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萬在鶴崗買房,幾個月後2.2萬給賣了!竟是因為……

2020-12-19 民生周刊

許康一共只來過鶴崗兩次,一次是買房的時候,一次是賣房的時候。

2019年,「鶴崗房子白菜價」的消息不脛而走。接著,百度貼吧「流浪吧」裡,一名來自舟山的海員直播了自己千裡迢迢北上鶴崗,用三萬元買下一套房的經歷。

一時間無數流浪老哥聞風北上,湧向這座中國東北角的邊境城市,試圖在那裡結束自己的流浪人生。

許康就是其中一員。

許康,湖北荊州人,1992年出生,14歲起離家打工,輾轉過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彼時正在拉薩做後廚切配。他在貼吧的id叫「流浪的老哥」。

許康在拉薩布達拉宮前 受訪者/供圖

「鶴崗的工作沒拉薩掙得多」

若不是看到了此前那條著名的「鶴崗買房」新聞,許康認為自己不會這麼快擁有自己的房子。

許康看的第一套房子,一室一廳,7樓,10年房齡。受訪者/供圖2019年11月初,在拉薩的許康乘火車到西安轉飛機再從哈爾濱轉火車奔襲5000多公裡,在路上兩天半,終於趕到了鶴崗。他是這樣形容自己的在途心情的:「凌晨三點多去坐火車繼續睡覺。美滋滋。」在鶴崗,許康僅僅看了一套房子就決定買了。雖然這套房子已經有10年房齡,很多牆皮已經發黑,僅僅47平方米,沒有電梯,樓道被瘋狂的小廣告貼滿,但許康還是決定買下來。「人生26年了,終於有一套自己的房了,不管這房子怎麼樣。有套自己的房子,看著本子上面寫的自己的名字,才知道房子對自己多麼重要。」許康說。

徐康對著鏡子和房本自拍了好多張。受訪者/供圖買房之初,他整日沉浸在幸福的感覺中,他分享了一頓只需要7元的早餐和15元的午餐。他在街上溜達的時候看到了排隊打山泉水的當地人,想著自己以後也要來打山泉。他看著鶴崗的雪景,興奮地說對面就是俄羅斯。這種興奮的感覺直到過戶的時候達到頂峰,拿到房產證後,他興奮地自拍。這個「家」,許康等了26年。交完全款,許康身上只剩下幾百塊錢,裝修只能以後再說了,眼下更要緊的是把網貸還清。他琢磨著第二天就回拉薩打工——鶴崗房價低工資也低,一個月只能拿一兩千,而在拉薩,他能拿五六千。返程前,他更新了帖子:今晚走了,去西安去拉薩,預備兩年內暫時可能不會來鶴崗了。

「鶴崗的房子不可能再買了」

「有了歸宿」的許康,心情卻十分複雜。回拉薩的火車一路顛簸,他激動的心情在顛簸之下所剩無幾。他想到兩地遠隔五六千公裡,往返需耗時五天;又想到裝修起碼得花三萬,和房子一個價。買房群裡也彈出消息,有人說頂樓的房子容易漏水,外邊下大雨,裡邊下小雨。還有人說跑這麼遠買個房,買了也不能住啊。「養老可以,但買的頂樓,老了爬得動嗎?」

小區樓下的球場。受訪者/供圖當擁有房子的一剎那的喜悅過去之後,更多現實的細節問題開始出現。許康越想越不對,放下手機,他感覺自己有些衝動。許康發現,有了房不意味著有了家,也不意味著安定和結束漂泊,他依然安頓不下來。11月20日,許康回到拉薩,他很快找了個火鍋店的工作,月薪5000,包食宿。不出意外的話,欠下的一萬四網貸不消幾個月就能還清。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他的計劃。1月30日,拉薩確診了首例輸入性病例,疫情防控肉眼可見地嚴格起來。店裡開不了工,許康沒有收入,每個月要還的網貸像懸在頭頂的劍,逼著他「搞錢」。

