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到底好在哪裡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葉開

編者按:莫言!近期,幾乎所有人都在為這個名字發言,有自豪,有激動,有理性,也有反思。這位中國本土作家,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讓中國文學在世界上,從此有了一個新的辨識坐標。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對中國文學來說,是一個開始;對中國文化來說,是一個機遇。因為文學,是一個國家民族心靈史的記錄,是一個國家文化價值的承載。那麼,莫言的文化價值在哪裡?對此,瑞典皇家科學院對莫言作品的評價,就是最好的證明與解讀——「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這些融合的元素,有西方的,有中國的,有民間的,有歷史的,有社會的。在祝賀莫言獲獎乃至狂歡之際,也有不少讀者在發問:「莫言的作品究竟好在哪裡? 」因此我們特約了專家、學者就此話題筆談作答,以期讓讀者從閱讀感受出發,去靠近一個文學的莫言。

1985年發表的短篇小說《秋水》裡,莫言寫道:「據說,爺爺年輕時,殺死三個人,放起一把火,拐著一個姑娘,從河北保定府逃到這裡,成了高密東北鄉最早的開拓者。 」,由此寫下了「高密東北鄉」的史前史。同年發表的短篇小說《白狗鞦韆架》裡,再度提到「高密東北鄉」,並把歷史拉回到現實生活中。 2002年,莫言與獲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導演張藝謀一起對話時,說《白狗鞦韆架》的寫作受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小說《雪國》的影響,他讀到裡面的句子「一條壯碩的黑色秋田狗蹲在那裡的一塊塔石上,久久地舔著熱水」時,「腦海裡猶如電光石火一閃爍,一個想法浮上心頭,在稿子上寫下這樣的句子:『高密東北鄉原產白色溫馴的大狗,綿延數代之後,很難再見一匹純種。 』」

一個是「殘酷現實」,細膩生動地展現當前鄉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風貌,核心主題是「飢餓」和「不公」;另一個是「浪漫傳奇」,以強大的想像力把微妙敘事推進到被歷史嚴厲遮蔽的微暗世界,關鍵詞是「人性」與「生命力」。

通過經營「高密東北鄉」,莫言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文學地理世界,與魯迅的「魯鎮」、沈從文的「湘西」、福克納的「約克納帕塔法鎮」、馬爾克斯的「馬孔多」一樣,組成了世界文學的神秘版圖。莫言幾乎所有的優秀作品,都在這片充滿想像力的土地上展開,並有意識地向歷史縱深挖掘,向廣袤的中國鄉村無邊地延伸。在福克納稱之為「郵票般大小」的地方,創造一個充滿無數生靈的文學世界,是幾乎每一個有野心的小說家的遠大理想。

莫言的作品一直在兩個不同的時空展開:一個是「殘酷現實」,細膩生動地展現當前鄉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風貌,核心主題是「飢餓」和「不公」;另一個是「浪漫傳奇」,以強大的想像力把微妙敘事推進到被官方歷史嚴厲遮蔽的微暗世界,關鍵詞是「人性」與「生命力」。這兩條巨藤分別蔓延,各自結出豐碩果實,並在彼此吸引中漸漸靠近,在長篇小說《生死疲勞》中纏繞在一起。

莫言成名作中篇小說 《透明的紅蘿蔔》即屬於「殘酷現實」藤蔓上的發軔作品。小說發表於1985年,以他少年時代去水利工地當童工時感受到的痛苦經歷為素材,創造了一個被侮辱、被損害的「黑孩」形象,顛覆了趙樹理、柳青、浩然等作品中「詩意鄉村」的浪漫想像,展現出一個苦難和飢餓的鄉村景象,以及在這令人絕望的土地中卑微生存者的悲慘命運。莫言說過,如果非要在他的小說中找一個原型,那就是「黑孩」——從「黑孩」派生出上百個人物,在他的文學世界裡濟濟一堂。短篇小說《枯河》運用了同樣的素材,但風格完全不同,小說中父母殘忍地拷打小女孩的細節描寫,讀之令人窒息。這兩部小說都屬於莫言創作中不斷地探索並逐漸形成自己語言風格的作品。

