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除了白話短篇小說以外,文言小說的創作也有所發展

2020-12-06 愫曦講歷史

「三言」和「二拍」

明代長篇小說蓬勃發展的同時,短篇小說也在宋元話本小說的基礎上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其中「三言」、「二拍」是代表。

「三言」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部小說集,每集40篇,作者是馮夢龍。馮夢龍(1574—1646),字猶龍,蘇州人。他出身書香門第,非常有才華,但一生仕途不順,57歲才被選為貢生,61歲任福建壽寧知縣,曾參加過抗清活動,最後憂憤而死。

「三言」是馮夢龍在廣泛收集宋元話本、明代擬話本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其中既有對宋元明舊作的修改,也有根據文言筆記、傳奇小說、戲曲、歷史故事、社會傳聞進行的再創作。在120篇作品中,宋元話本作品約佔三分之一,明代作品約佔三分之二。宋元話本作品和明代作品不同,話本作品是「說話」人的底本,是口頭文學的記錄,而明代的作品都是文人模仿話本進行的創作,是專門供人閱讀而不是供「說話」藝人講唱用的,它是書面文學,所以也被稱為「擬話本」。

「三言」中的《喻世明言》又被稱為《古今小說》,但實際上,《古今小說》是「三言」的通稱。「三言」作為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話小說總集,在文學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預示著一個白話短篇小說整理和創作高潮的到來。

受「三言」的影響,凌濛初編著了「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號初成,浙江湖州人。18歲補廩膳生,直到55歲才做了上海縣丞,後來升為徐州通判,1644年,李自成進逼徐州時,憂憤而死。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二拍」。「二拍」每集40卷,但《初刻拍案驚奇》中有一篇與《二刻拍案驚奇》重複,加上《二刻拍案驚奇》中有一篇是雜劇,所以,「二拍」共有小說78篇。

「二拍」和「三言」不同,「二拍」中基本上都是作者個人創作的「擬話本」小說,是個人小說創作專集,但是因為「二拍」和「三言」的藝術水平、思想內容相當,所以文學史上一般將這兩部書並稱。明朝末年,有一位「姑蘇抱甕老人」,因為「三言」、「二拍」卷數太多,一般人很難看遍,他就從其兩部書中選了40種小說成為《今古奇觀》,以後這本集子就成為流傳最廣的白話短篇小說集。

「三言」、「二拍」內容豐富,主要描寫城市生活,反映市民階層的思想感情。在這些小說中,商人、手工業主、手工藝人成為主角,尤其是商人頻頻作為正面人物在作品中被描寫,這種鮮明的重商傾向是明中葉以後城市經濟發展帶來的結果。比如《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施潤澤灘闕遇友》等篇中的商人,正直、善良、純樸,不再是傳統的奸商形象。而與這種重商傾向相聯繫的是人們價值觀念和社會心理的變化,原來門第、仕途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標準,現在變成了金錢的多少,如《疊居奇程客得助》一篇中所說的「以商賈為第一等生業,科第反在次著」。而且有的小說還對商業經營活動進行了反映,如《轉運漢巧遇洞庭紅》等。

在「三言」、「二拍」中,比重最大的是那些歌頌婚戀自主,張揚男女平等的作品。在這類作品中,傳統的門第觀念、貞節觀念和男尊女卑等思想都受到了挑戰和衝擊,如《賣油郎獨佔花魁》寫一個賣油小販秦重獲得了名滿臨安的花魁的愛情,《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中蔣興哥不嫌妻子失貞,《單符郎全州佳偶》篇中的單符郎不嫌因戰亂淪為娼妓的未婚妻,娶娼為妻,在這些小說中都對傳統的三從四德、貞操觀念作出了突破。

像「三言」中的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更是通過杜十娘的形象對負心薄倖的男子進行了鞭撻,表現了女性對真情的追求、對自己人格尊嚴的維護和對命運的反抗。除了婚姻愛情之作外,「三言」、「二拍」中也有不少作品對黑暗的社會現實和腐敗的官場進行了揭露。如「二拍」中的《惡船家計賺假屍銀》,「三言」中的《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灌園叟晚逢仙女》等篇。

在藝術上,「三言」、「二拍」繼承了宋元話本的創作傳統,但又加入了文人創作的特點。作者「極摹人情世態之歧,備寫悲歡離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觀序》),題材雖然都是很普通的,作者卻用巧妙的構思、奇異的關目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小說中常出現的誤會巧合就是方法之一,這一點在《十五貫戲言巧成禍》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又如《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中悲劇情節和喜劇情節交替出現,使作品顯得曲折離奇。而且因為「擬話本」是文人創作的供人閱讀的文學,所以作品中加強了對人物心理的描寫,情節更加緊湊,原來與正文無關的韻文被刪除了,語言也更加典雅。

