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出生和自身容貌是不能選擇的,有些人因為自己不出色的容貌而感到自卑,但是人生在世,最重要的還是你自己的內涵和才華,是金子總會發光。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位其貌不揚的大名人,他就是包大人包拯。包拯的長相不說是很醜,但是也不算是好看了,據說他面如黑炭,額頭上有一個月亮形狀的胎記。包拯為人剛正不阿,做事清明廉潔,不畏強權,深受百姓愛戴。
包拯在那個時候是跟別的當官的不一樣的,他的信念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他是怎樣一個人了,也是因為這樣,他很皇帝看重。他現在已經成了正義的象徵,也是那些嚮往光明的人的信仰。包拯當時判案是不會將任何情面和關係的,他只用事實說話,不管你是誰,只要犯了罪就應該被處罰。
包拯從小就是被哥哥嫂子帶大的,可以說他的哥嫂就是他的再生父母了,包拯也很愛戴他的哥哥和嫂子,但是他的侄子,也就是他嫂子的兒子犯了滔天大罪,按例是要當斬的。包拯這樣一個鐵面無私的人,雖然面對嫂子的苦苦哀求很糾結,但是他還是堅定了內心的正義,最後處死了自己的侄子。他的嫂子也一直哭著罵他忘恩負義,禽獸不如。
看著嫂子每天以淚洗臉,包拯也很是不忍心,但是犯了錯就應該受到該有的懲罰。他的嫂子也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犯了大罪,但是包拯可是他們的親人,她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兒子被包拯處死,那樣的心情肯定是不好過的。包拯後來一直求嫂子原諒,還將自己的侄子犯的錯跟她說,嫂子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但是死的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那個母親能輕易原諒。
之後包拯跪在嫂子面前,他跪下大喊兩字被原諒。他無奈地大喊了一聲「嫂嫂」,這一聲裡包含了諸多無奈和痛苦,嫂子聽了也是淚流滿面,她聽出來包拯在處置侄子的時候內心的掙扎,嫂子長嘆了一口氣,罷了,最後也原諒了包拯。最後一家人冰釋前嫌,包拯也承擔起照顧哥哥嫂子的重任,他既是這個家的弟弟也是這個家的兒子,在哥哥嫂子去世之後他還為他送終守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