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商聖範蠡,被後人尊稱財神的秘密在於懂得散財,其次才是財富

2020-12-10 探史新知

佛門裡頭講生財有大道,想要發財你就得布施!我們現在供的或許知道了解的財神版本有多個,但古時候供財神,主要指的就只有範蠡一個

財神的財布施經歷

吳越春秋:吳先是滅了越,越王勾踐是真的不容易啊!受盡恥辱,最後才成功復興,在歷史上來看一個國家亡了再復興,太少太少了!這是一個好例子,勾踐有兩個好幫手,一個文種,一個範蠡,這忠心耿耿的兩人。可是範蠡很聰明,範蠡知道勾踐這個人可以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國家有災難的時候他用你,言聽計從,國家復興之後,範蠡就告訴文種,我們要快點離開,不離開就會有災難來了!文種不相信,結果勾踐真的就賜了一把寶劍給文種,讓他自殺,後來範蠡就帶著西施逃走了!改名換姓叫陶朱公,做生意,做了幾年發財了,發了之後就把財布施,財散光了,從小生意再做起,做幾年又發了,一生三聚三散,所以中國供範蠡為財神是有道理的,你真正想發財就學他,財布施!佛說過「用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所謂的無畏,就是眾生有災難的時候,你全心全力幫助他,幫助他離苦得樂,免除這個災難,這就是無畏。別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特別是病苦的時候,你得真心實意的幫助人家!你修的這三種布施,你就得三種果報,得財富、得聰明智慧、得健康長壽;這三樣東西誰都要。不管你是哪國人,哪個族群的人,哪一種信仰的人,這些統統都是人們需要的。

財神影響後世的經商之道

範蠢的經商思想,不僅影響春秋列國,而且一直延續到後代及至今日。範蠡對物價漲跌應有一個合理幅度的主張及由此而提出由國家規定糧食價格的政策,被漢宣帝所仿效採用。因為這種由國家調控糧食價格的政策,有助於「農末俱利」,起到了穩定糧食價格、穩定人心、安定社會的作用。今天,在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大潮中,我們的許多經商者,不管是國營的,還是私營的,或是別的其它形式的,仍然在效仿他的經商理論。為了穩定和鼓勵農業生產,現在國家實行了糧棉油預定價格的政策,這無疑是起到發展農業生產,保障糧食供給,穩定民心、社會的作用。在有關副食品供應上,特別是肉類、蛋類等,實行了最高限價的政策,這樣既照顧到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又照顧到經營者的利益,促進了生產和經營的共同發展。捕捉信息,開發產品,優質服務,無不是為了在商戰中取勝。在商品的生產和經營中,提倡名牌戰略,目的是在吸引消費者的需求,以質取勝,達到獲利的目標。許多商場、賓館、酒樓,打折迎客戶,除了客觀因素外,也是一種"薄利多銷"的戰略。

隨著年代的久遠和故事的傳奇性,範蠡被後世奉為財神。在財神之中以範蠡和財富的關係最密切,生前即為富人的財神代表。進退得宜,不執著於名利的態度,以及出神入化的經營手法是其被奉為財神的重要因素。

財神經商戒律

陶朱公的經營智慧歷來為民間所敬仰,於是有許多經營致富術託與陶朱公名下。如《經商十八忌》:生意要勤快,切忌懶惰;價格要訂明,切忌含糊;用度要節儉,切忌奢華;賒帳要認人,切忌濫出;貨物要面驗,切忌濫入;出入要謹慎,切忌潦草;用人要方正,切忌歪斜;優劣要細分,切忌混淆;貨物要修整,切忌散漫;期限要約定,切忌馬虎;買賣要適時,切忌拖誤;錢財要明慎,切忌糊塗;臨事要盡責,切忌妄託;帳目要稽查,切忌懶怠;接納要謙和,切忌暴躁;立心要安靜,切忌粗糙;說話要規矩,切忌浮躁;十八忌多是為商家經驗之談,託名陶朱公,由此可見,他作為財神在民間商人心目中的智慧形象。範蠡一生艱苦創業,積金數萬;善於經營,善於理財,又能廣散錢財,故稱其為財神,這就理所當然了!

