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毫無存在感的皇帝,在位僅6年,卻賺走了世界三分之一白銀

2020-09-11 野趣歷史

說起明朝歷代的皇帝們,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們的個性都比較鮮明,有的愛煉丹,有的愛寫詞,還有的喜歡鑽研木匠,可以說每個人都天賦異稟,除了治國理政,其實愛好都十分廣泛。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朱元璋、萬曆、崇禎等人,但是明朝也有一個默默無聞的皇帝,在位僅6年,卻賺走了世界三分之一白銀,一看就是個經商的小能手。那麼,他到底是誰呢?

他就是在明朝歷史上毫無存在感的明穆宗朱載坖(又稱朱載垕)。朱載坖出生於嘉靖十六年,雖然身為明世宗的第三個兒子,但由於他的母親杜康妃長得不怎麼漂亮,並不受寵,所以他從小也並沒有得到太多父皇的寵愛。眼看金燦燦的皇座就要與自己失之交臂了,朱載坖卻沒有任何覺悟,整日就知道在宮裡嬉戲打鬧。而見了父皇和其他皇兄時,比老鼠見了貓還怕。

但是命運總是喜歡捉弄人,嘉靖四十四年時,明世宗寵愛的小兒子意外逝世,而長子朱載基剛出生時就夭折了,所以身為三皇子的朱載坖就順理成章成為了儲君的候選人,但是他的性格以及行為方式都與儲君應有的作風毫不相符,由於常年屈居於人下,他已經養成為了唯唯諾諾沉默寡言的性格,這樣的性格也導致他即便是登上了皇位也依然缺失自信。

1566年嘉靖皇帝去世,裕王朱載垕也算是「熬」出頭了。順利登基後,改國號為隆慶,史稱為明穆宗。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在朱載垕繼位後的6年內,他卻做了一件大事,這件事的影響還非常大 ,甚至改變了中國和世界。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朱載垕跟歷史上多數初登基的皇帝一樣,一開始就懷著一顆雄心壯志,準備大展宏圖。他上臺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之前瞧不起自己,或者是讓自己受委屈的人。並且把那些妖言惑眾、禍國亂政的人士,比如王今、劉文斌等一併逮捕論罪,處以死刑。緊接著朱載垕就革弊施新,依靠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人,開始實行新政:平反冤獄;罷除一切齋醮;加強對官吏的考察;還為百姓減免了高昂的賦稅,取消了父親因迷信道教而大肆舉辦的道教活動等等。而這些舉措也讓明朝的局面煥然一新,史稱「隆慶新政」。

其中還有一項影響深遠的政策就是取消了海禁,允許私人到西方進行自由貿易,並允許百姓與日本以及東南亞的商人進行生意上的往來。這樣一來,海上貿易也得到了合法化,被稱為「隆慶開關」。朱載坖將曾經緊閉的海陸貿易又重新打開,從而促進了明朝經濟的大幅度增長,也為之後明朝的富裕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像是中國所生產的絲綢啊、瓷器啊、茶葉啊等等都是這個時期出口到國外的,並且這些商品在國際市場上也非常具有吸引力,不少歐洲國家為了能得到中國的商品,不惜從美洲大量開採白銀,然後全部拿來與中國商人換取商品。因此,明朝外貿業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據統計,中國僅在1567年到1644年這段時間裡,外國流入進來的白銀總數就達到了3.3億兩,這個數字可是當時世界白銀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隆慶開關的意義可以說是極其重大的,它除了讓中國擁有了世界上大量的白銀貨幣外,也為後續張居正進行改革時提供了巨大的物質基礎。甚至毫不誇張地說,明朝後期的大量財富都是在這一時期積攢來的,並且也使得明朝在對內和對外的戰爭中延長了壽命。很多人都說,明朝皇帝除了不會治國什麼都會,這句話小編是不贊同的,朱載垕雖然就是個毫無存在感的皇帝,但是在明朝所作的貢獻上來看,歷代皇帝又有幾個能出其左右的呢?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明朝毫無存在感的皇帝,在位僅6年,卻賺走了世界三分之一白銀
