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冷,我們都喜歡喝點暖身滋補的湯羹,補充營養,暖身暖胃,最普遍的就是燉雞湯,因為雞肉價廉營養高,能為人體迅速補充營養,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可用雞肉燉雞湯時,最大的缺點是燉出來的雞肉容易老柴,尤其雞胸肉,對小孩來說,簡直如蠟般難咽,根本無法突出雞肉嫩滑,有時買的雞不是土雞,還容易有羶味,倒胃口。
這些燉雞湯的問題,除了挑選的雞品種有差別之外,大部分原因都出在了雞肉直接焯水也無法把雜質與血沫徹底清除,焯水後再經過久燉,肉老柴是必然的。
對燉雞湯,小鹿有一套相當好用的方法,燉雞湯時,直接焯水就錯了!活用3個妙招,雞肉嫩滑,雞湯鮮濃,燉雞湯做不好,不妨看看小鹿分享的這些方法。
◇ 第一招:雞肉先浸泡
不管用雞肉還是豬骨、羊肉,製作燜燉類菜餚前,小鹿都會先把這些肉類泡水濾血1小時,然後下「鹽+白酒」或「白酒+醋」這兩種清洗組合,進行抓洗除血沫。
肉腥味的一部分來源於肉中含有的血腥,浸泡能讓雞肉纖維中的血水與清水混合,再用浸透性強的調料進行抓洗,就能輕鬆的把這些血水順著清水而洗出。
抓洗2~3分鐘,就能洗出滿盤髒水(不信可嘗試操作),而這些髒水簡單焯水是無法徹底清除,添加此步把血沫除盡,雞肉血腥味也幾乎沒有了。
◇ 第二招:不管焯不焯水,都先醃製
雞肉焯水,無非是為了去除雞肉攜帶的腥羶味,但經過浸泡抓洗後,雞肉已經非常乾淨,焯不焯水已經不再重要,但雞肉燉湯燉久了肉無味,很多小孩都不喜歡吃湯中的雞肉。
所以為了讓雞肉能帶有底味,小孩更易接受,燉的湯更鮮,雞肉燉湯不管焯不焯水,都建議進行簡單醃製,讓燉出來的雞肉帶有鮮鹹質感,湯更鮮。
▲醃製方法:下生抽、胡椒粉、蔥姜、料酒、少許鹽抹勻,放冰箱醃製一小時,讓調料浸透入肉,即可用於烹飪或焯水。
◇ 第三招:燉前炒一炒
雞肉焯水或洗淨後,肉含水份都非常重,燉前建議大家,下乾鍋大火爆炒一會,把雞肉中帶有的水汽收幹,期間淋入少許白酒或料酒,進行提鮮闢腥,翻炒約20~30秒,雞肉表面呈微黃即可關火。
很多人覺得如此操作會把雞肉的第一道營養因爆炒而流失,其實並不會,想雞肉稀放大量營養,還需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先炒一炒,還能讓雞肉的肉質收緊更結實,還會讓雞肉不太油膩,久燉不易柴,短燉肉嫩滑,燉的雞湯也會更香濃。
◇ 【燉雞湯&基礎做法】:
1、整隻雞肉砍塊泡水1小時濾血;
2、下鹽和白酒抓洗,然後下1勺生抽、1勺白胡椒粉、適量大蔥、薑片、1勺料酒、少許鹽,抓勻醃製1小時;
3、冷水下鍋焯水除羶,撈出洗淨,下乾鍋大火爆炒把水分收幹;
4、倒入足量開水,放入薑片、瑤柱、紅棗、枸杞、鹽,大火燒開,調中小火燉40分鐘,即可起鍋。
燉雞湯時,直接焯水就錯了!活用3個妙招,雞肉嫩滑,雞湯鮮濃,燉雞湯時,雞肉先浸泡後醃製,再進行幹炒,在很多人眼裡這樣的操作看似奇怪,也覺得並無意義,但運用這3個妙招後燉出的雞湯,味道會非常鮮香,而且一點腥味都沒有,關鍵是雞肉嫩滑不柴,不妨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