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草原帝國準噶爾汗國是如何被清帝國消滅的?

2020-12-04 百家號

準噶爾是三藩之亂後,清政府面臨的最大軍事威脅,沒有之一

清朝時的蒙古分為三大部分: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其中漠西蒙古又稱「厄魯特蒙古」,也就是明代的瓦剌。

漠西厄魯特蒙古在明末清初分為四大部族,分別是:杜爾伯特部、和碩特部、輝特部、準噶爾部,其中和碩特部是黃金家族後裔,一直擔任漠西蒙古的盟主。

1635年,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為了牽制漠北蒙古對漠西蒙古的軍事威脅,於是派人前往瀋陽,向當時的後金稱臣,這是清朝第一次與漠西蒙古建立聯繫。

此後漠西蒙古諸部一直臣服與清朝,屬於清朝的藩屬國,直到一個叫噶爾丹的人統一了漠西蒙古,才正式拉開了漠西蒙古與清帝國之間的戰爭。

噶爾丹是準噶爾部臺吉巴圖爾琿的第六子,從10歲起他就被送到西藏學習佛法。在噶爾丹父親死後,準噶爾部首領原本是由巴圖爾琿的第五子(噶爾丹的哥哥)僧格繼承,但是1670年僧格在內亂中被殺,噶爾丹於是返回準噶爾奪取了臺吉的寶座。

1676年噶爾丹擊敗和碩特部首領鄂齊爾圖汗,成為漠西蒙古的新盟主,此後噶爾丹自命為準噶爾大汗,開始在沙俄的支持下向東入侵漠北喀爾喀蒙古。

(康熙時期準噶爾與清朝之間的局勢)

漠北蒙古諸部在噶爾丹的打擊下接連敗退,在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的建議下,漠北蒙古諸部決定投降清朝,並向當時的康熙皇帝求援。

在接到求援之後,清政府先行派出了2萬大軍前往漠北蒙古,但這支部隊很快遭到了準噶爾騎兵的伏擊,隨即全軍覆沒。

在擊敗了清軍的先遣部隊後,噶爾丹不願意給漠北蒙古留有任何喘息之際,他立即傾兵3萬追擊殺入漠南蒙古,也就是今天的內蒙古,逼近長城,致使京師戒嚴。

此時的噶爾丹非常像當年的成吉思汗,而噶爾丹的對手大清也是同女真人建立的。當年的蒙金戰爭噶爾丹肯定是知道的,而康熙也必然是了如指掌。

為了避免重蹈當年金國滅亡的覆轍,康熙力排眾議,決定御駕親徵。而面對著戰鬥力爆表的準噶爾騎兵,康熙的戰略就是使用優勢兵力,以多打少,玩群毆。

此次出徵,清軍調集了八旗綠營共10萬大軍,並攜帶了大量火炮,最終在烏蘭布通擊敗了噶爾丹。

(烏蘭布通之戰,清軍炮擊準噶爾軍「駝城」)

6年之後,清軍8萬餘人在漠北蒙古的昭莫多(今天蒙古國烏蘭巴託)再度擊敗了噶爾丹。此戰之後噶爾丹逃回了漠西地區,漠北蒙古被納入了清帝國的統治之中。

噶爾丹昭莫多戰敗後,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後方發動政變,走投無路的噶爾丹在1697年服毒自盡。

策妄阿拉布坦繼位之後派人與清朝言和,但是準噶爾和清朝的戰事並沒有結束。在策妄阿拉布坦的統治下,準噶爾汗國的疆域達到了最頂峰。其控制範圍包括今天的新疆、西部利亞西南部、蒙古國西部和哈薩克斯坦東部,成為草原帝國最後的輝煌。

面對著咄咄逼人的準噶爾,清朝也是寢食難安。1716年準噶爾入侵西藏青海,再度引爆與清朝的戰爭,清軍出兵與準噶爾展開了對西藏和青海的爭奪。

1720年清軍擊敗準噶爾,將西藏和青海納入了帝國的版圖。

到了雍正時期,清軍也曾主動進攻過準噶爾,但卻在和通泊之戰中遭到慘敗。而且是此時青海的和碩特部首領羅卜藏丹津正發動叛亂,致使清軍主力被牽著在青海一帶,無暇他顧。為此雍正帝只得與準噶爾暫時修和,雙方劃定邊界,準清之間進入了一個短暫的和平時期。

