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幻電影中,既能搭載戰鬥機又能裝備各類天基武器的"空天母艦"無疑是最吸引觀眾眼球的亮點之一,一直以來人類也為實現空天母艦做出了不少努力。雖然電影中的空天母艦暫時只能是個美好的願望,但以運輸機為平臺,小型無人機作為載機的簡易版"空天母艦"倒是切實可行的想法,儘管被稱作"簡易版",但其研發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卻一點不簡單。
(電影中的神盾局空天航母)
據美國《防務新聞》12月12日報導,美軍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的"無人機母艦"計劃再次遇到技術問題,在無人機的回收階段接連9次失敗,據報導C-130A運輸機在使用機械臂回收X-61A"小精靈"無人機時每次都以"幾英寸的微小距離"失之交臂。
這也並不是"無人機母艦"第一次遇到技術問題,在2019年11月的測試中,X-61A"小精靈"經C-130A發射並進行了2個小時的正常飛行後在回收階段墜毀;2020年7月份4架"小精靈"無人機再次於回收階段因降落傘故障墜毀,一年之內連續2次墜毀,最近的測試中仍然沒有高效、安全地回收無人機。
(X-61A"小精靈"無人機)
"無人機母艦"回收無人機的方式和空中加油類似,需要回收的"小精靈"無人機會飛到C-130A的尾部,以相同的速度飛行保持相對靜止並維持住穩定的飛行姿態,隨後C-130A會從尾部伸出一隻機械臂,機械臂上連接的纜繩會去捕捉"小精靈"無人機。這套回收系統在地面的理論設計和測試中都十分令人滿意,但真實飛行中的空氣動力學往往會更加複雜,容易出現預料之外的問題,而此次試驗中"小精靈"無人機倒是成功飛到了C-130A的尾部並維持住了飛行姿態,卻一直都連不上對接裝置,最終只能用備用降落傘降落。
(回收階段的X-61A"小精靈"無人機)
當前階段"無人機母艦"的回收系統可靠性仍然不足,這是限制其應用的一大難點,而且安全、高效地回收無人機只是最低要求,繼續加強回收系統在惡劣氣象環境的可靠性,以實現24小時全天候作戰才能夠適應複雜的戰場環境。在2021年上半年,DAPRA將再次對"無人機母艦"進行試驗,目標為在30分鐘內發射4個X-61A"小精靈"並成功回收。
(雖然美軍無人機母艦的試驗接連失敗,但是仍然不可小覷)
雖然"無人機母艦"還面臨著比較難以克服的技術問題,但其前景卻是非常廣闊的,經過有人機平臺調度指揮的無人機可以形成協同作戰的"無人機蜂群",可以利用無人機體積小、隱蔽性高的特點躲過敵方防空系統發動攻擊,"蜂群"戰術中大量同時發動攻擊的無人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敵方的快速反應能力,而這種廉價的無人機即便是發動一次性的自殺式攻擊也不會浪費,納卡衝突已經證明了無人機的潛力,即便是應對防空體系完備的同等實力對手,無人機仍然是極具效費比的選擇。
除了發動打擊,"蜂群"還可以發揮靈活的特點為地面部隊進行補給,雖然目前"蜂群戰術"中使用的小型無人機載荷量很低,但通過"少食多餐"的方式彌補載荷的不足依然可以起到傳統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發揮不了的作用。今年9月份的一次演習中,西藏高原地區解放軍模擬了在車隊遇阻情況下,使用無人機"蜂群"完成後勤保障的科目,同樣也展示出了"蜂群"在後勤方面的潛力。在一些汽車上不去、飛機不能降落的複雜地形下,就可以出動"蜂群"為地面部隊快速進行補給,而且使用隱蔽、靈活的小型無人機也可以降低被敵人伏擊後勤保障部隊的風險。
(無人機"蜂群"為高原戰士們提供了堅實的後勤保障)
在可預見的未來,"無人機母艦"和無人機"蜂群"將會愈發完善,在國際範圍內普及也是大勢所趨,有人/無人作戰平臺的交互協同也將成為未來戰爭的主要形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