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褲帶長壽命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10 農耕記錄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古代的勞動人民們通過日常生活、節氣等方方面面的經驗,總結出了不少通俗易懂的俗語,而在農村裡也一直流傳這這些俗語,讀起來可能有些粗俗,但是撇開這些字面得意思,深究裡邊的含義還是非常有道理。俗語涵蓋的面很廣,各個方面都有 。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3句農村裡的俗語,看看它們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道理呢?

第一句,過了七月半,人似鐵羅漢。

7月15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元節,這一天,人們用來祭祀已逝故人。我們祭祀已逝故人的方式就是燒香磕頭、燒紙錢,通過這些方式表達我們對已逝故人的哀思。也希望他們能保佑我們的生活平安順遂,無非就是求一個心理安慰。

過了這一天之後,天氣逐漸轉涼,人的胃口也就慢慢轉好,不像天氣炎熱的時候,人無精打採,什麼都吃不下。而且秋季來了,又是豐收的時候,瓜果梨桃應有盡有,人的身體就會顯得一天比一天精神,所以就像鐵羅漢一樣,體力能量都有了一定的增加。

第二句,孝子逢人低三輩。

在農村誰家有個喪事,規矩就特別多。如果家裡有老人過世,作為孝子看見誰來都要磕頭,這就是所謂的孝子逢人低三輩。用來表達自己對別人的尊重,身上有孝的人,不管輩分高低,看見有人來悼念自己的先人都會磕頭陪著行禮。

其實這句話還有更深層的意思,那就是做人要謙卑,在平時也要懂得尊重他人,這樣的話,當你有難是,別人都會幫助你。

第三句,褲帶長壽命短。

農村老人常說「褲帶長壽命短」,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筆者也是很不理解,褲帶的長短跟壽命有什麼關係?後來仔細想想還真是有道理,褲帶長就是說你扎褲子的腰帶很長,你的壽命就很短,為什麼扎褲子的腰帶要長呢,那就說明你比較胖,腰部贅肉比較多,所以需要的褲帶就比較長。

大家都知道,如果人太胖的話,相應的三高之類的毛病就會很多,毛病多了的話自然就會比一般人的壽命少了。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不要讓自己過胖,如果一旦出現了體重超標,要想辦法進行減肥,控制體重。農村不是有句俗話說的嘛,「有錢難買老來瘦」,如果人連上了年紀不胖也不瘦的話,身體相對來說就比較健康。