1745年(乾隆十年),準噶爾汗國的第三位大汗噶爾丹策零去世,其繼任者策妄多濟那穆扎勒荒淫無道,引發了汗國內亂。後來準噶爾貴族達瓦齊在哈薩克汗國和輝特部的幫助下奪取了大汗之位。

經過常年的動亂,準噶爾在漠西蒙古中的影響力遠不如前。達瓦齊在上臺之後又與輝特部爆發了戰爭,輝特部戰敗後投降了清朝。

輝特部首領阿睦爾撒納在投降清朝後,將準噶爾汗國的虛實全部告知了清廷。此時在位的乾隆皇帝決定藉此天賜良機一舉將剿滅準噶爾。於是清軍還是在外蒙古和甘肅集結兵力和糧草,並派人聯繫哈薩克汗國,相約一同出兵。

1755年清軍分兩路攻入準噶爾境內,達瓦齊不敵清軍,在逃亡途中被霍集斯伯克擒獲送交清朝,自此準噶爾汗國滅亡。四年之後清軍徹底平息漠西蒙古諸部,徹底佔領新疆。

(清軍滅準噶爾之戰)

清準戰爭是清朝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場戰爭,準噶爾作為清朝中前期最大的外患,對清朝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這也是為什麼清廷一定要消滅準噶爾的原因。

在清準戰爭中,清朝憑藉強大的國力,持續對準噶爾進行活力輸出。而準噶爾的內亂也嚴重消耗了自身實力,給了清軍以可乘之機。

其實從戰鬥力上來看,在兵力相近的情況下,清軍是打不過準噶爾的。清軍對準噶爾的所有勝利都是建立在以多打少的基礎上,並且清軍的火器裝備也不如準噶爾先進。

準軍的火器受到土耳其和俄羅斯的影響,其先進程度和技戰術都遠高於清軍。直到乾隆年間,清軍的才逐漸消除了這一差距。實事求是的講,如不是準噶爾發生內亂,恐怕清軍難以拿下漠西蒙古。

不過準噶爾的崛起對清朝也並非全部都是壞事,因為正是在準噶爾的威脅下,外蒙古、西藏、青海、新疆才逐一被納入到清朝的統治範圍內,也奠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

