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蓮
中共廣東省委近日公布了《關於中央第八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情況的通報》,稱目前全省配偶已移居國(境)外或者沒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俗稱「裸官」)任職調整工作已基本完成,共對866名幹部作出了崗位調整處理,其中市廳級9名、處級134名、科級及以下723名。
事實上,廣東在治理「裸官」上,對《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了完善和延伸,「裸官」不但不能提拔,已在重要崗位上的也要調整。特別是,廣東目前已對866名「裸官」進行了調整,今後對「裸官」發現一起,處理一起,這樣的「自選動作」,堪稱「全國首創」。可以預料,隨著鐵腕治「裸官」的強力推進,「廣東無裸官」的願景,將會變成現實。
長期以來,各地在對「裸官」的監管一直處於被動狀態。比如,原中移動高管李向東先將自己變成「裸官」,繼而攜幾億巨款外逃。可見,中移動對內部高管幾乎沒有任何監管措施和行動。李向東為了攜款外逃,設棋布局了5年,這個棋局幾乎成了他一個人的棋局,沒有人站出來與其「對弈」,因而他走的每一步棋,都那麼順暢,沒有遇到絲毫困難與阻力。
多起「裸官」外逃事件表明,官員一「裸」,就可能是貪腐和外逃的信號。讓配偶子女移居國外,一是為了打前站,在國外建立自己的「後花園」;二是為了「輕裝上陣」,解除自己貪汙腐敗和伺機外逃的後顧之憂。因此,等「裸官」出逃了,再去進行所謂的查處,如撤職、「雙開」等,已經毫無實際意義。唯一的辦法,就是借鑑廣東的做法,讓「裸官」變成「裸民」,徹底根除「裸官」。換言之,防止「裸官」貪腐和外逃,應堵住源頭,先從根除「裸官」開始。
鐵腕治「裸官」,不能僅限於廣東的「自選動作」,而應成為全國「規定動作 」,幹部任用的一種「標配」。首先,應建立反腐敗風險預警防控體系,對使用權力過程中可能滋生腐敗的「風險」進行排查,對於高「風險」崗位及其個人實施重點預防和監管。同時,應嚴格執行新提任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從業、財產、出國(境)等有關事項公開制度,建立和完善「裸官」任職崗位管理辦法,讓官員「裸」不起來。
詳見本報今日A3版(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