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青年夏令營體驗閩南「祖根文化」

2020-12-08 中國新聞網

臺胞青年夏令營體驗閩南「祖根文化」

2015-07-08 23:37:3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106名海峽兩岸及海外地區高校的臺籍學生匯聚漳州山重村,感受獨特原生態鄉村民俗。 林麗君 攝

營員們圍繞著山重村的兩位祖廟老人了解子龍廟的歷史。 林麗君 攝

  中新網漳州7月8日電 (林麗君)海峽兩岸臺胞青年夏令營活動8日繼續在「臺胞祖地」福建漳州展開,106名就讀於兩岸及其他海外地區高校的臺籍學生匯聚此間,遊土樓、訪古村,體驗閩南「祖根文化」。

  素有「千年古村落,山水花中遊」之美稱的三重村是臺灣薛姓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1988年3月,臺灣高雄縣茄萣鄉薛氏宗親首次回到三重村尋根認祖,並在山重村捐建「茄萣公園」,兩岸薛氏宗親「再續前緣」。

  8日下午,天下著小雨,臺灣青年一到這裡,就迫切地感受獨特原生態鄉村民俗,和特有的鄉野古韻。每到一處紛紛拿起相機,拍照留念,有的還圍繞著山重村的兩位祖廟老人了解三重村的千年歷史。

  來自臺灣虎尾科技大學的謝孟穎說,臺灣有很多地名都來源於大陸,剛一下車聽到雞鳴的聲音覺得好新奇,山重村裡古老的建築和千年古樟歷史韻味十足,此間聽到濃濃的鄉音,使他更進一步感受到漳州的文化。

  在景區內,營員們被那獨具閩南特色的水雲間、千年古樟、古民居迷宮、薛氏家廟等深深吸引,不時嚮導遊追問古宅的「身世」。

  走到古民居迷宮,營員們繞了古民居走了一圈。古民居圍牆裡的民房由土木構成,設計獨特,布局巧妙,整個村落的鵝卵石小道錯綜複雜、四通八達。如今居住在此的人已不多,很多人搬遷新居,唯有幾位老人捨不得離開,仍起居於此。

  來自臺灣彰化縣的李太太特意帶著兒子參加本屆夏令營活動。走在鵝卵石砌成的人行道上,她不禁觸景生情,指著眼前縱橫交錯的田埂說,「這裡四周環山和我童年居住的地方太像了,有古老房子、石砌小道、田野和祖廟,勾起了我很多童年回憶。」

  參觀完同名村,臺灣帶隊教師謝三榮從包裡翻出地圖,指著福建與臺灣隔著的淺淺海峽感嘆到,臺灣與福建漳州距離這麼近,兩岸血脈相連著,祖國大陸有著優秀的傳統文化,共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應是兩岸青年的責任。

  據悉,海峽西岸臺胞青年夏令營已連續舉辦12年。在本次為期一周的交流中,營員們還將前往廈門青礁院前社、鼓浪嶼和漳州族譜館等地參觀,近距離感受兩岸同根同源的傳統文化。(完)