宿舍裡沒有炊具,只能吃泡麵。受訪者/供圖出於無奈,就在買完房兩個月後的2020年1月,許康決定賣掉這套鶴崗的房子。他在網上掛出了鶴崗的房子。終於到了2月底,有人願意買這套房子,從3萬元降到了2.5萬元,再到最後2.2萬元成交,賠了8000元之後,他終於能將手中的房子變現了。「有人問房子賺還是虧了,但房子終究是人住的,所以不存在虧與不虧,只存在人心裡的想法,對房子的看法。」他說道。許康回到拉薩,很快就安頓下來,他告訴記者:「鶴崗的房子不可能再買了。」問及理由,他的回答是:太遠了。問及下一個目標,他的回答是:以後再說。當一切塵埃落定,生活還是需要繼續。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素材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王佳飛)、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責任編輯:王迪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

相關焦點

  • 3萬買房2萬2賣出?那個想在鶴崗安家的90後小夥,如今怎樣了
    2019年11月,當許康在鶴崗買下人生中第一套房的時候,他不會想到,僅僅幾個月過後,他就以2.2萬元的價格,把鶴崗的房子又賣出去了。 鶴崗最大的人民廣場就坐落在小區邊上,許康看到很多人在排著隊打水,心想等自己入住後也要天天來。
  • 那個花3萬在鶴崗買房的年輕人,為何倒貼8000也要把房子賣掉?
    如果到身邊有人說他花3萬塊買了一套47平方米的房子,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覺得匪夷所思。我們國家房價一路水漲船高的情況可謂眾所周知,3萬塊錢47平方的房子,如果不是被騙了,那就只有可能是房屋質量特別差或者周邊環境非常糟糕。
  • 花5萬在鶴崗買房,會有人跟風麼?
    今年年初,「鶴崗」這個城市因為低房價可是在各大社交網絡紅了一次,現在一篇名為《流浪到鶴崗,我五萬塊買了套房》文章,再次讓「鶴崗」這個城市紅了起來。作者是舟山33歲的普通青年李海,他自述揣著兜裡多年攢下的錢,花了五萬八在鶴崗買了套房,並且直播了買房的過程。從此人生找到了歸屬。文章之所以引爆網絡,是廣大網友沒有想過,真的有人把去「鶴崗」買房付出了實踐。而根據李海的表述,已經有很多外地人去「鶴崗」買房了。讓當地的房價還小幅度的上漲了。
  • 他花了4萬元在鶴崗買房後又代人買房 叫鄭前的90後廣東小夥在鶴崗...
    一年來,他在當地拍短視頻、幫全國各地的網友代購房子,儼然成了民間認證的「鶴崗代言人」。半月前,鄭前剛在鶴崗過完27歲生日千裡迢迢,花4萬元來鶴崗買房2019年,鶴崗因房子「白菜價」在網上爆紅,當時租住在廣州白雲區的鄭前,正在為一個月兩千多的房租而苦惱。
  • 鶴崗3萬買房小哥,賠8000賣房:房子不值錢,值錢的是家
    還記得之前那個在鶴崗買房的27歲男子許康嗎?當初,他花3萬到鶴崗買房,但3個月後就以2.2萬的價格把房子賣了。就在幾天前,許康終於辦完所有賣房手續,他說了兩句非常戳心的話:「鶴崗的房子不可能再買了。」也許就是因為常年的顛沛流離,讓他在看到鶴崗的房子後,立馬決定買房,還發出感嘆:「奔波了大半個中國,就是想有一個自己的家。」然而,買完房的許康在冷靜下來後才發現,有了房卻不意味著安定和結束漂泊。那個沒有家人,家徒四壁的房子,空蕩蕩的讓他沒有一丁點兒安定感。
  • 買房比不上存款?2.2萬元賣掉鶴崗的房後這個28歲小夥開始攢錢了
