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業街區史話與太原街「零售」沉浮

2021-01-17 贏商網

  「莊士敦道是梳脊,與它垂直的橫街是梳齒……有些梳齒確實太舊、太彎。」位於灣仔的太原街,便是香港詩人譚帝森眼中「梳齒」之一。這條攤檔式商業街,連同附近的交加街、石水渠街、太和街等,保持著香港早期的街市特色。

  放眼香港,各式各樣的商業街區猶如城市的經脈,數不勝數。它們有的如太原街、利源街等風韻猶存,有的如羅素街等接受時代的改造;它們隨著城市的變遷、發展而衍生、消弭,記錄著城市的另一種姿態。

  但商業物業的運營與發展,往往需要零售為其做支撐。香港零售的「黃金十年」,為銅鑼灣羅素街戴上了「商鋪租金全球最貴」的王冠;但此後的低迷,卻也讓羅素街陷入了商鋪減租退租的窘境。

  太原街掠影

  連接著香港皇后大道東和莊士敦道,太原街接踵摩肩、熙熙攘攘。

  每天上班時間,從灣仔地鐵站B2出口湧出的人潮,走過斑馬線,經太原街流向皇后大道東的胡忠大廈和合和中心;下班時間,人潮則反方向湧動。

  1990年代,太原街開設了幾間玩具店,風靡一時;使得這條原本只售賣食品雜貨的街道,被潮流一族冠以「玩具街」的稱謂。時至今日,街上衣服、鮮花、玉器、飾品,以及日用品等應有盡有。

  街上的「主角」,不是建築物底層的固定鋪位,而是一組組由綠色鐵皮搭建而成的半流動檔口。每個檔口佔地面積只有兩三平方米,高兩米左右,收放自如。傍晚時分,收鋪後的「鐵屋子」成為了一幢幢獨立的儲貨櫃,而鐵皮上的塗鴉則變得更加地引人注目。

  太原街以線帶面,與附近的交加街,以及沿街擺賣肉菜的石水渠街、太和街等連成一片,成為保持著傳統街檔式的露天街市。

  「街市」是香港人對肉菜市場,以及其中的雜貨、服飾等商店的總體稱呼。建埠之初,小販多沿街擺賣,故有「街市」之稱。

  置身太原街一帶,聽著莊士敦道上叮叮車「笑聲笑聲,滿載叮叮」的聲響,頓生時空交錯之感。但香港開埠已有170多年的歷史,許多早期的街市已然失去活力,像太原街一帶的街市盛景已不多見。

  鑑於此,香港一直在嘗試著對一些傳統街市進行改造,使之活化而繼續發揮作用。

  但於2004年,香港決定出售內部樓面面積約1100萬平方呎的街市、公屋商場及停車場給領匯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進行「街市私有化」,此舉造成了後來街市運營管理上的諸多問題。

  吸取了「街市私有化」的教訓,香港對街市改造的態度變得尤為謹慎,也在民意調查中逐漸意識到保留部分「街頭擺賣」的必要性。於是,太原街等傳統的商業街繼續人來人往,成為香港城市的另一道風景線。

  商業街區窺探

  與太原街一樣,旺角地區的通菜街、九龍油麻地的廟街、中環的利源街等,也是香港傳統攤檔式露天商業街的代表。尤其是利源街,因其地攤文化濃厚,又處在商廈林立、寸土寸金的中環,早已蜚聲海外。

  據說,利源街是香港第一條以華人的人名命名的街道。該街建於1894年,為開設金山莊發跡的金利源所建,但僅完成東街一段;1906年另一位富商李乃晉建成西街,全長100米。它見證了100多年前的中區填海;1950年起,街道開始自發形成集市。

  多年來,任由身旁寫字樓、商場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利源街自巋然不動。而與利源街不同,銅鑼灣的羅素街則被裹挾在「都市化」的浪潮中,進行了一次易容,經歷了另一番沉浮。