    說起明朝歷代的皇帝們,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們的個性都比較鮮明,有的愛煉丹,有的愛寫詞,還有的喜歡鑽研木匠,可以說每個人都天賦異稟,除了治國理政,其實愛好都十分廣泛。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朱元璋、萬曆、崇禎等人,但是明朝也有一個默默無聞的皇帝,在位僅6年,卻賺走了世界三分之一白銀,一看就是個經商的小能手。那麼,他到底是誰呢?他就是在明朝歷史上毫無存在感的明穆宗朱載坖(又稱朱載垕)。朱載坖出生於嘉靖十六年,雖然身為明世宗的第三個兒子,但由於他的母親杜康妃長得不怎麼漂亮,並不受寵,所以他從小也並沒有得到太多父皇的寵愛。
  • 明朝存在感最弱的皇帝,在位6年,卻讓明朝賺走世界三分之一白銀
    說起明朝皇帝,大夥最先想起誰?是殺伐果決的朱元璋?清君側的朱棣,或者是享樂貪玩的明武宗?明朝皇帝最大特色在於,缺點很明顯,但是再差也不至於一無是處,總能挑出一些好的地方來。然而有一個人,可以說是明朝存在感最弱的皇帝,在位短短6年,然而卻賺走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此人就是朱厚熜的第三個兒子,明穆宗朱載坖。
  • 明朝存在感最弱的皇帝,在位僅6年,卻拿走了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銀
    位皇帝(包括南明的4位),其中很多皇帝都比較為人熟知,比如明朱元璋、朱棣、朱厚照、朱厚熜、朱祁鎮等等,大多數明朝皇帝都有其為人稱道之處。 但是明穆宗朱載坖(又作朱載垕)的存在感與其他明朝皇帝相比,也太弱了。而他的在位時間也短,只有六年。大概是由於這位皇帝實在太低調了,連《明史》都把他的名字搞錯了——記載為朱載垕,但其實朱載垕另有其人。《明實錄》裡曾記載,「上命皇第三子名載坖,第四子名載圳」。
  • 明朝最沒存在感的皇帝,在位僅6年,卻賺回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銀
    再加上太祖朱元璋得國之正,所以推崇明朝的後人也有不少。但提到明朝的皇帝,卻讓人多少有些一言難盡,幾乎各有各的特點。最奇葩的莫過於沉迷修仙的嘉靖和痴迷木匠的天啟,除此之外還有給自己封將軍的正德、在位一個月嗑藥把自己嗑沒的泰昌。
  • 明朝最沒存在感的皇帝,在位僅6年,卻賺回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銀
    提到明朝,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硬氣,特別是那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讓許多人對明朝產生了一種由衷的敬佩。再加上太祖朱元璋得國之正,所以推崇明朝的後人也有不少。但提到明朝的皇帝,卻讓人多少有些一言難盡,幾乎各有各的特點。
  • 明朝毫無存在感的皇帝為何能賺到世界一半的白銀?放手讓大臣去做
    文丨深度歷史觀Li提起明朝的皇帝,人們都會想到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及沒有用正當手段登基的朱棣,但是除此之外,明朝前前後後有16位皇帝,大多數還是可以被人叫上名的就有這樣一位皇帝是個例外,是明朝極其低調的皇帝,他就是明穆宗朱載坖。明穆宗朱載坖是嘉靖皇帝的第三個兒子,從小就非常的低調,低調到幾乎被嘉靖忘記了這個兒子的存在。
  • 他是明朝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帝,在位僅6年,卻賺回世界近一半財富
    成為皇帝的他上位不久後便開始實行新政,糾正了父親在位時所遺留下來的弊端,更是將曾經獲罪流放的諸臣一一召回了朝廷重新為官,在流放時逝世的官員也給以家人撫恤,還為百姓減免了高昂的賦稅,取消了父親因迷信道教而大肆舉辦的道教活動。
  • 明朝為何能「賺走世界三分之一白銀」?
