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明朝歷代的皇帝們,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們的個性都比較鮮明,有的愛煉丹,有的愛寫詞,還有的喜歡鑽研木匠,可以說每個人都天賦異稟,除了治國理政,其實愛好都十分廣泛。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朱元璋、萬曆、崇禎等人,但是明朝也有一個默默無聞的皇帝,在位僅6年,卻賺走了世界三分之一白銀,一看就是個經商的小能手。那麼,他到底是誰呢?
他就是在明朝歷史上毫無存在感的明穆宗朱載坖(又稱朱載垕)。朱載坖出生於嘉靖十六年,雖然身為明世宗的第三個兒子,但由於他的母親杜康妃長得不怎麼漂亮,並不受寵,所以他從小也並沒有得到太多父皇的寵愛。眼看金燦燦的皇座就要與自己失之交臂了,朱載坖卻沒有任何覺悟,整日就知道在宮裡嬉戲打鬧。而見了父皇和其他皇兄時,比老鼠見了貓還怕。
但是命運總是喜歡捉弄人,嘉靖四十四年時,明世宗寵愛的小兒子意外逝世,而長子朱載基剛出生時就夭折了,所以身為三皇子的朱載坖就順理成章成為了儲君的候選人,但是他的性格以及行為方式都與儲君應有的作風毫不相符,由於常年屈居於人下,他已經養成為了唯唯諾諾沉默寡言的性格,這樣的性格也導致他即便是登上了皇位也依然缺失自信。
1566年嘉靖皇帝去世,裕王朱載垕也算是「熬」出頭了。順利登基後,改國號為隆慶,史稱為明穆宗。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在朱載垕繼位後的6年內,他卻做了一件大事,這件事的影響還非常大 ,甚至改變了中國和世界。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朱載垕跟歷史上多數初登基的皇帝一樣,一開始就懷著一顆雄心壯志,準備大展宏圖。他上臺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之前瞧不起自己,或者是讓自己受委屈的人。並且把那些妖言惑眾、禍國亂政的人士,比如王今、劉文斌等一併逮捕論罪,處以死刑。緊接著朱載垕就革弊施新,依靠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人,開始實行新政:平反冤獄;罷除一切齋醮;加強對官吏的考察;還為百姓減免了高昂的賦稅,取消了父親因迷信道教而大肆舉辦的道教活動等等。而這些舉措也讓明朝的局面煥然一新,史稱「隆慶新政」。
其中還有一項影響深遠的政策就是取消了海禁,允許私人到西方進行自由貿易,並允許百姓與日本以及東南亞的商人進行生意上的往來。這樣一來,海上貿易也得到了合法化,被稱為「隆慶開關」。朱載坖將曾經緊閉的海陸貿易又重新打開,從而促進了明朝經濟的大幅度增長,也為之後明朝的富裕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像是中國所生產的絲綢啊、瓷器啊、茶葉啊等等都是這個時期出口到國外的,並且這些商品在國際市場上也非常具有吸引力,不少歐洲國家為了能得到中國的商品,不惜從美洲大量開採白銀,然後全部拿來與中國商人換取商品。因此,明朝外貿業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據統計,中國僅在1567年到1644年這段時間裡,外國流入進來的白銀總數就達到了3.3億兩,這個數字可是當時世界白銀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隆慶開關的意義可以說是極其重大的,它除了讓中國擁有了世界上大量的白銀貨幣外,也為後續張居正進行改革時提供了巨大的物質基礎。甚至毫不誇張地說,明朝後期的大量財富都是在這一時期積攢來的,並且也使得明朝在對內和對外的戰爭中延長了壽命。很多人都說,明朝皇帝除了不會治國什麼都會,這句話小編是不贊同的,朱載垕雖然就是個毫無存在感的皇帝,但是在明朝所作的貢獻上來看,歷代皇帝又有幾個能出其左右的呢?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