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對農村宅基地的管控愈加嚴格,我們都知道,在農村,農民是可以獲得宅基地使用權的,並且在符合國家規定的前提下,還可以在宅基地上申請建房,但是現在農村也存在很多以前祖輩留下來的老宅。有的農村家庭可能由於歷史等原因,對這些祖輩留下來的宅基地證件證書資料保管不善,出現了證件遺失的情況。那麼祖輩留下的宅基地沒有證件怎麼辦?農村如何繼承無證房屋?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解惑,我們一起來看看。
祖輩留下的宅基地沒有證件怎麼辦?
在結束土改後,當時政府都是頒發了土地房產證的,一般農戶家中一般存有一份,另一份存根都會在當地政府的檔案管理部門,祖輩留下的宅基地如果沒有證件,可向當地政府部門提出補辦證件的申請。
祖輩留下的宅基地,如果現在還有房屋存在,即使超過一戶一宅的宅基地管理規定,也可以辦理房屋確權,並享有宅基地使用權。但是,如果祖輩留下的只是空閒宅基地,則該地早就已經收歸集體了,不存在補辦手續的問題。如果想繼續使用,可以在符合宅基地申請的條件下,依法進行申請。
農村如何繼承無證房屋?
農村宅基地按照當前法律是不能繼承的,根據《土地管理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宅基地是農民基於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身份而享有的,是用了修建住宅的集體建設用地,農民無須交納任何土地費用即可取得,屬於一種福利性質,一般來講是不能繼承的。
但農村房屋屬於農民的財產,按照遺產法是可以進行繼承的,在被繼承人死亡後,其房產歸其遺囑繼承人或者法定繼承人所有。因此,只有被繼承人的房屋具有合法產權才可以被繼承。
一般來說,農村房屋必須要有房產證才可以進行合法繼承,並辦理過戶。因此,沒有房產證的農村房子,暫時是不能繼承的,農民朋友們可以補辦房產證,並符合繼承規定就可以進行繼承了。但也有一些屬於非法建設的農村房子是不能辦理房產證的,並且這些屬於違建房,是要被拆除的。當繼承發生時,如果有多個繼承人,則應當按照遺囑及有關法律規定來進行折產,可以持原產權證、遺囑等資料到政府主管部門辦理過戶的手續。
農村房屋如何補辦房產證?
農村很多沒有房產證的老房子,只要在建設時是符合當時的規定和要求的,現在仍屬於合法建築,只要戶主向當地房管局進行申請,就可以合法補辦房產證。具體需要攜帶的資料如下:
1、農村房子的所有人到當地房管局進行房屋補辦房產證的申請登記。
2、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3、農村房子是使用的宅基地使用權證明或者集體所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明。
4、申請登記房屋符合城鄉規劃的證明。
5、房屋測繪報告或村名住房平面圖。
6、其他必要的所需材料。
綜上就是對農村宅基地繼承問題的解答,宅基地本身是不能進行繼承的,但是在特殊情況下,根據「地隨房走」的原則,繼承人對宅基地上的所建房屋可以繼承,就會導致其對宅基地的繼承。如果農村房屋要辦理繼承手續,一定要按照相關規定,持原產權證、遺囑等相關資料到主管部門進行辦理過戶手續。對於農村房屋繼承問題,你還有什麼想要了解的嗎?歡迎大家評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