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公司官微
「這麼大的規模,這麼多人購買,國家不會一刀切的。」這是很多購買小產權房人繼續下賭注的支撐點。
(放眼望去,沙井片區裡,除了遠方綠皮圍欄的樓盤是商品房外,周邊無論規模大小,都是小產權房。)
「開車走過沙井,你看到的那些氣派、集中的小區房,沒有幾個是商品房,基本都是村委統建樓。」專業代理小產權房的王經理告訴記者,和雜亂無章又獨立成型的「握手樓」農民村屋不同,這些村委與開發商合作蓋起的統建樓,都會絞盡腦汁取一個霸氣的名字, 比如上城名邸、景盛豪庭、名豪麗城、正海華府、裕盛華庭、春和雅苑,麒麟名都等。聽名字,一個比一個霸氣,一個比一個高大上。
(右邊為村委統建樓,左邊是農民房,都是小產權房)
深圳小產權房最早發展於寶安區沙井鎮,小產權房佔沙井建築的一半以上。至今,沙井一些比較大型的小產權房,規模有十幾棟,有地下停車場,天然氣管道,甚至還有遊泳池,基本與商品房的規模差不多。
最近,因前段時間出來一些相關政策,想了解小產權房的人突然就多起來,尤其是沙井片區的小產權房,甚至一天賣出二十多套。近日,記者實地探訪了這片深圳最早的小產權開發地沙井片區。
關注的人多了
5月18日,國資源部發布通知,做好小產權房的產權歸屬登記工作。緊接著,5月20日,廣州市規劃局又發布消息,《廣州市「房地一體」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方案》,同樣也是做好小產權房確權登記的工作。於是,小產權房再成熱點,引來眾人圍觀,很多糾結的購房者等著下一步的政策。
另一隻靴子始終沒落地,這也不是第一次。關於小產權的政策聲音,其實一直都有,專家各種解讀也是層次不窮。政府部門一次次大數據統計,主要是為了制定下一步方案,至於怎麼解決,問題很複雜,至今沒有定案。於是,民間關於小產權房的爭議也就起伏不定。
和往年不同,今年,深圳還一次性兜出「家底」:2020年,深圳計劃入市的住宅+商務公寓項目共計109個,預計供應面積601.88萬平方米、69350套。不僅如此,今後,市住房建設局將通過季度發布的形式,定期對住房和商務公寓等信息進行匯總和更新。
將近7萬套住宅供應,滿足購房需求?這個是真難說。
據深圳相關公布數據顯示,深圳市的違法建築數量約40萬棟,建築面積高達4.2億平方米,佔深圳總建築面積的49.27%,基本佔據了深圳樓市的半壁江山。直到現在,深圳仍有一半左右的的人口居住在小產權房中。
(地鐵口的小產權房配套完善,環境一樣,但房價僅為旁邊商品房的一半)
從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小產權廣告,以及走在路上被塞的小產權房信息就知道,小產權房一直存在,如同商品房的影子,讓人又愛又恨。尤其是,但凡政策上有點動靜,有關小產權房的聲音更是此起彼伏,想了解的人反而多了。「這段時間,加我微信,諮詢小產權房的人是多了些,大多對規劃整齊的村委統建樓感興趣,那種農民房還是不太認可。」王經理說。「諮詢的人都是想買來自住的嗎?」記者問。「不完全,自住的居多,但也有投資客,直接問有沒有整棟出售。」王經理告訴記者,最近接待的客戶越來越高端,手握千萬的豪客不在少數。
銷售依舊火爆
「就上周,這個小區出售了四套。三套大戶型,一套小公寓。總共就三棟樓,80%以上是自住,賣得差不多了。如果你考慮投資,建議買總價低的公寓,投資回報率很高,能夠租到3000元。來看公寓的人很多,目前只剩下兩三套公寓可出售。」王經理跟記者推薦著。
這個更名為懿園的村委統建樓,位於沙井海洋新城核心,旁邊天虹斜300米 地鐵12號線500米,輕軌站1公裡,外環高速500米……如此交通便利、配套齊全的小區樓盤,39平的公寓僅100多萬,90平的兩房僅200萬左右,算下來,單價還不到2.3萬。
(30多層的村委統建樓,氣勢上很難想像它是小產權房)
這個高達30多層的樓體,外牆設計整潔大氣,若不是王經理事先告知這是村委統建樓,從踏進小區的那一刻起,記者很難將其同常見的商品房區分開來。一樓的「物業租賃」中心寬敞明亮,從諮詢租售信息到帶人看房,專人指引、介紹,一改記者腦海裡密集、髒亂、無人看管的小產權房印象。
(村委統建樓懿園的小區不大,但綠化不錯,自住人口為多)
在售樓姑娘的帶領下,記者一行進入小區。小區園林面積不大,但綠樹成蔭、安靜舒適,有老人在戶外打牌,或帶著孩子悠閒地聊天,顯然居住有些時間了。轉入電梯大廳,裝潢大氣,猶如VIP客戶室,真不能小瞧蓋樓的村委財力。聽著售樓姑娘的專業介紹,電梯行至5樓的樣板房,四種房型,大小不一,均設計時尚,戶型緊湊。
(小產權房的電梯大廳如同VIP貴賓室,裝潢高檔而氣派)