相關焦點

  • 準噶爾汗國:這個一度強盛的草原帝國,是如何消失在歷史中的?
    這個國家,叫做準噶爾汗國。滿清興起之際,漠西蒙古中的準噶爾一部也在壯大。他們西徵哈薩克,兩次打退沙俄進攻,到順治年間,準噶爾已經成為雄踞中亞的草原帝國。他們打算統一蒙古諸部,重現成吉思汗的榮光!清朝入主中原那一年,準噶爾部誕生了一名男嬰。這個男孩就是大名鼎鼎的葛爾丹。
  • 大清帝國為何執意要滅掉準噶爾汗國。
    準確點說,是準噶爾的崛起威脅到了清朝自身的統治。準噶爾是衛拉特四部之一,明末清初之際,準噶爾快速崛起,雖然也向清帝國朝貢,但是已顯露出不臣之心,甚至稱呼清朝為紅纓蒙古。只不過此時清帝國和準噶爾汗國之間隔著一個喀爾喀,而且清初清朝的重點是穩定國內的社會秩序、恢復經濟生產而無暇他顧。
  • 蒙古汗國最後的驕傲—準噶爾汗國
    明朝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兵入關前夕的中國形勢。當時遠在西域的準噶爾部落已經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準噶爾汗國。準噶爾汗國的建國時間為公元1640年,比滿清入關早了整整四年的時間!
  • 論國民士氣11章66節:清帝國遠徵準噶爾汗國,全軍覆沒
    上一節中,聞櫻桃醉記述了1723年,清帝國名將嶽鍾琪率五千騎兵千裡奔襲,擊潰羅卜藏丹津的主力,將青海六十萬平方公裡土地納入版圖。清帝國在徵服今外蒙古、西藏、青海等領土的過程中,均遇到準噶爾汗國的強大力量。
  • 最後的草原帝國準噶爾,曇花一現的強盛之後是無法擺脫的宿命
    策妄阿拉布坦千裡奇襲,消滅和碩特汗國,佔據了青藏高原,四年之後又被清軍趕跑,青海西藏也被清朝直接接管,徹底併入大清版圖。南疆以前是葉兒羌國屬地,被噶爾丹併吞之後歸降準噶爾。南疆居民以信奉伊斯蘭教的畏兀兒族為主,定居,主要從事農業生產。遊牧民族對農業的重視是一個進步。從這個意義上說,準噶爾已經不是純粹的遊牧民族國家,而是複合型的帝國。主業方面,由於這段時間沒有大規模的戰爭,畜牧業也有了穩定的發展,草原上騾馬成群,山谷中牛羊遍地。
  • 大清帝國對準噶爾汗國的徵服
    1678年,噶爾丹建立準噶爾汗國。噶爾丹自稱為博碩克圖汗。 1680年,噶爾丹滅掉了察合臺後裔葉爾羌汗國。且不說大清朝了,就是喀爾喀蒙古的軍事實力也決不在準噶爾汗國之下。所以,如果要實現恢復蒙古帝國的願望,就必須要找一個強大的靠山,並借勢營殖。對於噶爾丹而言,最理想的對象就是沙皇俄國。目的是借俄羅斯之手,將大清帝國和喀爾喀蒙古吞併,然後再幹掉俄羅斯,恢復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帝國。 噶爾丹多次派使者出使俄國,俄羅斯也出於自己的侵略目的,為噶爾丹提供大量的武器裝備。
  • 準噶爾汗國,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遊牧帝國,最終被乾隆所滅
    但噶爾丹上臺之後,改變了這一局面,噶爾丹是蒙古歷史上最後一個雄才大略之主,他的目標是一統蒙古各部,重建當年的大蒙古帝國。而這一點,顯然與清朝的利益是嚴重衝突的,因為此時的清朝皇帝已經在公元1635年擊敗林丹汗之後身兼「蒙古大汗」,並拿到了元朝的傳國玉璽。
  • 被遺忘的帝國:和大清交戰70年的準噶爾汗國有多強?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而康熙更被後世稱為康熙大帝。他不但文治武功,平定三藩內亂,還三次御駕親徵,將準噶爾汗國打殘打垮。當時的準噶爾汗國非常的強大,曾打敗俄羅斯,嚴重威脅到了清帝國的統治,從康熙到乾隆,三代皇帝用了70年才將它打敗。
  • 清朝平定準噶爾汗國,有什麼歷史意義?
    清朝平定準噶爾汗國,絕對是意義非凡。 準噶爾汗國是有野心的,幾度平而復叛。而且它地處內陸邊疆腹地,南邊是西藏,北邊是沙俄。準噶爾汗國多次幹預西藏事務,又接收了沙俄不少武器裝備,甚至打算勾結沙俄,引狼入室。
  • 清朝用70年消滅準噶爾汗國到底有啥歷史意義?
    作為一度爭霸西域的草原帝國,準噶爾汗國一直以來都是後人爭論不休的存在。很多人認為,準噶爾汗國的祖先是漠西蒙古四部的一部分,而漠西蒙古在明清交際之前與漠北和漠南蒙古統稱為蒙古。1755年,準噶爾因天花而內亂不止,乾隆皇帝趁勢出兵,在1757年徹底消滅準噶爾汗國。隨後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於1759年徹底平定天山南北。那麼清朝消滅準噶爾汗國到底有哪些歷史意義呢?在靜夜史看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底定西域,二是確立東亞霸權。
