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汗國最後的驕傲—準噶爾汗國

2021-01-19 庫庫諾爾蒙古族

     建立準噶爾汗國的準噶爾部落是屬於蒙古的一支--衛拉特蒙古,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部族,在各個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稱謂,元朝稱翰亦剌惕、明朝稱瓦剌、清朝稱衛拉特,亦稱厄魯特、額魯特或西蒙古、漠西蒙古。國外則稱之為卡爾梅克。明末清初之際,衛拉特蒙古分為和碩特、準噶爾、杜爾博特、土爾扈特四大部落。

    明朝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兵入關前夕的中國形勢。當時遠在西域的準噶爾部落已經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準噶爾汗國。準噶爾汗國的建國時間為公元1640年,比滿清入關早了整整四年的時間!

英雄噶爾丹

    準噶爾汗國(噶爾丹時期)極盛疆域 噶爾丹深受喇嘛教的影響,一直想建立一個以喇嘛教為國教的準噶爾帝國,所以,他第一步在1678年率兵攻滅了葉爾羌汗國(今中國南疆附近),同時,又用兵於哈薩克,鞏固在那裡的統治後,便集結兵馬和清國互相爭奪原蒙古的漠南、漠北的舊地。

     在1690年,攻入喀爾喀,長驅東進,直取烏珠穆沁,然後撥轉鋒芒,在赤峰附近的烏蘭布通南下,喀爾喀諸部首領都無法抵擋,於是聯名向清朝的康熙皇帝求救,愛新覺羅.玄燁率領清軍,與噶爾丹的準噶爾軍在烏圌蘭布通交戰,噶爾丹雖然英勇善戰,並發明了著名的「駝城」戰術,但仍然被裝備有重型火炮的清朝軍隊打敗。

      清康熙皇帝北上進攻準噶爾汗國佔領蒙古高原喀爾喀地區,之後的準噶爾汗國。此為準噶爾汗國最大疆域,疆域不僅在於新疆,還擁有中亞的哈薩克汗國的大部和西藏地區一部分。

    1695年,噶爾丹再度進兵喀爾喀,這時的喀爾喀已經被清朝納入自己的版圖,康熙皇帝再次御駕親徵,噶爾丹雖然抱定必勝的決心,但這時他的實力與上次相比已大為不如,而康熙卻集結更多的人馬欲將他徹底消滅,兩軍經過了極為慘烈的戰爭,噶爾丹的大妃阿奴也在戰鬥中戰死。最終,他的3萬鐵騎最終難以擊敗康熙的20萬大軍,大敗虧輸,清高宗乾隆中期的公元1757年,清朝滅準噶爾汗國。

      清朝滅亡準噶爾汗國之後,就對準噶爾蒙古人進行了種族滅絕,使得原新疆地區的最大的民族——蒙古人絕大多數被清兵殺害,餘下的少許蒙古人逃亡到了俄羅斯境內,當今俄羅斯阿爾泰共和國境內的阿爾泰蒙古人就是當年準噶爾蒙古人的後裔。清朝屠戮了準噶爾蒙古人之後,開始對新疆其它各族人民(比如畏兀兒、哈薩克等民族)進行了有效的管理。使得他們都歸附清朝。由於滿清對新江蒙古人的屠殺使得原本信仰藏傳佛教的新江地區漸漸地演變成為了伊斯蘭佔據了主導地位。

       準噶爾汗國在「歷史學家」們口中負面的印象比較多,殊不知其在客觀上抵制了沙俄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疆域的穩定。明朝末年,沙俄的魔爪已經伸向了遼闊的亞洲,其在西伯利亞的擴張極其迅速且未遇到任何抵抗,逐漸逼近中國的領土(俄人進入黑龍江與滿人入關為同一年——1644年)。

  