莫言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天堂蒜薹之歌》發表於1988年,屬「殘酷現實」的作品。小說寫虛擬的山東天堂縣蒜薹大豐收,卻因為地方官員腐敗而運不出去,大面積地腐爛在地裡,農民遭受慘重損失。憤怒的農民去縣裡遊行,參加者回到村裡,就遭到了警察的抓捕。青年農民高馬為了逃跑,採用了躲進水缸裡,翻牆越地等各種方法。小說寫貧困土地上生存的農民,在絕望中如螞蟻般卑賤地死去,讀來令人震撼。小說創造性地寫了一個瞎子張扣,在每一章前以說唱詞引出小說內文,有向傳統說書致敬的先兆。

在「殘酷現實」中達到了一個令人窒息的頂峰,形成莫言特色的「殘酷敘事」。從黑孩到「炮孩」、「大嘴」、「莫言」等,以其無所顧忌的語言揭示成人世界中的種種謊言。

1988年莫言發表另一部極富探索性的長篇小說《十三步》,是運用荒誕藝術手法描寫知識分子的卑瑣生活,而諷刺荒誕現實的一部力作。中篇小說《歡樂》在「殘酷現實」中達到了一個令人窒息的頂峰,形成莫言特色的「殘酷敘事」。小說用探索性的第二人稱敘事,講述鄉村中學復讀生齊文棟參加高考的悲慘故事。齊文棟復讀五年,想通過高考逃離醜惡、令人窒息的鄉村土地,他憎恨這製造苦難和仇恨的生活。其中母親形象因「醜陋不堪」而招致廣泛批判,作家餘華寫了《誰是我們共同的母親》,為莫言的獨特創作美學作辯護。

「殘酷現實」這條線,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漸漸舒緩,莫言通過中篇小說《三十年前的一次長跑比賽》、《司令的女人》、《野騾子》等,對「反右」、「知青」、「開放」等不同時期,進行調整性思考,文字變得更加簡潔有力,思考也漸入深摯。此後,莫言以長篇小說《四十一炮》切入當下現實。小說中「炮孩」羅小通是一個拒絕長大的老小孩,他在破敗的五通廟裡對大和尚痛訴改革開放中自己那個屠宰專業村的「家史」,拒絕發財的父親和拼命賺錢的母親是這個分裂社會的兩個極端。

莫言小說中有一批喜歡亂說話的小男孩,《四十一炮》裡的「炮孩」羅小通、短篇《大嘴》裡的「大嘴」、中篇小說《牛》裡的羅漢、《生死疲勞》裡的「莫言」,都是其中典型。 「炮孩」是《透明的紅蘿蔔》裡「黑孩」的發展,以其無所顧忌的語言揭示成人世界中的種種謊言。

2008年的長篇小說《蛙》通過「姑姑」這個特殊人物形象,深入地控訴了「計劃生育」對國人的殘酷戕害。 「姑姑」自稱是組織的走狗,讓做什麼就做什麼,她親手接生過一萬個嬰兒,也親手殺死兩千多個胎兒。從瘋狂中恢復後,她發現自己當「走狗」時做了太多惡事。她用自己的後半生來贖罪,和做泥人的丈夫一起,做了兩千多個小泥人供在三面牆的龕裡,為他們念佛經超度,以此贖罪。

《豐乳肥臀》以高密東北鄉為背景,廣闊地展現了中國內地滄桑變化史。小說對土改、文革、經濟熱等都有極深的揭露和反思。語言極具爆發力,想像力汪洋恣意,是新時期文學三十年的頂級作品。

