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文言小說的——發展

2020-12-06 程剛堅強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宋元明清:文言小說的——發展,

入宋以後,文言小說的創作漸趨衰微。兩宋時期.雖時有志怪小說問世,但「諸書大都偏重事狀,少所鋪敘」(《中國小說史略》),只有南宋初年洪邁《夷堅志》以著者之名聲和卷峽之浩繁而影響廣泛。傳奇之文,亦有作者,如樂史《綠珠傳》、《楊太真外傳》,秦醉《趙飛燕別傳》、《驪山記》、《溫泉記》、《譚意歌傳》,無名氏《大業拾遺記》、《開河記》、《迷樓記》、《海山記》、《梅妃傳》等,然「多託往事而避近聞.擬古且遠不逮,更無獨創之可言矣.」(《中國小說史略》)元代,是雜劇、散曲和講史平話興盛的時期,文言小說幾成鳳毛麟角,只有宋遠《嬌紅記》比較著名。從唐末至明初,文言小說創作出現了「低谷」.

明清時期,特別是明嘉靖以後.文言小說再次勃興。其原因一是隨著城市經濟的迅猛發展,生產關係中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以及印刷業的發達所帶來的全社會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閱讀需求更加廣泛;二是唐代小說的復出,大大開闊了文人創作的眼界.唐代小說單本,至明代已經什九散亡;宋初太平興國年間,李防曾奉救監修宋初以前文言小說的總集《太平廣記》,後因有人提出小說非後學所急,遂擱R未印。至矗靖年間,由於印刷業的發展,此書重受人們青睞,書賈往往刺取該書中的作品,雜以他書,刻印謀利。在重新印行的唐代小說的刺激下.「文人雖素與小說無緣者,亦每為異人俠客童奴以至虎狗蟲蟻作傳,置之集中.蓋傳奇風韻,明末實瀰漫天下。至易代不改也。」(《中國小說史略》)。

明清文言小說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從明初洪武年間到明中葉嘉靖年間,是文言小說再次興起和曲折發展的時期。主要作品有瞿佑的《剪燈新話》.李禎《剪燈餘話》、陶輔《花影集》等傳奇小說專集。這些作品文題意境皆有意追蹤唐代小說,但和唐代的優秀之作相比,顯得文筆冗弱。第二個時期.從明嘉靖年間到清初康熙年間,這是明清文言小說創作的盛期。這一時期,有大批造詣較高的詩文作家積極參與了傳奇小說的創作,寫出了一批優秀的作品。如明代馬中錫的窩言小說《中山狼傳》、董玘的《東遊記異》、蔡羽《遼陽海神傳》、邵景瞻的傳奇小說集《覓燈因話》、宋懋澄《負情儂傳》、《珍珠衫記》、戔戔居士《小青傳》、清初魏禧《大鐵椎傳》、李漁《秦淮健兒傳》、李清《鬼母傳》、衛障《看花述異記》、黃周星《補張靈崔瑩合傳》、紐秀《睞娘》等。蒲松齡的著名的文言小說集《聊齋志異》就寫在這一時期.

第三個時期,《聊齋》問世到清末,是文言小說的競賽、摹仿直至最後走上衰落的時期。《聊齋志異》問世後,流傳甚廣.不少作者追摹《聊齋》筆法,創作了一些傳奇小說.如作於乾隆年間的沈起鳳《諧鐸》、和幫額《夜譚隨錄》、長白浩歌子《螢窗異草》等.而《四庫全書》總編纂紀晌頗有微詞,其門徒盛時彥述其語曰:「《聊齋志異》盛行一時,然才子之筆,非著書者之筆也。」一是訾其「一書而兼兩體」(小說和傳記),二是訾其藝術想像:「燕暱之詞,媟狎之態,細微曲折,摹繪如生.使出自言,似無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則何從而聞見之?」(《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跋)於是.自乾隆末年至嘉慶初年.撰寫《閱微草堂筆記》五種.

尚質黜華,追蹤晉宋.意與《聊齋志異》抗衡.該書的思想價值與藝術成就雖然不可與《聊齋志異》同口而語,但「紀晌本長文筆,多見秘書。襟懷夷曠,故凡測鬼神之情狀.發人間之幽微,託狐鬼以抒己見者.雋思妙語,時足解頤;間雜考辨,亦有灼見。敘述復雍容淡雅、天趣盎然」(《中國小說史略》).曾一度享有與《聊齋志異》並行海內的盛譽。乾隆末年,當時的文壇領袖袁枚也寫了一部筆記體志怪小說《子不語》(後改為《新齊諧》),幾與《聊齋》《閱微》鼎足而三。自此,文言小說便有的幕擬《聊齋志異》,有的摹擬《閱微》及《子不語》.但兩類仿作皆成就不高,質量每況愈下,文言小說趨於衰落。

