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上的哈爾濱,為你深度解析老道外歷史建築
到了哈爾濱才知道,還有片更吸引我的特色街區——老道外。老道外是哈爾濱的發源地之一。老道外歷史百年前的哈埠只有東西兩區,其實十分類似香港和深圳的關係。「當時,各分號聽到官司贏了非常高興,特地放假3天進行慶賀。」老道外的「亨得利」分店就是這場官司後的直接受益者。為了擴大「亨得利」的經營,當時的「亨得利管理委員會」選派得力職工到各地創辦分號,浙江寧波的周彭年便來到了哈爾濱道外開始了創業生涯。
-
見證哈爾濱的前世今生——老道外,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保護街區
如果您到哈爾濱,只想當一個走馬看花的過客,去遊客充斥的中央大街走一回就行;如果您想了解哈爾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那就得去本地人聚集的老道外走一遭。老道外是哈爾濱的發源地,因東清鐵路修建,哈爾濱建城。松花江南岸的小漁村、小碼頭、小村莊,被鐵軌切割成道裡(鐵軌、鐵道裡側之意)、道外(鐵軌、鐵道外側之意)、南崗等幾個城區。現如今,老道外內的很多建築已然成為危房,經過風吹雨淋,房屋原有的本色早已分辨不出。很多巷弄的老房子都已經或正在準備拆除,部分翻修保護的建築便成為了如今的中華巴洛克風情街。經過全面維護和改造後的老道外,被稱為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保護街區。
-
東方莫斯科,流光碎影下的「哈爾濱老道外」
說起哈爾濱,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央大街、索菲亞大教堂、太陽島這些著名景點,很少有人會把哈爾濱和古城聯繫在一起,哈爾濱有一條著名的「老道外中華巴洛克風情街」,這裡是哈爾濱的發源地,依舊保持著這座城市最初的模樣記憶,是國內目前保留面積最大的「中華巴洛克」建築街區。
-
這裡的建築是自然的、屬於哈爾濱的味道,它就是老道外
哈爾濱是黑龍江省省會,特殊的歷史進程和地理位置造就了哈爾濱這座具有異國情調的美麗都市,這裡是世界冰雪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這裡的旅遊資源豐富,可到索菲亞大教堂看白鴿飛舞;感受冰雪大世界裡的流光溢彩和雪博會的夢幻,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哈爾濱的老道外。
-
哈爾濱的老道外,每個角落都有一段屬於你的回憶
導言:哈爾濱市道外區,人們喜歡稱呼它老道外。因為那裡有老哈爾濱人生活的真實寫照。這些年,老道外的好多老房子都因為房屋改造相繼拆除了。今天,大家和小編一起追憶老道外的那些故事。老道外是哈爾濱的發源地之一,百年前的哈埠只有東西兩區,東區分別是南崗區和道裏區,西區便是道外區了。道外區曾經又叫濱江縣、濱江市。1932年又稱為東、西傅家區,俗稱傅家甸。1956年,東、西傅家區合併後,以中東鐵路為界,鐵道西部稱「道裡」,鐵道東部稱「道外,」正式更名道外區。
-
再見,老道外…
在哈爾濱曾經有這樣一個角落 那裡有道不盡的人間煙火 那裡有說不完的市井美食 那裡有數不清的歷史建築 那裡被稱為老道外
-
遊哈爾濱,資深玩家會從老道外開始,先有傅家甸,後有哈爾濱
北方冰城哈爾濱,除了冬季裡的浪漫雪韻外,還有個老道外歷史文化街區,可以去逛逛,那裡有老哈爾濱人的最溫暖的兒時回憶和特有的煙火氣。隨著汽笛的轟鳴聲,列車緩緩駛過松花江上的鐵路橋,進入哈爾濱市區。一條鐵路把哈爾濱分成道裡、道外,相比道裡的高樓林立、熱鬧繁華,道外則透露著一絲古樸和優雅。一條條老巷弄,一棟棟古建築,在時光的浸潤中,留下了歲月的痕跡,烙印著生活的氣息。這個寄託著哈爾濱人無限回憶的地方,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老道外」。老道外,是哈爾濱人心目中最溫暖的記憶。幽靜的胡同,深邃的大院,精美的小吃,是那樣的親切而熟悉。
-
走進老道外「巴洛克」風景區,讓你了解一個真正的哈爾濱
下午帶著孩子和婆婆去道外巴洛克老街遊玩。說起哈爾濱,大多印象是中央大街那樣的西式建築,但有一個地方,那裡的建築群極具特色,這便是老道外 — 中華巴洛克風情街。全國面積最大的「中華巴洛克」建築街區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可以說老道外是哈爾濱的發源地,是哈爾濱最老的城區。
-
來哈爾濱旅遊必打卡的幾個地方,其中一個就是老道外
老道外有著中國保留面積最大的「中華巴洛克」建築街區。這些歷經百年滄桑的老房子,具有西洋的外表,裡面卻藏著中式的庭院,是哈爾濱人獨創的一種建築形式。道外傳統商市保護區從景陽街與靖宇街交口,一直向東延伸至道外十道街,北到昇平街,南至南勳街。
-