    以西班牙的史料記載,僅僅是馬尼拉一地,萬曆初年時到訪的中國船舶,每年不過二十來艘,到萬曆二十五年時,就漲到每年一百二十七艘。可想而知,有多少人像文若虛一樣,滿懷著對資本與財富的嚮往,踏上出海之路。那麼問題來了,對於這些「文若虛」們來說,出國「擺攤」,賣什麼東西最賺錢呢?
  • 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帝隆慶帝,在位僅6年,卻為明朝賺到了大量白銀
    作為歷史發展的中心人物,各位皇帝們歷來都是備受關注。但是明朝卻有這麼一位默默無聞的皇帝,他沒有存在感到連史學家對他的名字都存在爭議。這位皇帝就是大明第12位皇帝隆慶帝明穆宗。但是根據明朝時期的史料記載,比如《明實錄》中卻提到嘉靖的第三子的名字是朱載坖,而叫做朱載垕的另有其人,是明朝宗室齊東安和王。最有說服力的證據玉碟卻已經失傳了,所以關於隆慶帝的名諱也就成了史學家們爭議的話題。這在歷史上也是比較少見的事情,一國之君的名字都無法確定,隆慶帝若知曉此事情何以堪。誰叫咱當年太過於低調了,也不多留點證據給後人有據可考。
  • 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帝隆慶帝,在位僅6年,卻為明朝賺到了大量白銀
    作為歷史發展的中心人物,各位皇帝們歷來都是備受關注。但是明朝卻有這麼一位默默無聞的皇帝,他沒有存在感到連史學家對他的名字都存在爭議。這位皇帝就是大明第12位皇帝隆慶帝明穆宗。但是根據明朝時期的史料記載,比如《明實錄》中卻提到嘉靖的第三子的名字是朱載坖,而叫做朱載垕的另有其人,是明朝宗室齊東安和王。最有說服力的證據玉碟卻已經失傳了,所以關於隆慶帝的名諱也就成了史學家們爭議的話題。這在歷史上也是比較少見的事情,一國之君的名字都無法確定,隆慶帝若知曉此事情何以堪。誰叫咱當年太過於低調了,也不多留點證據給後人有據可考。
  • 明朝最低調的皇帝,在位僅六年,卻把全世界一半的白銀都賺回來了
    明朝立國近300年時間,包括南明4位皇帝在內共有20位皇帝。這些皇帝雖然在位時長不同、性情迥異,但絕大多數都給世人留下深刻的影響,唯有明穆宗朱載坖是個例外,堪稱最低調,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帝。這嘉靖朝立儲一事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正月,本來嘉靖帝已經準備正式冊立朱載圳為太子的時候,朱載圳竟然暴斃了。朱載坖成為下一任皇帝已經成為事實了,就算嘉靖帝再不情願,到最終還是要把皇位傳給唯一的兒子老三。第二年,世宗駕崩,裕王朱載坖即位,改元隆慶,史稱明穆宗。距離太子朱載壡去世已經過去足足十七年了,朱載坖也已經做了十七年的縮頭烏龜了。
  • 他是明朝最低調的皇帝,僅在位6年,就賺回了世界上一半的錢
    明朝時有不少朋友都非常感興趣的一個朝代,在這個朝代當中,是中國最為強大的一個時期,同時也出現了非常多特別有名的皇帝,在這個朝代300年的時間之內總共有20位皇帝,這20位皇帝的脾氣和性情都不一樣,但是其中大部分人都對這個世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響,甚至已經能夠左右時代的發展,其中有一個皇帝只在位
  • 明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在位僅六年,卻賺到了世界一半的財富
    明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在位僅六年,卻賺到了世界一半的財富在我國古代歷史上,一個帝王是否是明君,那麼會怎麼評價呢?那古代人評價無非就這麼幾年,國庫是否充實?人口數量多不多。據說古代的朝廷他真的在乎底層民眾的生存嗎?不在乎,他最在乎的事情是,他要徵兵的時候能不能多徵點兵。並且說徵兵也需要錢啊,所以一個國家的帝王在位時,他的國庫裡面錢多不多。是評判這個帝王在位的政績是否英明神武。
  • 明朝最低調的皇帝,在位僅六年,卻把全世界一半的白銀都賺回來了