蒲松齡雕像

最能代表明清文言小說成就的是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蒲松齡(1640-1715),山東淄川人,十九歲時曾在文場嶄露頭角.「初應童子試,即以縣、府、道三第一補博七弟子員,文名籍籍諸生間.」(張元《柳泉蒲先生墓表》)三一{一歲時,曾應同邑進士、江蘇寶應縣知縣孫蕙的邀請.為他做了一年幕賓,次年便辭幕回家。大約從四十歲開始,便一面在同邑畢家設帳教學,一面到濟南參加三年一次的鄉試,但一直命途跌陀.屢試不第,直到七十二歲時才援例成了一名歲貢生.蒲松齡一生著作很多.詩、詞、賦、傀曲均有很高造詣,但最能代表他的成就的,是包括四百九十餘篇作品的文言小說集《聊齋志異》。該書「用傳奇法,而以志怪」(《中國小說史略》).將歷史悠久的志怪傳統與傳奇小說委曲細緻的藝術描寫結合起來.並以之作為刺貪刺虐抒情言志的工具.在思想上藝術上均成為中國古代文言小說的高峰。

相關焦點

  • 繼承與發展?唐代小說一直被忽視,為何卻在明清大放異彩
    在形式上,唐代的傳奇小說都是古文言文,文言是從先秦時期發展而來的,在口語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書面語言,這種語言大多被知識分子掌握,所以在閱讀人群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明清時期的小說大多是白話小說,這種白話小說貼近百姓生活,能讓更多的人閱讀。在內容上,唐代的傳奇小說天馬行空,充滿了奇幻並且虛構性很強,描寫的故事可以說在現實根本不存在,而到了明清時期,小說的虛構性明顯不太強,反而趨於寫實。
  • 興於唐,微於宋元,鼎盛於明清,談談女俠文化的發展歷程
    在本質是男權社會的封建社會裡,女性的地位一直都不是很高的,所以女俠文化到了唐朝後才有所興起,但是很快到宋朝又開始被壓制,逐漸衰落,直至明清,才有了新的繁榮發展,那興於唐、微於宋元、鼎盛於明清的女俠文化到底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呢?
  • 中華明清小說,歷史小說,英雄傳奇
    大家好,今天小芳帶大家了解下明清歷史小說的發展概況如何?明清英雄傳奇小說的發展概況如何?中國小說的發展,至宋元話本小說的出現,無論是在故事結構、人物塑造,還是在其它小說技巧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歷史演義小說脫胎於宋元講史話本,而以《三國志通俗演義》為濫觴之作。元代刊印了《三國志平話》即《三國志通俗演義》的藍本。元末明初,羅貫中在平話的基礎上,根據陳壽的《三國志》和裴松之的注,敷演成洋洋灑酒的百回大書。
  • 明清白話小說功能略談
    新興的白話小說與舊有類型小說共用「小說」之名,一方面順理成章地繼承舊型小說的種種功能,另一方面也力圖發展舊型小說力有未及的新功能。這使得明清白話小說呈現出與現代小說鮮明的差異。    白話小說作家最重視的,是白話小說對社會大眾的教育功能。
  • 明代除了白話短篇小說以外,文言小說的創作也有所發展
    「三言」和「二拍」明代長篇小說蓬勃發展的同時,短篇小說也在宋元話本小說的基礎上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其中「三言」、「二拍」是代表。「三言」是馮夢龍在廣泛收集宋元話本、明代擬話本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其中既有對宋元明舊作的修改,也有根據文言筆記、傳奇小說、戲曲、歷史故事、社會傳聞進行的再創作。在120篇作品中,宋元話本作品約佔三分之一,明代作品約佔三分之二。
  • 明清章回小說:一種至今綿延不息的小說體式
    後來有人將最後一項改為明清小說,這是符合我國古代文學的發展實際情況的。在所有的文學式樣中,明清兩代獨領風騷的確實是小說。而其中又以章回小說為代表。章回小說又稱中國古代長篇通俗小說。由宋元長篇說話嬗變而來,是中國古代小說中與筆記、傳奇、白話短篇分途並行的一種文學樣式。它的創作業績,體現了中國古代小說的主要成就,是中國文學史上具有代表意義的文體。
  • 闡明古代三朝《元曲》、《明清小說》
    二、明清小說小說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一種重要文體。它濫觴於先秦兩漢時期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和史傳文學。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小說發展的雛形階段,出現了一大批的志人小說與志怪小說。唐代傳奇小說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小說的成熟。
  • 中國古代小說,​宋元話本,宋元講史話本
    宋元話本的思想內容如何?宋元話本的藝術成就表現在哪些方面?宋元講史話本對後代歷史小說有什麼影響?話本原是「說話」藝人的底本,是宋元時代特別發達的文學作品。它大抵以宋元民間故事傳說為題材,反映社會生活面貌。
  • 小說的由來和發展
    小說可以運用描寫、敘述等各種藝術表現手法,如敘述事件糾葛、人物關係等等,來細膩地刻畫人物性格,充分地展示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種體裁及文章,與西洋的所謂的「小說」(Nove1)非常相似。小說如果按內容劃分,除描寫當前題材的小說以外,還有歷史小說,以及描寫特定內容的言情小說、武俠小說、偵探小說、公案小說、恐怖小說、遣責小說、科學幻想小說等。