    來源:小白讀財經作者: 熊大 2019年年底在黑龍江鶴崗花3萬買房的小夥子火遍全國了。去年在賣掉鶴崗房子,「成功」虧損26%之後,他選擇開始存錢。是的,你沒聽錯:存錢。至少對於鶴崗樓市來說,存錢比買房好。據媒體報導,當地棚改的居民在得到房子後,都希望趕緊出手,因為物業費和供暖費成本甚至超過了房租。
  • 3萬元可以買一套房!2年前去鶴崗買房的同學,現在後悔了
    第一次聽說鶴崗是在網上看到的,當時鶴崗的房價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2018年正是棚改如火如荼的關鍵時刻,幾乎全國各城市的房價都在飛速上漲,而網上突然爆出鶴崗房價「3萬元一套」。是的,就是3萬元一套,不是3萬元一平米。這在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上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因為近乎「白菜價」的房子,這裡湧入了大量的購房者。
  • 鶴崗買房樣本:最低1.9萬元一套,靠直播當地生活賺錢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齊聚最窮買房團&nbsp&nbsp&nbsp&nbsp中國的樓市,永遠不缺故事。有人拼盡一生只求在北上廣擁有一扇窗戶,也有人揣著2萬塊錢現金從南方飛到鶴崗買套房。
  • 鶴崗買房人:準備賣掉3萬一套的房子
    [摘要] 「希望賣的價格是3萬元,實在難賣的話,2.5萬元也可以。」2020年1月15日,還有人在一個鶴崗買房交流群裡表示,打算1月20日前往鶴崗去看房、買房。但喧囂背後,鶴崗始終得面對城市本身的收縮。「我還是挺高興有人能來鶴崗買房的。因為這樣能帶來人流,也順便能夠帶動當地經濟發展。」1月17日,鶴崗當地一位房產經紀人梁先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但留下來,並不是多數「鶴崗買房人」的選擇。
  • 曾經3萬元在鶴崗買房的人,現在怎麼樣?為了轉手房產直虧8000元
    今年鶴崗這個五六線小城市又火了一把,一篇標題為「男青年3萬鶴崗買房2.2萬賣出」的消息再次火爆網絡,原來在去年11月份,一個湖北小夥,花了3萬元低價購入了鶴崗市一套有10年房齡的住宅,但僅僅住了不到2個月,今年1月開始,就掛牌到中介要轉賣了。
  • 去鶴崗花5萬元買一套房 為什麼是值得的?
    在以往的新聞中,人們只看到鶴崗超低房價這個事實,感覺那只是一串數字,而當一個外地人真的只花5.8萬就在鶴崗買了一套77平米兩室一廳住房時,故事突然鮮活起來。5.8萬買一套二居室今年的5月22日,老家浙江的李海在百度貼吧「流浪吧」開始直播自己去鶴崗買房的經歷。
  • 那個3萬元在鶴崗買房小哥賣房了,賠了8000塊 直言「以後不會再來了」
    曾經因為買了30,000元的鶴崗一套房卻被22000元賣掉的許康,如今他終於割斷了與這座城市的聯繫。 一次性購買,一次性出售房屋。只去鶴崗一次,一度改變了許康的生活軌跡,但不久又歸於平靜。
  • 外地人鶴崗買房弄懵本地人:上午看完房 下午就入住
    貼吧名為「流浪的老哥」的用戶,原名許康,在拉薩的餐廳工作,這個湖北小夥兒看完李海的帖子後一夜未眠,馬上訂票,11月時,他耗時3天,跨越4000公裡,從拉薩來鶴崗買房。他模仿李海,也圖文直播了全過程。出發前他發文:「人群中,有房沒房的人走在一起總是格格不入。人們總有一顆浮躁的心和一雙無力的手。
  • 27歲青年三萬在鶴崗買房,住了幾天,就虧了八千!什麼情況?
