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西楚LT,今天開始我們來聊聊抗美援朝
雅爾達會議
韓戰的起因,還得從雅爾達會議說起,二戰末期德國已經窮途末路,世界格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羅斯福)、英國(邱吉爾)和蘇聯(史達林)在蘇聯黑海北部的克裡木半島的雅爾達皇宮內,舉行了一次關於制定戰後世界新秩序和列強利益分配問題的三方首腦會議。
美國此行除了收穫戰勝德國的勝利果實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希望蘇聯參加對日作戰。這個時期太平洋戰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雖然美軍戰勝日本是時間上的問題,但是由於美軍的傷亡太大,讓美國政府覺有些擔憂。
太平洋戰爭
1944年6月15日至7月9日塞班島戰役美國傷亡3400餘人,日本傷亡超過4萬。
1945年2月19日—1945年3月26日硫磺島戰役美國6千多人陣亡、2多人負傷,日本22,703人陣亡、1,083人投降。
1945年1月9日至8月15日呂宋島戰役美國傷亡4.7多萬,日本傷亡21萬。
1945年4月1日至6月21日衝繩島戰役美國死亡2萬多人,受傷5多人人,日本死亡77,166—110,000人,被俘7,000多人。
衝繩島戰役
美軍離日本本土越近日本抵抗的就越兇,美軍傷亡的人數越來越大。還沒打到日本本土,美軍傷亡就達到了14萬左右,這對於當時二戰中其他國家的傷亡不算什麼,但是二戰時期的美國國內沒有經歷戰火,這樣大的傷亡是不能接受的。而日軍在九州島前沿陣地部署了60多萬的正規軍。要知道日本經過長期教化,那可是男女老少全民皆兵。而當時的朝鮮日本還擁有二十多萬的正式部隊和幾十萬的預備役。在中國戰場還有100多萬的正規部隊,按照之前的傷亡比例美軍傷亡不敢想像。在當時日本還有一個計劃,就是當日本本土無法據守的時候,準備棄島全民搬到朝鮮和滿洲地區也就是中國的東北。那樣就會極大的拉長戰爭的進程。
美國雅爾達會議拉蘇聯入夥勢在必行。蘇聯雖然當時工業水平不及美國的五分之一,但是有著1000多萬經驗豐富的戰士,這些在經歷了二戰炮火洗禮的歐洲眾國之中無疑是巨無霸的存在,要知道當時除了英國其他國家基本被打殘,而英國也只是勉強自保,資源財富也消耗殆盡。與此同時美國也抱著消磨蘇聯實力的目的,因為一旦蘇聯緩過勁來對美國的威脅是十分巨大的。而美國羅斯福總統最擔心的是在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後,蘇聯突然出現摘取自己辛苦才得來的勝利果實。美國既然無法獨吞亞洲戰場的勝利果實,那麼讓蘇聯分一杯羹是上上之選。
雅爾達會議
那麼蘇聯在對德戰爭中也傷了元氣,應該是要好好消化勝利果實的時候,為什麼會同意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後兩個月或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呢?
一、迫使當時的國民政府承認外蒙古的主權。
二、將中國的庫頁島南部及鄰近一切島嶼須交給蘇聯。維護蘇俄在大連商港的優先權益,並使該港國際化;同時恢復旅順港口俄國海軍基。
地的租借權。中蘇設立公司共同經營合辦中長鐵路、南滿鐵路,並保障蘇俄的優先利益。同時維護中華民國在滿洲完整的主權。
三、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
這三分大禮壓根和美國沒啥關係,全是當時中國的領土和權益,就這樣被美國給送給了蘇聯。而當時的蔣介石全然不知,當發覺自己的江山早就被美蘇暗中分完了的時候,已經意識到失去話語權了。最後無奈的在日記中寫到:「今見羅、丘、斯裏海會議第一次公報,一如所預料,其果與英、俄協議犧牲我乎?」
最後會議討論了朝鮮的問題,美國總統羅斯福向史達林提出當打敗日本解放朝鮮之後,朝鮮還無法行使維護一個獨立政府的能力。所以需要一個蘇方代表和一個美方代表和一個中方代表來進行託管。從此為朝鮮半島問題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