民間百姓信奉的財神,不僅是因其財富突出,更是因其具有為百姓謀求福祉的奉獻精神

相關焦點

  • 短片《財神範蠡的故事 》告訴你一個天大的秘密
    範蠡,是春秋末期的大政治家,有文財神、商聖之稱。範蠡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同時也是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他曾經「三致千金」三次散盡家財,又三次重新發家。範蠡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這樣的一個奇才,他的人生歷程是怎樣的呢?
  • 大道知行講堂|孫立群教授開講:一代商聖範蠡的經商之道
    在官場,他扭轉乾坤,讓瀕臨滅亡的國家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在情場,他與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的愛情故事,讓後人津津樂道;在商場,他三次成為首富,被尊為商聖、財神;……他,是範蠡,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奇人。司馬遷曾說「範蠡三遷,皆有榮名,名垂後世」。他曾輔佐越王勾踐報仇雪恥,完成了滅吳興越的大業,也曾在贏得一世功名後激流勇退,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後定居於定陶,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又三散家財,被人尊稱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是什麼樣的成長軌跡,讓範蠡擁有了治國平天下的社稷之才?
  • 財神商聖範蠡的遺憾
    在做生意人眼中那是財神,所以範蠡又被稱為文財神,論經商他有一套。在商聖中一般稱呼他為「陶朱公」。範蠡當然也是相當的厲害,他原是勾踐手下第一謀士和大將,從勾踐被吳國打敗開始,一直輔佐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最後滅亡吳國,使勾踐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而後功成身退,攜西施泛舟西湖,成為一方巨富。
  • 菏澤:大型歷史劇《商聖範蠡》即將啟動
    一代聖賢商聖範蠡輔佐越王勾踐興越滅吳,範蠡在巨大的名利面前十分清醒,他急流勇退,帶著愛侶西施和家人離開越國,來到齊國海邊,改名鴟夷子皮,從此成為一個商人。
  • 致富之道——商聖範蠡的經商智慧
    範蠡,字少伯,公元前517年到前448年,春秋時楚國南陽人,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深得老子「聖右介而不以責於人」的神髓。範蠡最廣為人知的是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
  • 範蠡:了不起的古代商人之民間財神
    提及範蠡,或許很多人一時想不起來,但是對於民間雕塑和木版年畫中的「財神」形象,對於新年初五「迎財神,接財神」傳統儀式我們再熟悉不過。這一「文財神」原始形象就來自於――範蠡。
  • 縱觀「文財神」範蠡傳奇一生,懂得這三句話,富貴福氣自然就來了
    」這是後人對範蠡的評價。很多人可能對範蠡不是很熟悉,範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助越王勾踐復國,後急流勇退,隱去。三次經商成為巨富,三次散財,到了陶,自稱陶朱公。天下人都稱讚陶朱公是最會做買賣的人。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尊之為文財神。
  • 9大財神就2人真做過生意,1人成了商聖,馮侖:範蠡把經商當打仗
    馮侖在《扛住就是本事》中對此頗有研究,說這九個財神裡,做官的是大多數,真正自己做過生意的,只有子貢和範蠡,其中尤以範蠡最為出名,被人尊稱為「商聖」。今天就重點說說這個範蠡。範蠡能當上財神,憑的是「生財有道」。
  • 範蠡為何能被後人尊稱為財神?一個小故事就看明白了
    在後人的評斷中,範蠡又被稱為「商聖」,顧名思義就是在做生意方面有自己的一套,而在如今的部分地區,範蠡更是直接被供奉為「財神」,其在商圈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至於如何會被尊稱為財神,從下面這個簡單的故事中或許可以窺見一斑。傳聞年輕時候的範蠡某次機緣巧合,曾來到南方的吳越之地。
  • 商聖範蠡:致富六種謀略,條條受益無窮
    這裡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古代商聖範蠡的經商六謀,現在我們先來說說商聖範蠡其人。 範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邵波,漢人,春秋時期楚國人(今河南淅川縣)。他是我國的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也是我國早期的商學理論家和楚學先驅。他們被後人譽為「商聖」和「財神」。 吳越爭霸,越國亡國。勾踐聽從了文種和範蠡的建議,為吳國做了三年的奴隸,後來在範蠡周旋迴到越國。