在 「浪漫傳奇」系列裡最有名作品是中篇小說《紅高梁》。1986年發表後在文壇上引起了震動,張藝謀改編成同名電影,姜文、鞏俐主演,獲得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小說以1938年發生的「孫家口伏擊戰」為故事背景,酣暢淋漓的語言和精彩紛呈的故事噴湧而出,顛覆了此前官修歷史的光滑記憶,塑造了餘佔鰲、戴鳳蓮等一批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是那個時代最有代表性的新歷史主義小說之一。

1995年出版的長篇小說《豐乳肥臀》洋洋五十萬言,語言極具爆發力,想像力汪洋恣意,可以說是莫言最好作品之一,是新時期文學三十年的頂級作品。這部作品以高密東北鄉為背景,廣闊地展現了中國內地滄桑變化史。小說對土改、文革、經濟熱等都有極深的揭露和反思。含辛茹苦、精神堅毅的母親形象可以跟馬爾克斯《百年孤獨》裡的烏蘇拉相提並論。小說的主人公上官金童和上官玉女是雙胞胎,是中西混血的「雜種」。上官金童殘弱,拒絕長大,混跡於女人堆尋求精神支撐,如同現代社會中的賈寶玉,哲學教授鄧曉芒分析說,「每個國民的靈魂中都有一個上官金童」。

2001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檀香刑》中,莫言通過膠東半島農民義軍奮起抗擊德國殖民軍隊的故事,把自己獨特的「殘酷語言」推到了極致,並在其中極富象徵意義地植入了他自己故鄉的地方戲種「貓腔」,並通過大量令人讀之驚悚的例如「剮刑」等場景的具體描述。

莫言小說中的兩條藤蔓最後扭結在長篇小說《生死疲勞》裡。這是一部真正的傑作。小說塑造了「全國唯一的單幹戶」藍臉這個獨特人物形象。他在滾滾的時代激流中如磐石般穩固,絕不為合作社、公社化、大躍進等荒謬的潮流所裹挾。 「大包幹責任制」後,三十年來像瘋狗一樣「追殺」他的村支書洪泰嶽突然發現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一個虛無的信仰。他為此失去了自製,喝醉酒在地上打滾,一直滾到藍臉堅持了三十多年的自留地上。這也是對此前趙樹理等「詩意鄉村」小說的一種深刻的反思。

