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說「富不回鄉,男不過三」,這句話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2020-12-11 村裏白哥黑嫂

由於各地方言不同,所以流傳於農村的俗話用字上也是不同的。但如果我們深究其中的含義就會發覺,這些話雖然用字不同,雖然各地的規矩有所不同,但俗話之間的意思是相通的。

比如這句「富不回鄉,男不辦三」,在我們豫北這邊,其實是有一個順口溜的,是這樣說的:男到三十不過生,過生就會陷深坑。女到四十不慶祝,慶祝就會斷前路。窮不探親多說話,說話就會挨鐮把。富不回鄉多顯擺,顯擺就會把命拐。

這裡的挨鐮把和把命拐都偏方言,鐮把說的就是鐮刀的把子,意思是有人會用鐮刀的把子打,把命拐的意思就是把命丟。

這裡有點危言聳聽,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這個富不鄉和男不辦三其實是從這些話裡擇出來的。

那麼,這句話究竟是個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一、這句話啥意思

什麼叫富不回鄉?很多人對故鄉是有情結的,因為我們的文化傳統就是這樣,講究落葉歸根,一個人不管走多遠,不管多大本事,故鄉是他永遠的牽掛。

那麼,這裡的富不回鄉是咋回事?難道在外面混得不好,窮了才能回去?富了反而不能回去?

其實這句話貌似簡單,但卻深含著人性的哲理。項羽進入鹹陽,終結了秦朝的命運,自封西楚霸王,然後把鹹陽秦皇宮一把火給燒了,他要回老家去顯擺,按照他的意思,如果富了不回鄉,豈不是錦衣夜行?別人誰知道自己發財了?

於是,他落了個沐猴而冠的名聲。試想一下,如果清朝入關後,只是搶奪一番又回他們的盛京,那還會有近三百年的國運嗎?

往小了說,有些人富了後,覺得回家可以顯擺,我富了要回去讓他們看看,這固然可以得到別人的阿諛奉承,但同時也有可能埋下禍患,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一些嫉妒的人也許會生出壞主意。

其實這樣的事在過去並不少見,但要簡單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那就膚淺了。富不回鄉,乍一看好像說的是富了不要回家鄉,其實裡面暗含的意思是如果在外面富了,回家鄉後更應該謙遜,不要不可一世,富而不驕,財不外露,這才是這句話的重點。

男不過三的意思其實很明白,也非常簡單,古人講三十而立,這個時候正是立業、立志的時候,正是拼搏的時候,不管你混得多好,這個時候仍然需要拼搏,但這個時候卻合計著過生日,無疑會讓自己失去上進心,並且會得到一些違心的奉承話,人不怕一時聽到奉承話,就怕身邊全是奉承人,這會讓人迷失自己的。

所以,男不過三,並不是說你不可以辦三十歲生日,而是要低調行事,比如和自己全家吃頓飯,不要大張旗鼓,因為還沒有到那個時候。

二、這句話有道理嗎

不管是從字面意思還是從深層理解上,黑嫂個人認為這句話都是有道理的。

道理在何處?

首先說這個富不還鄉,我們上面就已經說了這個富不還鄉的解釋,不能簡單理解成富了就不回家鄉了,而是富了回去後要低調,不要不可一世。

怎麼不能回呢?回去後,為家鄉做點好事,帶動家鄉的人再就業,在家鄉創造出更多的財富,這不是更好嗎?

有人說這個富不還鄉是講你過得好了最好不要回家鄉,如果回去,過去看不起你的親戚就會跑來借錢,你借了他們不還,你不借他們背地裡罵你。

的確是有這樣的現象,但這太膚淺了,真正的富人,你讓他不回家鄉能憋死他,特別是自己打拼而富起來的人。

能做到富了回去而不張揚,則算是理解了這句話中的含義。

男不過三這句話中的道理在何處?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男人到三十歲時,父母大多在世,古人講父母在世不慶生。說的是,如果父母尚在人世,自己是不應該慶祝生日的,因為上有父母,自己慶祝什麼生日?

再者說了,自己的生日,其實也是母親的受難日,她生孩子不容易,受了不少苦,自己是要慶祝她的受難日嗎?

從事業上來說,一個人三十歲時正處在拼搏的年紀,這時候不要花天酒地,更不要沉迷於虛偽浮躁,而什麼舉辦生日這些,正是虛偽浮躁的表現。

故,黑嫂認為這句話有道理。

最後:當然了,黑嫂在這裡仍然要說明,這只是黑嫂認為有道理,要知道道理都是相對的,並不是絕對的。一件事,從兩個方面看,從不同的立場看,就會有有道理和沒有道理之分別。這些道理是需要個人從生活經驗以及生活經歷中去感悟的。更不能說自己感覺有道理就一定有道理,而且還根據自己的經歷去強求別人認同自己所認為的道理。強求別人認同自己的道理,本身就是一種不講道理。您認為呢?

