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富不回鄉,男不辦三」,說的是啥意思?你發財以後,會回農村老家嗎?
在農村裡,流傳了許許多多的農村老話,而這些農村老話千姿百態、形式各異,有關於生活經驗的、有關於氣象的、有關於相術的、還有關於節氣的等等。而正是這些農村俗語,就像一個農村小夜曲一樣,把農村裡的人文物事點綴的有滋有味。
因此來說,這些農村老話不僅給予我們生活經驗,而且還是特別有趣的。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句農村老話:「富不回鄉,男不辦三」,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啥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如果發財後會不會回農村老家呢?李子來回答:
「富不回鄉」的意思:
一些人在富裕之後還是挺願意回鄉呢,而會鄉的目的就是想證明什麼。而前幾天我看到一個段子,說:有人在城裡賺了幾個錢,又買了名牌小車和包包,但是他回村的時候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錢,就在村口故意的把車開到溝裡,然後回村找人幫忙。就這樣,全村的人都知道這小子發家了、有錢又抽好煙,而這人也極大的獲得了虛榮感,所以來說這就是回鄉的好處。
那麼為什麼老祖宗認為「富不回鄉」呢:
俗話說得好:「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而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如果人富裕了,就算你住在深山老林裡都有人知道的。因為這人一旦富裕之後,一些窮的親戚朋友、左鄰右舍的都想法佔富人的光。也正是如此原因,一些富人也是不堪騷擾,就算是有錢了也不會自己的故鄉去住。
別的咱們先不說,就拿大衣哥來說吧:在大衣哥成名之前,村裡很多人都是認為大衣哥不學無術,並刻意疏遠他。但是在大衣哥成名之後,並沒有生活在城市裡,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可是當大衣哥榮歸故裡後,麻煩事卻是接連不斷了:首先,一些親朋好友跟大衣哥借錢,借了錢之後並沒有打算還他。其次,一些人利用大衣哥的流量去拍視頻,然後拿到網絡上曝光去賺錢。其三,還有一些喝醉了酒的人對大衣哥的門用腳踹個不停。
而這三條中的任何一條,就讓普通人承受不住,辛虧大衣哥還是非常善良的,否則的話一些富人早就忍耐不住而搬家了。因此來說,這「富不還鄉」還是有道理的。
「男不辦三」的意思:
而這句話完整的俗語是:「男不辦三,女不辦四」。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作為一個男人來說,不要辦30歲的生日宴會,而女人則不要辦40歲的生日宴會。
現在我們也常常看到一些二三十的年輕人,動輒就舉行自己的生日宴會,而這宴會的隆重程度,就和結婚一樣。但是在年輕人的宴會上,一些農村老人也是深惡痛絕的。
而說到這裡我們年輕人也是比較納悶了,為什麼老祖宗認為「男不辦三」呢:
首先來說:而老祖宗認為,男人過生日的時候是以五十歲為界限的。一般來說人到了五十歲叫做「過生日」,五十歲以後才是名正言順的「做壽」。六十歲稱為「祝壽」,而六十九歲則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
所以人到了五十歲以後,在過生日的時候都是晚輩被長輩過得;而小孩過生日,則是長輩給晚輩過得。而男人在三十歲的時候,如果去過這個生日自然是不倫不類的、很尷尬極了,到底是長輩給晚輩過生日呢,還是晚輩給長輩過生日呢?
其次來說:俗話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而人在三十的時候,正是而立之年,也是闖蕩事業的最佳時機。
如果這時候男人由於「玩物尚志」,而去過生日的話,這對男人來說自然不是什麼一件好事,在長期的「好惡勞逸」下,男人在三十的時候自然就沒有了創業之心,久而久之就會被荒廢了。而還有些人迷信的認為,男人在三十歲大過生日的話,以後會孤獨終老的。不管這件事是不是真的,但是老祖宗對這男人在三十過生日,也是很不看好的,所以也就有了這「男不過三」之說。
綜上所述:
其實老話說的:「富不回鄉,男不辦三」還是有一些道理的,而這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精髓。至於我發財後會不回農村老家,我認為還是要回的,不過要低調做人、低調做事才好,不以自己有錢而盛氣凌人,而是要儘量的去照顧村裡的一些老人,這畢竟還是一件善事。
因此來說,雖然這俗語終歸是俗語,我希望大家在發財之後,能多做一些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