相關焦點

  • 姓氏元素串起「2017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開營式
    全球華人傳一脈,根親祖地在軒轅。」以題詩和姓氏樹組成的《中華姓氏尋根圖》襯託著燈光璀璨的舞臺,輕歌曼舞流轉……4日晚,「2017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在北京開營,來自島內和海外的臺胞青年歡聚一堂,度過難忘的夜晚。  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的兩岸交流品牌項目「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進入第14個年頭,全國臺聯會長汪毅夫宣布開營並授夏令營總營旗。
  • 漳浦畲族文化情牽兩岸 臺胞閩南尋根謁祖
    東南網5月23日訊 (福建日報 張文藝) 連日來,一批批臺胞來到漳浦縣閩南畲族博物館,或尋根謁祖,或旅遊觀光。閩南畲族博物館位於赤嶺畲族鄉石椅村,總建築面積400平方米,館內分為畲族歷史淵源、畲族民族風情和文物、漳浦藍姓歷史名人和漳浦畲鄉文物四大部分。據了解,漳浦縣是閩南藍姓畲族文化重要發源地,全縣有畲族人口3萬多人。赤嶺畲族鄉是全省畲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民族鄉,畲族文化積澱深厚,民族風情濃鬱。
  • 2019年全國臺聯第十六屆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湖北營在漢開營
    2019年全國臺聯第十六屆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湖北營在漢開營 2019年07月08日 11:1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7月5日上午,2019年全國臺聯第十六屆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湖北營開營儀式在武漢理工大學舉行。
  • 全國臺聯2018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四川·成都分營開營
    7月15日上午,由四川省臺灣同胞聯誼會、成都市臺灣同胞聯誼會主辦,西南交通大學協辦的「全國臺聯2018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四川·成都分營活動」在西南交通大學開營。32名來自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等島內高校的臺灣青年和32名四川優秀大學生志願者歡聚一堂,開啟了充滿期待的四川熊貓之旅。
  • 津臺一家龍脈親 攜手面向新時代——天津市臺聯舉辦2018年臺胞青年...
    7月14日至17日,以「龍脈相傳青春中華」為主題的全國臺聯2018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天津分營開營並舉辦了為期5天的參觀交流活動。  五天的時間裡,市臺聯組織夏令營營員參觀天津濱海新區新容新貌,通過參訪海鷗表業集團、康師傅印象館等或活動項目,積極向臺灣青年介紹我市「52條」惠及臺胞措施,並結合在南開大學的交流座談活動,解答臺灣青年來津就學、就業、創業的相關問題
  • 全國臺聯2016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北京、江蘇分營開營
    2016臺胞青年夏令營北京、江蘇分營開營式在南京舉行,圖為營員合影。(中國臺灣網 朱煉 攝)  中國臺灣網7月9日南京訊 (記者 朱煉)7月9日,2016臺胞青年夏令營北京分營、江蘇分營開營式暨在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紀念活動南京舉行,70餘名來自臺灣高等院校的臺胞青年齊聚南京孫中山紀念館,參加了此次活動。
  • 「到閩南拜祖先」——兩位臺胞的祭祖故事
    (原標題:「到閩南拜祖先」——兩位臺胞的祭祖故事) 新華社福州4月
  • 接觸帶來了解———小記臺胞青年夏令營
    今天,這些參加臺胞青年夏令營海南分營的十幾名臺灣大學生,揮別美麗的海南登上前往北京的班機,幾天前還陌生的海南現在卻已讓他們有些不舍。  上網搶名額  放假了,旅行成為很多臺灣大學生的首選。淡江大學一年級的顏仕琳一次上網無意發現有這樣一個夏令營,可以讓自己飽覽祖國大好風光。
  • 品三國體驗蜀文化 第八屆臺灣學生天府夏令營四川開營
    省臺辦主任周敏謙、教育廳巡視員胡衛鋒、臺灣嘉賓和學生代表共同按動啟動球,宣告夏令營正式開營。  本次夏令營以「三國文化參訪體驗」為主題,為期8天。活動期間,臺灣師生將聆聽三國文化專題講座,前往成都武侯祠、南充閬中古城、廣元劍門關等著名三國文化旅遊景點參觀,深入品讀三國文化;與四川師生交流互動,開展課堂體驗、社團趣味活動、體育活動、文藝聯歡、國學知識趣味考試、祭拜文昌帝君等體驗活動,在聯誼中增進兩岸青年學子友誼。
  • 榕臺青年夏令營開營 臺灣學子背傳統樂器跨海來
    參加榕臺青年夏令營的兩岸學子在福州高級中學交流。福州新聞網7月1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毛小春/文 葉誠/攝)第五屆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一——第十四屆榕臺青年夏令營,昨日在福州開營。臺灣新竹高中國樂社的同學們背著二胡、中阮等傳統樂器跨海而來,參加這次夏令營。榕臺青年夏令營已成功舉辦了13屆,已經成為「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一。