相關焦點

  • 老話說:「富不回鄉,男不辦三」,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老話說:「富不回鄉,男不辦三」,說的是啥意思?你發財以後,會回農村老家嗎?在農村裡,流傳了許許多多的農村老話,而這些農村老話千姿百態、形式各異,有關於生活經驗的、有關於氣象的、有關於相術的、還有關於節氣的等等。
  • 農村俗語「富不回鄉,男不辦三」分別是哪句話裡面的?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富不回鄉,男不辦三」分別是哪一句話裡面的?有道理嗎?不過這兩句話雖然有些風馬牛不相及,卻各有搭檔和出處,也都是農村老人們常常念叨的兩句話。「富不回鄉」與「窮不走親」是一對兒俗語搭檔。窮不走親,意思是說,人在貧窮的時候,儘量不要去親戚家串門閒坐,因為不管你是不是去借錢,親戚們都會提防著。你若是真的去借錢了,那可能會自討沒趣,再說了,人家也不能每回都借給你錢,能救你一次急就不錯了。你若不是去借錢,讓人家白擔心一場,你一進門人家就趕緊得想辦法怎麼才能避免你開口借錢!這不是兩不自在嗎?而富不回鄉就更好理解了!
  • 農村俗話「窮不走親,富不回鄉」,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的農村,有很多俗話,這些俗話大家一聽都很熟悉,很多是話糙理不糙。作者今天就和大家聊句很現實的俗話,叫「窮不走親,富不回鄉」,這是農村在談論人情往來時,常說一句俗話那這句話啥意思呢?這真的是現實的一種真實寫照嗎?首先,咱們了解這句話的出處,這句話出自於《增廣賢文》意思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有錢道真語 無錢語不真 不信且看席中酒 杯杯先勸有錢人,人窮不走親,富不串鄰門,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 」這些都是金錢社會人際關係的真實寫照。
  • 農村俗語「鄰有三不比,親有三不走」是啥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和老俗話以通俗易懂、言簡意賅和誇張的特點深受大家的喜愛,或指導生產,或指引迷津,農村老俗話總能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在需要的人身邊,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一句農村俗語就是「鄰有三不比,親有三不走」,下面一起來看看:
  • 農村老話說:「窮灶門,富水缸」啥意思?還有現實意義麼?
    農村老話說:「窮灶門,富水缸」啥意思?還有現實意義麼?在村裡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中午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聽到村裡嚷嚷聲,發現有人家房屋冒著濃煙,很多人帶著家裡水桶和臉盆跑去。當時那種場景,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家房屋失火,看著黑娃媽哭的樣子,給我幼小的心靈帶來不小衝擊。事後我從村裡人們那裡了解到,黑娃媽做飯的時候,由於不小心,土灶裡的火掉了出來,引燃了灶門前的柴堆,繼而引發的火災。黑娃家著火的主要原因,是那天黑娃媽看著天氣要下雨,把乾柴堆滿了灶門,灶門前柴堆著火以後,廚房水缸裡的水恰巧又見底了,沒有及時滅火造成的火災。
  • 有句農村俗話叫吃飯大汗,一生白幹,這句話啥意思?現在有道理嗎
    農村有句俗話叫「吃飯大汗,一生白幹」,很多人看到這句話時會曲解它的意思,不少人把這種現象歸類為什麼多汗症,或者身子虛。其實,農村俗話為什麼是俗話?就是因為它通俗易懂,用簡單的話,說明一個簡單的道理,這就是俗話的出發點。
  • 俗話說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話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生活過或者是正在農村生活著的人,對於農村俗話一定並不陌生,黑嫂本人比較喜歡這些東西,所以會特別的留意。有句俗話叫「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就非常有意思,有人覺得很容易弄懂這句話是啥意思,但又不明白裡面說明了個什麼道理。
  • 農村俗話說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這句話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農村俗話中,有一些代指不明,於是就導致人們解讀時產生了一些誤會。比如這句「正月的豬,五月的牛」。很多人在解讀時,往往從養豬養牛為出發點來解讀,其實這句俗話真實的含義並不是這樣的,這句俗話說的是生肖。很多人可能會不解,這裡面只說了豬和牛,並沒有說生肖啊,為啥就扯到生肖去了?這個其實是個半截話,並沒有說完,完整的是「正月的豬,五月的牛——不發愁」。那有些人還是不能明白,這裡說的不發愁是啥意思,跟生肖究竟有個什麼關係。黑嫂在這裡說一下這句話中的意思,然後咱們說一下有沒有道理。
  • 農村老人說「男不過三怕屬雞,女不過四怕屬羊」是什麼意思?
    這幾天憋悶在家裡沒啥可玩的,研究了好多農村的老話,因為覺得有意思,很多又看不明白,就拿來向老人們討教,其中就有這句「男不過三,女不過四」,只不過題主加上了個「男不過三怕屬雞,女不過四怕屬羊」,不知道大家當地有沒有這種說法,且聽我來分析一下我們這裡對這句俗語的解釋。
  • 「門前有馬不為富,家中有人不算窮」,這句俗語說的是啥意思?
    第一,人前顯貴,鬧裡奪爭很多農村人雖然去了城市,但其實經濟條件並不是特別的好,但他們每次回鄉之前,都會選擇買好的東西來給自己撐門面。比如說買車,就需要買自己能力範圍內或超出能力的,或者找朋友借一輛好車,才可以安心的回家,因為需要面子上的顯擺。