  • 範蠡:從「瘋子」到「財神
    於是,範蠡向齊王歸還相印,散盡家財,再次急流勇退。他這次向西南遷徙,來到「天下之中」的陶。沒過幾年,範蠡經商又成巨富,自號「陶朱公」。每一個名都有寓意,後人揣摩範蠡的起名「陶朱公」是借指自己是「逃誅公」?
  • 中國商界第一聖人:財神陶朱公範蠡之商道
    範蠡,南陽五聖之商聖,中國民間信奉的財神之一。春秋末期傑出政治家、軍事家、道家、經濟學家和商人,中國儒商、道商鼻祖。公元前536年生於宛地三戶邑(黃臺崗鎮三十裡屯村人),卒於公元前448年,終年88歲。
  • 道教財神之文財神範蠡簡介
    原標題:道教財神之文財神範蠡簡介 範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詳,春秋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實業家。後人尊稱「商聖」。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
  • 商聖,範蠡,的經商思維
    同時也是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被譽為一代,「商聖範蠡」。商聖,範蠡的經商思維。一,預測行情,窺其失機。春秋末期自由經營的私商興起,可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在當時複雜多變的市場形勢下,要想獲利賺錢,就必順重視市場的變化,揣度商品的供求和價格的變化。以便採取有針對性的對策。
  • 細數5位財神:範蠡19年存2300億,子貢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財神範蠡 範蠡人稱商聖,自號陶朱公,後人尊稱為「財神」,也正是每年大年初五大家都會轉發,但永遠不會得不到回應的那個男人! 春秋時期,越王臥薪嘗膽,範蠡助其滅吳興越。後來,範蠡曾三次經商成巨富,並三散家財捐助大眾,後人稱之為「三散三聚」: 範蠡幫助勾踐復國滅吳之後辭書一封,放棄高官厚祿,只裝少量珠寶,乘舟遠行,一去不返,這是第一次散家財。
  • 其實財神的原身是範蠡
    其實財神的原身是範蠡!中國以前商人拜的財神是範蠡。範蠡,是春秋末期的大政治家,有文財神,商聖之稱。範蠡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同時也是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他經商有道,富可敵國,人稱「陶朱公」。他曾經「三致千金」三次散盡家財,又三次重新發家。範蠡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這樣的一個奇才,他的人生歷程是怎樣的呢?
  • 商聖範蠡:春秋時期的一代能人 堪稱把話術運用到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商聖範蠡:春秋時期的一代能人 堪稱把話術運用到 中國古代商人的精明,不僅在善於奇貨可居、買低賣高上面,還有能說會道,而能說會道背後蘊含的實際上是極高的人生處世大智慧。在中國古代商人中,除了呂不韋、沈萬三,最 的莫過於一代商聖陶朱公範蠡。
  • 「文財神」範蠡這幾點從商經驗,學會自己可創業掙錢
    當前國家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強調「讓人們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精神追求和自身價值」。特別鼓勵年輕人大學畢業後自主創業,但眾所周知創業是冒著很大風險的,錢並不好整,行業並不好選,事情並不好幹。
  • 範蠡死前,留下1句話,如果白起、韓信、嶽飛讀懂了,就不會冤死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商人,如範蠡、呂不韋、沈萬三、胡雪巖等,他們腰纏萬貫,富可敵國。在這眾多商人中,範蠡的成就是非常高,他不僅幫助越王勾踐復國,還能急流勇退,明哲保身,他把「生意經」已經念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因此他被後人尊稱為「商聖」,更被人尊奉為「財神」。
  • 中華財商文化——商聖範蠡
    下面,廣財教育的少兒財商指導師將給大家帶來《少兒財商金融教育百科全書》第一章中華財商文化第三節,商聖範蠡的故事。商聖範蠡1、生平眾所周知,春秋時越國大夫範蠡是一個大奇商,擔任謀臣幫助越國滅吳國後,棄政北上成為一代巨商,其先政後商的明智之舉一直為後人所稱頌和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