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試驗無人機「蜂群」 中國新系統具抗衡實力

2020-12-18 環球軍事

「淹沒」戰場的「群化」武器

張乃千雷子乾

從高級母艦「星靈艦」中發射出如同蜂群一般的小型無人機鋪天蓋地,瞬間「淹沒」戰場。這個曾經在遊戲《星際爭霸》中讓人激動不已的場景如今已變現實。日前有消息稱,美軍成功使用3架F-18「大黃蜂」戰鬥機在空中釋放了多達103架「山鶉」微型偵察無人機「蜂群」,可連續飛行半小時之久,能自主執行情報搜集和監控任務。

「蜂群」無人機的構想來源於生物群體行為。此次「放飛」意味著這種仿生群化武器即將發展成熟走上戰場。未來作戰,所面對的很可能不再是有血有肉的士兵,而是成群結隊的群化武器系統。

「蜂群」無人機等群化武器的原理就是基於「集群智能」的協同控制。美軍此次釋放的「蜂群」無人機並非是由哪個「養蜂人」具體控制,更沒有自己的「蜂王」,它們依靠一個共享的分布式大腦進行決策,並像大自然中的蜂群一樣適應彼此。每個「山鶉」無人機都具備較高的人工智慧,可實現集體任務呼應、自適應飛行甚至是自愈能力。預計新一代「蜂群」無人機體積將更小,續航能力和飛行穩定性更強。美軍單次投放的「小目標」超過1000架。

群化武器日益成為新軍事變革的核心技術之一。美國海軍日前推出的群體無人突擊艇系統,同樣可自主感知戰場態勢並對敵方發動群體性攻擊。

更為重要的是,以目前號稱「反導系統終結者」的 S-400防空飛彈為例,面對「千軍萬馬」般淹沒戰場的群化武器系統也會顯得力不從心。由於個體的成本較低,群化武器系統可充分利用數量上的巨大優勢,通過密切配合,使「天羅地網」防禦體系下的小部分作戰個體成為「漏網之魚」,進而繼續對重要目標開展攻擊。

群化武器系統成本低、可擴展性好、穩定性和作戰效費比高,甚至將成為未來戰爭結局的「改寫者」。敵方為應對大量群化武器動輒就要耗費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成本來進行防禦。這將為擁有群化武器的一方帶來顯著的成本優勢。

雖然目前美軍發射的「蜂群」無人機還不能用於攻擊,但其發展前景無限寬廣。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正在開展的「小精靈」項目,旨在研製一種可回收的偵察和電子戰無人機「蜂群」,可通過切斷通信、破壞數據網絡、幹擾飛彈防禦系統等方式擊潰敵人。此外,「蜂群」無人機還可用於迷惑敵方防空系統、高精度搜索目標和戰場救援等多樣化作戰任務。

如此一來,大規模來襲的「蜂群」豈不是成了一個誰都不敢捅的「馬蜂窩」?未必!「蜂群」再怎麼具備高度的「擬蜂性」,也是一群依靠電路工作和電池供電的電子設備。俄羅斯藉助電磁攻擊方式正在研製的反「蜂群」無人機武器,可癱瘓無人機上的所有電子元器件,並切斷無人機與控制中心的通信,最終使其失控而全軍覆沒。

要想阻止一個「蜂群」,只需再來一個「蜂群」就好。這場圍繞群化武器的技術競賽剛剛起跑。我國在珠海航展上公開展示的固定翼無人機集群試驗系統,具備了與「蜂群」無人機相抗衡的實力。同時,「蜂群」無人機在執行任務過程中,消耗電量高,如何實現小重量小體積高能量的無人機能量配備,目前仍是限制其大規模應用的一個重要問題。

