要積累自己的陰德,那麼損陰德的事情就不要做了。
  • 「最損陰德之事,一看便知」:這十件事,會招惹災禍!要提防
    多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福報和災禍其實都是自己行為的因果,如果你經常做損耗陰德的事,自然會招來災禍,如果你經常做積德積福的事,自然會收穫善果。有人說,一個人要想積累更多陰德,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去做損耗陰德的事情。文字覺得,「最損陰德之事,一看便知」:這十件事,會招惹災禍!要提防!
  • 有損陰德的6件事,儘量少做,看看你做過幾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要積陰德,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常用它來勸人行善,那究竟什麼是積陰德呢?陰德就是幫別人做了好事,卻不為人所知,是為別人好卻不掛在心上,生活中有不少事情是有損陰德的,看看你做過嗎?一、以惡先行
  • 佛教:「舉頭三尺有神明」,這5件損「陰德」的事,別再做了!
    何謂「陰德」?指一個人暗地裡做好事,而不為人所知,別人不知道,這種善的行為被上天記功,功德利益無邊。陰德大的人,善良敦厚,自有上天庇佑,福報無量。人這一生缺什麼,都不可缺福報,沒有福報,會過得很苦。「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以下這5件事,損人「陰德」,別再做了!一、不孝父母佛是出世間最大的福田,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佛說,若人恭敬孝順父母,其功德如同供養佛,孝順父母的功德和供養佛的功德一樣大。佛家常說一句話:堂上雙親你不孝,一心拜佛有何用?
  • 這三件損陰德的事,正在消耗你的福報!
    德有二十五種之多,我們今天來講陰德!積陰德歷來為古人所重視!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積陰德的人,雖然人們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上天不會虧待善心!留家財萬貫給子孫,不如留子孫無量陰德!佛家講求因緣,因緣和合,行善積德才是真正改善命運的良策。下面這些最損陰德的事,奉勸不要去做!
  • 佛說,這4件事最積陰德,你能做到幾件?
    提起「陰德」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它指的是暗中做的有德於人的好事。凡為善而欲為人知,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如果做了善事而刻意讓人知道,雖然也利益了他人,但是功利性太強,發心不純,可以享受世人的讚譽,但如果德不配位,容易引發禍事。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四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教宗義再多,歸結起來不外乎「因果」二字。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所謂「命運」,其實就是個人因果業力的顯現。一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感召來什麼樣的「果」報。佛法就是因果,信佛就是信因果,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信因果。因果,不論你信與不信,都如影隨形。「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敬畏因果,不造惡業,才能遠離諸災。
  • 自古因果不饒人,這3件有損陰德的事,斷不可為
    前段時日,我在途經一寺廟時,發現廟宇橫梁上寫了這麼一番話: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所幸在僧侶師父的解釋下我才明白了其中的含義,這句話是說做了好事為了讓別人知道那叫陽善,默默無聞的積德行善屬於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