受「三言」、「二拍」的影響,明末清初白話短篇創作非常繁榮,先後出現了不少作品,如天然痴叟的《石點頭》、陸人龍的《型世言》等,這些作品中雖然關心現實的成分加重了,但也有了濃重的說教味,總體藝術水平不如「三言」、「二拍」。

明代除了白話短篇小說以外,文言小說的創作也有所發展,特別是在明代前期,文言小說的發展比較活躍。如瞿佑模仿唐傳奇的筆法寫了《剪燈新話》,共4卷20篇,外加1篇附錄。書中的小說大部分是寫元末天下大亂時的故事,情節新奇,用荒誕的形式記錄了士人的心態。當然有不少的愛情婚姻故事,表現了對禮教的蔑視和對自由婚戀的追求。明代的傳奇小說也有所發展,篇幅都比以前加長了,內容多以愛情婚姻為主,如《鍾情麗集》、《懷春雅集》等。而且明代各種筆記小說創作也很興盛,如何良俊的《語林》、馮夢龍的笑話作品集《古今譚概》等。總的來說,明代文言小說的創作成就雖比不上白話短篇,但對清代的文言小說有一定的影響。

相關焦點

  • 三言二拍與明代的短篇小說
    基本知識 1 三言二拍 指的是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部白話短篇小說集,簡稱「三言」。它是中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
  • [公開課]黃霖:「三言」、「二拍」與明代的短篇小說(上)
    明代的短篇白話小說在宋元話本小說的基礎上有很大的發展,特別是在明代中後期,隨著商業經濟的活躍、思想的不斷開放、印刷業的繁榮,白話短篇小說由編輯到創作,從口頭文學到書面文學的轉化過程中,成績斐然,以「三言」、「二拍」為代表,出現了一大批色彩各異的短篇小說集,呈現一派繁榮的景象。
  • 白話小說在明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明代是白話小說發展成熟的時代,「明代文學的主導文體是白話小說」也自然坐實為人們對明代文學的一種基本認識。如新近譯為中文的《劍橋中國文學史》在肯定晚明時期詩歌重要性的同時,就明確指出「這一時期的文學史可以被簡化為小說、戲曲史,這一事實反映了詩歌文化中心地位的喪失」(第107頁)。
  • 小說的由來和發展
    依據作品的語言特點,可以分為白話小說和文言小說。按照體制結構,又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和自傳體小說等。按照反映生活的規律、容量大小和篇幅長短,又可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微型小說等。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更是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小說分類,如幻滅小說、自敘小說、林譯小說、京派小說、憤激小說、黑幕小說、諷刺小說、新聞體小說等。到當代又有攝影小說和網絡小說等。
  • 中國古代小說發展史
    白話小說形成:宋代 宋代出現了白話小說——話本,也稱「話本小說」。從此以文言短篇小說為主流的小說史,逐漸轉為以白話小說為主流的小說史。同時,文言小說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說作為故事性文體的專稱。
  • 古代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三言兩拍》
    而小說,也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是宋元時期,有了「說話」技藝。發展到明代後期,由於長篇章回體小說的興起,「說話」逐漸被說書所代替,但那些宋元舊篇依然在社會上廣泛流傳,並逐漸脫離口頭文學而成為書面文學——通俗小說。這時,有不少人整理宋元話本,並模仿創作了很多短篇白話小說。這種小說被稱為「擬話本」。
  • 華夏民族史,中國古代白話小說是如何發展的
    我國古代文言小說,和白話小數兩大類,文言小說發展到唐代傳奇時走向成熟,而此時白說小說才剛剛開始發展醞釀,由唐五代進入宋元以後隨著商業經濟的繁榮,市民階層的擴大民間出現了大批用於說唱的通俗話本,這是我國古代白話小說的早期形勢,到元末和明代,我國古代白話小數終於蓬勃興起迎來真正的繁榮,
  • 明代小說的前期發展,元末明初小說寥寥可數,卻出現兩部名著
    今天我來給大家說一下在明代時期出現的小說,明朝初期究竟有哪些小說呢?元末明初是一個風雷激蕩、天翻地覆的年代。十四世紀五十年代,反元大起義進入高潮。方國珍、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郭子興、朱元璋、張士誠等相繼起義。群雄逐鹿,爭雄圖霸。經過幾年的混戰,徐壽輝的天完政權、韓林兒、劉福通的龍鳳政權相繼覆滅,方國珍則受了元朝的「招安」。
  • 宋元明清:文言小說的——發展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宋元明清:文言小說的——發展,入宋以後,文言小說的創作漸趨衰微。兩宋時期.雖時有志怪小說問世,但「諸書大都偏重事狀,少所鋪敘」(《中國小說史略》),只有南宋初年洪邁《夷堅志》以著者之名聲和卷峽之浩繁而影響廣泛。