噶爾丹策零力敵沙俄

    在東北,滿洲政權剛剛興起,由於沙俄不斷派匪徒對東北進行燒殺搶掠,達斡爾與鄂溫克、鄂倫春等民族最先開始抵抗沙俄的入侵(清政府於1639年至1643年發動了三次徵服鄂溫克部落的戰爭,隨後將其納入版圖),清政府認識到了事態的嚴重,進行了反擊(從1652開始,但是規模都較小),並加強了對邊境的監控和駐軍。入關以前,滿清的勢力北到黑龍江流域,東到庫頁島,但未在邊境設官駐兵,被徵服的民族有少數編入八旗,大多數仍居原地,並按期進貢。一直持續到三藩之亂一平定後,清政府才開始大舉討伐俄羅斯。在西北,俄國的入侵則更早,其一面搜集蒙古各部的信息,一面也在搜集打探明朝的情況,隨時準備乘虛而入。但是最終,沙俄戰敗妥協了,1716年,策零頓多布將俄羅斯人從葉尼塞河上遊逐出。1720年,策妄阿拉布坦之子噶爾丹策零力敵沙俄,迫使沙俄與準噶爾劃界而治,此做法與清政府在東北抗擊沙俄的成功頗有相似之處。

    但是,一山不容二虎、水火不能相容。準噶爾汗國的迅速崛起對清廷構成了強大的威脅,準噶爾汗國與清朝幾乎處於同一時間崛起,其首領噶爾丹雄心勃勃,企圖恢復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不僅統一衛拉特蒙古、吞併南疆回部,還起兵攻佔青海,進而攻打西藏,其全盛時期,幾乎佔領整個中國的半壁江山(北到外蒙古,南到西藏)。

       準噶爾汗國是世界歷史上最後一個蒙古人建立的國家,準噶爾汗國鼎盛時期,成吉思汗子孫建立的諸多蒙古汗國都已經滅亡(比如大元、察合臺汗國、金帳汗國、伊兒汗國、帖木兒汗國、葉爾羌汗國)只有準噶爾汗國存在了下來,而且準噶爾汗國也是世界上最後的一個遊牧大帝國,他們的生活方式仍然是以最傳統的遊牧方式而進行著,它也是世界上最後一個以藏傳佛教為國教的帝國。只可惜最後卻滅亡了,而且被當今一些歷史學家大肆扭曲,也不知道他們是在研究歷史,還是篡改歷史。

        準噶爾以區區蒙古一個部落的身份,不僅建立的龐大的帝國,還有東亞最後的霸主大清帝國周旋百年,而且,還活活耗死大清帝國「聖君」「康熙大帝」「雍正大帝」,差點讓「乾隆大帝」徹底放棄,確實是當之無愧的奇蹟,但是他們雖敗猶榮,永遠都是真正的勇士。

