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戶或者重建成上下層皆為套房的房子。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了解農村更多趣味知識。
與女兒長大後打發嫁出去不同,農村有多個兒子就會變得複雜,因為兒子長大後要成立各自的家庭,不可能幾兄弟生活在一起,這就如山中不容二虎一個道理,因此要分家分戶。既然要分家,父母就要為兒子建房子,這也是不少地方的習俗。
而建房子不比打井那麼簡單,需要一定積蓄,所以農民在孩子還沒長大時就開始慢慢攢錢。然而,有時攢錢不算難,只要勤勞就行,難得是建房沒地皮。家裡有兩個兒子卻只有一處宅基地自建房,該怎麼搞呢?
一、最常規的分家分戶
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分家分戶,另起爐灶新修農房,兩兄弟一人處農房或者只修一處,另一個與父母同住。目前都是一家一處地皮,所以至少要把兩個兄弟其中一個的戶口與父母的剝離開變成兩戶,有條件的可以都剝離開變成三戶。然而,想得輕巧,拾根燈草。
在部分卡得緊的地方都不一定能分戶,除非轉為非農戶口。即便成功分了戶,建房前還要去報批發證,管理嚴格的地區若是指標不夠,例如建設用地不夠,所以就算符合條件也未必能批下來。如果沒地皮或批不下來,就只有另想他法了。
二、原宅基地重新設計
沒新批到別處地皮的話,只有試著申請在原有宅基地建房了,因為原有宅基地本就是建設用地,相對容易批下來,且少了農用地用途改變審批的程序。一般來說,批准的地皮面積大小與家庭人口有關聯,兩兄弟成家生子後戶口簿上的人就多了,應該可批到比較大的地皮了。雖沒能分成戶,但可以建成相對獨立的套房來分家。
刺楸認為,可以設計成上下兩層樓房,每層為一套類似城市的套房,兩兄弟各要一套,父母可輪流跟著兩個兒子或者商量好固定在某家生活。這種上下套房的房子,一定要徹底分開,樓梯間設計在側面,上下樓不經過下層房子的室內。當然,農村習慣有院壩,所以可靠著坡修建,二樓設計的大門搭在後面坎上,出門就是地面,相當於也是一樓,兩家的獨立性更強,如下圖宅基地所示。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兩個兒子只有一處宅基地自建房的建議,如果覺得回答得挺好的就點個讚,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