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已經進入房地產稅時代了?

2020-12-18 谷夏律師

一、背景

近日,法有趣君朋友圈很多的置業顧問大肆宣傳,稱深圳2021年起將對深圳市、深汕合作區區域內的商品住房徵收房地產稅,大概意思如下圖:

法有趣君看到的只是覺得這個手機屏幕確實有點大,另通過屏幕反射法有趣君還看到了這張照片應該是iphone8拍的,至於網上流傳深圳市將在2021年1月1日起對深圳市、深汕合作區區域內的商品住房徵收房地產稅一事,不僅是法有趣君沒有看到,法有趣君在以下兩個網址都沒有查詢到任何相關的信息,另外很多新聞媒體記者打電話到到深圳住房建設局求證,得到的回覆也是就目前來講是沒有此事的。

二、什麼是房地產稅

我國其實是在1951年8月8日至2009年1月1日期間是有房地產稅的,根據被國務院令第546號-廢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稅暫行條例》規定:

房地產稅由產權所有人交納

(1)稅率分為按標準房價計徵為1%/年,

(2)稅率按標準地價計徵1.5%/年,

(3)稅率按標準房地租價15%/年。

《城市房地產稅暫行條例》之所以被廢除是因為:

(1)《城市房地產稅暫行條例》是1951年原政務院頒布實施的,1986年國務院頒布《房產稅暫行條例》後,對內資企業和個人統一徵收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僅對外資企業和外籍個人徵收。由此,在對房產徵稅上形成了內外兩套稅制的格局。

(2)改革開放以來,適應不同時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一直實行著一些單獨對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及外籍個人徵收的稅種。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以後,這種內外有別的稅制結構與市場經濟要求的公平、一致的稅收環境已很不適應。為統一內外稅制,2007年和2008年,我國分別廢止了對外資徵收的車船使用牌照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只是在房產的保有環節還按內資與外資分別徵收房產稅與城市房地產稅。

三、房產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規定:

(1)房產稅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徵收。

(2)房產稅依照房產原值一次減除10% 至30% 後的餘值計算繳納。

(3)房產稅的稅率,依照房產餘值計算繳納的,稅率為1.2%;依照房產租金收入計算繳納的,稅率為12%

四、購買開發商的新房需要繳納房產稅嗎

根據《關於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政策規定的通知》(國稅發[2003]89號)

第一條關於「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的商品房在出售前,對房地產開發企業而言是一種產品,因此,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建造的商品房,在售出前,不徵收房產稅;但對售出前房地產開發企業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商品房應按規定徵收房產稅」的規定,對房產稅的繳納只作個別減免。

五、建議

深圳房地產稅雖暫時還沒有確切的消息,但或許在不遠的將來政府為了嚴格落實「住房不炒」的政策,有可能對擁有一套或兩套以上的家庭住房所有權人進行徵收持有房產期間的高額房產稅,這樣一來很多炒房客可能因為每年需要繳納持有房產的房產稅而放棄持有多套房產,這樣房子的供給就會大於需求,房價自然會有所跌落。

法有趣君認為在實行高額房產稅之前,應當將國內的經濟進行合理的優化和調整,不能讓房地產整個行業鏈收入佔據國民經濟收入過重的比分,否則房地產泡沫就會綁架所有人,一旦房地產行業不景氣可能影響的將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元氣。

歡迎讀者對此問題進行探討:政府應當徵收高額房產稅嗎?