  • 不忘祖,不忘根!兩岸黃氏宗親廈門中秋謁祖
    臺胞黃毓勉26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感性地說。臺胞黃毓勉當天,「2020年海峽兩岸宗親中秋祭祖暨文化交流聯誼活動」在廈門江夏堂舉行,海峽兩岸150多名黃氏宗親齊聚江夏堂主祠,共同祭祀先祖,研討交流江夏文化。
  • 兩岸青年共研閩南文化:「真正有兩岸一家親的感覺」
    臺灣青年們參觀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特色展示館,感受閩南文化風採。 龔雯 攝中新網漳州7月7日電 (龔雯)「這邊很貼近臺灣文化,精神文化、民俗信仰的一些風格都和臺灣相近。」來自臺灣師範大學的研究生王阿勉經過此次閩南文化研習營活動,感受頗深。
  • 開漳文化:跨越海峽的祖根認同
    在祖地尋根之路上,吳松柏對祖地漳州寄予了深厚的感情。他還乾脆在開漳聖地雲霄縣紮根,成為漳臺經貿交流的使者。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臺胞和僑胞到雲霄尋根謁祖,祖地認同,帶來了漳臺文化交融、經貿往來的興盛局面。這源於開漳聖王文化的弘揚與傳播。如今,開漳文化牽繫著遍布海內外的8000多萬漳脈鄉親,散發著熠熠的風採。
  • 廈漳泉共推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
    中新網泉州12月16日電 (吳冠標)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會商交流會16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召開,40餘名專家、建設保護單位代表與會交流研討,共同推進閩南文化保護、傳承和發展。閩南文化在海峽兩岸以及東南亞各國廣泛傳播,而福建省的泉州、漳州、廈門三市是閩南文化的發祥地、核心區,是世界閩南人的原鄉祖地和精神家園。2007年6月,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獲批設立,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經過驗收評估,2019年12月25日,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正式入選第一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
  • 第九屆臺灣學生天府夏令營在四川成都開營
    美麗四川」體驗之旅為主題的第九屆臺灣學生天府夏令營在成都郫都區開營。    第九屆臺灣學生天府夏令營活動由四川省臺辦和四川省教育廳聯合主辦,從7月10日持續到19日。夏令營的開營,也正式拉開了2018暑期臺灣學生「蜀文化體驗活動月」系列活動序幕。
  • 從閩南華僑詩詞看閩南文化的多元一體性
    ⒂在中華民族遭受異族入侵之際,臺胞和華僑表現出可貴的民族意識,他們借憑弔歷史英雄人物,寄託愛國情懷。而閩南華僑和臺胞歌頌鄭成功驅荷復疆的詩歌尤多。  恰好在100年前(1904年),曾以「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詩句痛斥李鴻章割臺賣國的臺灣著名愛國詩人丘逢甲,就有一首熱情歌頌鄭成功消滅外國侵略者的詩作:誰能赤手斬長鯨,不愧「英雄傳」裡名。
  • 百名青年臺胞安徽祭拜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
    7月15日,「感悟兩岸血脈情誼,共承中華傳統文化」2018年臺胞青年夏令營北京分營活動,邀請來自臺灣大學、東華大學、成功大學和臺灣師範大學等島內多所高校師生,以及北京市臺聯名譽理事、在京臺生和臺籍大學生一行近50人,來到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的劉銘傳故居參觀,隨後同近50名安徽分營青年臺胞一起在劉銘傳墓園舉行紀念活動。
  • 《閩南文化守護者》系列報導之四|陳金水:「武」動閩南傳經典 兩岸...
    陳金水幫助學員規範動作緣起●始於心聲 行於擔當陳金水與武術的緣分應從青年時期說起。協會成立後,陳金水帶動武協一班人致力於推動閩南傳統武術文化的復興,以武健身,以德育人,並著手選拔出優秀運動員參加各級武術交流比賽,積極開展與各兄弟縣市以及泉州、廈門、寧德、龍巖、廣東等地的武術文化交流。
  • 臺胞千裡尋根問祖 廣東蕉嶺鄉親助其圓夢
    臺胞黃詠雪到廣東蕉嶺尋根問祖。(圖片來源:蕉嶺縣臺辦)  中國臺灣網8月28日蕉嶺消息 日前,臺灣代比爾珠寶有限公司董事長古鴻財及夫人黃詠雪女士和往返於蕉臺兩地的熱心臺胞林美珍女士一行三人剛到廣東蕉嶺華僑大廈登記好住宿手續,就迫不及待地尋根問祖。
  • 體驗傳統文化 感受國學魅力
    ——「尋根之旅」夏令營之體驗篇  為深入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感受國學的精髓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2019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北京海澱營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主題,在活動中將「學習」與「體驗」有效結合,注重營員的參與感與體驗感,精心組織了多種動手製作與文化體驗類活動,讓營員們的「中國尋根之旅」變得更加豐富多彩。