    有的人只是不動聲色的笑笑,因為在城市化浪潮下,人口流出城市的房價便宜如蔥,是必然的結果,去這樣的地方買房投資,明顯是拿自己的財產開玩笑!而有些人這麼想:這麼便宜的房價,全國打著燈籠也找不到!即使不投資,自己住也是一件美事。27歲青年鶴崗買房顯然,故事的主人公許康是第二種情況。當他在新聞裡看到,鶴崗市房子最低1萬多元一套的時候,怦然心動!
  • 定居鶴崗的廣東「90後小夥兒」,意外走紅後兼職賣房,月銷10餘套
    但一些房價較低的東北小城正成為一部分人的「精神故鄉」,它們不僅容下了這些人的肉體,也裝下了他們的靈魂,在鐵嶺之北近一千公裡的黑龍江鶴崗即是其一。「沒房租,沒房貸,簡直是解脫」再有一個月,廣東「90後」鄭前來到鶴崗就要滿一年。近日,他在抖音上發布了兩條短視頻回顧在鶴崗的這一年。在他眼裡,鶴崗是一個很正常的地級市。
  • 「逆流」北上到鶴崗買房的年輕人,有人幸福感爆棚,有人依舊矛盾
    老闆不明白,接著問他,你是在鶴崗出差?做生意?怎麼不去住旅店。得知劉佳森花2萬元買了6層49平米的一套樓房,老闆搖了搖頭,甩出一句話:「買房,這裡有啥好的?」沒來鶴崗買房前,心就好像氣球,裡面空空蕩蕩。現在買了房,裡面被填充滿了,感覺很幸福。」 「2萬一套房,我終於有了一個家」 第一次在網上看到黑龍江省鶴崗市一套房子2萬元的新聞,在成都打工的劉佳森一時不知道真假。在他看來,2萬塊錢在成都買個廁所都不夠,怎麼可能買到一套房。
  • 舟山人花5萬8在鶴崗買房,背井離鄉的房子,再便宜,你買嗎?
    最近,浙江舟山33歲的李海,花5萬8在鶴崗買房的文章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李海是個海員,他的工作需要在海上呆半年,再休息半年。在鶴崗買房之前,他一直都是租房住,東奔西跑,居無定所。考慮買房的時候,李海去過甘肅玉門,去過雲南和越南的接壤地,也去過湖北恩施,最後還是確定了鶴崗,因為這裡居住環境比較好,周邊設施也很齊全,而且空氣不錯。更何況,幾萬塊錢買套77平的房,也沒什麼好後悔的。
  • 讀「鶴崗買房5萬多,被中介坑了一萬多」的所思所想
    前幾天讀了一篇文章,大致的情節就是主人公在鶴崗買了一套房子,一共才花了5萬多,還被中介坑了一萬多,那麼實際才花四萬左右就買了一套帶有產權證的安居之所,讀後還是挺令人震撼的。所以當看到在鶴崗買套房才花五萬多,除了震驚之外,一種羨慕妒妒恨的感覺油然而生。如此之低的房價,可以讓生活質量提高,也會讓人產生幸福感。一些收入不高,並且不受地域限制的工作者,都會產生去鶴崗買一套房子的想法,這樣不僅可以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還可以用剩餘的錢來改善生活,這個趨勢也是在不斷地形成並且流動著。鶴崗的房價為什麼這麼低呢?
  • 花200萬在上海買房的外地人,到底圖啥?
    根據一份調查報告,上海1500萬外地人中,僅6%可以在上海買房,大約90萬人。上海的房子到底有多貴呢?隨便找個購房APP看看就知道了:2020年上海的房子均價5萬每平米起步,有人會說,不是有不到3萬的房子嘛。
  • 5萬元一套的鶴崗房子熱銷,4萬以內的售空了,業主:我離市中心15分鐘!
    5萬元一套的鶴崗房子熱銷,一個月120套出手了,中介商:沒有跌的空間!如果一個人5萬元一套買一套在東北城市鶴崗的房子,並不是鄉野之間,而是在市裡面,甚至有的離市中心只有15分鐘,而且周邊超市學校公園全配齊,你會不會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