相關焦點

  • 明清之際,和碩特汗國、準噶爾汗國、清朝才是最後的角逐者
    4,和碩特汗國、準噶爾汗國與清朝的和與戰清朝入關後,為了臣服漠北蒙古(喀爾喀蒙古),順治在1648、1650、1651連年邀請五世達賴來北京。之所以發生變化,是因為衛拉特蒙古的又一支勢力崛起了,這便是準噶爾汗國。準噶爾汗國攻滅南疆的葉爾羌汗國(察合臺後裔),一統天山南北。之後,又東攻漠北喀爾喀蒙古,向南出兵威脅和碩特汗國。於是,康熙在親徵噶爾丹的同時,以防備噶爾丹為名將清軍開進了青海地區。
  • 清朝滅了強大的準噶爾汗國,為什麼沒有滅弱小的哈薩克汗國?
    (葛爾丹時期的準噶爾汗國)大清朝向西擴張始於對準噶爾汗國的反擊,這個汗國屬於蒙古系,也是赫赫有名的蒙古大汗國之一,最大版圖囊括了蒙古高原、西域和青藏高原,向東與大清國對抗了70多年、向西欺壓統治中亞諸國(其中就包括哈薩克)、向北還要承受沙俄的擴張壓力,可以說準噶爾汗國是塊硬骨頭。
  • 明清之際,和碩特汗國、準噶爾汗國、清朝才是最後的三家角逐者
    4,和碩特汗國、準噶爾汗國與清朝的和與戰清朝入關後,為了臣服漠北蒙古(喀爾喀蒙古),順治在1648、1650、1651連年邀請五世達賴來北京。最終,五世達賴於1653年來京,順治親往迎接,確立了和平相處的睦鄰關係,這一關係一直延續到1696年。
  • 準噶爾汗國的擴張
    準噶爾汗國的擴張1653年,準噶爾的巴圖爾渾臺吉死,其子僧格(1653一1670年)立。但汗廷內發生內江和權力鬥爭,結果僧格的弟弟噶爾丹(1672一1697年)平定綽羅斯王族內亂,統治了準噶爾汗國。統一了準噶爾遊牧騎馬汗國的噶爾丹繼承父巴圖爾的事業,著手進一步對外軍事擴張,其規模也逐漸擴大。
  • 準噶爾汗國三次亮劍,劍指大清,與沙俄交鋒,降服哈薩克汗國
    在新興的準噶爾汗國及其它獨立的個蒙古部落,汗國前面,最大的敵人就是新崛起的滿清帝國。此時,清帝國邊界上,蒙古汗國鱗次櫛比:漠北是喀爾喀三部,土謝圖,扎薩克圖,車臣。青藏是和碩特汗國。唐努烏梁海和科布多一帶是"阿拉坦汗"王朝。新疆北部是準噶爾,南部是葉爾羌。
  • 最後的草原帝國準噶爾汗國是如何被清帝國消滅的?
    準噶爾是三藩之亂後,清政府面臨的最大軍事威脅,沒有之一清朝時的蒙古分為三大部分: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其中漠西蒙古又稱「厄魯特蒙古」,也就是明代的瓦剌。1676年噶爾丹擊敗和碩特部首領鄂齊爾圖汗,成為漠西蒙古的新盟主,此後噶爾丹自命為準噶爾大汗,開始在沙俄的支持下向東入侵漠北喀爾喀蒙古。
  • 對抗康雍乾祖孫三代,蒙古都被徵服了,準噶爾汗國憑什麼崛起
    然而到了清朝初期期,蒙古又冒出了一個準噶爾汗國,與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人抗爭了七十年。準噶爾汗國與蒙古帝國和黃金家族到底是個什麼關係,憑什麼讓清朝統治者如臨大敵。成吉思汗駕崩後,蒙古帝國宣布解體,金帳汗國、窩闊臺、察哈臺以及伊利汗國逐步走向獨立發展的道路。
  • 為何清朝一定要消滅噶爾丹和準噶爾汗國?
    1,清朝取得對蒙古的宗主權尚在入關之前公元1635年,當清朝還是後金的時候,皇太極便擊敗了漠南蒙古的林丹汗,這是大蒙古國的最後一任大汗,雖然事實上只能統領漠南蒙古,但名義上仍是整個蒙古的大汗。可是,漠西蒙古,尤其是其中的準噶爾部不承認清朝的宗主國地位,準噶爾部的噶爾丹甚至有一統蒙古、重現成吉思汗輝煌的志向,這與清朝便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 準噶爾汗國,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遊牧帝國,最終被乾隆所滅
    當年《康熙王朝》的熱播,使康熙三次親徵噶爾丹被世人所熟知,但事實上噶爾丹是準噶爾汗國的建立者,擊敗噶爾丹才是清朝徵服準噶爾汗國的開始。清朝為了徵服準噶爾汗國,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帝。1,準噶爾汗國出自漠西~衛拉特蒙古衛拉特蒙古,即漠西蒙古,主要有四部組成。明末清初之際,土爾扈特部西遷伏爾加河流域;和碩特部南下佔據青藏高原;準噶爾部和杜爾伯特部則留在了天山地區,而準噶爾汗國便是建立在這兩部的基礎之上。
  • 準噶爾和清朝有何仇怨?為何清朝一定要消滅準噶爾汗國?