  • 明清小說的發源史
    明清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繁榮時期。從明代開始﹐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充分顯示出其社會作用和文學價值﹐打破了正統詩文的壟斷﹐在文學史上﹐取得與唐詩﹑宋詞﹑元曲並列的地位。清代則是中國古典小說盛極而衰並向近現代小說轉變的時期。我國小說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初具規模,志人志怪,為明清小說的繁榮創造了條件。
  • 郭味蕖《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新版面世
    原標題:郭味蕖《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新版面世 近現代中國畫巨擘、著名美術史論家、美術教育家、美術鑑賞家郭味蕖先生的學術著作《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在先生誕辰110周年之際,由北京榮寶齋出版社重新出版。
  • 民間類書與明清小說
    這些書籍在宋元以來的民間社會十分流行。 利用民間類書中資料研究明清小說,不僅可以進一步開拓明清小說研究的視野,更深入探討民間文化及價值系統對於明清小說的影響,還可以更深刻、更充分地探討明清小說的時代精神和文化意義。
  • 2019山東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明清小說
    下面為大家分享2019山東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明清小說。公共基礎知識 | 面試 | 時事政治在事業單位歷年考試中,歷史人文知識的考察的比例還是比較大,就拿2019年6月1日事業單位聯考來說,歷史就有4道之多。我們歷史人文常識考察內容比較偏,為了提高這一塊知識的積累,輕鬆拿到考分,下面為同學們介紹涉明清小說部分知識點。
  • 關於隋唐宋元明清文學常識積累B,趕緊get√!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先秦時期,秦漢時期,三國六朝時期的部分文學常識,今天我們來繼續梳理下面的隋唐、宋元、明清部分的知識點!let's start!唐宋八大家宋元時期:一是宋詞,以李清照、柳永、秦觀為代表的婉約詞派;以辛棄疾、範仲淹為代表的的豪放詞派。
  • 王立:侯忠義先生的古代小說整理與研究
    應教學和學術建設的補白之需,侯老師與袁行霈先生合作編寫出版了《中國文言小說書目》(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成為文言小說的入門工具書。《中國文言小說書目》袁行霈 侯忠義 編八十年代初中起開始,他也是大面積整理明清小說的領導者、組織者之一,有如下治學特點。
  • 漢語簡史:從文言文到白話文
    客觀上有兩個方面限制著文字的發展,一是刻刀,尤其是甲骨上的刻橫都是細且勻稱的;二是載體相對稀有,獸骨、龜殼都不是尋常百姓之家唾手可得的物什。即使是貴族,在使用的時候也是儘可能的節省,目前發現字數最多的甲骨文也就四十來字,絕大多數的及其簡練的短句。
  • 王平、王軍明、史欣:《中國古代小說序跋研究》
    本書所涉及到的古代小說序跋前後相距千餘年,其間理論的內涵、範疇既有同一性,又有差異性。總體上來看,小說理論在不斷發展和進步,但特定歷史時期的某一理論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第一節 唐代小說創作與小說序跋的文化背景第二節 唐傳奇與士子文化心態第三節 唐人小說序跋與小說觀第三章 宋元小說序跋研究第一節 宋元小說序跋中的小說觀第二節 宋元小說序跋中的文學理論第三節 從序跋看宋元小說的多重價值第四節 從序跋看宋元小說的傳播接受第五節 從序跋探尋宋元小說版本流變
  • 古代文學,唐代文言短篇小說,唐人傳奇
    大家好,秀紅今天接著來跟大家來講一講唐傳奇在小說發展史上有哪些新的突破?唐傳奇對後世小說、戲曲創作有什麼影響?小說亦如詩,至唐而一變。中國古代尊詩文為正宗,斥小說為「雕蟲小技」,街談巷語,不登大雅之堂,因而小說不受人重視。
  • 華夏民族史,中國古代白話小說是如何發展的
    我國古代文言小說,和白話小數兩大類,文言小說發展到唐代傳奇時走向成熟,而此時白說小說才剛剛開始發展醞釀,由唐五代進入宋元以後隨著商業經濟的繁榮,市民階層的擴大民間出現了大批用於說唱的通俗話本,這是我國古代白話小說的早期形勢,到元末和明代,我國古代白話小數終於蓬勃興起迎來真正的繁榮,
  • 古代文言小說知識庫功能略論
    而這種認識又導致對文言小說文獻資源的開發主要囿於文學、史學等人文科學領域。其實,文言小說的「知識庫」功能在古代學術史上是名至實歸的:在中國目錄學史上,自《隋書·經籍志》至《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小說家」著錄博物體著作及專業圖書是一個通例;古代學界對「小說家類」作品「博識」功能認識的完全自覺與極力張揚發生於中晚明時期,體現於當時學者的論述、小說類書及小說叢書的編纂等多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