這些農村俗語看似不起眼,但細細品味卻包含著一些道理。各位朋友,你們有什麼覺得新奇的俗語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嗎?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褲帶長,壽命短;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什麼意思?
    在農村,古色古香的院落,一處處靜謐,讓人流連忘返,村間老樹昏鴉,老人團坐一起,聊著家常,說著農村的變化,講解著先輩們留下的經典語句,其中讓我記憶中難以忘懷的是以下三句,其中各種滋味只能細細品來!一、將軍狗死人弔孝,將軍死後無人埋在農村,這句俗語是描寫過去社會的人情冷暖與世態炎涼!在舊時,都說「樹倒猢猻散」,對於能幫助自己實現理想的人,很多人都會去巴結,只有他家有什麼事,這些人都會蜂擁而至,目的是為了拉近他人的關係,便於以後的發展!
  • 老話「褲帶長,壽命短;三寸高壽,四寸無憂」有何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老人常說的一些話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樂趣,有時候雖然聽不懂老人在說什麼,但聽老人說話時候的神情,就感覺老人說這些老話的時候特別有感情而且又有底氣。因為很多老話都是老祖宗的生活經歷,所以,我們後輩覺得這些話非常有道理。老人經常說腰帶的長短就是全的壽命。這句話有什麼寓言。「褲帶長,壽命短;三寸高壽,四寸無憂」這話有何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老人常說「 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常說「 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我們從小在農村生活,小時候的時候家裡都沒有通電。
  • 農村俗語「家有老人星,晚輩必短折」這話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但是對於養老來說,城市的老人就有一定的優勢,比如城市的老人在退休後可以享受到每月的退休金,其次就是養老金,可是作為農民來說就顯得有點困難了,農村老人主要是沒有退休金嗎,其次養老金要比城市的老人拿的少,所以說農村的老人也是注意自己的身體,這幾年很多的老人通過各種養生方法對身體進行改善,這樣一來,農村的老人壽命也是變得長了,也是咱們所說的「壽星」,但是在農村就有句俗語叫
  • 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農村俗語,它們能一直流傳到現在,也是因為從俗語本身有著獨特的道理。這些俗語都是古人從生活中吸取的點點滴滴。在很多地區,村裡都有自己的方言,用村裡的方言講出來的農村俗語,更是另有一番風味。我們年輕人也經常聽到老人說一些俗語,有一些俗語只要說出來,我們就能記在心裡。
  • 農村老人說,「五十不建屋,六十不栽樹」,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作為一種通用的語言,在我國流傳了很多年。這些俗語大多都是很多年以前的農民通過自己的親身經驗總結出來的,裡面包含著很多道理。其實除了俗語以外,農村還有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東西,例如:生活工具、生產工具等等。有些東西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而被淘汰。
  • 俗語常說:「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我們的文化中有一部分特殊的東西,就是我們常說的俗語。俗語一般多流傳於民間,民間多的是淳樸善良的農村人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們在日積月累的生活中能夠總結出來一些規律,逐漸形成俗語,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
  • 老人言:足掌短而寬,奔波走四方,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都知道農村除了植物是非常多以外,俗語也是非常的多,這些俗語都是農民伯伯根據生活的經驗和自己對未來的願望而說出來的,有很多的俗語雖然不一樣,但是它們要表達的意思卻是非常相近的,還有的俗語比較封建,在現在的時候已經不怎麼適用了,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些俗語都是有很多的道理的。
  • 農村俗語:「七十三,八十四,是老人的坎兒年」,有什麼道理嗎?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七十三,八十四,是老人的坎兒年」,有什麼道理嗎?根據我們的觀察就發現,人一旦來到一定的年紀,就會開始對自己的身體百般呵護,他們變得珍惜自己的身體,生怕健康出了什麼問題。於是在農村就流傳著一句俗語,「七十三,八十四,是老人的坎兒年」,我們從這句話的字面去理解,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對那些老人家而言,七十三歲還有八十四歲都是一道坎,所以就被稱作是「坎兒年」。
  • 在農村,老人常說:「男不做九,女不做十」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老人常說:「男不做九,女不做十」什麼意思?像一般的農村人都懂得一些老話俗語,這些老話俗語一般都是聽老人們說的,老人們也是從自己的生活中體會出來的。在學習或者工作中用一兩句老話俗語還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讓說的話更加通俗易懂,富有說服力。  但是還有一類俗語說的是一些人們在生活上要避諱的事,雖然說這裡面有一點封建的意思,但是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我也聽村裡的大人們說過這樣的老話俗語。有時候,仔細去想想還挺有意思的。
  • 農村俗語:老婆長得醜,活到九十九,這句話有道理嗎?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老婆長得醜,活到九十九,這句話有道理嗎?是什麼意思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都知道,農村有很多有意思的俗語,俗語不僅通俗易懂,而且往往一句很普通俗語,仔細想想卻蘊含著豐富的人生道理。今天阿寧就給大家介紹一句:老婆長得醜,活到九十九。
  • 農村俗語:姐死門檻斷,哥走侄不親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姐死門檻斷,哥走侄不親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到城市打工,所以在平常的時候農民基本是沒有什麼勞動力的,大部分在農村生活的都只有老人和孩子,但是這樣也導致農村的人情味越來越淡了,有些人家在過年的時候就已經不走了。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個關於農村人情味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姐死門檻斷,哥走侄不親。這句俗語說的時候什麼意思呢?
  • 「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這句農村老人常說的俗語,有道理嗎?
    文/玉濁清老人常說的:「切莫遷墳,十遷九敗」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也會讓人會想起和他們交談時所說的一些話語,其實農村人說話大多都不修邊幅,也沒有多少知識和文化,他們所說出來的語言,大多都是通俗易懂,但不缺乏有一定的道理,還有一些老人常說的古語。小編要介紹的這句古語是「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有道理嗎?農村俗語:「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是勞動人民,生活經驗的積累,時間的考驗而總結出來的。是有一定的真實性和道理的,那麼農村俗語:「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是什麼意思?詮釋了什麼生活道理?
  • 農村老人常說的俗語「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有必要遵守嗎
    導讀:農村老人常說的俗語「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有必要遵守嗎?最簡單的肯定是來一壺白酒,特別是放一些橘子什麼的用火煮起來。若有青梅,用來煮酒應該也很不錯。但喝酒,特別是白酒,還是少部分人喜歡的事情。一家五口,可能喝酒的也就一兩個,更多的人,需要一些溫補的東西。比如牛肉,羊肉!但,吃牛肉或者羊肉,在民間可是有所講究的,農村老人常說一句俗語,叫做:「羊不姜,牛不韭!」
  • 農村老人常說:「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長大的朋友,或多或少都聽村裡老人講過一些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結合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看似簡短的一句話,卻蘊含這大道理。相信大家都聽說話這麼一句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這句俗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老人常說的「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俗語老話。這些俗語我們經常會在農民朋友的口中聽到,特別是村裡的老人,他們總是把這些話掛在嘴邊,覺著這些話很有道理。這些俗語都是古代勞動人民通過自身的生活及生產活動總結出來的。有一些話我們仔細想來,確實是很有道理的,甚至有一些話到了現代甚至可以用科學來驗證。
  • 農村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百年的兔子無人追」,說的是什麼意思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百年的兔子無人追」,說的是什麼意思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特別注重面子,人們經常會說千年的龜長壽,就像人一樣,老人經常說,人要像千年的龜一樣活著,才能活得長長久久。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壽命,只不過有些壽命長一些,有些壽命短一些。人是這樣,動物亦是如此,我們養的這些家禽也是一樣的這都是自然生長的規律。今天說的這句俗語,就是和他有關係的,關於動物壽命的俗語,是這麼說的:「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生於八月,死於臘月」,老人說有福氣,有道理嗎?
    常言說道「生死有命」,人的壽命都是有限的,每個人具體能夠活到多大歲數都是不可控的,畢竟生活中總會發生很多突發事件和不確定因素。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生於八月,死於臘月」。這句話從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小孩子出生在八月最好,而老人去世最好在臘月,這有什麼特殊寓意嗎?這句俗語看上去有些封建迷信,所以到現在已經不適用了,畢竟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對於這些俗語我們應該取其精華。我們都知道出生和去世的時間都不是能夠自己選擇的,但為什麼還會有這樣一句俗語呢?這可能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