  20世紀末,由日資百貨公司帶動的消費潮流日漸淡出銅鑼灣,取而代之的,是由大型商場掀起的消費時尚。其中,由舊電車廠改造而成的時代廣場成為了銅鑼灣的新地標。

  而本為傳統街市的羅素街,以及附近的其他舊街道,也在時代廣場這股「Mall化」的帶動下高速轉型,徹底改變了原來的風貌。

  變身之後,羅素街漸成「天之驕子」,這條全長僅250米的小路,2012年以平均每年每平方米2.1萬美元的商鋪租金,遠超美國紐約第五大道、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冠絕全球,令世人矚目。

  但僅僅過去兩三年,2015年9月,「昔日租金全球第一,今現減租退租窘境」的報導便鋪天蓋地而來,羅素街告別了「巔峰」,其高租金、高利潤的商業模式也正經受考驗。

  放眼香港,各式各樣的商業街區猶如城市的經脈,數不勝數。它們有的如太原街、利源街等風韻猶存,有的則如羅素街等接受時代的改造,展現了不同的姿態。

  香港「零售」沉浮

  商業物業的運營和發展,往往需要零售為其做支撐。此前羅素街「天價」的商鋪租金,正是香港零售「黃金十年」的倒影。

  世邦魏理仕此前發布數據顯示,2004年,香港零售業銷售總額為1910億港元,而到了2014年,香港零售業銷售總額已增至4930億港元。

  在零售銷售額猛漲的帶動下,2003年至2014年間,香港中環、銅鑼灣、尖沙咀以及旺角的臨街商鋪的租金暴漲213%;化妝品、皮具用品、鐘錶珠寶業在香港的分店數量,分別暴漲1975%、62%及29%。

  然而,由於各種因素,香港的零售業隨後轉入低谷,奢侈品以及珠寶名表店首當其衝,羅素街也因此跌下了「租金王座」。

  經歷了兩年的零售困局,香港終於在2017年緩過神來,恢復了輕微的增長。去年,香港本地零售銷售額較2016年增長2.2%,升至4461億港元,但與2014年的數據比較,仍然相形見絀。

  而在此趨勢下,香港的各大商業地產物業也表現平穩。

  2017年,太古地產的零售物業組合,太古廣場購物商場、太古城中心、東薈城名店倉等,租金收入輕微上揚至26.09億港元;在零售銷售額方面,太古廣場購物商場則上升7%、東薈城上升0.2%,太古城中心下跌3%。

  而在羅素街一帶,九龍倉置業的時代廣場2017年商場租戶的銷售額錄得1.1%增長,平均現時租金也錄得小幅增長。

  今年四月份,戴德梁行預測,接下來香港主要消費區的一線街區的租金走勢趨於平穩,會有一定升幅,但會是低單位數的升幅。但其也表示,現在租戶受銷售額壓力的影響,會比較謹慎,確認能賺錢才會去做,所以租金不會像過去5-6年那樣爆升。