哈爾濱景點老道外,具有西洋的外表,裡面卻是中式的庭院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哈爾濱的老道外了,很多人可能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地方。我個人是很喜歡看那些古老庭院的,有時候我會去古城看看古鎮,過著清淨的生活。而這裡的老道外就是一個有著西洋的外表,裡面卻是中式庭院的建築,也是當地人們一種獨特的建築方式。
-
中華巴洛克——老道外的魅力「環佩」
反正在哈爾濱,2019年的第一場雪已經在前幾天飄然而至了,比2018年來得更早了一些。雖然不是很大,但也把哈爾濱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銀紗,為這個灰濛濛的城市增添了別樣的風採。有句話怎麼說來著?一下雪,北京就變成了北平。其實,哈爾濱也是如此呀,一下雪,整座城市就好像穿越了時空隧道,又回到了從前的年代。
-
哈爾濱中華巴洛克改造別少了原住民的參與,他們才是老道外的精髓
中華巴洛克街區稍顯冷清近日,我發了幾篇關於哈爾濱老道外中華巴洛克街區的圖文,引起了讀友們的強烈反響,紛紛留言表達看法。大家對中華巴洛克街區的現狀表達了不滿,吐槽集中在巴洛克街區滿街新建築號稱「百年老街」、聞名遐邇的老道外小吃味道變了,親民價格的實惠勁沒了,有的小吃都賣起了茅臺,還有就是原住民的缺席等等。變得陌生的修復後的老建築相信哈爾濱人知道這麼一句話「吃在道外、住在南崗、穿在道裡」,老道外首先吸引我們的是「吃」。
-
老道外·中華巴洛克商文化冰雪旅遊節
老道外·中華巴洛克商文化冰雪旅遊節冰情雪韻揭開一座城市的塵封記憶 老道外•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哈爾濱市道外區,這裡具有獨特魅力的中華巴洛克建築,是老哈爾濱的城市縮影 「老道外」的民族工商業者發跡以後,他們選擇豪華而富有激情和浪漫主義色彩的「巴洛克」風格來表達歡樂的氛圍及炫耀財富的願望。在其中融入中國傳統建築的構思與手法,創造出了特點鮮明的中西合璧風格的「中華巴洛克」建築。這是哈爾濱城市歷史的根脈,是哈爾濱傳統商業文化、餐飲文化、民俗文化的縮影。
-
哈爾濱老道外之中華巴洛克
道外區的金字招牌莫過於中華巴洛克了。巴洛克本是17世紀興起於義大利的建築風格,其特點是建築外形自由奔放,選材華美高貴,建造工藝繁雜細膩,整體建築追求新奇、標新立異、富麗堂皇,既富有浪漫主義特色又能營造神秘氣氛。
-
哈爾濱特色建築眾多,龍塔能夠雲中漫步,老道外有巴洛克風格
第一個:龍塔其實龍塔也就是哈爾濱這個城市的電視塔。這裡是東北第三大城市哈爾濱裡面的一個標誌性的建築物,整個塔高差不多德海是有336米的樣子。是一個集廣播電視發射,旅遊觀光還有廣告傳播等等為一體的一個綜合性多功能的塔。在2008年的時候,這裡被證實批准加入了世界高塔協會,從而成為了世界名塔。
-
哈爾濱道外這家餃子館,30多年只有一種餡,老哈爾濱大老遠來吃
哈爾濱道外有不少好吃的餃子館,這些餃子館的老闆都特別有個性,這家位於道外長春街上的餃子館,連個名字都懶得起,直接用自己的門牌號命名,這家店30多年了,只做一種餡的餃子,可是就是這一種餡,讓很多老哈爾濱人大老遠趕來吃。這家店開了30多年了,沒有牌匾也不做任何的裝修,依然是原來破爛的樣子,一天只營業三個小時。
-
老道外,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具有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
老道外,是哈爾濱的歷史老街區,行走在這裡的數十條老弄堂裡,隨處可見建於20世紀初的巴洛克風格建築。經過全面維護和改造後的老道外,被稱為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保護街區。它位於哈市道外區中部核心區域,與中央大街一帶歐洲人所建的老建築不同,老道外的建築多為20世紀初的華商所建。
-
哈爾濱老街老名背後的老故事 街路名見證哈埠歷史
東北網4月3日電 哈爾濱市道外區計劃恢復部分「丟失」的老街名的消息引起了不少老哈爾濱人的極大興趣,一些年愈古稀的「老道外」給記者打來電話,表示支持恢復老道外地名的舉措,此事也勾起了不少市民對老街老巷的回憶。
-
八十年代初的道外區 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根 老奶奶售賣的道外冰棍
哈爾濱作為一個城市的歷史很短,清朝中東鐵路修築以前,這裡依然是一片蠻荒之地,只有稀稀落落的小村落。直到1860年代,清朝解除關外封禁,大批的關內移民開始闖關東,哈爾濱才逐漸興旺起來。隨著中東鐵路的修築,大批的築路工人湧入哈爾濱。但因為中國人無法適應與外國人一起生活,滿眼儘是洋樓,聽到的都是洋話,還要提防俄國人的襲擾,於是紛紛的前往傅家店安家。大量的店鋪、飯館、旅館等相繼開業,傅家店也就此初現繁華。新中國成立後,傅家店地區合併改成為了道外區。
-
【傾情冰雪季】道臺府冰雪彩燈會開園,觀燈者絡繹不絕丨老道外又添...
【傾情冰雪季】道臺府冰雪彩燈會開園,觀燈者絡繹不絕丨老道外又添新玩法 2020-01-09 1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