相關焦點

  • 深圳房地產稅,這三大信號才值得注意
    當時南方樓事第一時間致電深圳稅務局求證,工作人員稱並沒有這個文件。 再者,方案上的「2021年1月1日起試點運行」,距離現在僅剩一個月時間,目前徵求意見稿、草案等等都沒見到,你覺得可能嗎? 房地產稅立法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需要經過三審進入立法排期。
  • 深圳推出房地產稅新政有何不可?不能讓深圳房價香港化
    11月30日晚,深圳住建局闢謠了網上「2021年1月1日起深圳試點徵收房地產稅」的傳言。現在的深圳房價太高了。我還記得2004年夏天,在羅湖區水庫新村的路邊曾接到過一張關外某樓盤的宣傳單,大概三四千元的樣子,那時普通員工每月也有兩三千元的收入。如今呢?房價與收入比差了多少?未來呢?要朝香港那樣少數寡頭壟斷、大部分人擠鴿籠嗎?
  • 房地產稅?唐朝就已經開徵了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五月初八,唐朝開始徵收「房地產稅」。只不過,那個時候還沒有這個「房地產稅」這個名字,當時叫「間架稅」。房地產稅此時的唐朝已經人到中年,並且陷入了嚴重的中年危機。自行車棚其實,唐朝的間架稅就是原始的房地產稅。
  • 「房地產稅」將於明年元旦試行?深圳稅務局闢謠!
    據知名媒體於今天(12月1日)早間時分發布的報導顯示:央媒(新華社)點名深圳一網紅新樓盤(華潤城潤璽)存在「萬人搶房」、「眾籌打新」、「代持炒房」等現象,並表示「房地產稅」或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 該來的都要來,不該跑的也跑不掉,房地產稅你怎麼說?
    兩天前,一篇新華社的時評,「深圳要出房地產稅」的聲音此起彼伏。當時小編第一時間致電深圳稅務局求證,工作人員稱並沒有這個文件。@老廣說深圳 再者,方案上的「2021年1月1日起試點運行」,距離現在僅剩一個月時間,目前徵求意見稿、草案等等都沒見到,你覺得可能嗎? 房地產稅立法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需要經過三審進入立法排期。
  • 種種跡象表明,房地產稅已經「呼之欲出」
    文/房產老J近日,關於房地產稅出臺的問題又一次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而從近期不同媒體、專家所表達的觀點和所釋放的信號來看,房地產稅真的是呼之欲出。從專家的建議我們不難看出,取消土地使用年限是在為合理的不動產稅收制度鋪路,而這個稅收制度大家也應該不難想到,那就是近期大家都在討論的房地產稅。之前,房產稅的徵收就傳了多年,逐漸的房產稅從單一的稅種變成了一個綜合性的房地產稅被提出。只不過兩者都是以房子為依託的一種稅費。當年面對房產稅就有專家指出過,房產稅的出臺「不合理法」。
  • 中國古代的房地產稅
    在上古時代的中國就已經有了稅收,《史記》記載:「自虞、夏時,貢賦備矣。」《尚書·禹貢》則記載了夏禹時代的稅收情況:「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滌源,九澤既陂,四海會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財賦,鹹則三壤成賦。」大禹不僅能治水,還能治稅,而稅收也是治水的物質保障。
  • 若房地產稅真的來臨,房價會降嗎?
    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抑制投資投機行為,或許能收釜底抽薪之效。  文章提到了「對持有環節的調控」,這很重要。現在樓市要納繳的稅主要在交易環節,比如個稅、增值稅,但是在持有環節的基本沒有(公司產權是)。如果只在交易環節增稅,到時稅收的費用只會表現的房子的成本上,對於住房供應有限的一二線城市來說,反而可能會推升房價。
  • 房地產稅來了!我們該如何看待徵收房地產稅?
    SMM3月29日訊:近期房地產稅再次成為媒體和學者熱議的話題,兩會上再一次明確了今年將落實制定房地產稅法。關於房地產稅立法,近十年來一直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無數的學者、評論員對它進行過批判,也有無數的政府官員表示支持收房地產稅。這兩天有關吳曉求的言論引來了無數的目光。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表示,從理論和邏輯上,沒有找到開徵房地產稅的理由。
  • 房地產稅是否存在重複徵收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表示,這意味著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建設已基本完成頂層設計,全面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全國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有可能在年底基本完成職責整合。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此前備受關注的房地產稅話題,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態要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向社會公布房地產稅法被列入第一類項目,在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等等。顯然,徵收房地產稅的準備工作已逐步完成。