相關焦點

  • 為對付解放軍,印度加快研發「蜂群」無人機作戰系統,能有用嗎?
    為了應對中國部署在邊境先進武器,印軍做了一個決定:加快研發空射版「蜂群」無人機系統。印度人連無人機都沒整明白,就跑去研究無人機「蜂群」作戰系統了,真的假的?
  • 印軍首次展示無人機蜂群系統!印媒:為戰勝中國防空系統加緊研發
    據印度《經濟時報》網報導,當地時間1月15日,印度迎來第73個建軍節,在首都新德裡舉行的閱兵式上,印度首次展示了一種進攻型無人機蜂群系統。印媒稱,此次展示的無人機蜂群系統由75架無人機組成,可以執行自主識別和攻擊目標的自殺任務。
  • 九連敗:美軍「無人機航母」項目搞砸鍋,只差幾英寸就成功了
    近期,美軍實在是太倒黴了,不僅羅斯福號航母上的一名水兵莫名奇妙的跳海了,而且美軍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規劃的「無人機航母」項目遭遇了重大挫折,在近日進行的無人機回試驗中接連遭遇九次失敗。在去年11月,美軍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在猶他州杜格威試驗場時,第一次從C-130A運輸機上發射X-61A「小精靈」無人機,結果完成了長達兩小時的飛行試驗,但在最後的回收階段出現了一些失誤,造成無人機墜毀。
  • 和中國針鋒相對?美國研製自殺無人機蜂群,中科院:有膽你就來
    圖片源自網絡據悉,美軍特種部隊已經裝備「摺疊刀片」小型遊蕩無人機,但其不具備集群飛行能力。美國無人機蜂群研發過程據了解,民用無人機集群飛行表演通常使用WIFI進行通信,使用差分GPS技術進行精確定位,而這些技術無法滿足軍用無人機的抗幹擾、高可靠性要求。
  • 美軍蜂群彈藥測試成功 將顛覆戰爭規則
    「金帳汗國」的小直徑炸彈飛行演示是網絡協同武器系統道路上的重要一步,」美國空軍實驗室轉型能力辦公室主任Chris Ristich說。「第一個任務的完成為進一步發展和向作戰人員過渡奠定了基礎。」CSDB似乎是GBU-39B/B雷射小直徑炸彈(LSDB)的改裝型GUB-53,該武器的雷射導引頭被「金帳汗國」技術的新導引頭部分取代。
  • 英國皇家空軍將在4月成立無人機蜂群中隊
    據美國《空軍技術》網站1月13日報導,英國皇家空軍將在2020年4月1日組建216試驗中隊,以進一步發展蜂群技術並把這種作戰能力引入部隊。
  • 印度準備大力發展蜂群無人機?
    導讀:根據一些印度媒體的消息,為了對付中印邊境部署的防空力量,印度又想出「新招」,決定發展本國的蜂群無人機系統。不過,有國外網站作者指出,如果印度真的打算在蜂群無人機方面同中國競爭的話,預示著未來印度要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類裝備的一些方面,中國甚至已經走在了美國的前面。同普通戰鬥機相比無人機有多項優勢據了解,印度國防企業目前正考慮使用印度空軍的「美洲豹」攻擊機攜帶並發射多達24架自殺式無人機襲擊敵方領土內的目標。
  • 《天使陷落》智能無人機「蜂群」未來天空的王者
    2018年1月8日,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某基地來了一群不速之客,13架攻擊型無人機蜂擁而至,攻擊基地的目標,其中9架突破外圍防區飛進赫梅米姆空軍基地,另外3架架飛進了塔爾圖斯港海軍基地進行了攻擊,俄羅斯的防空系統立即啟動,電子部隊成功控制了6架無人機,還有7架無人機則被晝夜執勤的「鎧甲-S」防空系統擊落,基地損失不大,這小規模的襲擊,無人機的也比較低端,沒有智能化集群控制也沒有相應的電子對抗能力
  • 美軍「無人機母艦」試驗遭9連敗,電影中的空天母艦終是泡影?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加之"無人機"技術越發成熟,逐漸被運用於多個領域後,美軍再次看到了希望,認為未來"空天母艦"的實現,將依託於無人機技術之上。於是在2018年5月份時,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又再次表明,有將科幻電影《復仇者聯盟》中的"空天母艦"變為現實的想法。
  • 解碼無人作戰「蜂群戰術」
    在9月底爆發的納卡衝突中,雙方開戰後的24小時內,亞塞拜然運用智能無人機「蜂群戰術」,對亞美尼亞的地面裝甲部隊造成重大毀傷。  「蜂群戰術」已不是新詞,但在智能化裝備日新月異的當下,升級版的無人作戰「蜂群戰術」具有了新的內涵和看點,也體現著大國博弈的新特點。
  • 九連敗,美軍無人機母艦遭遇滑鐵盧,俄羅斯專家:多向中國學學?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於12月12日報導,美國高級研究計劃局所規劃的「無人機航母」項目遭到了重大的挫折,而且無人機的回收過程中遭到了九連敗的下場。其實,說到這個項目,其中就是把運輸機當成了無人機的空中投放平臺,並進行大量的釋放和回收。這也是傳說中的無人機蜂群戰術。
