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閱讀與寫作》走進楓樹山鴻銘小學「共讀最美童詩」

2020-12-16 紅網

「聆聽詩的心聲,過一種文學的生活」

《小學生閱讀與寫作》走進楓樹山鴻銘小學「共讀最美童詩」

紅網時刻9月27日訊(通訊員 李柯夫)9月27日上午,秋意漸濃。在長沙市雨花區楓樹山鴻銘小學,一陣朗朗讀詩聲和著秋風飄過整個校園,引人駐足。一場以「共讀最美童詩」為主題的閱讀沙龍活動,正在該校熱烈舉行。

「風忘了回家的路」

「可憐的風/忘了回家的路/跟著雨點/一會兒跑向東/一會兒跑向西……」這是著名兒童文學專家、詩人雪野的新作《風忘了回家的路》中的文字。此次閱讀沙龍活動正是圍繞他的此份作品展開,包含童詩誦讀節目、童詩導讀課、童詩共讀講座、童詩素材分享等諸多環節。

楓樹山鴻銘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們用《「最美」的一天》童詩聯誦為整個活動拉開帷幕。活動中,楓樹山鴻銘小學羅沛雯老師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美妙的童詩課《風,來了》,與現場師生一起分享「風」之詩韻;《小學生閱讀與寫作》雜誌主編黃?老師講述《童年如詩》,以想像力和聲音的意義為學生詮釋了童詩的魅力;《小學生閱讀與寫作》雜誌編輯金劍老師為孩子帶來童詩素材分享《詩,動起來了》,孩子們上臺「演」詩,讓童詩動感十足。

雪野老師作為場外嘉賓,與孩子進行「後臺」互動,解答了孩子們心中關於童詩的疑問。

同學們現場朗讀童詩。

《小學生閱讀與寫作》雜誌主編黃?老師講述《童年如詩》,以想像力和聲音的意義為學生詮釋了童詩的魅力。

《小學生閱讀與寫作》雜誌主編黃?老師和同學們互動。

風為什麼忘了回家的路,這幅畫讓羅沛雯老師找到了答案。

詩,會動嗎?金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探索。

楓樹山鴻銘小學成為首批基地校

此次閱讀沙龍活動由十幾歲雜誌社小學刊《小學生閱讀與寫作》主辦,與該校一百多位熱愛詩歌的孩子一起,共讀童詩、共學童詩、共寫童詩。

十幾歲雜誌社總經理胡力豐出席沙龍活動,並授牌該校為《小學生閱讀與寫作》首批基地校。校長賈峰表示:「成為《小學生閱讀與寫作》的首批基地校,是對楓樹山鴻銘小學的高度認可,更是一種激勵。」

十幾歲雜誌社小學刊《小學生閱讀與寫作》為中南出版傳媒集團主管、湖南瀟湘晨報社主辦的省級期刊。雜誌以小學生為主體,以全國著名兒童文學專家為專家庫,旨在拓寬學生閱讀、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為厚重學生閱讀與寫作素養增加助力、提供優質平臺。

雜誌將定期深入學校,深度挖掘閱讀文本,共同開展主題閱讀活動。

十幾歲雜誌社總經理胡力豐和楓樹山鴻銘小學校長賈峰合影。

《小學生閱讀與寫作》雜誌主編黃?老師為羅沛雯老師頒發閱讀明星教師獎狀。

 「爭做知書達理、文明向上的好少年」

整個活動吸引了全校語文教師及其他學校慕名而來的教師參與。孩子們在讀童詩、學童詩、寫童詩的過程中,在心裡埋下了一顆詩歌的種子。

活動臨近尾聲,學校師長們紛紛對孩子們表達了閱讀上的寄託。

校長賈峰對孩子們說:「爭做知書達理、文明向上的好少年。」

教研主任陳寧老師希望孩子們和書做朋友,她說:「把書籍當做忠實的朋友,要學會博覽群書,廣泛閱讀。」

教研組組長楊小琳老師把讀書的重要性告訴孩子:「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當作一種習慣,讓閱讀照亮生命。」