    明朝末年時,蒙古汗國的主體分裂為漠南蒙古、漠西蒙古、漠北蒙古。在清朝入關徵討南明的同時,遠在西北的準噶爾部相繼徵服了杜爾伯特部、和碩特部、輝特部,建立了一個強盛的準噶爾汗國。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清朝與準噶爾汗國屬於並立狀態。
  • 歷史的悲:準噶爾盆地還在,準噶爾汗國卻已經消失
    準噶爾的悲劇是從明朝開始折騰,折騰到乾隆年間,最後發現準噶爾盆地還在,但是準噶爾汗國已經消失。如果準噶爾部族還有後裔肯定對這個結果高興不起來,但是對於今天的人來說,你看看清朝時期準噶爾部族控制的地域,就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了。
  • 清朝平定準噶爾汗國,有什麼歷史意義?
    清朝平定準噶爾汗國,絕對是意義非凡。 準噶爾汗國是有野心的,幾度平而復叛。而且它地處內陸邊疆腹地,南邊是西藏,北邊是沙俄。準噶爾汗國多次幹預西藏事務,又接收了沙俄不少武器裝備,甚至打算勾結沙俄,引狼入室。
  • 說說準噶爾汗國與清朝的恩怨 清朝為什麼一定要消滅準噶爾
    至此,大清王朝與準噶爾汗國之間,開始了二十年的短暫和平期。  乾隆十年(1745年)噶爾丹策零去世,準噶爾汗國也因其次子長子喇嘛達爾扎和策妄多爾濟那木扎爾爭奪汗位而陷入內亂之中,實力受到了極大的削弱,整個汗國也開始四分五裂。
  • 遊牧汗國準噶爾,火器為何比清軍還先進?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在清王朝平定準噶爾汗國叛亂的八十多年戰爭裡,最刷新歷史愛好者認知的,正是準噶爾軍隊那武裝到牙齒的裝備水平。比起當時蒙古各部落「弓馬騎射」的風格,同為蒙古騎兵的準噶爾軍隊,卻早已實現了「弓箭換槍」。
  • 準噶爾汗國是如何達到極盛狀態的?我們從噶爾丹遠徵蒙古講起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給大家詳細介紹了喀爾喀蒙古內部的愛恨情仇,重點講述了土謝圖汗與噶爾丹之間的仇恨起源,而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準噶爾汗國與喀爾喀蒙古之間的戰爭經過。戰爭開始前的勢力分布圖戰爭開始公元1688年春,準噶爾汗國大汗——噶爾丹以土謝圖汗殺害自己親弟弟和使節團的名義發起復仇之戰,突然率領三萬勁旅越過杭愛山徵討喀爾喀蒙古,並揚言所借俄羅斯兵將至,而土謝圖汗等喀爾喀蒙古王公則猝不及防
  • 康熙、雍正、乾隆為什麼要平定準噶爾汗國?
    準噶爾汗國是噶爾部的首領,噶爾丹在公元1676年發兵打敗了衛卡特盟主鄂齊爾圖汗之後,於公元1678年正式建立的一個汗國。
  • 為什麼大清不能完全統一準噶爾統治下的哈薩克汗國?
    準噶爾原本是厄魯特蒙古的一個部落,厄魯特是清代對漠西蒙古的稱呼,明朝時候管他們叫瓦剌,而他們自稱是衛拉特。厄魯特蒙古,也就是漠西蒙古,他們與東部蒙古在血緣上並不是那麼緊密,雖然大家都是蒙古人,但東蒙古一直是看不起西蒙古的。
  • 對抗康雍乾祖孫三代70年,蒙古都被徵服了,準噶爾汗國憑什麼崛起
    清朝在後金時代就已經徵服了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繼承了蒙古帝國的全部政治遺產。然而到了清朝初期期,蒙古又冒出了一個準噶爾汗國,與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人抗爭了七十年。準噶爾汗國與蒙古帝國和黃金家族到底是個什麼關係,憑什麼讓清朝統治者如臨大敵。
  • 大清帝國為何執意要滅掉準噶爾汗國。
    準確點說,是準噶爾的崛起威脅到了清朝自身的統治。準噶爾是衛拉特四部之一,明末清初之際,準噶爾快速崛起,雖然也向清帝國朝貢,但是已顯露出不臣之心,甚至稱呼清朝為紅纓蒙古。只不過此時清帝國和準噶爾汗國之間隔著一個喀爾喀,而且清初清朝的重點是穩定國內的社會秩序、恢復經濟生產而無暇他顧。
  • 噶爾丹與沙皇俄國的勾結——論準噶爾汗國與沙俄的關係
    在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的歷史中,最令這個王朝自豪的,莫過於橫跨100多年的康雍乾盛世。然而,正是在這個清朝鼎盛時期,崛起於西域的準噶爾汗國,卻能夠與清朝對峙近70年之久,成為清朝統一全國路上最大的障礙,也可見準噶爾汗國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