本文轉載來自:觀點地產網 曾樹佳,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號稱「東北第一金街」,瀋陽太原街的輝煌與衰落
    下面便帶著大家看一看這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瀋陽太原街」的前生後世。太原街在瀋陽的地位可與中街齊名,是歷史上兩大商業街區之一,它記錄著瀋陽商業的繁榮和滄桑,承載著瀋陽城百年的歲月沉浮。這裡的消費群體以年輕人居多,也是瀋陽目前最繁華的商業區之一,因其完全仿建日本東京銀座商業圈而成,故有「東北第一金街」的稱號。
  • 太原商業綜合體、商圈新布局
    千年古街,太原鐘樓街片區這樣打造朝陽商圈「十晉」:晉文道、晉美園、晉義山、晉水灣、晉味裡、晉樂坊、晉風居、晉潮街、晉商會、晉旅窗,囊括吃住行、遊購娛各方面;「十美」:悟文道、逛公園、感正義、覽水景、品晉味、賞文風、住晉居、逛潮街、聚商社、集散點,滿足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感官體驗。
  • 瀋陽三大商業街中街、太原街、長江街爭霸2004
    當時的太原街叫「西四條街」,太原街全長3950米,其中,北起中山路、南至中華路的571米長地段,為瀋陽市最繁華的商業街區。日俄戰爭後,日本帝國主義強行接管了「鐵路用地」,1915年,建成了中山路、中華路、民主路、南京街、勝利街等街路;1919年,日本侵略者強制將「滿鐵附屬地」的所有街路,都改用日語稱謂,「西四條街」改為「春日町」。
  • 成都萬象城二期項目亮相 打造商業街區「萬象潤街」
    華潤萬象城二期發布會  2012年5月,萬象城首次登陸成都,令城東首次成為城市商業中心。時隔一年,華潤再次發力大手筆規劃萬象城二期,連帶推出二十四城重金打造商業街區「萬象潤街」,為成都商業升級再次加碼助力。
  • 「興隆一百」變身「蘇寧廣場」預計明年開業 能否重振太原街?
    據悉,瀋陽蘇寧廣場地處瀋陽太原街核心商圈,定位為「東北首家智慧零售時尚購物中心」,預計在2021年開業運營,除了帶來智慧零售生態、自營品牌落地外,瀋陽蘇寧廣場還將引入全新升級的「家樂福精選店」,首進太原街核心商圈,補充品質商超短板;同時,還特別打造了3萬平「城市深夜食堂」,匯集主題餐廳、品牌快餐、網紅美食等餐飲業態,滿足商旅人群、家庭客層、周邊白領的多樣需求。
  • 佛山桂城商圈將新增商業街區 興鼎·印象風情街規劃打造餐飲街區
    近日,南海規劃局發布了興鼎·印象風情街規劃方案的批前公示。文件顯示,位於佛山一環和夏平路交界位置將新建一個佔地約2萬平商業街區,涵蓋餐飲酒店等業態。   按照規劃,該片區將打造為大型的餐飲街區。從規劃圖紙來看,整個風情街呈圍合式布局,南北兩側為低層餐飲連廊,樓高3-5層,而西側有樓高9層的酒店或餐飲店。
  • 解讀街都新零售的商業模式
    我想大部分人都知道淘寶、京東、天貓這些都是個人對個人(C2C)或者商家對個人(B2C)的商業模式。電子商務可以說改變了一代人,並且開啟了一個新零售的篇章。「新零售」自從馬雲提出這個概念以來,各大品牌也是不斷地在布局這個概念,各行各業,不勝枚舉。毫無疑問,新零售也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人們都不斷地在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今天我們要說到的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最佳商業模式的得獎品牌——街都。看看她是如何得到這個桂冠的。
  • 太原南華門街區將修舊如舊
    太原南華門街區將修舊如舊 發表時間:2011-12-14   來源:中國文化報   近日,山西太原南華門歷史文化街區公布了保護規劃方案,並開始徵詢市民意見。
  • 常年生活在太原,竟不知還有一個「太原街」,並且很繁華!
    這條街雖名為「太原街」,卻和太原市並沒有關係,只是利用了一個地名而已。在過去不久的年代裡,很多城市的道路都喜歡用城市的地名來命名,瀋陽的太原街也正是利用了山西的省會太原市來命名。圖為繁華的太原街。這條街之所以說它是百年老街,因為它存在的時間太久,有很多的歷史故事在裡面。東三省淪陷時,日軍控制東北,這裡就已經形成了商業街區。目前太原街上大型商場,百貨超市雲集,曾一度影響著東北三省。
  • 2020年太原最值得期待的三個商業,你愛了嗎?