最後,《小學生閱讀與寫作》雜誌主編黃?老師帶領全體師生誦讀《風忘了回家的路》,並鼓勵孩子們「聆聽詩的心聲,過一種文學的生活」。

楓樹山鴻銘小學校長賈峰對孩子們表達閱讀寄託。

相關焦點

  • 適合小學二年級閱讀的童書—收著寒假讀
    小學二年級,是閱讀過渡的關鍵期,孩子要從親子閱讀,通過拼音的幫助,逐步轉到自主閱讀,以下,分5大類為大家推薦適合二年級孩子閱讀的繪本和童書,每類推薦10本,共50本。一 繪本繪本閱讀數量會在二年級開始降低,向文字書過渡,可以讀一些經典的、情節複雜、有一定深刻內涵的繪本。
  • 長沙小學生西洋棋比賽上演精彩對決(圖)
    (小棋手靜坐凝神,調兵遣將,和對手展開角逐)(120位小棋手進行著一場激烈的西洋棋賽)(首屆「鴻銘」杯小學生西洋棋大賽開幕現場)  紅網長沙4月22日訊(通訊員 李佳 吳丹)4月20日,在長沙是雨花區楓樹山鴻銘小學內一場別開生面的西洋棋比賽正在進行,來自雨花區韶山南路小學、長塘裡小學、育新小學、楓樹山鴻銘小學和嶽麓區望嶽小學、石佳衝小學的120位小棋手進行著一場激烈的西洋棋角逐。
  • 招生信息 | 2021年春季親子閱讀與寫作課程招生啦!
    招生信息 | 2021年春季親子閱讀與寫作課程招生啦!教師:李穎華教育碩士,全國家庭親子閱讀活動辦公室成員,「中國好童書」推薦計劃秘書處成員,在家庭教育和親子閱讀領域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多次參與兒童閱讀相關的課題研究,深諳兒童閱讀心理和閱讀需求。
  • 緊扣部編本教材,深耕閱讀與寫作 |《十幾歲小學生閱讀與寫作》部編...
    「如果母雞能在天空飛翔,如果螞蟻的個頭比樹還大,如果老鷹變得膽小如鼠,如果蝸牛健步如飛,如果……」這是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習作,也是《十幾歲小學生閱讀與寫作》2019年7-8月刊「教材語」欄目的主題構思。
  • 李漁故裡 遇見童詩
    臺上,是來自浙江省蘭谿市蘭花小學、實驗小學、蘭江小學、馬澗中心小學等校的小學生;臺下,是從全國各地趕來的詩人金本、藍藍、保冬妮、王立春、陳詩哥…… 為進一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啟蒙教材《笠翁對韻》的文化價值,積極推進中國詩歌教育,促進兒童文學的繁榮,由中國詩歌學會、中國教師報、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蘭谿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童詩中國(蘭溪)論壇日前在浙江蘭溪舉行。
  • 「都來讀書」走進貴州湄潭 浙大教授與小學生共讀詩詞哲學
    12月19日,「都來讀書」全民閱讀計劃攜手浙江大學走進貴州湄潭浙大小學,5位來自浙江大學的教授與當地25名小學生同堂共讀經典詩詞。據了解,此次舉辦的線下讀書會,旨在通過大學教授與小學生的交流互動,讓孩子們在閱讀中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
  • 不讀國學經典,不背文言文古詩,小學生在每個階段應該閱讀哪些書
    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是不提倡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閱讀國學經典,大量背誦文言文古詩詞,雖然閱讀和背誦對小學語文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過早接觸經典文學的誦讀,不利於小學生對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和語感的建立。那麼家長常有疑問,不背詩不行呀,老師要求背誦唐詩,同班同學都能背100多首,我們連《三字經》、《弟子規》都背不下來。
  • 《小學生拼音報》:陽光雨露滋潤閱讀之花
    光明日報太原9月15日電(通訊員李軍 記者邢兆遠、李建斌)近日,小學生拼音報社策劃組織實施的「中國孩子讀中國故事」的活動正在進行,成為「書香三晉」的亮點。該報總編輯張梅霞說:「希望通過閱讀構建學校、家庭、社區互相交融的『書香氛圍』,讓人人都愛上閱讀,讓書香浸潤社會。」
  • 廣州小學生詩詞大會走進文德路小學
    大洋網訊 為提倡學習傳統文化,鼓勵吟誦古詩文,信息時報社主辦第一屆廣州小學生詩詞大會。活動啟動以來,受到廣州市各小學廣泛關注,目前已有近千名小學生報名參加。近日,詩詞大會暨贈書活動首站走進廣州市越秀區文德路小學。營造「文潤德澤和諧快樂」文化文德路小學創辦於1933年。
  • 與孩子共讀經典
    兒童閱讀有多個關鍵期,在成長的每一個時期,兒童會有不同的精神飢餓感,需要閱讀不同的作品,以滿足內在的精神發育。每個閱讀臺階都有不同的閱讀策略:學前是親子共讀引發興趣,小學是海量閱讀奠定基礎,中學就是經典閱讀,但要根據學業情況張弛有度。無論如何,孩子的閱讀時間是有限的,他們需要閱讀的文字和圖片(包括多媒體產品),卻有無限的空間。
  • 從親子共讀到自主閱讀,這套橋梁書是給6-9歲孩子最好的過渡選擇|...
    Magic Elephant Books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以前孩子小的時候,總是陪他進行親子共讀,但現在孩子上小學一二年級,開始認識一些字詞了,原來一直給孩子讀的圖畫書對現在的他來說有點簡單,又擔心兒童小說太厚又太長,生字詞還多,孩子讀不懂,打擊他閱讀的興趣。