再看沙井其他片區的小產權房,記者時時感受著小產權房的與時俱進。位於沙井商業中心區,臨寶安大道,地鐵口物業鴻榮源禧園是有十年樓齡的成熟樓盤,記者上網查詢二手房信息顯示,這裡的單價在5.5萬-5.7萬左右。距此不遠有很多人熟悉的村委統建樓裕盛華庭,享受著同樣的區域配套,出門就是地鐵口,小區車庫、遊泳池一應俱全,但掛牌單價僅2.2萬左右,相當於禧園房價的4成。
相比此前的懿園,這裡的小區環境更為熱鬧,車庫出入口私家車絡繹不絕。「這個樓盤性價比很高,交通便利,還可落戶。我好多客戶買了這裡,都漲價了,很滿意。」售樓人員說。一系列流程走下來,再聽聞只需低於周邊商品房一半的價格,就能享受差不多的住宅品質,連記者都有點心動。
但走訪多個沙井小產權房後,記者也發現,這種村委統建樓,儘管外型看,越來越接近商品房,但細節上還是存在很多差異。比如戶型層高偏矮,大約2.8米。且使用面積有點虛,公攤面積偏多,基本上公攤在30%左右,相比商品房的公攤20%左右,同面積的戶型明顯小氣很多。此外,這些小產權房一般車位比也是無法滿足1:1的,相對而言,車位比較緊張。
(沙井小產權房的樣板房有模有樣,似乎有與商品房一樣的居住品質)
王經理介紹說,在深圳,除了沙井,龍華新區的大浪、民治、觀瀾、清湖等一些地鐵口的小產權房開盤幾天就被搶購一空,比商品房還搶手。其他區域如寶安區的西鄉、福永、松崗、石巖,龍崗區的坂田、橫崗、坪山、平湖等地也有不少小產權房。包括市中心區,也零星有些村委統建樓,但規模沒有沙井、龍華、龍崗那麼大。
誘惑大 風險更大
「這麼大的規模,這麼多人購買,國家不會一刀切的。」這是很多購買小產權房人僥倖的支撐點。
記者身邊也有不少購買小產權房的朋友。其中一位已經自住七八年,她甚至後悔買晚了:「以前是想在市區買套商品房的,越看越漲,漲到存款只能買個小戶型,一家人怎麼住呢?後來聽朋友推薦龍華的小產權房,當時單價才9000多。我去看了,還是很猶豫,擔心有風險。糾結的過程中,商品房在漲,小產權房也跟著水漲船高,我看的那套後來都漲到1.1萬了。最後買了現在住的觀瀾這套。100萬一次付款,近100平的大三房。水費、電費偏貴點,其他都還好。」
記者的另一個朋友在龍華的清湖地鐵口買的小公寓投資,60萬一次付款,現在每月收3000的房租。「上周,和我一樣戶型賣到了150多萬。這些年,周邊的商品房漲了三倍,我這小產權房也跟著漲了兩倍多。」她甚至建議記者也投資一套小產權房:「投入成本低,回報高,現在銷售環節都是一條龍,成熟的,不用擔心。」
王經理說,和往年以低收入人群購買為主不同,近些年,小產權房的購買客戶群體開始向高端客戶轉變,「今年房價太高,二手房買不起,很多人把目光轉向小產權。疫情過後,沙井這邊的小產權房都跟著漲了好幾千,水漲船高,很多小產權房,收入低的剛需者也未必買得起了。」
目前,深圳的小產權房在銷售環節上,有組團看房、現場銷售,律師見證下的合同籤訂、甚至部分項目具有分期付款或按揭的金融服務,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鏈條和操作程序。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統建樓就算有30層,也只有一個產權證,購買者只能同村委會籤合同。
王經理介紹,雖然不是房產證,但過戶非常嚴格,業主過戶、律師公證,以及村委蓋章,一樣都不會少,房價一次性付清,基本沒有後顧之憂。可據記者了解,律師見證籤合同這一操作不過是掩耳盜鈴。深圳市司法局2009年就明文禁止律師對小產權房做見證,公證處也不能公證。即使做了見證,也只能說明交易雙方在律師面前籤訂了一份無效合同而已。如有律師參與屬違規執業行為,更不可能因律師見證導致該行為有效。
作為全國小產權房問題最突出的城市之一,究其原因,一是因深圳房價高企,買不起商品房的深圳人中有部分會將小產權房作為安居選擇,而看到這一市場需求的投資客也會進場;二是看到城市更新背後的巨額利潤,不少人將小產權房作為一種投資選擇。近兩年,深圳拆遷進程明顯開始加快,隨著崗廈、蔡屋圍、大衝、白石洲、上沙、下沙這些著名的城中村相繼被拿下,一棟棟農民樓被夷為平地,隨之而來的就是原住民通過拆遷暴富的各種傳說。
若單純考慮居住,而不考慮下一代教育問題或者產權問題,小產權房價格低、手續簡單、即買即住、物業費低,不失為過渡性的選擇。
如果買來投資,小產權房無法使用槓桿,不能以最小投入撬動最大收益;不具備商品房的金融屬性,意味著永遠無法真正享受房價上漲帶來的巨大福利;無法自由交易,不能隨著市場或自身的變化及時置換,相當於花大價錢買了一個大宗商品,只能借著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大趨勢有零星增值。
如果買來等拆遷,為了嘗到舊改的那口湯,把籌碼壓在這裡,不見得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