相關焦點

  • 莫言不同版本作品達幾十種 版權到底落在誰家?
    莫言不同版本作品達幾十種 版權到底落在誰家?與此同時,作家出版社也正忙著策劃、推薦莫言最新文集,強調自身與莫言有著數十年的友誼。  一時間,莫言作品版權「亂花迷眼」,多家出版社的出版內容多有重疊,莫言作品版權究竟給了誰?眾多版本的莫言圖書中究竟哪些才是經過授權且合乎法規的出版物?精典博維的「莫言文集」和上海文藝出版社的「莫言作品系列」是否有版權上的衝突?
  • 莫言眾多的作品中,到底哪一部的文學水平最高?
    如果在莫言沒有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以前,他的名氣可能都還不如餘華這種二三流的作家,可是自從他獲得了這個獎之後,他的名氣一下子就升了上去。他的作品,那也是成為各大書店的暢銷書。那莫言眾多的作品中,到底哪一部作品寫得最好呢?
  • 中國終於迎來第一塊諾貝爾獎,莫言作品《蛙》究竟好在哪裡?
    《蛙》魔幻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是一位魔幻現實主義作家。作品《蛙》中大量運用了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對生命進行歌頌。其中「蛙」象徵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又是「娃」的諧音。作者通過小說對「敬畏生命」進行了酣暢淋漓的表述。
  • 莫言:哪裡有人哪裡就有荒誕
    城市或者鄉村,畢竟是個環境,小說歸根到底是寫 人的,而人,尤其是現代人,城裡人和鄉下人,到底有多大區別呢?我感到我對很多出身高貴的城裡人的理解沒有絲毫困難,他們的美好和邪惡我都能理解。  搜狐文化:在當代的中國作家裡,你有沒有比較欣賞的作家?
  • 馬悅然評價莫言作品:短篇小說更加精彩
    對於這樣的困惑,馬悅然坦言:「世界上好的作家可能有幾千個,但是每年只能夠頒發給一個作家,今年我們選的是莫言,明年選另外一個,諾貝爾文學獎不是一個世界冠軍,就是一個頒發給很好的作家的一個獎。」而什麼是好的文學、好的作家呢?馬悅然說這完全是一個主觀的感受,「我不能說莫言是一個好的作家,我能說的是,我認為莫言是一個好的作家。」
  •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書法淺析,莫言書法作品欣賞
    莫言,作家,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個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和書法能關聯起來嗎?還真能,莫言不但舉辦過個人書法展覽,莫言的書法《沁園春·雪》還曾拍賣到一幅近百萬的價格。那麼莫言書法水平如何,莫言書法價格到底怎麼樣呢?我給大家冷靜分析分析。
  • 馬悅然曾與莫言邊喝威士忌邊談小說「翻譯莫言作品沒要出版社一塊...
    她還透露,在瑞典家中,「我們還專門練習了一下,讓他記清楚,自己到底翻譯了莫言的哪些小說,給瑞典文學院的院士們看。哈哈。」陳文芬解釋:「我們坐在這兒的原因,是馬先生翻譯了託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的詩,還有兩本中文書要出版:《巨大的謎語》和《記憶看見我》。我們很早答應出版方要來參與一些活動。託馬斯·特朗斯特羅姆是瑞典人期待很久的世界詩壇的大師,終於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 《莫言批判》:文藝評論界對莫言作品的反思與評論
    在文學圭臬的衡量下,編者列舉了莫言醉心性描寫、熱衷寫酷刑血腥、沉迷於醜惡事物、放逐道德評判、漠視女性尊嚴、語言欠缺修煉、敘事不知分寸、寫作限於重複等九大「罪狀」。在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所贏得的掌聲餘音未了之際,編輯這樣一部《莫言批判》之書實在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韙,然而正是因為我們一直在關注莫言和閱讀他的作品,對他懷有太多的期待,才會對他提出這些善意的提醒和批判。
  • 專訪莫言作品日文版翻譯吉田富夫:願莫言獲獎後多多保重
    吉田富夫在日本廣島的一個山村長大,山村的生活經歷正是他與莫言結緣的重要因素,這讓他對莫言的作品有著強烈的共鳴,對莫言作品中蘊含的共通的人性有著很深的體會。在通過旅日華人作家毛丹青認識莫言之後,吉田富夫便開始投入到翻譯莫言作品的工作中,截至目前已翻譯並出版了7部莫言主要的長篇作品,第8部《天堂蒜苔之歌》剛於10月底翻譯完畢,即將出版。
  • 作品一夜「洛陽紙貴」 「莫言經濟」來勢洶洶
    獲獎當晚,當當網等網絡平臺銷售的莫言多部著作被搶購一空。在實體書店,國人搶購的速度一再被刷新:獲獎次日,北京西單圖書大廈,莫言作品在開門營業一小時後銷售一空;上海書城在開門半個小時內,莫言作品被搶購殆盡;廣州購書中心開門僅5分鐘,庫存的十幾種莫言文學作品即全部售罄。"莫言"二字當然也成為響噹噹的金字招牌。各大電商圖書銷售平臺紛紛推出"莫言專場"。