  • 博雅詩韻妙手成,詩園桃李沐春風!五蓮縣實驗小學舉行詩教活動
    校長劉樹森和老師們對於詩歌教育的認識高度「合拍」:千百年來,中國的兒童都是在讀詩、寫詩的氛圍中長大的,可以說,詩歌的神韻已經浸潤於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靈。讀詩、寫詩,對於學生文化品格、寫作素養乃至創造力的提升有著巨大作用。現在,我們不能將這一「詩教」瑰寶在不知不覺中丟棄。認識具有如此深度,他們在詩歌教育方面的一些「硬核」舉措便不難理解。
  • 2020部編版必備閱讀書單新鮮出爐!讓孩子愛上閱讀!
    閱讀一直是我們強調的重要技能,擁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幫助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自學能力等。如何幫助孩子過一個充實且有意義的假期呢?對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培養閱讀習慣,高級的閱讀質量,讓孩子的成長獲益良多。
  • 師生緣 童詩夢 獻給教師節和童詩園丁聖野爺爺
    是一位培育童詩的園丁讓熱愛詩的孩子們讀著詩尋找真善美的光明在「一百歲的詩娃娃」——聖野爺爺的面前,50多歲的魯守華老師,覺得自己依然是個小孩子,他每天和聖野爺爺通個電話,認真地聆聽著聖野爺爺關於童詩創作的感悟,交流童詩創作的體會,尤其是談到他們創辦的「魯守華新浪博客」,有那麼多熱愛童詩的老師和孩子們走進這片童詩園地,聖野爺爺就開心的不得了。
  • 小學生詩歌被評深刻走紅微博 7首詩4首系抄襲-小學生 微博 詩心 詩...
    難以相信是一個小學生寫的……」  但在王薌遠看來,深刻並不是他的本意,寫詩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旅行,自己坐在電腦前面打字,心靈已經隨著天空上朵朵的白雲飄去了遙遠的地方,似乎到了山的那邊、雲的那邊,他的思想就與景物聯繫到了一起。「就像打遊戲一樣,我進入了那個場景,有一個情感在牽引著我往前,我就出人意料地寫出來了。」如今再回頭看自己寫的詩,王薌遠也說不清楚當時的感情到底是怎樣。
  • 鄉村兒童閱讀現狀調查:讀什麼、怎麼讀、為何讀
    這些圖書以繪本為主,也包括了小學生必備古詩詞等。為一年級授課的張老師希望可以獲得一些帶有拼音的讀物,「捐來的書裡幾乎沒有拼音,我們這裡學生識字率低,從一年級才開始同步學習識字和拼音,圖畫書還好,文字書低年級孩子根本讀不了。」
  •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9課《楓樹上的喜鵲》課文內容解析
    《楓樹上的喜鵲》是一篇充滿童趣的散文故事,本文作者郭風,福建莆田人,出生於1917年,逝世於2010年,享年94歲,作者一生忠於創作散文詩以及兒童文學。其代表作有《早晨的鐘聲》、《蒲公英的小屋》、《木偶戲》、《火柴盒的火車》等以上是作者的基本概況,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篇課文內容:小學二年級語文第9課《楓樹上的喜鵲》課文內容解析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
  • 全民閱讀,從孩子抓起——喵卷捲來了,掀起閱讀熱潮
    >全民閱讀,從孩子抓起——喵卷捲來了,掀起閱讀熱潮2018-05-25 16:29:41出處:PCbaby作者:佚名作家段立欣保持了自己的一貫風格,語言幽默風趣,想像奇特大膽,情節精彩跌宕,加上每冊故事相對獨立又環環相扣,這些元素無一不是當今孩子們喜歡的閱讀內容。  而這些時而緊張,時而幽默的故事中,每一冊又潛移默化的蘊含了綠色的,正能量的主題,例如:母愛的偉大,友誼的珍貴,公平的重要以及執著、堅持、夢想等。這些主題,正是家長和老師們一直在尋找的「讀故事,明是非,助成長」的書籍!
  • 當詩歌逐漸撤離童年,還能期待有穿透力文化思考的童詩寫作嗎?
    黃怒波、蔣朗朗、寧琦、趙振江、方衛平、薛衛民、邱易東、金本、王泉根、樹才、王宜振、楊東彪、舒偉、王立春、保冬妮、張曉楠,美國喬治亞州南方大學教授理察·弗萊恩等學者、詩人,圍繞「童詩寫作與審美」、「兒童詩的研究現狀與發展方向」「童詩教育、翻譯與傳播」等話題,總結了中國兒童詩歌70年來的創作和理論得失,借鑑國外兒童詩歌創作和理論經驗,以中國兒童詩歌的名義向新中國成立70年周年獻禮和致敬。
  • 活動回顧丨聽黃宇老師講述寫作與閱讀的妙趣
    讓孩子愛上閱讀,學會在歡笑中思考讓孩子學會寫日記,培養寫作能力跟著黃宇老師,一起分享成長的美好秋風送爽之際,京廣傳媒應廣大讀者要求,再次邀請到著名兒童作家黃宇老師為濰坊和德州的同學帶來精彩的主題演講黃宇老師在本次「京廣讀運會 名家校園行」活動中,為多所中小學帶去「奇思妙想來寫作,妙趣橫生去閱讀」主題講座,深入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直面成長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鼓勵孩子用積極的心態去應對現實與挫折,體會愛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