    明代立國近300年來,共有20位皇帝,其中南明就有4位。這幾位帝王,雖在位時長不同,性格各異,但絕大多數都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只有明穆宗朱載是例外,堪稱最低調,最不「有」的皇帝。明穆宗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根據《明史》記載,明穆宗的名字叫朱載(hou),後來又有學者指出,《明史》的作者其實就是鬧龍,明穆宗的名字並不叫朱載,而是朱載(jì),《明實錄》清楚地記載,「上命皇第三子,下命子,下命子。」而且朱載安也確有其人,真的朱載安也是一位明朝的宗室,為衡王府中的齊東王。朱載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第三個兒子,他的無存在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的天賦。
  • 明朝最低調的皇帝,僅在位6年,卻賺回了全世界一半的白銀
    嘉靖帝有8個兒子,可是夭折的夭折,病逝的病逝,到最後只剩下朱載垕和朱載圳,兒子們接連去世,對一代帝王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只能從活下來的兩個兒子中選一位成為太子,三子朱載垕的心裡是憋著一股勁的,他想成為太子,然後登上皇位,而且他距離太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遙,畢竟自己比朱載圳要大。
  • 明朝最低調的皇帝,在位僅6年,卻賺了全世界一半的白銀
    我國歷史上的明朝立國近300餘年,出過20多位皇帝,其中有一半左右的皇帝還是靠他們祖上一個毫無名氣的皇帝為他們默默地復興「祖業」,使得明朝國力再度強盛。並往後續命70餘年!這個皇帝就是明朝第12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第3個兒子,其在位時改國號為「隆慶」。
  • 明朝最低調的皇帝,只在位六年,卻把世界上一半的白銀賺回來了
    明朝最低調的皇帝,只在位六年,卻把世界上一半的白銀賺回來了曾經在《明朝的那些事兒》裡讀過明朝的歷史,明朝一共存在了300年的時間,期間共有20位皇帝,與別的朝代的皇帝不同,明朝的皇帝撇開後宮中的種種事情來看,在政治上最沒有作為的皇帝也沒有讓國家陷入動亂的境地
  • 明朝為何能「賺走世界三分之一白銀」?《三言二拍》裡的「發財奇事...
    他們沒見過橘子,一嘗又挺好吃,不一會兒就搶光了。就這麼一兜在中國本土普普通通的橘子,一下子賣了五百兩銀子,獲利幾百倍。如此一幕,叫隨行的好友們都連呼不可思議:「造化!造化!我們同來,到是你沒本錢的先得了手也!」和後面「撿龜殼賣五萬兩白銀」的神奇一幕比起來。前面這「賣橘子賺五百兩」的情節,或許才更有「接地氣」的道理:想要擺攤發財,「帶對貨」才更重要。
  • 最沒存在感的皇帝,在位僅六年,卻為大明賺到大量白銀
    作為歷史發展的中心人物,各位皇帝們歷來都是備受關注。但是明朝卻有這麼一位默默無聞的皇帝,他沒有存在感到連史學家對他的名字都存在爭議。這位皇帝就是大明第12位皇帝隆慶帝明穆宗。但是根據明朝時期的史料記載,比如《明實錄》中卻提到嘉靖的第三子的名字是朱載坖,而叫做朱載垕的另有其人,是明朝宗室齊東安和王。最有說服力的證據玉碟卻已經失傳了,所以關於隆慶帝的名諱也就成了史學家們爭議的話題。這在歷史上也是比較少見的事情,一國之君的名字都無法確定,隆慶帝若知曉此事情何以堪。誰叫咱當年太過於低調了,也不多留點證據給後人有據可考。
  • 明朝最苦命的皇帝,卻讓中國賺走了世界三分之一的財富
    他在位的時期,是後世公認的明朝「隆萬中興」的開始。 但他本人,卻是一個挨罵非常多的皇帝,罵的內容主要有兩個,一是說他懶,比如御史鄭履淳就曾寫奏摺批他,質問說皇上在位三年,曾經召見過大臣嗎?曾經親自主持籌划過國家大事嗎?您對奏章的批覆,是您自己寫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