  • 英譯本莫言作品反響怎樣?
    原標題:英譯本莫言作品反響怎樣?莫言在高密老家(資料圖)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文學作品在英語世界反響如何?通過高頻詞研究讀者反應王西強稱,他通過搜集上述這兩部作品的讀者評價高頻詞和關鍵詞,研究莫言小說英譯本作為「翻譯小說」在英語國家地區讀者中的反應。英語國家地區莫言小說英譯本的普通讀者中有些自稱「對中國很有研究」,但也有很多讀者自稱「讀《紅高粱家族》是因為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 對莫言作品「好處說好,壞處說壞」
    文學評論家李建軍在文學報發表的「直議莫言與諾獎」一文中指出:「莫言的創作並沒有達到我們這個時代精神創作的最高點。他的作品缺乏偉大的倫理精神,缺乏足以照亮人心的思想光芒,缺乏諾貝爾在他的遺囑中所說的『理想傾向』」。這自然是一家之言。
  • 陳丹青:莫言的東西沒看過,但我知道他獲獎與作品無關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作為公眾人物的劉震雲、陳丹青等人都對莫言獲獎發表了看法,而擅長寫作,多年編劇生涯的劉震雲說話相對委婉,而陳丹青卻相反,可謂語出驚人。他談論事物,非壞即好,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一眾喧鬧和擁躉下,陳丹青說;「莫言的東西沒看過,但我知道他獲獎與作品無關。
  • 得諾貝爾獎卻被罵了整整8年,莫言的作品真的「醜化」中國人了?
    所幸莫言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早在莫言獲獎之初,與莫言同時代的作者餘華就高調向莫言表示祝賀,而當網絡上批評聲四起時,餘華也帶著幾分文人傲骨堅定地支持莫言,還對外放話道:莫言最差的作品,也比九成茅盾獎的獲獎作品優秀。
  • 莫言:願用全部作品「換」魯迅一個短篇小說
    在近百幅作品中,莫言和吳悅石、楊華山兩位大畫家合作,由他題詩「命題作文」,兩位畫家補上人物和風景;或者兩位畫家先作畫,莫言根據內容來題詩:還是打油詩。比如「漁樵對飲圖」,莫言說,「我寫的是我打魚你砍柴,二人相逢酒一杯;你好我好大家好,勞動人民最開心」,「還有『吃上地瓜小豆腐,便是人間好時光』」。
  • 《莫言經典收藏》推出 由莫言親自選定12部作品
    《莫言經典收藏》推出 由莫言親自選定12部作品 2013年02月04日07:48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田超
  • 《莫言演講全編》出版 莫言演講作品首次全面結集
    ,該系列《莫言演講全編》共含三冊:《講故事的人》《我們都是被偷換的孩子》《貧富與欲望》,全面收入莫言25年來的精彩演講106篇,這也是莫言演講作品首次大規模集結編選。莫言作為中國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世界級作家,他獲諾獎後甚至一舉一動都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而對莫言的理解和關注終究要回歸文學,這106篇演講涵蓋了莫言走上文學道路的初衷、他的文學理念、他對自己作品的深入解讀,以及他對社會和文化的深邃思考,這套演講集裡正隱藏著莫言為何能走上諾貝爾文學獎領獎臺的秘密。
  • 莫言:願用所有作品換一部《阿Q正傳》
    當然,相對於給他帶來「出門的緊張」,諾獎的壓力恐怕更多體現在他現在的作品創作上,莫言坦言,以前寫得差不多了就拿去發表了,現在寫完了總在反覆修改,總想改得更好一些再拿去見讀者。近日,莫言在《收穫》和《人民文學》發表了最新創作的文學作品,令讀者十分關注。 那麼,在獲獎後莫言的生活出現了哪些變化,這些社會活動有沒有對他的文學創作產生影響?對網上流傳的「莫言語錄」,又有怎樣的看法?
  •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 最全莫言作品集將陸續面世
    「聽到莫言獲得諾獎的消息特別高興,我們出版方從很多天前起就不斷接到媒體來電詢問有關事宜,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無論莫言獲獎不獲獎,都是我們公司最重視的作家之一。12日14:00我們出版方將召開關於莫言作品的新聞發布會。」
  • 撫州市書市莫言作品銷售一空 洛陽紙貴
    本報訊  10月11日,中國作家莫言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消息一出,我市書市激起千層浪。近日,記者在市新華書店看到,前來購買莫言作品的讀者絡繹不絕,但讓他們失望的是,莫言的作品已銷售一空。  據書店工作人員介紹,莫言獲獎的消息宣布前就有不少讀者前來購買,尤其是獲獎後,其作品更是被搶光,沒有買到書的讀者只能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