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小電科技接受券商輔導,計劃在創業板上市的信息被公布。如果順利的話,共享充電寶行業即將迎來第一股。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充電寶,也曾經被很多人看不起、嘲諷,但這裡面卻含有大大的賺錢秘密。這個商業的氣息,從美團「三出三進」就能窺探到一二了,實力展示「真香」定律。
截止目前,國內共有四家共享充電寶大玩家,分別是街電科技、來電科技、小電科技和怪獸充電。根據小電科技透露,目前,其已覆蓋全國超過1600座城市,用戶量約2億。2019年第三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300%,峰值日訂單量超過200萬。日訂單200萬是什麼概念,就是即使一個用戶只貢獻1塊,那它的收入至少能達到200萬,一年就是7.3億元。
此前,喵君一位投資人朋友提到,在2019年,街電單日訂單已經突破1000萬了,年營收多少,大家心裡估計也有個數了,可能30億打底。
根據艾瑞諮詢,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租賃業務交易規模達79.1億元,未來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44.9%。而早在2018年下半年,包括小電科技在內的多家運營商就已經宣布實現盈利。
隨著共享充電寶逐步擴大的鋪設範圍和低線城市的拓展,帶來了可觀的市場空間。艾瑞諮詢推測,2019年共享充電寶市場用戶規模在2.5億左右。最重要的是,用戶對共享充電寶的收費並不敏感。2019年下半年多家充電寶品牌告別「1元/小時」,紛紛上調價格,現在4-5 元/小時的情況也很常見。
這麼容易賺錢的生意,卻被很多人忽視了,並且還看不起。王思聰在陳歐做街電的時候,就公開表態「共享充電寶做得出來,我就吃翔」;經濟學家郎鹹平也曾評價,共享充電寶是租賃聲音,沒有創新。
但是,沒有創新不代表不是門好生意。第一、共享充電寶幾乎沒有任何門檻,一個充電寶成本幾塊錢,在珠三角輕鬆能找到代工的工廠,貼上自己的品牌,找到願意接受擺放充電寶的商家,談好分成比例,再上門擺放,一氣呵成。比共享單車、共享電車、共享汽車好做太多。據媒體報導,某電代理商剔除各種吃喝住,一年能賺10-20萬。第二、值不值得做看市場需求,現在大家都不喜歡攜帶充電寶,但是手機耗電又快,只能寄存於共享充電寶。第三、投資回報率高,現金流充足,資金回流快。
當然,說了那麼多,並不是讓大家一頭熱衝進這個市場。因為就目前來說,國內共享充電寶已經形成了激烈的競爭格局,而且隨著美團等巨頭入局,新的機會不一定存在了。只是,在下一次,大家可以多留意一下身邊那些不起眼的生意,或許,裡面就隱藏著無限的商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