    2018年萬象城開業,吹響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最強音,百餘家首次進入山西的品牌悉數亮相,給龍城人民帶來更高品質購物體驗;2019年公園時代城開業,下元沒有現代化商業體的歷史迎來改寫。隨著近兩年各類大型新興商業體的建成運營,太原人有了更多逛街的選擇和更好的購物體驗。
  • 久違的瀋陽太原街,又亮了!
    戳藍色字「瀋陽嗨生活v」關注我們 久違的瀋陽太原街,又亮了。途經太原南街的太原裡,這裡的氛圍,還是不自覺的吸引小編放慢了腳步...... 由於不是周末,商業街裡的人不多,大家比較放鬆和休閒。
  • 太原街萬達廣場 瀋陽商業模式典型的轉型代表
    對於瀋陽人來說,瀋陽太原街萬達廣場,是萬達集團在瀋陽開發的首個項目,也是東北最大的商業項目之一,它為瀋陽城市的發展,以及瀋陽人消費、生活觀念認知的變化,打開了一扇豐富多彩的窗。太原街,如同瀋陽百年商業的大舞臺,濃縮了瀋陽歷史的許多重要章節。改革開放之後,這裡,是中國商業地產的主戰場之一。世紀之交,太原街計劃整體升級改造,知名的地產大亨紛紛落子於此。
  • 香港街鋪寒冬,生意跌七成,半年白做……
    沒有了內地遊客,香港商業受挫,街鋪市場步入寒冬。圖片來源:香港013月,羅素街。過去十幾年,羅素街都是全球最昂貴的街區之一。其還分別在2009年、2012年、2013年、2018年和2019年五次問鼎全球零售租金最貴的購物街。而如今,全球最貴街道也不再金貴。
  • 瀋陽推進建設30個特色街區 促進商業繁榮地產業融合
    此次大會旨在推動全國特色街區創新和商旅文產業融合發展,推廣瀋陽市和平區成功經驗,大力促進商業繁榮地、旅遊目的地、文化展示地的「商旅文」產業融合發展,努力打造歷史有根、文化有脈、商業有魂、經營有道、品牌有名的特色街區。
  • 開放式商業街區演化史 曹家巷子天地集大成者
    每個城市都會有數條極具地方特色的開放式商街,美譽度高、遊人如織:如香港蘭桂坊、上海新天地、成都錦裡、福州三坊七巷等,這些街區往往都濃縮著城市的精華,彰顯著城市魅力。
  • 洪城時刻|中唯商業中心又調整方案!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開業時間有...
    規劃南昌01/中唯商業中心方案調整近日,南昌城鄉規劃局公示了中唯商業中心調整方案,根據調整後方案,4#服務型公寓(旅館)高度由205.4米調整為205.5構建線上線下到店到手全場景全品類的零售業態,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數位化、場景化購物體驗公開資料顯示,萬達百貨在全國的37家門店大都位於一、二線城市的CBD或市中心區域,會員數量超400萬人。這其中,就包括2012年開業紅谷灘萬達百貨,這也是萬達百貨目前在南昌的唯一項目。
  • 太原街商業街發展歷程見證瀋陽商業滄桑與繁榮
    地上大型商場與地下時尚商業街構成了太原街的立體商業街區。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王迪 攝太原街街道供圖  太原街商業街是中國最著名的商業街之一,位於瀋陽市和平區,毗鄰瀋陽站,歷經百年風雨,見證了瀋陽商業的滄桑與繁榮。  改革開放以前,太原街已經是瀋陽最熱鬧的商業街區,但臨街店鋪大多是二層老舊小樓或平房,即使是大型商場也不過四五層,摩肩接踵的批發零售市場還都是露天的。
  • 百年太原街 時尚「潮」起來
    本報訊(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杜一鳴)5月21日,記者從和平區獲悉,百年太原街商圈將迎來「重構」的歷史機遇:太原街多家地下商業街將聯通、地上中興商業大廈等商場調整業態,時尚地下民主廣場將裝修出新風格……  太原街街道辦事處負責人介紹,太原街的蝶變重構將集中力量從基礎設施改造、傳統業態升級、交通環境改造、地下空間改造、盤活閒置資源、街區管理運營等6
  • 用好商業街區的歷史文化屬性
    商業街區成功與否,除了和商業有關,文化內涵是重要一環。國內知名的商業街區,都具有某種特定的文化屬性,使之具有明顯的差異性。有些是歷史形成,有些則是通過設計營造的氛圍和主題。
  • 太原市商業地產2016年度總結
    太原萬科藍山,前身是興建於1958年的太原鍋爐廠,藍山1958生活廣場也正得名於此。萬科在保留原有老廠房的建築基礎上,賦予其新時代的商業使命,傳承著一個城市的記憶。品牌:亮點:項目定位於河西一站式生活廣場,系龍城首創開放式街區式商業,通過Y字形敞開式入口,導入約80米長商業內街,更設置了趣味景觀小品豐富購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