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額濟納的居延海,眼前的風景,讓你對水與快樂有一種更形象的認知。
快樂
去之前只是聽說額濟納有一個居延海,都說那是一個看日出的好地方,是一個能給你快樂的海子,但能給你一個什麼樣的快樂,心裡沒一點兒譜。可是去了才知道,在這茫茫戈壁沙灘,竟然有這麼一片叫人流連往返的生態畫廊,一個只有41.7平方公裡、蓄水量僅有4720萬立方米的湖泊,有很多是讓你想不到的。
高海拔地帶人們喜歡將湖泊稱為「海子」,這樣的「海子」在南方人的眼中,只不過是一個小型湖泊,但在這荒漠的戈壁沙灘,能有一片湛藍的湖泊,靜靜地躺在那裡,已經是很幸福的事兒了,因為這裡極度的缺水。
額濟納河又稱黑河,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的「長河」指的就是黑河,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居延海的水源主要來源於額濟納河,是黑河的尾閭湖,形狀彎曲猶如新月。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居延海變成一個奇特的遊移湖,傳說它的位置忽東忽西,忽南忽北,湖面時大時小,不斷變化。
「居延」為西夏語,意指「流動的沙漠」。早在三千年以前,居延地區曾經是遊牧民族的「天堂」。這裡水量充足,水草豐美,曾經是西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漫漫黃沙中的這片綠洲,曾發生過許多動人的故事,傳說老子在此化身入海,得道成仙;西漢的驃騎將軍霍去病、「飛將軍」李廣,進攻匈奴時曾在居延澤飲馬,張騫由此出使西域,而唐代大詩人王維更是曾於湖畔駐足,並寫下了著名的《塞上作》一詩:「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鵰」。據說,在元朝時,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也曾到過此地。
來居延海觀看日出的人流多的難以想像。看著人頭攢動的遊客,你會感覺到這裡是額濟納旗風景中一張色彩靚麗的名片。凌晨6點,停車場已人海如潮,車滿為患。這裡的秋天晃如南方的隆冬,早晨的氣溫已經降至零度,刺骨的寒風迎面撲來,凍得人手指僵硬,以至於摁下快門都沒有感覺。還沒走近海子,遠遠地看見所有凸起的山頭,都變成了一個個觀景平臺,臺上是人,臺下也是人,在瑟瑟寒風中,人們仰望前方,靜候日出,等待那驚心動魄的一刻,天邊漸紅的暖色調留下了「海子」前一個個美麗的剪影,仿佛是一幅色彩濃豔的油畫。
平坦的「海子」連接著天際線,站在高處幾乎可以鳥瞰全景。湖的周邊沒有起伏變化,在暖色的霞光照耀下,好像鋪展出來的一塊亮閃閃的油畫,天然韻成,沒有任何的雕琢。四周有蘆葦環抱。當太陽緩緩升起的時候,人們幾乎齊聲歡呼,那發自內心深處的渴望足以讓人激情澎湃,心搖神動。數萬人開始潮水般地湧向湖邊,走進親水平臺,人們沿著棧橋,以鳥為友,以蘆影為伍,尋找那份屬於自己的快樂。
粉紅、旭霞紅、桔黃、金黃,朝陽的光輝,讓秋天的蘆葦一齊搖曳出最美的舞姿,被金色的陽光塗抹的一片片蘆梢,美得讓人驚豔,許多憧憬、許多夢想,剎那間永遠地停留在了這裡。
靜美的蘆葦上空,不停地有一群群紅嘴鷗在空中飛翔。哪裡有吃的,它們就會飛到哪兒,他們靈動的身影給這海子增添了無限的活力。遊人們佇立在棧橋上,往水面上投放著麵包屑,引來一群群鷗鳥追逐搶食。左手邊,一對從四川來的年輕夫妻,男的在投食,女的在拍照,那女的每按一次快門就會大聲驚呼,好漂亮的倒影哦,好漂亮,好漂亮,那激動的聲音裡充滿著無限的快樂。右手邊,一群從南陽來的十幾位婦女,排成一排,坐在棧橋上,一位男士在給他們拍照,她們那整齊的隊列,鮮豔的服飾 清晰的映在水中,一張張笑臉像過年一樣,掛滿了喜悅。此情此景,讓人想起昆明的翠湖,想起楊瀾的那句著名的廣告詞:幸福不遠,就在左右!
蘆葦叢中,有一條大約5公裡長的人行棧道,從空中看去,就像一根細細的繩子,婉蜒前行。走在這條被稱為最美的棧橋上,就像是一卷流動的畫卷,一路走一路皆是驚喜。兩邊是高過人頭的蘆葦,足有兩米多高,有的已超過三米。這個季節正是蘆花盛開的時光,每走幾十米或幾百米,你會看見一個豁口,從豁口處望去,錯落卻伏的蘆葦在水中亭亭玉立,一根挨著一根,一片連著一片,湛藍的湖水映照著它們纖秀的倒影,這種渾然天成的風景,怎能不讓人生發出無限深情。看著高過人頭的蘆葦,仰望那一束束盛開的蘆花,頭頂藍天白雲,腳踩一湖碧水,呼吸著最乾淨的空氣,你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麼叫深呼吸,什麼叫人與自然,什麼叫和諧相處。
水孕育出來的是生命,浮現出來的是風景,蘆葦又映襯著飛翔的海鷗,生命的音符仿佛在演奏著一曲華美的樂章。遠遠看去,逆光下的海鷗從蘆葦叢中飛出,划過天空的是一片靈動的剪影,水搭起的平臺,讓蘆葦與鳥畫出一道最為美麗的風景,隨季節而跳動,隨溫差而變化,可自己卻默默無聞。構成了這裡最動人心魄的畫卷。
仰望著那連天的蘆葦,成群的紅嘴鷗,你會想到水養的居延,給人間帶來的無限快樂!
圖/文/劉鐵軍(湖北丹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