  • 太難了:美軍空天母艦玩了近90年,新試驗依舊「九連跪」
    【話說軍世】說到航空母艦,這是目前海軍中最大也是最為核心的戰艦,而「空天母艦」項目,其實提出的時間也很長了,不過實際上迄今為止,還一直都沒有實現,雖然在電影《復仇者聯盟》和《美國隊長2》中都曾經有巨大的空天母艦登場,不過除去特效的「加成」,目前的現實是,美軍空天母艦項目試驗的「九連跪
  • 無人機蜂群定性為「準核武器」被禁用?一個炮連可殲滅一個裝甲師
    在電影《天使陷落》裡,有一個無人機蜂群發動大規模自殺攻擊的場面,這種武器高度的智能化和強大的威力,極具震撼力。儘管這些都是電影的虛構,但實際中的無人機蜂群技術卻已經日臻成熟,開始走上了戰場。 與此同時,美國智庫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類似的這種攻擊無人機「蜂群」在未來很可能被定性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因此,很可能在國際法中被限制使用,甚至類似核武器一樣被禁用。
  • 上百架無人機「蜂群」升空,防空飛彈乾瞪眼!誰能反制無人機?
    土耳其製造的TB-2中型無人機在利比亞、納卡戰場上能打掉多輛裝有雷達和光電探測系統的俄制「鎧甲」S1機動式防空系統,原因就在於「鎧甲」S1很難及時探測到無人機,結果「獵人」屢屢變成了「獵物」。高炮對無人機的攔截概率低,飛彈攔截的費效比低,而且還都不適於對付無人機「蜂群」。比如我們經常聽到,一個防空飛彈單元能同時對付8~10個空中目標,但一個由20架無人機組成的「蜂群」能輕鬆「嗆死」一個防空飛彈單元。
  • 美國研製「空天母艦」受挫,連續9次回收無人機失敗,但不可小覷
    這套回收系統在地面的理論設計和測試中都十分令人滿意,但真實飛行中的空氣動力學往往會更加複雜,容易出現預料之外的問題,而此次試驗中"小精靈"無人機倒是成功飛到了C-130A的尾部並維持住了飛行姿態,卻一直都連不上對接裝置,最終只能用備用降落傘降落。
  • 2019年國外先進軍用無人機研究進展
    DARPA研究無人機蜂群平臺和空中發射回收技術的小精靈項目2月初對發射回收系統開展飛行了試驗,並計劃於4月在利爾噴氣飛機上試驗無人機航電系統以及在夏天開展無人機的第一次飛行試驗,但上述兩次試驗目前未見報導。DARPA將於2020年1月進行無人機蜂群空中發射回收演示驗證,計劃在30 min內用C-130回收4架小精靈無人機。
  • 有多畏懼中國「無人機蜂群」?印度做出一決定,花8.8億,用時4年
    中國無人機蜂群系統中國作為無人機領域的大國之一,不管是在後勤運輸上,還是在前方戰鬥上,都讓隔壁的眼饞。尤其中國「無人機蜂群」,於是隔壁就決定「雄起」,「魔改」歐洲戰鬥機。那麼印度究竟有多畏懼中國「無人機蜂群」?據《經濟時報》最新報導稱:為未來應對中國強大的無人機蜂群系統,印度決定跟進步伐,加快開發類似無人機系統,而印度的人工智慧機構已經受命,為這架無人機研發相關的AI功能。
  • 美軍無人機母艦項目遭遇九連敗 每次對接都失之交臂
    美國《防務新聞》12日稱,美軍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規劃的「無人機母艦」項目遭遇重大挫折,在近日進行的無人機回收試驗中接連九次失敗。 報導稱,該項目計劃使用運輸機作為無人機的空中運輸母艦,通過大批量投放和回收無人機,實現對敵目標的「智能蜂群」攻擊或偵察。
  • 10米低空掠過薩德系統,神秘無人機騷擾美軍關島!背後黑手是誰?
    有猜測認為美國這一安插在西太的重要反導設施,在戰時不僅有可能遭到飛彈的毀滅性打擊,甚至在戰前就有可能被蜂群無人機所摧毀。無人機一般是在聚光燈亮著的情況下出現,然後燈光熄滅消失,只是在片刻之後,在聚光燈打開的情況下又重新出現在另一邊,這讓目擊它的人感到不安。美軍基地人員一直在努力識別、追蹤和追查這架神秘的無人機,但似乎並不成功。
  • 美國智囊驚呼中國匈奴王回歸!中國119架無人機集群為何令西方如此...
    固定翼無人機的集群飛行能力,代表著未來無人機應用的重要方向,也是智能無人系統「改變遊戲規則」的體現。該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短短兩年內,中美四次刷新無人機集群飛行的規模。 今年6月,中國電科宣布已成功完成119架固定翼無人機集群飛行試驗,刷新2016年67架固定翼無人機集群試驗紀錄――在智能無人集群方面實現又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