  • 農村俗語「嘴上沒毛、做事不牢」到底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導語:農村俗語「嘴上沒毛、做事不牢」到底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大家沒有圍在一起閒聊的時候,時不時的都會從口裡冒出出句通俗易懂的農村俗語來。似乎這些農村俗語已經是刻在腦子裡的東西一樣。
  • 農村老話說臉上無肉,做事寡毒是啥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話不客觀
    在農村是有不少老話的,啥是老話?就是老輩子傳下來的話,這些話大多以押韻和通俗易懂為原則,讓人一眼就明白這句話說的是啥。但同時,這些老話也是分著類型的,幾乎囊括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耕種到家庭生活,從結交朋友到為人處世,每一個類型都有著數不盡的老話。不可否認的是,有些老話是有道理的,但有些老話則是憑著主觀臆斷給總結出來的。比如這句「臉上無肉,做事寡毒」。這句話如何理解?有沒有道理?
  • 農村老話「窮光棍,富寡婦,寡婦有地無人種」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窮光棍,富寡婦,寡婦有地無人種」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在農村,很多人到了適合的年紀,都會組成自己的一個小家庭。如果一個人到了年紀還沒有結婚,那他就是人們口中的光棍。
  • 農村老人說:「女不過七,男不過八」啥意思?許多人不明白其含義
    農村老人說:「女不過七,男不過八」啥意思?許多人不明白其含義古人說以史為鏡可以正德行,作為世界上最為悠久的文明古國,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精神瑰寶只待後人繼承發揚。在這個浮華的社會,熙熙攘攘,皆為利往。
  • 農村老話說「風不刮,樹不搖,老鼠不咬空心瓢」,這是啥意思?
    農村流傳著很多老話,這些老話語言凝練而且朗朗上口。這些話大都是祖祖輩輩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仔細琢磨都是非常有道理的,即使放到現在,道理也一樣適用。 1.風不刮,樹不搖,老鼠不咬空心瓢 農村老話說的好,沒有風,樹就不會搖,老鼠是不會去咬空心的瓢,因為咬不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不要抱著僥倖的心理。
  • 你知道「富不回鄉,窮不省親,男不辦三,女不過四」是啥意思嗎
    其實這句話是斷章來的,全話是「富不回鄉,窮不省親;男不過三,女不過四」這四句話說得比一定是全對,但是在人際交往和人情場來說,還是很有借鑑的意義的。富不回鄉,意思是自己在外面賺到了錢,最好不要回老家其實這個是很容易理解的,家鄉的還是在家鄉沒有出去外面發展,自己的經濟各方面未必會很好,尤其是在農村,一旦有什麼大事,比如買房子買車子,辦喜事等等急需用錢的時候,知道您有錢,首先想到的就是跟你借錢,這個時候就很尷尬。
  • 農村俗語「寧要窮後富、不要富後窮」到底啥意思?又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寧要窮後富、不要富後窮」到底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在農村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而這些俗語也廣為人知。這些俗語都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親身經驗總結而來。這些俗語經過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還能流傳到現代。
  • 農村老話「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農村的環境也是越來越好。雖然在農村,你感覺不到繁華,感覺不到熱鬧,但是農村的空氣卻是非常清新。農村的空氣自然,沒有什麼汙染,而且,在農村會讓你整個人特別放鬆。
  • 農村老話說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敗兒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敗兒」,這句農村俗話屬於怎麼教育孩子範疇之內。千百年來,多數人都認為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也有無數人舉出了母親因為太溺愛孩子,最後導致了孩子一生悲劇的例子來證明這句話的正確性。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在農村的人生活久了的話,就知道一些農村的特色,而在城裡是沒有見過的這些,其實也可以說是祖先們留下來的一些規矩,需要後人去遵守吧,經常會把這些些規矩濃縮成了農村的俗語,告訴後人他們該怎麼做?其實這些事祖先智慧的結晶,從這些詞語中可以了解農民的一些想法,還有農村的情況,下面就有三句俗語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有什麼道理呢?小夥伴們,隨小編去看看這三句是什麼吧!1.冬不坐石頭,夏不坐木,相信聽了的人都能夠非常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說的就是在冬天不能坐石頭,在夏天不能坐木頭,怎麼會有這種說法?我們可以知道在農村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