  • 中國古代小說中的俠文化,看完真的長見識!
    2.唐代的文言俠義小說   唐代的文言俠義小說如《霍小玉傳》、《無雙傳》、《柳氏傳》、《崑崙奴》等,裡面的俠客由愛情小說中的輔助角色(如許俊、黃衫客、古押衙等)最後發展到小說中重點描寫的人物(如崑崙奴),這些俠客們幫助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如願。
  • 「文言已死」百年祭|白話,但不可太白話
    「文言已死」所給20世紀中國帶來的震動與變化,絕不亞於「上帝已死」所帶給西方的深遠影響。1917年初胡適發表的《文學改良芻議》與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在新文學意義上發出了「文言已死」的信號。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國在國民學校使用白話,這是在國家制度層面宣告了「文言已死」。 「文言已死」作為歷史事件,不是一個時間點,而是一個時間段。
  • 晚清與「五四」:從改良文言到改良白話
    晚清「新小說」論者和作者在倡導與改造「俗語文體」方面的種種努力,則使得此期著譯新小說的語言實踐同時在文言白話化、白話文言化、文言與白話都不同程度地歐化的多層面和多向度展開,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文言與白話間的距離。晚清眾多新派作家在改良文言語體文體上所做的多方面、多領域實踐,是一次非常重要、頗有價值的近代化探索與試驗。
  • 白話與文言,自古就非截然分明
    物慾橫流如此,寄身文化中的道德人心已然毀壞,假如文化意義上的人蛻變為生物意義上的人,除了物質佔有和生理欲望之外,還能有什麼?   白話文運動在創立之初,主張儘管激進,口號懾人,動輒除舊布新,仿佛一切可以推倒重新來過,但所從事的實際工作,往往以嫁接為多。胡適把「整理國故」當作「新思潮的意義」的一部分,是清醒而有遠見的。
  • 明清白話小說功能略談
    新興的白話小說與舊有類型小說共用「小說」之名,一方面順理成章地繼承舊型小說的種種功能,另一方面也力圖發展舊型小說力有未及的新功能。這使得明清白話小說呈現出與現代小說鮮明的差異。    白話小說作家最重視的,是白話小說對社會大眾的教育功能。
  •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用文言:自我矛盾或深刻用意?
    第二,復古派文人既然嘲諷新派學人,是寫不了古文才寫白話,那麼魯迅以精彩的文言寫《史略》,便是對這種謬說的強力回擊與有效撥正。第三,胡適考證《紅樓夢》、《水滸傳》,撰寫《論短篇小說》,勾勒中國古典小說的發展線索,用的都是白話,魯迅用文言寫《史略》,可謂另闢蹊徑,正好顯示自己治學非「用胡適之法」。
  • 明末時期,小說創作數量很多,明末小說概述
    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講明末小說概述。明末時期,即指泰昌、天啟、崇禎年間(1620一1644),共二十四年。在這短短的二十多年間,雖無典範性作品出現,但小說創作數量很多,繼續呈現出繁榮的局面。 從明王朝建立到泰昌、天啟年間,明代政權已經存在了二百五十年左右。
  • 明清白話小說創作思想演進
    明清白話小說創作思想演進 2017年02月27日 07:5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劉海燕 字號 內容摘要:明清時期,小說的創作和批評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
  • 再說胡適的"幹不了,謝謝":白話真的比文言簡潔嗎?
    所說&34;,即是汪懋祖。汪認為文言能&34;,而白話是&34;,文言當然會比白話&34;。時間當在一九三四年,汪所提供文言優於白話例子是這樣的,&39;如之何&39;怎麼樣&39;如之何&39;怎麼樣&34;。在汪看來,&34;為文言,&34;為白話,若書寫兩者,後者要比前者多費六秒,因此而證明完畢,文言比白話&34;。這實在是一個很笨的比較,讓人難以置評。
  • 再說胡適的「幹不了,謝謝」:白話真的比文言簡潔嗎?
    汪認為文言能「一字傳神」,而白話是「粗笨之工具」,文言當然會比白話「省便」。時間當在一九三四年,汪所提供文言優於白話例子是這樣的,「以『如之何』與『怎麼樣』為例,以較其難易,今請以此二詞付之默寫測驗。予即自試,草寫『如之何』三字,時間一秒半,草寫『怎麼樣』三字需七秒半,時間相差六秒。文言之省便,毋待嘵嘵」。
  • 唐文化的傳奇,文言小說的興盛,描繪了怎樣的盛世文化?
    蔣防的《霍小玉傳》就是這類小說的傑出代表,標誌著唐傳奇藝術的高峰。第四,歷史類。歷史政治也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題材,唐傳奇在發展過程中也有很多傑出的作品是以歷史為主題的。陳鴻的《長恨歌傳》和《東城老父傳》便是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