  • 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前瞻|賈康:房地產稅會從一線城市開徵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21世紀經濟報導》王帆的報導,4月21日,在深圳馬洪基金會2019春季理事報告會上,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做了一場題為「『現代國家治理』的財稅配套改革」
  • 人民日報海外版:徵收房地產稅確鑿無疑
    如果說之前各界對於「要不要徵收房地產稅」還有爭議的話,那麼這次大會發言人無疑是釋放了鮮明的信號——徵收房地產稅,已經是確鑿無疑的方向。現在輿論最關心的問題已變為,什麼時候收,以什麼方式收。  根據發言人的表態,房地產稅的徵收目前還在內部討論和徵求意見階段,離正式出臺還有相當的時間。對於一個影響廣泛的稅種,多麼慎重都不為過。
  • 宋丁:中國房地產大退潮從深圳供應大漲潮開始
    其實,正如大海的漲潮退潮一樣,房地產的大漲潮大退潮都是時代的訴求和產物,是順應歷史規律的過程,是有利於宏觀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然趨勢。房地產稅試點推出的可能性很大。 基於此,去年深圳的宅地供應已經明顯加快,全年釋放了31宗,超過了十三五頭四年的總和;更重要的是,深圳慶祝特區建立40周年的時候,國家推出深圳綜改試點方案,提出綜合授權清單,在土地管理制度上給予深圳大膽改革的發展空間。
  • 房地產稅到底要起什麼作用?
    徵收房地產稅的邏輯  《財經》:如何理解房地產稅立法的初衷?  李鐵:就我個人理解,人大報告中提出推進房地產稅立法,應該是針對前一段時間房地產市場出現的一些問題,通過稅制的改革平抑房地產的供求波動。重點是防止兩個傾向,一是供需過熱,二是房價過度上漲。
  • 房地產稅「穩妥」VS各地高價地井噴,算是買房時機嗎?
    來源: 大偉看樓市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中指出,建立和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健全地方稅體系,調整完善地方稅稅制,培育壯大地方稅稅源,穩步擴大地方稅管理權。
  • 易憲容:土地私有制不是徵收房地產稅的前提條件
    甚至於有著名的學者也認為,現在的國家土地所有制,房主或土地使用者都是「租客」,如果不賦予房主對土地和房屋永續使用產權,開徵房地產稅沒有法理上依據。 1,地價、地租及房地產稅是三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其實,這些質疑最大問題就是沒有把幾個基本概念分清楚,即地價、地租、房地產稅。一般來說,這三個概念與土地所有制是沒有關係。
  • 什麼樣的人最害怕房地產稅落地?
    從目前的博弈看,初期地方政府會傾向於輕稅重金,即少量徵收、低稅率,保留土地出讓金;但土地財政總有到頭的一天,屆時,房地產稅就會根據實際情況漲起來。不過,這個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經濟發展、各方利益平衡、市場穩定等多方面因素疊加的結果。
  • 「開徵房地產稅」遭質疑!這一稅卻提前來臨?
    作為房地產行業制度建設層面上的焦點問題,「是否要徵收房地產稅」一直都是整個業界以及百姓們熱議的一個話題。有關於這個問題,專家和百姓們自然地分成了「兩派別」。對大部分百姓而言,他們自然是不願徵收房地產稅的,畢竟很多人有著一種想法:「普通老百姓買個房子已經不容易了,還要徵收房地產稅、遺產稅、空置稅等,這讓我們怎麼吃得消啊?」。而專家們,自然也有著不同的意見。財政部財政科研所原所長賈康,是典型的「開徵派」。在涉及這個議題的會議以及論壇中,總是能看到賈康的身影。
  • 房地產稅時間「敲定」?專家提意見,三口之家180平方不用交稅?
    1998年我國做出了一個重大的調整,取消原有的住房分配將商品房推向市場,在此後這麼長的時間內,房地產行業一直扮演真很重要的角色,成為了我國實體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隨著房地產行業的不斷發展,房價也在不斷的提升,現在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達到了10萬每平方的價格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比較高。
  • 深圳樓市波瀾再起:萬人搶房?為何再提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
    深圳最新回應!為何再提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深圳樓市波瀾再起,郭樹清近日發文再提房地產是最大的「灰犀牛」,釋放什麼信號?代持炒房,中一套狂賺500萬,官方火速出手深圳樓市不平靜。深圳市稅務局回應房地產稅開徵傳言樓市的火熱,讓深圳將開徵房地產稅的傳聞不脛而走。深圳市稅務局官方微信公眾號12月1日信息顯示,該局發布《純屬虛假!深圳市稅務局回應網絡房地產稅開徵傳言》文章稱,近日,網上流傳「深圳市房地產稅徵收試點將於2021年1月1日起運行」,該消息純屬謠言,請廣大市民勿信謠傳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