  • 明清之際,和碩特汗國、準噶爾汗國、清朝才是最後的角逐者
    4,和碩特汗國、準噶爾汗國與清朝的和與戰清朝入關後,為了臣服漠北蒙古(喀爾喀蒙古),順治在1648、1650、1651連年邀請五世達賴來北京。之所以發生變化,是因為衛拉特蒙古的又一支勢力崛起了,這便是準噶爾汗國。準噶爾汗國攻滅南疆的葉爾羌汗國(察合臺後裔),一統天山南北。之後,又東攻漠北喀爾喀蒙古,向南出兵威脅和碩特汗國。於是,康熙在親徵噶爾丹的同時,以防備噶爾丹為名將清軍開進了青海地區。
  • 清帝國能夠平定準噶爾,為何全盛時期卻打不過緬甸了呢?
    大家讀清朝歷史的一定清楚,清帝國在徵討準噶爾的時候,雖然不說是順風順水,但是起碼也一度打得他們不能還手,最終歷經三代,持續68年的戰爭之後,滅掉了準噶爾。那同樣是實力相近的緬甸,清帝國為何就打不過了呢?
  • 【蒙古帝國君王譜】卡爾梅克汗國
    卡爾梅克汗國 卡爾梅克汗國,是在1630年代由衛拉特中土爾扈特人和鄂爾勒克建立的汗國,範圍在伏爾加河下遊的斯塔夫羅波爾至阿斯特拉罕一帶。
  • 清朝與準噶爾汗國的戰爭,屬於國戰還是內戰?打擊分裂,絕不含糊
    而實際上,強盛時的準噶爾汗國面積遠遠不止這麼大,極盛時期它的國土面積達到700多萬平方公裡,比之當時的亞洲霸主大清帝國也毫不遜色。講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這麼兩個龐然大物互相打架,那肯定是國戰啊。開篇不到4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到巔峰時期已達700多萬平方公裡,準噶爾汗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 清朝滅了強大的準噶爾汗國,為什麼沒有滅弱小的哈薩克汗國?
    沒有實力也沒有時間,翻翻歷史看一看,有哪個中原王朝能將軍事力量投送到中亞哈薩克草原呢?恐怕只有唐王朝一個了,唐朝曾短暫控制了中亞河中地區,也就是巴爾喀什湖以西的阿姆河、錫爾河流域,而且唐朝是短暫控制,最後被阿拉伯帝國擊敗而退出。
  • 為何清朝一定要消滅噶爾丹和準噶爾汗國?
    1,清朝取得對蒙古的宗主權尚在入關之前公元1635年,當清朝還是後金的時候,皇太極便擊敗了漠南蒙古的林丹汗,這是大蒙古國的最後一任大汗,雖然事實上只能統領漠南蒙古,但名義上仍是整個蒙古的大汗。清朝皇帝成為蒙古人大汗之後,漠北蒙古後來承認了這一事實,以1691年的多倫會盟為標誌,康熙帝將漠北蒙古納入了帝國版圖。可是,漠西蒙古,尤其是其中的準噶爾部不承認清朝的宗主國地位,準噶爾部的噶爾丹甚至有一統蒙古、重現成吉思汗輝煌的志向,這與清朝便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 明清之際,和碩特汗國、準噶爾汗國、清朝才是最後的三家角逐者
    之所以發生變化,是因為衛拉特蒙古的又一支勢力崛起了,這便是準噶爾汗國。準噶爾汗國攻滅南疆的葉爾羌汗國(察合臺後裔),一統天山南北。之後,又東攻漠北喀爾喀蒙古,向南出兵威脅和碩特汗國。於是,康熙在親徵噶爾丹的同時,以防備噶爾丹為名將清軍開進了青海地區。
  • 600萬公裡清帝國重創700萬公裡準噶爾帝國
    其實這是因為,很多時候,大家對準噶爾汗國的實力,沒有感覺。實際上,準噶爾汗國最鼎盛的時候,面積超過700萬平方公裡(康熙時期清朝面積600萬平方公裡),控制區遠遠大於,發動對宋戰爭時期的遼朝,金朝等等。準噶爾汗國最大的時候擁有青海,西藏,新疆,內外蒙古部分地區,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和吉爾吉斯斯坦部分地區。
  • 600萬公裡清帝國重創700萬公裡準噶爾帝國
    其實這是因為,很多時候,大家對準噶爾汗國的實力,沒有感覺。實際上,準噶爾汗國最鼎盛的時候,面積超過700萬平方公裡(康熙時期清朝面積600萬平方公裡),控制區遠遠大於,發動對宋戰爭時期的遼朝,金朝等等。
  • 清朝和沙俄是如何瓜分蒙古帝國的?
    如果把西伯利亞、遠東高寒地區也算入蒙古帝國版圖,那還是蒙古帝國更大。蒙古帝國的大部分疆域最後被兩個大國給瓜分了,哪兩個國家呢?沙皇俄國和大清帝國。隨後,清朝與蒙古準噶爾部展開了激烈的戰爭。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努力,清朝最終獲勝,把準噶爾汗國統治的新疆、西藏、外蒙也納入了版圖。清朝的版圖成了「秋海棠」。接下來再說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